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龠

更新时间:2024-10-06 16:33

橐龠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uó yuè,指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比喻肺主气,司呼吸,调节气机的功能。橐龠推进了金属冶炼的发展。

基本信息

音:tuó yuè

tuó

口袋:负书担~。

〔~驼〕即“骆驼”。

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炉~,~以牛皮”。

橐:音驼,囊也(袋子)-----《说文解字

小而有底曰橐,大而无底曰囊-------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郑码:AJGF,U:6A50,GBK:E9D2,王码86:gkhs

笔画数:16,部首:木。

yuè

古代乐器,形状像笛。

古代容量单位,等于半合(bàn ɡě),合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器具, 一般都是用木制而成的,中间有个隔板,分为2瓣,一瓣为半合,半合米相当于4两重。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为一合。

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汉书·律历志》

郑码:ODJL,U:9FA0,GBK:D9DF,王码86:wgka

笔画数:17,部首:龠,

笔顺编号:34125125125125122

初步改进

李约瑟博士考证,成书于1280年的一本题为《演禽斗数三世相书》卷二中有拉杆活塞式风箱的最早的图画。这种风箱轻便省力而且功效高,很快得到普及和发展。元代陈椿熬波图》中绘有铸铁用回拉杆双阀门风箱。而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亦绘有许多风箱图,而且,不同用途的风箱,其进气或出气的阀门数量也不相同。

皮橐的初步改进,大概是西夏人作出的。敦煌榆林窟西夏壁画中有双木扇风箱画。该风箱靠木质箱体上木板的启闭运动,造成断续气流。为了得到足够的风力,其扇风板比人体还高。其鼓风效率可能较低,甚至不及橐。不久,这种木扇风箱被安装在水力驱动的机械上,这才使木扇风箱有较高的功效。南宋末年,这种风箱就被拉杆活塞式风箱所取代。

橐龠功能

橐是最早的助火工具,也是风匣/风箱的前身。在技术语汇中风箱是空气泵的一种。

橐,也称橐龠。橐,以牛皮制成的风袋;龠,原指吹口管乐器,这里借喻橐的输风管。战国时期已有橐龠。《老子道经》用它比喻空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是说,皮橐内充满空气而不塌缩,拉动其体又能将其内空气压出。空气通过输风管可进入熔炼炉中。

汉代典籍中论及橐龠者甚众。山东滕州出土汉代冶铁画像石中有橐的画面。它有三个木环、两块圆板、外敷皮革而成。拉开皮橐,空气通过进气阀而入橐;压缩皮橐,橐内空气通过排气阀而进入输风管,再入冶炼炉中。

汉代冶铁技术大发展,是与橐的动力的改进密切相关的。鼓风助火,本身即皮制的橐,大概一直应用到唐宋年间。

相关记载

道德经》第五章云:“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其大意为:“所以说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瘪,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以深长呼吸,推动全身的气液循环,使经络畅通、气液畅旺,匹配阴阳。

“无极”为灵性之乡,灵山为性宫,丹田命宫。修真以橐籥开阖“性宫”与“命宫”。钟离师祖曰:无极玄关,取坎填离,人身八卦,橐籥上源,由丹田呼吸 至灵山之上,丹鼎自煖,守中抱一,由前转后,由下而上,火热上升,命宫灼闪,若隐若现,五脏六腑,沉痾宿疾,不疗自愈;百节四肢,九窍五官,七情六欲,与日渐消。精气之传,亦以橐籥之法,由命转性。纯阳祖师五篇注之采金歌有云:未采药,立匡廓,交合之时用橐籥.用橐籥,近我身,不看天体枉为作。

通关达窍之法,也是用橐籥来达成的。通关达窍,内里乾坤,奥妙千层,层出不穷。穹苍宇宙,虚空无极,一呼一吸,氤氲二气交会和合的样子摩荡雄壮,摩空鼓荡也,一变之变,无有不动,春夏秋冬,生长收藏,周而复始。

安炉立鼎法乾坤,煅炼精华制魄魂。先将身心修养好,次搏乌兔静中烹。一往一来名橐籥,清静无为始见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