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家

更新时间:2024-08-19 14:44

民家,清代少数民族之一,即现今之白族。明清时称为民家,在部分地区被称为那马、勒墨、七姓民, 其族自称白子、白尼。源于古氐、羌族,历代融入了汉及其他民族成分,至宋形成为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在唐代、五代时曾先后由郑氏、赵氏、杨氏建立过三个短暂的政权及段氏“大理国”。在元代,段氏后人被封为大理总管。入明,其族居住地区大部分被改土归流,设府、州、县。清沿明制,对民家人的主要聚居区如云南大理等地仍设州县治理之。在少数聚居区,也有实行土司制者,如云南泸水东南老窝地区,在乾隆时,为云龙州阿家土官段氏之地。民家操其本民族语(现称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大都通晓汉语。主要从事农业,兼事渔牧工商。在云南碧江、福贡的部分地区及洱源县的部分高山区则仍为原始公社及奴隶制残余的社会发展阶段。民家人普遍信仰佛教,崇拜 “本主”(村社神)。传统节日有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等。在晚清中法战争中,民家人曾有力地打击入侵法军。

基本信息

民家,白族的异称。始见于清康熙年间的《洱海丛谈》,源于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的白族大姓“名家”之称。其名因大姓奴隶主的地位而逐渐成为族称。“名家”之称到清初便讹写为“民家”。至今,与白族杂居的汉族仍以此称指代白族。

民家人,白族支系。与其他白族支系一样, 民家人也自称“白子”,“白尼”“白伙”,被当地汉族称为民家人。

人口分布

民家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内,其中大理白族自治州有108万(2007年)白族民家人。

蒙自民家人:白族为唐、宋以来居住于鹿苑里(城区)的主要民族。明清时期蒙自称“民家”,1948年蒙自县政府户籍室的人口统计中有“民家”12000余人,县志载2万余人,(1950年的人口统计中未见“民家”族,怀疑已自改为汉族其其他族称。)

云南以外的白族都属于民家人。

贵州的白族有18万左右人口(2000年),自称“民家”,汉族称其为“七姓民”,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威宁县,据认为是公元1090年大理时代驻扎边境白子军人的后裔。贵州白族迟至1940年代还在大量使用白语,但解放后至今已经无人使用白语,贵州白族的民族身份于1982年获得政府承认。

湖南桑植有白族人口11,4516人(1990年),自称“白尼”,是700多年前由云南迁移过去的,1258年蒙古军灭了大理后,准备包抄攻打南宋。经过长途跋涉与战争后蒙军兵源不足,于是在年在当地征白族兵,史称“寸白军(或作“爨白军”)”。1261年战争结束后寸白军被遣返云南,有部分白族军人在这个过程中流散到洞庭湖沿岸。其中有姓谷、钟、王、熊和李的几个白族兵经江西最后流落到桑植,并定居下来,其后代繁衍至今。这些后裔一直到1984年才被识别为白族。湖南白族已经不再使用白语,但其语言里保留了少量的白语词汇。

此外,四川南部有少量白族村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也有自称民家人的群体;另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站人”也是民家后裔,系清朝时从云南征兵(1682年)过去戍边的滇籍白族兵后裔。

名称来源

何谓民家人?据考证,“民家”之称首源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将沐英攻占昆明,元朝残余势力彻底失败。次年二月袭大理,俘大理总管段世、段明兄弟,再尽徙段姓、高姓贵族羁置安徽凤阳,传统政权整个上层被抽走。后陆续迁徙内地汉人到白族地区屯兵,插花安置。当时的屯田分为“军户”和“民户”,对少数民族则称为“夷户”。似因白族经济、文化接近汉族,故也被称为“民家”,以别于其他民族。

宗教信仰

大理地区的白族民家人习俗跟传统汉族大致相同。白族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社会,人们曾信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和本民族的本主信仰。释儒道“三教同源”“万法同宗”,三教相融合,是白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点。文化上受儒教佛教和道教影响较深。尊重知识,重视教育;尊老尊师爱幼。民家人的土著宗教是本主教。

本主崇拜

“本主”一词的含义是“本境最高贵的保护神”。白语称“武增”,又称“老谷”(男性始祖)、“老太”(女性始祖),各地还有“武增尼”、“增尼”、“东波”等。这些称呼有祖先和主人的含义。白族村寨几乎都建有本主庙。庙内供奉泥塑或木雕的本主神像。据1990年统计,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共有本主庙986座。 白族的“本主”是“人神兼备”的护卫神, 渗入了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很多是神话、传说、历史中的著名人物。白族本主是单个神祇,但大多也有谱系可寻。各地或各个村寨本主庙内都塑有自己的本主神。也有的几个村寨甚至几十个村寨共同信奉一个本主。本主管的对象也不同,有管“阴间”和人间大小事务的,有管人间疾病的,有管牲畜的,等等。每年有两次按一套固定仪式祭祀本主的庙会。一次是春节期间迎送本主,另一次是庆祝本主诞辰或忌日。有祭祀礼仪和《本主经》,还有一套清规戒律和道德规范。要求人们忠于国家、孝敬父母长辈、尊老爱幼、勤俭劳动、不做坏事等。

语言文字

白语

白语,俗称民家话。

白语介乎藏缅语及汉语之间,一般将其归类入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但由于其基本词语大都是汉语借词,所以有学者认为白语其实并非彝语的分支,而应该是汉语的分支。另外,亦有少数西方学者根据基本语序的类似认为白语与缅甸克伦族克伦语很相近。白语词存在从汉语借用以及同源两方面的造成的相似性。很多基本词都被汉语所替换,所以造成谱系分类学上的困难。

方块白文

白族在历史上曾经仿造汉字创制过方块白文,并用方块白文编撰过大量的书籍。云南历史上著名的史书《白古通记》原本即用白文写成,后经四川人杨慎翻译为汉文流传至今。元末明初傅友德、沐英在云南对白族文化实行残酷的文化灭绝政策,焚毁了所有官方和民间的藏书,以致于后世无法系统了解当时的历史和文字系统。从此白文基本上灭绝。流传于民间的白曲歌谱尚用汉字白读的方法来记录白语唱词,但是因为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而不能流传到其他领域。现存最大的古白文材料是作于大理国时期的佛教写经《护国司南钞》,由汉字正文和大量的方块白文旁批和附注组成。其中的方块白文至今没有被破译。

1955年参照汉语拼音方案发明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白文。经过1992年的修订基本已经成形。白文书籍在部分地区流传,但由于许多白族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淡漠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文化艺术

建筑

白族民居多为庭院建筑群,依经济状况,有“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五房四天井”等格局。白族人擅长木雕,建筑上使用很多木雕修饰,特别讲究门楼的装饰性。大宅多建有檐角上翘、斗拱重叠并具彩绘的精美门楼。

文艺

白族歌曲分为“曲 kv”和“调 dia”“腔”三类。曲类似于京剧,唱腔比较固定,缺乏变化,常用于对歌。调类似于民歌,唱词和曲调因歌而异。最享有盛名的为《泥鳅调seit qiainl ngvl dia》,有曲母之称。腔主要是由内地传入的吹吹腔。无论曲还是调都喜欢用山花体格率,即“七七七五”式。白族传统上喜欢用曲对歌。剑川有著名的一年一度的“石宝山歌会”,歌会起源于南诏时期(相当于唐朝)。白族对歌都是即兴的表演,遵从格率,但不适合流传。也不容易通俗化。相比于曲,调比较容易流行。

白族音乐比较发达,与宗教联系密切,并受中原传统影响很深。

舞蹈,白语称“跳舞”为dap go [IPA tɑ42 ko44],白族民家人的舞蹈形式并不丰富。著名的有“霸王鞭”,是一种带娱乐性质的集体群舞,不适合舞台表演。

婚姻制度

民家人实行一夫一妻制

入赘婚俗

民家婚姻中有入赘的婚俗,入赘的男子不仅在社会上享有同不入赘的男子一样的地位,而且还受到邻里乡亲,女方家成员、亲友的尊重,并享有继承女方家财产的权利和赡养女方父母、照管年幼弟妹直到他们成长成人的责任,人们把这种人赘俗叫“上门”。有的白族人家还有意把儿子“嫁”出去,讨姑爷进门,故民间还有“打发儿子招姑爷”的俗话。男女在恋爱关系确定后,如果男子愿意到女方家上门,在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定婚时,女方家把男子及男方家长辈亲友数人邀请到家,由女方家在宴请宾客时,长辈要当着众亲友的面为他改姓。从此他就随妻姓,不再使用原来的姓氏名字,并按女方家在家的排行定男子的排行。自此之后,男子结婚后在女方家成了一员,同辈人之间只能互相称兄弟,禁忌把入赘的男子称为“姐夫”、“妹夫”或“姑爷”。

入赘婚姻的子女的姓氏,由于父亲改姓,所以子女的姓氏继承父姓,表面上看是子女随母姓,实质上是随父姓,这是由入赘男子地位较高而决定的。而在亲戚称谓上,母系(父亲的后姓)为族内,父系(父亲的原姓)为族外,故与汉族的相反。

称谓问题

1956年4月底,由专署民族事务委员会召开民族座谈会商定民族名称。与会各县市代表在会前已广泛收集了各方面人士的意见,会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协商和讨论。会上对民族名称用“白族”或“民家族”,字用“白”或“僰”展开热烈讨论。“民家”在历史上与“官家”“军家”相对,含有民族压迫与歧视之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民族压迫已不存在。通过讨论,一致认为用“白族”较为恰当,既与白族自称“白子”相通,又能体现白族崇尚白色,且符合汉字简化原则。会议一致赞成把过去习惯称呼的“民家族”改为“白族”,确定从此以“白族”作为本民族的称谓。经过征求昆明、保山、怒江、玉溪、楚雄等地区的意见后,地委、专署将民族名称和建州方案一并上报省人民委员会转报国务院审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