更新时间:2024-02-12 13:57
广东第一才子
(1756—1826),清代著名书画家与学者。梅州市区梅县区白渡镇人,37岁中举人,44岁中进士,嘉庆年间任翰林院编修,后任惠州丰湖书院院长,清廷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云南曲靖府、广南府、永昌府知府,四川及贵州乡试主考官等职,深受民众拥戴。他才华横溢,诗作甚丰,且精书法。
爱国侨领
(1859—1915),杰出的爱国爱乡侨领和慈善家。平远县大柘镇人,旅居马来西亚,开采锡矿一举成为富商。马来王曾以鸣礼炮19响的隆重仪式接见姚德胜,英皇则赐其“和平爵士”封号。他积极支持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后回国定居,多次斥巨资在故乡兴办教育、水利、铺路架桥等公益事业。
爱国革新政治家
(1823—1882),丰顺人。我国近代开明的政治活动家和清末洋务运动的实干家。1859年出任江西万安县知县,后任苏淞太道、江西布政史、福建巡抚等职,并受清廷钦赏总督衔、节制沿海7省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1877年7月辞官引退,返回家乡,著书立说。
抗日保台志士
(1864—1912),晚清时期的爱国先驱、抗日志士、杰出的教育家与诗人。祖籍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出生于台湾苗栗县。1889年赴京考试中进士,任清廷工部主事。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即辞官返台,首倡自救,督办团练,任义军副统领,率义军坚持抗日,卫国护台,威震敌胆。后返乡办学,一生创作诗歌数千首,传世1700多首。
中国葡萄酒之父
(1841—1916),别名振勋,大埔县西河镇黄堂村人,16岁随人赴南洋,后成巨富,出任清廷驻槟榔屿领事等职,民国时期任南洋宣抚使、中国商会联合会会长等要职。他先后投资兴办粤汉铁路、广三铁路、烟台张裕酿酒公司等企业,所产“金奖白兰地”酒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成为名扬四海的爱国华侨实业家。
亚洲球王
(1905—1979),五华县锡坑乡人。17岁时入选香港南华体育会足球队,1923年起多次出征南洋参加远东运动会、亚洲运动会等足球赛,屡建奇功,后任上海复旦大学体育系主任、国家足球队教练、亚洲足球协会会长、国际足球总会副会长等职,著有《足球技术》等书。
诗界革命巨子
(1848—1905),清末外交家、政治家、启蒙思想家和爱国诗人。字公度,梅州市东区(今梅江区)人,29岁中举人,后任清廷驻日本、英国使馆参赞,驻美国、新加坡总领事,湖南署理按察使等职。回国后,大力宣扬维新变法。他的著作主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客家学奠基者
(1906-1978),著名史学家和客家史研究的权威人士。兴宁县(今兴宁市)宁新镇人。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史学系,1949年迁居香港,曾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等职。他一生治学严谨,著作甚多,《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国父家世源流考》、《高中本国史》等42种书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