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5 21:33
欧洲自然科学院“买院士”疑云,是指2024年媒体跟踪调查发现,国内多位教授都被披露曾收到有关参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邀请函,声称支付40-100万元服务费就能增选成功,有的则表示“18万包过”。一篇《花40万可买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到底是学术荣誉还是商业交易?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引发舆论质疑,“买院士”传闻是否属实?
公开资料显示,欧洲自然科学院(Europaische Akademie der Naturwissenschaften)总部位于德国汉诺威,由多国科学院院士及知名学术团体创建。在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日本等世界33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和分支机构。该院采取严格的院士递补制度,当选院士需要经过院士推荐、形式审查、答辩审核、投票选举、主席团审议、公证员公正等严格的学术评审和法律流程,主要考察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创造性贡献和影响力。
欧洲自然科学院现有1700多名院士,其中多名院士是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奖、哥白尼奖等世界著名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号称有着“严格评审程序”的欧洲自然科学院,近两年院士队伍迅速壮大。2022年5月的一篇报道提到,欧洲自然科学院现有425名院士成员,包括320名正式院士和105位通讯院士。据此计算,2022年5月到2024年4月间,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数量足足增长了300%。
根据公开报道显示,欧洲自然科学院近几年开始在中国活跃,获得“院士”头衔的人从2021年起逐年增多,尤其是2024年呈现井喷式增长,其中不乏多位来自于知名高校。
院士,作为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自然不言而喻。因而,当欧洲自然科学院付钱就能当选院士的传闻出现后,首先对大家构成了一种观念上的冲击。特别是看到,该机构属于民办性质后,多数人的疑问进一步增加了。甚至,很多人已给欧洲自然科学院贴上了“山寨机构”的标签。
2024年4月19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举办的世界中联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换届改选会议暨第二届中俄传统医学交流大会上,欧洲自然科学院举行新晋院士授勋仪式,其中有一位来自西安的90后博士田某当选该院院士,成为“世界唯一一位90后院士;4月21日,欧洲自然科学院新晋院士颁证授勋仪式在北京举行,现场用中文书写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颁证授勋仪式”为背景板。仪式现场,欧洲自然科学院副院长弗拉基米尔 · 叶戈罗夫院士为黄贵洲等6位新当选院士颁发证书。
此次事件之所以引发关注,一个重要的由头是来自多家高校、医院、医药公司相继发布“某某某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类似的祝贺帖文。
例如:2024年1月3日,江西农业大学官网发布消息《我校副校长贺浩华当选2023年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1月17日,“河南高教”微信公众号刊文《院士+1!郑州大学邵国胜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1月22日,日照广播电视台“直播日照”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日照的他,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2月23日,“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微信公众号刊文《这位毕业于二中的科学家,增选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3月16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刊文《祝贺!我校邓三鹏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3月20日,“奉化科协”微信公众号发文《束学道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2024年5月14日,澎湃新闻消息,除了学者之外,还有企业家们扎堆入局评选“洋院士”。仅最近一年来,就有多位企业界人士获得“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头衔。例如,厦门丹桂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省境外引进领军创业人才马小波博士获颁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证书和佩滕科弗勋章。2023年12月,吉林天三奇药业创始人李盛学当选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民营企业家,还有山东金铸基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临沂大学教授侯云峰,青岛恒星集团主席、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董事长陈昌金,飞诺门阵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清华智能网络计算实验室主任沈寓实,广东恒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江富生,林至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王博伟等等。
2024年5月6日消息,一篇《花40万可买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文中称,近期学术圈包括中国数十家顶尖学术机构,出现多名“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外籍)”。有网友质疑,该“院士”荣誉含金量不高,花40万元就能购买。随着媒体调查发现,该“欧洲自然科学院”,虽然号称由欧洲多国科学家组织成立,但国内有多位教授都被披露曾收到有关参选该院院士的邀请函,声称付40-100万元服务费,就能增选成功,有的则表示“18万包过”。
2024年4月30日,海报新闻报道,搜索发现从2021年至今已有超过30位国内专家学者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其中,2023年国内有4人获此荣誉;2024年过去还不到半年,已有包括企业家、教授在内的近30人获得该身份(主词条: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并进行对外宣传。针对此事,记者采访了多所高校,不少高校工作人员都表示对此事不知情。随后,记者在网上搜索如何申报欧洲自然科学学院外籍院士,并拨打位于搜索结果第一位的一家代办机构咨询电话。据工作人员称,他们可以申办包括“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在内的荣誉,要视申报人的学历、科研成果情况而定。申报人的学历按照要求最好为博士及以上学历,最基本也要研究生学历;科研成果则要看申办人发表过的论文或者取得的专利,费用大约在20万元—50万元之间。如果申报通不过,不会收取费用。
2024年5月6日报道,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一家自称协助申报外籍院士的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称,公司是位于青岛的一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会“直接和国外联系”。对于记者“申请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如何收费”的询问,对方表示18万人民币可以包过,需要申请人提供个人成果和填写相关表格。当记者以申请人的身份询问,并自称尚未取得国内高校的博士生学历,也无任何专利,是否影响申请时,该工作人员回答:“欧自然(指欧洲自然科学院)不是很难申请,您的条件我们可以协助申报,但是您应该很年轻,评选上后会不会有负面影响,需要您自己考虑一下。”“是否可以提供机构或学校与欧洲自然科学院合作,成立学术研究中心的对接服务?”对方表示:“可以帮忙联系。”最后,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申请之后,几个月就可以拿到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相关证书。18万的费用,前期先支付一半,“等公示之后再付尾款,需要签订合同的”。
在澎湃新闻调查中,国内高校一位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教授对记者表示,其实自己一开始就清楚此院士非彼院士,但因为国内院士的申报门槛相对较高,觉得申请外籍院士也并非坏事。但现在这一机构成了舆论焦点,这时候不适宜突出这一头衔,因此他对自己的公开履历进行了删改。
2024年5月14日,据欧洲自然科学院通稿资料宣称,其是国际学术领域认可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然而,多位在德国知名高校长期留学任教的学者告诉澎湃新闻,自己并未听说过欧洲自然科学院,该院在当地知名度不高,身边也没有学者申报过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澎湃新闻梳理发现,出现在国内多篇新闻通稿里的欧洲自然科学院主席Vladimir Tyminskiy教授( 2018年在公开学术平台查到全名:Vladimir G. Tyminsky),同时还是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名誉首席科学秘书。跟欧洲自然科学院相似,国内也刊发了多篇关于“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报道。另外,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负责人吴继华自称博士毕业于“俄罗斯联邦谢东诺夫国立第一医科大学”,然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俄罗斯院校有409家,上述这所大学不在已认证院校名单中,被认证的则是“俄罗斯联邦卫生部莫斯科国立谢东诺夫第一医科大学”。
2024年5月14日,针对欧洲自然科学院是否涉嫌虚假和夸大宣传等问题,澎湃新闻向德国驻华大使馆发去采访咨询,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2024年5月10日,界面新闻报道,欧洲自然科学院对外声称是由“多国科学家、学术团体创建”,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认可度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第一个国家分支机构于2003年正式注册。宣传口径“高大上”,但实际上诸多细节都经不起推敲。
官网:官网显示,欧洲自然科学院总部位于德国汉诺威,但其网页主菜单竟然是俄语。
“诺贝尔”奖:该学院对外宣称,设有路德维希·诺贝尔奖获奖者通道,多名院士获得“诺贝尔奖”。但此“诺贝尔”非彼“诺贝尔”,最为人熟知的“诺贝尔奖”是由瑞典发明家、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的遗嘱所设立,其全称是Nobel Prize in Chemistry,遴选流程有严格规定。
机构地址:当地时间2024年5月3日,欧洲自然科学院的官方网站上一封专门写给“中国院士”的信中提到,该学院已更换至一个“更方便的地址”。根据信上提到的地址,记者在地图上搜索,并未看见任何公开标志显示此处为欧洲自然科学院,在定位点两边,是一些商铺,街道对面为德国汉诺威歌剧院。而此前有网友表示,根据该学院总部的地址进行查找后,地图上显示为“永久停业”。且外观照片显示为处在街上的不起眼的一个楼房,外墙上也没有挂单位牌子。
2024年5月7日(当地时间),红星新闻记者前往汉诺威实地求证“欧洲自然科学院”地址一事。按照其该院官网地址找到了它所在的大街及办公地。其地点位于火车站附近繁华地带的一座大楼,对面是汉诺威国立歌剧院。大楼里面有多家诊所,还有一个名为“Office Club”的共享办公室和商务中心,在其入驻机构列表中记者看到了“欧洲自然科学院”的名字。
红星新闻记者通过德国工商信息查询网站查到,该“学院”登记性质为“e.V.”,即“注册协会或社团”,和德国不少名字中带有“Academy”的机构一样,如“欧洲科学院”在慕尼黑的注册机构类型也是“e.V.”。
2024年5月6日,澎湃新闻查询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上“院士电子百科全书”页面时发现,其中确有很多名字疑似中国人。记者随机点击人名进去,都有照片和文字介绍,其中不少正是国内机构、媒体等宣传过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5月7日、8日,澎湃新闻连续多次查询“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发现,有关“院士电子百科全书”的链接和页面消失不见了。5月9日,“院士电子百科全书”再次出现在欧洲自然科学院的官网上,但记者对比发现,名单中有部分疑似中国人的人名不见了。
“院士电子百科全书”专栏再度消失
2024年5月11日,澎湃新闻查看欧洲自然科学院官发现,该官网上的“院士电子百科全书”专栏再度消失不见。
2024年5月,澎湃新闻接举报获得一份“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申报推选咨询服务协议”文件。协议显示,一家注册在北京房山区的某传媒公司在收80万元服务费后,可帮助参选候选人申请该院院士。
2024年5月16日澎湃新闻消息,前述协议中提到的乙方公司中浪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企查查平台显示)成立于2021年5月27日,注册资本为10万元人民币,属于小微企业,员工显示只有1人。公司仅有两名股东,分别是法定代表人李朋和监事王湘丹;注册地址在北京房山区阎富路66号院2号楼1层A0573(集群注册)。
2024年5月8日,名为“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人才技术分院”的微信公号则被注销,页面显示“该公众号进入自主注销冻结期,功能无法使用”。据介绍,该分院于2023年10月正式被批复成立。
北青报记者在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上找到联系邮箱,但当尝试发邮件后,页面却显示“404”,无法发送。此前宣称可以代办外籍院士申请评选的中介机构,也变得谨慎起来。记者在网上发现了五六家这样的中介机构,联系后有的关机,有的直接回复“已经不做欧自然的申请了”。
自从欧洲自然科学院被中国科协点名、被媒体纷纷报道后,各大官网已经撤下了学者们“当选院士”的喜讯。
2024年5月10日,澎湃新闻查询时注意到,多篇“xxx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的消息陆续从相关微信公众号、官网删除撤下,部分“欧洲自然科学院某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的消息也已下线。截至2024年5月14日,海南医学院官网删除“洋院士”的相关报道,包括“张爱华研究员入选2023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行榜”“张爱华研究员连续四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药学领域)”的相关报道。
澎湃新闻在调查中发现,如果说“水院士”头衔能满足一些人对荣誉、头衔的期待、追捧,是一种“虚用”;那么通过“外国院士”头衔能获得一些官方机构的认可、甚至能因此争取到一些资源、项目,则是“实用”。一些高校、机构将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等作为项目申报的条件之一,比如各地的院士工作站申报。实际中,有不少地方的院士工作站就是由“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等申建的。
2024年5月10日,南方都市报消息,记者发现欧洲自然科学院采取会员制。2023年3月25日,欧洲自然科学院主席团决定,在网站上删除过去三年未缴纳年费的会员。
2024年5月6日报道,红星新闻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进行调查,并获得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负责人吴继华(俄罗斯联邦谢东诺夫国立第一医科大学医学博士,2021年9月经人推荐当选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负责中国院士的资格审查工作,相当于是中文秘书)的回应:
回应“18万包过”或“40万买院士”的说法
吴继华:这不是事实,学院的院士资格是不会进行售卖的,也从来没有收过申请者的费用。“若出于申请者自身原因,需要他人帮助(如翻译或者整理申请材料等)而产生的费用,这是他自己的选择。”记者追问,前述服务机构称,即使没有博士学历也没有任何专利,也可以等待几个月就以18万的价格“包过”时,吴继华表示:“这些是虚假承诺。”
吴继华:“一个科研工作者,如果他有5篇以上的专著,或者3个以上的国家级专利,有省级的科学进步奖,取得了博士学位证书,有中国教育部批准的高等院校毕业证书,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且无犯罪记录,只需要找到翻译公证处将这些材料进行翻译公证,就可以完全免费获得我们科学院的院士资格证书,为什么还要花40万呢?”“但我们不会因为某位申请人他是否符合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标准,来决定我们是否(授予他院士资格)。”欧洲自然科学院的院士认定标准,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认定标准不一样。
面对“山寨”“野鸡”的质疑
吴继华:“科学院在欧洲更像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俱乐部’,聚集了众多热爱科学、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学者。欧洲的院士评选门槛虽然高,但并不至于只有几万人中才能产生一个院士。只要一个人的科研成果真实、独立,且对科学发展有重要贡献,他/她就有资格申请院士。最终是否能够成为院士,还需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评估。我们并不赞成给予院士们高于其他科学家的地位,这样反而会影响他/她在科研上的投入。”
否认“外籍院士”说法
吴继华:欧洲自然科学院并没有这一说法,因为欧盟国家的学者都来自欧洲各个国家,不存在所谓“外籍”。
回应“井喷式”授予中国学者院士
2022年5月到2024年4月间,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数量增长了300%;2024年前四个月,该院已授予至少30多位中国学者院士。吴继华表示,这也非常正常,首先中国本身就是人口大国,因此申请学者很多也并不奇怪。“中国科学家在外国科研机构里占领席位也并非坏事。”
回应官网“百科全书”页面成员
对于“为何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上‘百科全书’页面,当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成员疑似为中国人”的询问,吴继华表示,这个名录并非科学院的院士名录,而是该科学院管理和经济部的会员名单。随后他给记者发来一份该院授予的院士名单,并表示,他们授予认定的是科学院院士会有院士的详细编号和认定日期等信息。
吴继华2024年5月24日回应澎湃新闻,当收到候选人发来的学历、专利、论文等申请材料后,他会通过相关官方网站逐一核实,有的还要和申请人打电话沟通。再结合申请人的研究领域、学术成果、论文质量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只有通过初步审查的候选人,才能进入之后的院士评选流程。他还声称,包括此前出现的“90后院士”和企业家院士在内的所有中国籍院士资格都是经得起推敲的,他们均符合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评选标准。
一名中国90后院士的亮相,也让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评选的公信力蒙上疑云。对此吴继华承认,最初看到网络上关于“世界最年轻院士”的宣传也让他感到震惊。他在审查田政院士资格的时候只关注了其学历和专利,他表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申请是没有年龄限制的。至于有些申请者遇到的年龄限制,他认为是某些中介的“自发行为”。但现在想起来,田政不到35岁当选院士确实容易引起公众猜测,今后将在审核过程中对申请人更全面地把关。
吴继华表示,多位企业负责人当选并不能说明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不高。“我们的申请材料并未要求申请者写明在企业的任职情况,这对我们不重要,也不是我们所关注的范畴,评院士只关注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吴继华表示,“考虑到近期的舆论影响,我们也会放缓审批中国籍院士的申请。”
该院是民间科研组
该欧洲自然科学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承,“欧洲自然科学院就是一个普通的民间科研组织”。
当地时间2024年5月3日,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学院新闻”一栏更新了一封信。信件是创始人兼院长弗拉基米尔·蒂明斯基教授写给中国院士的,文中表示欧洲自然科学院独立于政治、国家和宗教,“是一个独立的公共组织”。同时,信件中首次清晰表示了欧洲自然科学院的性质——“我们不是类似于俄罗斯科学院(成立于1724年)、中国科学院这样的国家机构,我们邀请那些具有学术价值、有益于人类的科学成就的科学家,他们的出版物、专著等作品能让人引起共鸣。”
该公开信声还称,由于疫情以及经济危机的原因,其办公室“不得不”搬至德国汉诺威的另一个新地址。
据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介绍,该院主席Vladimir Tyminskiy教授出生于莫斯科,曾在前苏联地质部和科学院机构工作,并在多所高校任教过。他撰写和出版了大量关于地质、地球物理学的文章和专著。他还是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的联合创始人和首席科学秘书(1989-2001)。
2024年5月6日(当地时间),欧洲自然科学院创始人及主席弗拉基米尔·蒂明斯基教授(Prof.Dr.Vladimir Tyminskiy)用简短德语通过邮件回复红星新闻记者称,愿意以书面形式进行回复。随后,格奥尔格·蒂明斯基博士(Dr.Georg Tyminski)接手,代表欧洲自然科学院与红星新闻记者进行对接,并按约定于5月10日用英语进行书面回复。
非政府公共协会
格奥尔格博士:“(我们)是一个非政府公共协会,成立目的就是将东欧国家的科学家和专家纳入欧洲科学领域,形成一个科学学术环境,集合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在不同国家的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之间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此外,加强种族间关系也是学院的一项重要任务。”
苏联科学家创建
格奥尔格博士:创始人中有不少人来自俄罗斯科学院,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Alexander Prokhorov),帮助科学家和专家建立沟通,寻求新的非传统方式来开展科研活动。弗拉基米尔·蒂明斯基在1990年加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后担任首席科学秘书直至2000年。后来,他来到德国创建了欧洲自然科学院。
学术活动及交流
欧洲自然科学院定期通过举办国际会议、出版学术期刊等活动,促进全球学术交流。格奥尔格博士介绍,这些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出版期刊、会议及研讨会摘要,以及用欧洲语言出版科学院成员的学术论文,并有针对性地分发给科学图书馆、研究所和大学。“多年来,(我们)举办了30多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和大会,与会者的论文集以德文和英文出版,例如生态学期刊《欧洲生态(EuroEco)》以及医学期刊《欧洲医学档案(Archiv Euromedica)》。另外,学院还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包括多次组织中欧城市游览,让会员们了解有关欧洲历史的博物馆和古迹;此外还出版了《欧洲自然科学院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授予“院士”名号认定标准
在德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人们对由这种公共协会机构授予的名号理解不同,评选机构未必代表官方或者学术背书,成为这类机构的会员有助于建立与世界上其他科研人员的联系交往。
格奥尔格博士介绍,“我们的机构为科学家们提供组织和开展各种活动的专业环境……我们创建的正是这样的国际性社团,将科学家和专业人士聚集在一起。”作为民间组织,欧洲自然科学院对会员的筛选也有特定条件。格奥尔格博士表示,申请加入学院的人员必须认同学院章程(章程已在汉诺威法院登记,注册号码为VR8080)中规定的目标和宗旨。入会标准还包括需要持有学术学位、专业出版物,以及现任成员的推荐。
并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
针对网络上的宣传资料“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科学家和学者,其中包括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奖、哥白尼奖获得者等”的信息,格奥尔格博士澄清,现会员中并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他还表示,欧洲自然科学院并没有刻意在全球发展并招收会员,对于近期学院在中国引起关注,他感到惊讶。不过,他们也很期待能与中国学术界同仁开展合作。
武汉大学教授
2024年2月19日,在欧洲自然科学院正式公布2024年度新增院士名单中,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何怡刚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月8日晚,武汉大学何怡刚教授在电话中回应澎湃新闻,自己是在去年通过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申请的“院士”。“他们有一个流程写的很清楚,按照上面的要求递交材料就行。”而对于有媒体报道的“支付40-100万元服务费,就能增选成功”的情况,何怡刚则表示欧洲自然科学院本身是不收费的,是有些代理机构收取的翻译和服务费用,即便通过中介申报一个国际科研项目也要产生这样的开销。何怡刚强调,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是他自己申报的,并未向代理机构支付过相关费用。
广东工业大学教授
2024年5月8日晚,广东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导刘晓暄回应澎湃新闻,是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主动邀请他参与该院院士的申报,随后他按照该院的院士申报要求递交了相关材料,全程未找过代理机构,也没有支付任何费用。刘晓暄说,在此次受邀参评之前,自己未和欧洲自然科学院有过接触,申请院士的流程大概花了2到3个月时间,2024年1月他被正式授予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南方某省属高校教授
2023年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南方某省属高校教授李金浩(化名)说,考虑到目前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所引发的争议,已经在个人教师主页里删除了相关的介绍。“申请院士是我个人行为,现在引发舆论关注了,这个时候还是不要给学校惹麻烦。”自己申请过程历时半年,没有向院方支付过任何费用。在他看来,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虽比不上国内“两院”院士的水平,但绝非“野鸡机构”。自己之所以申请,是因为国内杰青项目和长江学者的申报名额有限,而“两院”院士的申报门槛又过高。
李金浩多次强调,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更多是一种荣誉性质,是对以往学术和社会贡献的肯定,不能等同于国内院士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他还告诉记者,从当选院士至今,尚未有工作人员通知他参加欧洲自然科学院的相关活动。
2024年4月,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生物化学家托马斯·苏德霍夫(Thomas C. Südhof)曾出席一场在中国举行的欧洲自然科学院新晋院士颁证授勋仪式,并为新晋院士颁发院士证书及金质徽章。5月7日,红星新闻记者就托马斯·苏德霍夫与欧洲自然科学院的关系,以及他对该机构的看法等向其发送了采访邮件。
2024年5月8日,托马斯·苏德霍夫的商业伙伴Ellie Wang代表托马斯本人回复表示,其与欧洲自然科学院没有任何关联、联系。托马斯·苏德霍夫受邀在中国活动中演讲,系被告知是为了促进科技的发展,他在活动中被要求与活动组织者有关的个人一起参与一次摄影合影是临时安排的,没有事先确认。“他被保证这些照片是用于私人纪念,不会在网上传播,不幸的是,看来这是对信任的一次破坏。”
托马斯·苏德霍夫方面已联系了活动邀请者以解决对其形象被滥用的问题,并将在有必要时保留所有法律选项。
警惕院士“帽子”沦为装点门面的道具
众所周知,院士,特别是全职院士数量,在国内是衡量一所高校学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院士数量多寡,又直接与一系列的“待遇”相关,对应的是高校在课题数量、学术资源分配上的话语权以及各类评比排名上的现实利益。有此利害关系,一些高校可能也就有了拿“海外院士”来凑数的内生动力。
不同国家的院士评选标准以及其对应的学术地位和含金量往往有巨大差异。比如,在不少国家,院士其实更接近于一种“会员”,甚至有的还明确院士需要缴纳“会费”,且评选机构也多属于民间性质。院士在很多国家仅仅只是一种学术荣誉,并不代表官方的背书,也不会附着显著的学术地位及其伴生的种种待遇。指出这种差异,并不是说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就可以豁免质疑。事实上,即便是国外院士,其评选也主要是靠学术成果说话。如果花40万元就能获得“院士”身份,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荒唐的。
“40万就可以获得院士头衔”的传闻到底是否属实,不能仅凭相关利益方的一面之词,是否真的有机构在国内兜售这样的“业务”,“买单者”都是谁,这些疑问相关部门有必要及时介入调查,给社会一个准确说法,也给各高校以权威参照。
当然,不能将外籍院士的含金量一概否定,哪怕其评选标准与国内标准不一致,一些国内科研人员积极参选外籍院士,对于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也是有益的。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对外籍院士的含金量,各单位显然应有严肃、科学的评估。否则,只会刺激更多人“抄近道”,也给一些山寨机构可乘之机。
说到底,院士其实是一个离普通人较远的身份,相关话题之所以能引发社会热议,并不仅仅是关心国外院士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更是担心科研资源分配和科技评价机制,是否在助长某种以“帽子”评判人才的风气。
各部门机构不应为“投机者”捧场站台
2024年5月8日,针对井喷式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现象,中国科协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评论文章《井喷式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折射出什么?》指出:各部门机构不应为“投机者”捧场站台。有关部门和机构要注重激浊扬清,着力清理各类“野鸡大学”“山寨头衔”“违规评比”“收费表彰”,避免给任何取巧、钻营的投机者站台,更不可向其倾斜资源,为科技工作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公平的创新环境。
对花钱买“外籍院士”传闻,必须严肃调查回应公众关切。不能以这是个人行为为由,回避对这一传闻的调查。中国科技部门、教育部门要对“花钱买院士”传闻进行调查,审查相关授予院士头衔的“学术机构”究竟是怎样的性质,调查这些当选“院士”者,是否存在花钱运作、购买“院士头衔”的行为,对于“山寨科学院”面向国内学者兜售院士头衔,要给出明确的说法,回应公众的关切。
2024年5月6日,南方周末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将“欧洲自然科学院”与钱锺书小说《围城》中的“克莱登大学”类比——小说主角方鸿渐出国游学多年,买了张“克莱登大学”文凭,并在归国后赴大学任教,而“克莱登大学”后来成为“野鸡大学”的代名词。“野鸡大学”“水刊”“山寨科学院”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有对假文凭、假论文、假院士头衔的需求,就有人创造出“野鸡大学”、山寨机构来满足这些需求。如果有人花几十上百万谋得头衔,一旦拿出来用,就成了骗,骗钱,骗地位。因此,有必要戳破“克莱登大学”“欧洲自然科学院”的假面具,免得世人上当受骗。
如果只是一个科学家俱乐部,那就老老实实叫俱乐部好了,何必弄出欧洲自然科学院这样的名称,并且煞有介事地评选院士呢?院士这类头衔,在哪个国家都有类似约定俗成的理解。弄所谓的院士头衔,就很难摆脱沽名钓誉的嫌疑。这类头衔流行还是有一定公共危害,让一些沽名钓誉的人骗取社会信任,伤害大家对科学家群体的信任。
“‘水院士’层出不穷,与国内院士评选现状有关。”熊丙奇告诉界面教育,在国内要获得院士最高学术荣誉,是十分困难的。于是,有的海外机构,就把目光对准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医院的学者,做起兜售“院士”头衔的生意。
即使是国外正规的科学院、工程院,当选院士也完全是学术性、荣誉性的,当选后没有任何利益和学术特权。评选院士,也如评诺贝尔奖一样,不要求本人申请,而是实行科学家同行推荐。这些学术机构,大多坚持严格的评选标准,以维护学术声誉。除了正规的学术机构外,在国外,要注册一个“山寨”的科学院并非难事,因为国外实行的是学术自治模式,其学术权威性是否得到认可,要由学术同行认证。
国内正在推进破除“唯帽子”评价改革,这要求在开展学术活动时,要关注学者本身的学术能力、学术贡献,剥离与头衔、帽子相对应的学术利益。当一部分高校乐于公开庆贺教师获此院士身份,直接表明高校和涉事教师在此问题上已成了“利益共同体”。也就是说,厘清该事件的真相,已不仅关乎学术的尊严,也关乎高校的公信力。他认为国家应尽快出台关于海外院士的认证机制与管理办法,推出一个国家承认的各国权威院士的认证名单,尽早遏止“花钱购买院士”风潮。
2024年5月9日,澎湃新闻提到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指出,“欧洲自然科学院”这类的组织机构确实真实存在,只是不是我们理解的官方主办或批准的,从法律方面很难说这些院士是假的,但其学术地位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完全不是一回事,此院士非彼院士。他指出,恰恰是一部分中国人或华裔,巧妙地利用了中外文化、制度和信息差,把院士做成了一门生意,于是类似的科学院与院士就如雨后春笋般泛滥。很多类似的国外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申报评选活动中都有中国人或者华人的身影,“属于中国人专骗中国人”,而且这类机构多数都选择和权威机构接近的名字,很容易混淆。
对于“40万买欧洲院士”的新闻,陈志文则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闹剧,其实就是一些中介机构利用了中西方对“院士”的理解差异,从中投机牟利。
要杜绝这种闹剧的继续上演,陈志文给出三点建议:首先,应该消除信息差,在根源上切断投机牟利者的生存空间;其次,相关部门可以对这些机构进行必要监管,如果是国外注册的组织,在国内运作就需要接受国内相关部门的监管;最后,当公众出现被误导的情况后,应有权威声音出面进行澄清,让公众能够拨云见日,厘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