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24 11:50
椎间盘是位于人体脊柱两椎体之间,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组成的一个密封体。上下有软骨板,是透明软骨覆盖于椎体上,下面骺环中间的骨面。上下的软骨板与纤维环一起将髓核密封起来。纤维环由胶原纤维束的纤维软骨构成,位于髓核的四周。纤维环的纤维束相互斜行交叉重叠,使纤维环成为坚实的组织,能承受较大的弯曲和扭转负荷。纤维环的前侧及两侧较厚,而后侧较薄。纤维环的前部有强大的前纵韧带,后侧的后纵韧带较窄、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是一种弹性胶状物质,为纤维环和软骨板所包绕。髓核中含有粘多糖蛋白复合体、硫酸软骨素和大量水分,出生时含水量高达90% ,成年后约为80%。
人体脊柱的结构非常复杂,成年人脊柱的椎骨共有24块。因寰椎与枢椎之间,骶椎尾椎之间不存在椎间盘,所以全身的椎间盘只有23个。它们均位于两个椎体之间。椎间盘的总厚度为全脊柱总长的l/4-1/5。腰部的椎间盘最厚,约为9毫米。从腰1到骶椎之间都存在有腰椎间盘。人们常说的椎间盘突出实际上指的是腰椎间盘突出,其实颈椎、胸椎之间均有椎间盘,也同样可以突出,不过症状和体征,以及治疗方法不同而已。
青春期后人体各种组织即出现退行性变,其中椎间盘的变化发生较早,主要变化是髓核脱水,脱水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在此基础上由于较重的外伤或多次反复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神经根受损伤征象;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障碍。如纤维环完全破裂,破碎的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可造成广泛的马尾神经损害。由于下腰部负重大,活动多,故突出多发生于腰4-5与腰5-骶1间隙。所以人们常说的椎间盘突出多指腰椎间盘突出,其实颈椎、胸椎之间均有椎间盘,也同样可以突出,不过症状和体征,以及治疗方法不同而已。
腰骶神经根从硬脊膜囊的前外侧穿出,在椎管内斜向外下走行,经椎间孔出椎管。腰3及腰4神经根各自从相应的椎体的上1/3或中1/3水平离开硬膜囊,紧贴椎弓根进入椎间孔。腰5神经根由腰4腰5的椎间盘水平或其上缘离开硬膜囊,向外下走行,绕椎弓根进入腰5骶1之间的椎间孔。骶1神经根发自腰5骶1椎间盘的外1/3,绕骶1椎弓根进入椎孔。了解了神经根与椎间盘的关系后,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不同部位的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引起不同部位的症状和不同的体征。
椎间盘的髓核主要由胶质基质组成。髓核在20岁以前含有80%-90%水分,纤维环约含80%水分。20岁以后髓核和纤维环开始含水量下降并被纤维组织逐渐替代,纤维环血管增生并有玻璃样变,抵抗压力的能力下降,整个椎间盘变扁宽,而轻度的反复挤压损伤使纤维环出现同心圆状、辐射状或水平状裂缝。
1、CT表现
①椎间盘高度降低:CT扫描侧位定位片及矢状面重建像可显示这一改变。
②椎间盘真空变性:90%为氮气,横断面示椎间盘内不规则气体密度区。20-40岁可有35%出现此征象。
③许莫氏结节(Schmorl's nods):为脱出髓核通过终板进入椎体的压迹,表现为相邻终板相应部位结节状骨缺损,边缘硬化,光滑锐利。
2、MRI表现
椎间盘高度变扁,T2加权椎间盘信号强度减弱。椎间盘真空表现为呈条状、斑片状明显的无信号区。如果仅有椎间盘信号强度的改变,而未对蛛网膜下腔产生压迫,可诊为单纯性退变。
药物治疗中,包括治疗性药物和缓解症状类药物。由于椎间盘变性的特殊结构决定很多一般药物难有治疗作用,因此一般西药只有止痛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为主,中药里有一些治疗性药物。但其它大部分药物还是达不到根治椎间盘变性的目的。
我们都知道,椎间盘变性以突出物的大小分为膨出、突出和脱出三种类型。以临床症状的轻重分急性期和缓解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第一次发病时,一般的医院均建议病人首先使用牵引治疗,牵引主要以机械的力度牵拉椎间隙,而减轻椎间盘的内压,使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稍减轻,从理论来讲是比较正确的,但临床的治疗效果的确不太理想。这主要是由于牵引的力度因人而异,难以撑握;另一个是适应症的选择难以准确区分;再者是病人的配合问题。对于椎间盘变性的患者,这时椎间盘内压力很高,通过牵引可以治愈,但牵引时应绝对卧床较为理想。如果牵引之后马上行走、坐车等又会恢复椎间盘内高压状态,造成牵引无效。牵引只适用于椎间盘膨出患者,如果椎间盘已造成突出和脱出,进行牵引完全无效,并且有可能加重病人症状。在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者中,牵引为禁忌症。因为病人在急性期时,由于神经根的水肿和炎症刺激,会引起腰背肌肉紧张、痉挛,如果这时牵引就会拉伤腰肌纤维,造成腰痛而加重临床症状。综上所述,牵引只适合于单纯的腰椎间盘膨出患者,而且必须在症状不重时采用,以缓解临床症状为目的,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脱出,伴随椎管狭窄的病人,和腰突症急性期的病人。
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方法,和推拿、针灸等治疗目的基本相同。就是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为主,而非根治手段。由于腰突症的病人多数伴随慢性腰肌劳损,梨状肌肉紧张,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的神经随神经走过的部位肌肉痉挛造成腰腿痛,一般医院会用理疗、推拿、针灸等治疗手段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所以做过理疗的病人都知道,在做理疗时会舒服一点,不做后又会和从前一样。所以说,理疗、推拿、针灸等治疗方法,只用于腰突症的配合治疗。
早期椎间盘变性,症状轻微,不需要做特殊的治疗。第一,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腰椎受外力压迫,第二,应用其他方法积极锻炼腰部肌肉力量,增加腰椎前韧带,后韧带及侧韧带的力量,避免椎间盘受压迫突破人体正常韧带,肌肉的保护。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治疗早期腰椎盘突出。另外对于椎间盘变性压迫神经、血管造成局部腰肌的缺血、缺氧等引起的腰痛 腰酸、腰肌劳损无力等可以使用国内常用的一些医疗器械-腰痛治疗带有通络活血、消炎镇痛、牵引固定的作用,对于疾病引起的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和控制病情的作用,据调查,腰部肌肉韧带发达,力量大的人群中,椎间盘变性继续发作发展的几率下降了80%,所以,腰部周围韧带,肌肉的锻炼强大,对于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封闭治疗分两种应用方法,一种为椎管内封闭,一种为神经根封闭。顾名思义,椎管内封闭是直接用药物注射到椎管内,神经根封闭是把药物注射在神经根周围。注射的药物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加局部麻醉为主。在激素的作用下,可以减轻和消除神经根的无菌性炎症和水肿;麻醉药物则为止痛,麻醉神经使其敏感性降低。我们都知道,腰突症为什么会导致腰腿痛,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髓核压迫神经后导致神经根发生水肿和无菌性炎症,所以封闭的效果就是止痛,突出物压迫无法解决,当封闭药效过后腰腿痛症状马上又恢复。
水针刀是将清朝年间张仲景医圣祠“刀针”与现代医学水针相结合,并柔和其他针刀疗法的精华,从而发展形成的一种可注射针灸用具。水针刀疗法作为传统医学九针疗法与现代医学水针疗法中西医合壁的后裔,是介于针灸疗法与开放性手术间非直视下的新型注射性微型外科手术,以软组织局部解剖学、立体解剖、动静态三维解剖学、生物力学、生物信息学、经络学说、无菌炎症学及动静态平衡学及中西药药理学为其理论基础。对软伤科疾病、脊柱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前景。
小针刀疗法是在针灸和封闭疗法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近年逐步“神化”了它治疗效果。小针刀是以针刀这种手术器械,在腰腿痛患者的痛点上进行广泛的剥离松解,再注射入局部麻醉药物加激素药物,起到消炎止痛作用,小针刀的目的就是为封闭范围扩大创造条件,因此,小针刀治疗其实就是一种封闭疗法的改良,其治疗效果等同封闭。由于在治疗过程中运用到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因此不可多用。激素的副作用会引起如骨质疏松、胃肠反应、痤疮多毛,向心性肥胖等,而且同时伴随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禁用。
1、常规开放手术
常规开放手术包括: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经腹椎间盘手术、椎体融合术等。手术的目的是直接切除病变腰椎间盘髓核,解除神经根压迫而达到治疗目的。由于腰椎的特殊生理位置的限制,因此手术破坏了正常的腰椎骨生理结构,造成手术损伤大,易造成腰椎术后失稳,术后瘢痕组织粘连,术中误伤神经根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所以多数病人惧怕手术,如何避免手术中造成的以上不良反应呢?这一直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为了避免常规开放性手术的大损伤问题,减少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在显微外科和关节内窥镜辅助腰椎间盘手术,虽然是减少了手术过程中对正常骨关节的破坏,但微创手术一样是手术,也有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另一个最主要问题在于手术视野变小之后,难以干净彻底摘除病变腰椎间盘髓核,增高了手术不成功的风险。
3、经皮穿刺的切吸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多数由于椎间盘内压力增高而导致突出。经皮穿刺切吸可以显著降低椎间盘内压,减少突出的椎间盘内容,从而减轻或消除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症状。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手术过程中
损伤较小,但缺点是该手术以减压为主,对于椎间盘膨出有效,禁用于腰突症脱出、游离、合并钙化等类型,这样造成手术面太窄。
胶原酶化学溶解疗法
人体椎间盘髓核组织,由水、纤维组织、蛋白多糖构成,胶原酶全称:胶原蛋白溶解酶,可以溶解髓核蛋白多糖,但人体对蛋白质和酶有过敏倾向,这种过敏有危及生命的危险,所以在国外已禁止使用该疗法;再者,胶原酶溶解疗法如果失败,就会在椎间盘内外形成广泛的瘢痕粘连,给后续的治疗带来难度,目前我国正规医院基本上已禁用胶原酶,但亦有个别民营医院或私人采用该方法治疗腰突症。
臭氧(三氧)注射疗法
高浓度的臭氧,具有收敛、气化作用,借助该作用,近几年有极个别医院采用治疗腰突症。在理论上注射臭氧可以气化浓缩腰椎间盘髓核,但臭氧进入椎管内会有哪些化学反应和并发症呢?这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与研究,从目前病人反馈来看,该治疗方法的成功率并不是太高。
总结:
治疗方法选择的原则:尽量选择非损伤的保守治疗方法,比如药物治疗。包括有损伤的微创介入等均排在保守治疗方法之后,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其他治疗。
单纯的椎间盘膨出可以考虑介入治疗,不要考虑微创或者常规手术;
单纯性突出可以考虑微创治疗,不要考虑介入治疗或者常规手术;
复杂性突出(多地方突出)应该考虑常规手术治疗,不要考虑微创和介入;
椎间盘突出有钙化者应该选择常规手术;
年老体弱者尽量不要考虑有损伤的治疗,包括手术、微创、介入等都不适合,应该进行保守治疗;
膨出和轻度突出的一般采用保守治疗或者介入治疗;严重突出和脱出的都应该选择微创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近年来,国际上采用介入的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其中超氧等离子体疗法、胶原酶疗法等,以疗效好、痛苦少、安全无并发症、恢复快、手术费用大大降低等显著特点受到了广大患者的热烈欢迎。尤其是联合应用超氧等离子体与胶原酶介入治疗椎间盘突出,经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统计,有效率高达96%以上。
椎间盘:相邻二椎体间借椎间盘牢固相连。以脊柱胸段中部最薄,由此向上,向下逐渐增厚,而以腰部最厚,故脊柱腰段运动最大。
所谓代替医疗指的是在传统西医之外,并且其功效可以代替或补充西医作用的疗法。相比传统疗法手术风险大往往难以根治的不足,代替疗法更加趋于根本和安全。
椎间盘变性的预防工作应从学校、家庭、工作和职业前训练开始,使每一个工作人员了解正常的脊柱生理,正确的劳动姿势,注意劳动保护,避免加速腰椎间盘退变和在腰椎间盘退变基础上的损伤。预防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应定时对于青少年或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同时应广泛开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知识宣传教育。②劳动部门应规定从事劳动的最大负荷量,避免脊柱过载促使和加速退变。③正确的劳动姿势和劳逸结合。④加强肌肉锻炼强有力的背部肌肉,使脊柱力量平衡可防止腰背部软组织损伤,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1、饮食均衡,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胆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烟控酒。
2、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不宜久坐久站,剧烈体力活动前先做准备活动。
4、避寒保暖。
5、椎间盘变性是运动系统疾病,预防原则要求减少运动,放松休息。
6、平时应加强腰背肌锻炼,加强腰椎稳定性。
7、在此,推荐一套简单易学的腰背肌锻炼操:
(1)仰卧,两腿伸直轮流抬起,动作轻松稍快,以不引起疼痛为度,连做8-10次。
(2)仰卧、屈膝、大腿贴腹,两手抱膝、腰背贴床,使腰肌和下背部肌肉放松,然后分开两手,两腿伸直,连做3-5次。
(3)仰卧起坐,若起坐动作困难,可用两手扶床协助,坐起后身体不可前屈,连做3-5次。
(1)卧床要求卧硬床。具体讲就是木板床上铺薄褥或垫子,较硬的棕床也可以。
(2)患者仰卧时,可在腰部另加一薄垫或令膝、髋保持一定的屈曲,这样可使肌肉充分放松。俯卧位时则床垫要平,以免腰部过度后伸。
(3)卧床休息要严格坚持。即使在症状缓解一段时间后佩带腰围下床,也不能作任何屈腰动作。如患者因生活不便而不能坚持卧床生活,会影响疗效。
(4)卧床休息中最难坚持的是在床上大、小便。如果患者不能接受平卧位大、小便,可以扶拐或由人搀扶下地去厕所。切忌在床上坐起大便,因为这时腰部过度前屈,椎间盘更易后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