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城

更新时间:2023-04-07 07:12

楚王城,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泛指市区楚王城商业区域。另历史上,在河南、湖北和湖南境内发现以“楚王”命名的古城遗址达六处。

名称由来

一、与楚国的某个国王有关,这一点文献的记载是十分明确的,如云梦、宜城的“楚王城”都是因楚昭王避吴乱至此而得名。秭归楚王城相传为楚王先君熊绎受封于此而名之;信阳“楚王城”是楚武王破申后,为控制中原,向中原扩张势力而修筑的一座具有军事性质的重镇;信阳“楚王城”之名因楚之后裔,号称“东楚霸王”的项羽而有之;而桃源“楚王城”之名,则是因“楚平王出巡至此”而得之。所谓“楚王城”,顾名思义,也是应该与楚王有关的。

二、与作为楚之别都或属楚之军事、经济、政治重镇有关,无疑,这些城镇会由国王和朝廷直接控管,故这类城址被称之为“楚王城”,这样一是可以使这类城址的特殊地位名实相符,二是可以与其它的城址明确区别开来。宜城“楚王城”的得名,不仅是因楚昭王曾到此,而且因为这里曾为楚之别都。顾观光在《七国地理考·卷三》中说:“楚自昭王徙郡。后以郡为鄢郢……凡言鄢郢者皆谓都也。”《史记·楚世家》集解引东汉服虔的话说:“鄢,楚之别都也。”信阳楚王城,史书上记载是楚武王破申后修筑的一座屯兵城,无疑是一座军事重镇,另外,在战国末年这里曾经是楚顷襄王的临时国都,即别都,当时称“阳城”,“亡羊补牢”的典故由此而出。桃源“楚王城”是楚在湘西北边陲前沿的一处军事要塞堡垒重镇,故楚平王亲临视察,可见这种重镇在当时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三、与楚人反秦和楚汉之争有关,秦灭六国统一了整个中国,但是秦王朝的统治是极其短暂的,这当然是由秦王朝的残酷统治所造成的。推翻秦王朝,楚人的势力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当时流传之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人的势力在反秦过程中极具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种强大的作用通过楚之后裔、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及其反秦抗汉大军充分地显示出来:兴楚风,立楚王,举楚旗,言必称楚,凡事冠之以楚。“楚王城”之名应运而生,由此而来。信阳楚王城正是这种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它是项羽反秦抗汉的政治大本营,故而名之。

信阳楚王城

民国《续修信阳县志》记述:“楚王城在县北六十里,东临平汉线,相传楚王春秋屯兵处。城东西约四十丈,南北略长,基址尚存,东南面城濠宽十余丈,深二丈许。”此城相传为楚武王破申时所筑,当时称“城阳”。

简介

楚王城遗址,位于信阳市平桥区长台关境内,又名城阳城,是中国现存的6坐楚王城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座。

历史传说

从信阳北去的列车,越过丘陵起伏的彭家湾乡,便来到长台关淮河大桥。昔日“临涯呼野渡”,苇草、波光、艄公、村姑……别有一一番诗情画意。如今“古渡变通衢”,倏忽之间,列车呼啸而过。信阳八景之一的“长台古渡”,也就融化在时代列车的轰鸣声中。长台关西北5公里的楚王城,却以它重要的历史价值闻名于世,被列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楚王城向北远眺,一马平川,天地合璧。楚王城犹如大海中的一艘战舰,翘首起锚,虎视中原。回首南望,只见群峰叠翠,雾海茫茫。险峻的义阳三关,宛如一首雄浑的交响乐。慷慨激昂三关曲,唱尽多少兴亡事?古往今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楚王城进可攻中原,退可守三关。反之,三关失守,大军越过淮河,便能一泻千里,饮马黄河。两千多年来,楚王城下战事纷纭、血火交融。古诗曰:“楚关申戍忧茫茫,野草春沙更断肠。山头僧住何年寨,山下人耕古战场。”

楚王城东北4里许,是传说中的太子城。我国先秦史上一桩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里:西周末年,昏庸无道的周幽王迷恋女色,宠爱褒姒,想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申后是申伯的女儿。失宠的宜臼逃到申国,申伯筑此城供宜臼居住。申伯与宜臼密谋策划,联合西北犬戎部族(就是战国以后的匈奴),攻下西周都城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宜臼)靠诸侯的帮助迁都洛邑,开始了东周诸侯兼并的历史。

楚王城为楚武王破申时所筑。当时称“城阳”,是楚国的军事重镇。魏晋以后,才改称楚王城。为什么叫楚王城呢?因为,战国末年城阳曾经是楚顷襄王的临时国都。公元前278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楚顷襄王逃至城阳。大批楚国的奴隶主贵族也 集这里。号称百万大军的楚国兵败如山倒。楚王城里的贵族老爷们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面对惨败的局面,楚王想起了被自己放逐到赵国的谋臣庄辛,派人把他请到楚王城。“亡羊补牢”的典故,就出在此时此地:

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

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参见《战国策·楚四》)

庄辛以“亡羊而补牢”之精神,力挽败局,驻守楚王城。他凭借三关与淮河天险,挡住了秦兵的进犯。这才使楚顷襄王有喘息的机会,在陈(今淮阳区)重建郢都。为此,楚国的历史又延续了55年。历史的辩证法是无情的。僻处西北、文化落后的秦国,任用商鞅变法,成为七国中的第一强国,最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国土最大、人口最多、军国最强的楚国,天起变法受阻,屈原忠谏被逐,江山断送在一群昏君幸臣手中。楚国人民爱憎分明。他们纪念屈原,赞美庄辛。“亡羊补牢”也就变成家喻户晓的成语,一直流传到今天。

历史记载

据民国《续修信阳县志》记载:“楚王城在县北六十里,东临平汉线,相传楚王春秋屯兵处。城东西约四十丈许。”经我们现场勘察,楚王城比县志记载要大得多。东城墙长640米西城墙长422米、南城墙长936米、北城墙长770米,周长五里多。1949年以前,楚王城一带就有许多古铜器,碎金块、蚁鼻钱、车马饰和兵器等文物出土。当地老百姓把出土地点形象地命名为跑马岭、晒金场。我们曾在跑马岭附近,征集到一块楚国金币。黄橙橙的颜色,使人联想到奴隶主贵族钟鸣鼎食的奢侈豪华。高超的炼金术,象征着两千多年前灿烂辉煌的楚文化。

1957年春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楚王城西南一里许的山坡上,发掘了一座震惊中外的战国大墓。墓中出圭的250余件彩绘木漆器,体现了战国时代民间画师的高超技艺。他们用石黄、赭红、深红和银灰色构成了各种各样富丽堂皇的图案。山鹿、苍龙、猎犬、犀牛、青蛙、爬虫,较之敦煌壁画中的动物图案更为逼真。巫神的主冠在似欧洲古希腊人的装束。写实的风俗画,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年楚王在狩猎、宴饮、伎乐、歌舞和征战的历史画卷。

墓中发现的毛笔,推翻了秦代蒙恬造笔的说法。墓中陪葬的两个木俑没倒,证明了信阳地区两千多年来没有五级以上的地震。出土编钟录制《东方红》乐曲,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邀游太空,把中国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融为一体,更被世人传为佳话。

出土文物

该墓出土的大批青铜器,造型优美、种类繁多、工艺精湛。更为可贵的是,这批铜器没有一丝铜绿和锈痕。表面一层黑灰触手即掉,里面露出金黄的铜色。敲起来清脆入耳,和没有入过土的铜器毫无区别。作为乐器的编钟、锦瑟、伏虎大鼓等,更是对中国音乐史研究的重大贡献。郭沫若当年欣闻此事,亲笔撰文,领导并参与了长台关楚墓的研究工作。从此,楚国文化的研究,备受全国史学界和考古界注目。

第一套演奏《东方红乐曲》的编钟:信阳战国编钟,信阳战国编钟共18枚,其中钮钟9枚、镈钟9枚,2004年出土于平桥区城阳城址保护区9号墓。因信阳是中国第一套编钟的出土地,由第一套编钟演奏的东方红乐曲早已于1970年随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声振寰宇,被世人传为佳话,现已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此套编钟的出土又一次轰动考古界,其不论数量还是纹饰的精美程度都超过第一套,尤其是精妙绝伦的木质编钟架的同时出土,引起各方专家的赞叹。

该墓的主人,与楚王城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故宫博物院顾铁符先生对编钟铭文的研究,墓主人就是《左传》中提到的楚国左司马目反 。他是信阳一带的人,因统帅“申、息之师”有功,当上了楚国的左司马。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发生了一次楚灭戎蛮子赤的大战役。左司马战功显赫,在新铸的编钟上铭记了这件事。他统率数十万“申、息之师”,大本营就在楚王城。所以,他死后就埋在楚王城附近。

信阳一带“控据三关,为全楚之要,北接陈汝,襟带陈洛,南连襄郢,肘腋安黄”。连年干戈不息,这一带成了楚国的兵源重地,从而锻炼出千千万万世代相传的勇士。《左传》记载的楚国重要战争,几乎都有“申、息之师”参加。难怪乎今天信阳、息县一带,还有两千多年前勇士的传统和遗风。长台关下楚王城,象一座奴隶英雄们的丰碑,高踞于淮河彼岸、屹立在人民心中。

相关诗篇

《寄楚王城遗址》

这浅平干涸的河道,

是一段久远历史的沉积,

稠密的茅草和荆棘从下,

正好让一个王朝悄悄眠息。 坍塌的烽火台,

在一片草泽中,依然,

如擎天一柱,

巡视着这片古故国的残垣,

亘古的风,穿梭于,

那些七零八落的树木间,

催开一年一度的青绿,

如一种叫做“楚文化”的文明,

一代代经久不息的承传。

我的体内有一种先天的隐伤,

楚王城,

当我喊出这个名字,

心中就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痛,

两千四百多年前你年轻而辉煌,

两千四百多年后你荒芜而神秘,

吴王城遗址

历史的尘埃掩盖不住,

睡虎古墓中的竹简,

战国古剑上的锋芒,

一只彩色的小漆钵盛满了,

一个帝王的威严与落魄,

东汉陶楼构筑出你昔时的繁荣和奢华。 晒云台已经夷平,

文昌塔早已崩塌,

楚王城啊,

我该如何复原你,

古时妃子脸颊般的容颜,

唯有在这片茅草荆棘丛中,

铺开一张白纸,

用浓墨将你定格成,

一段短短的诗篇。

宜城楚王城

又称楚皇城,文献上称之为“楚昭王故城”,清同治五年重修本《宜城县志》日:“宜城故城,在今县南九里,本古鄢国,秦置鄢县,汉改名宜城。”“昭王十二年迁郢于此”。《括地志》说:“楚昭王故城在襄州乐乡县东北三十三里,去故都城东五里。”又云:“城东五里有楚王城,西南去乐乡县三十三里”。

秭归楚王城

《湖北通志·舆地志·古迹·归州》记:“周成王时,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今屈沱楚王城是也,北枕大江。”

云梦楚王城

光绪《云梦县志略》和光绪十四年《德安府志》卷三地理下古迹条均曰:“楚王城在县东,春秋吴入郢,昭王奔云梦时所筑,今环云梦城东北一带,犹有废址形势。”清雍正《湖北通志》卷七十七和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皆云:“云梦县有楚王城在县东,左传定公四年吴入郢、楚昭王奔郧城,因以名之。”

荥阳楚王城

《水经·济水注》:“济水又东迳东广武城北。楚项羽城之。”《太平寰宇记》载:三皇山,也叫广武山,山上有三城,一为汉王城,二为楚王城,三即秦敖仓城。《郡国志》说:“荥阳有广武城,城在山上,汉所城也。高祖与项羽临绝涧对话,责羽十罪,羽射汉祖中胸处也。”可见,文献上对“楚王城”的记述是十分具体和明确的。不仅如此,这几座城址不但名称相同,而且特点相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