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6 13:02
“气声唱法”是一种气与声不按发声规律而组合的样式。有意不让声带完全闭合,让气流通过未完全振动的声带时发出。在这种声音中,因带有明显的气流声,而使声音色彩略显暗淡、虚婉,甚至带有一些哑声。气声唱法一般用于稍慢速度的轻吟低唱歌曲中,特别是感叹、缠绵、如泣如诉或是温存的窃窃私语的段落,用上了气声唱法能使感情表达极为真切,更富有感染力,像是发自心底的声音。该唱法属于通俗唱法,代表人物有邓丽君、朱逢博、林忆莲等。
平克劳斯贝(美)
邓丽君
朱逢博
玛丽亚凯莉
自从美国著名歌星平克劳斯贝于四十年代率先使用话筒,并把话筒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以来,气声唱法被广泛地应用通俗歌曲的演唱中。通俗音乐在中国兴起后,一些歌手曾开始使用这种唱法,最早使用气声唱法的是朱逢博,但因它的“靡靡之音”、“挑逗”之嫌,以及近几年“劲歌”盛行,它使用的并不多,但气声唱法是通俗唱法颇有特色的唱法。
气声唱法一般用于稍慢速度的轻吟低唱歌曲中,特别是感叹、缠绵、如泣如诉或是温存的窃窃私语的段落,用上了气声唱法能使感情表达极为真切,更富有感染力,像是发自心底的声音。孰不知,人间的苦乐悲欢的表达,并不都是适合用有力度的“亮音”去表现,难道跟爱人说的“悄悄话”也要有“力度”吗?通俗歌曲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就是它富有人情味,演唱者不受音色的约束,需要什么感情就用什么声音,何况通俗音乐的特性之一,就是富有人情味和富有生活气息,那么,只要歌曲适合,就可以大胆的使用气息唱法。成方圆在《今夜有暴风雨》演唱中,就成功的使用了气声唱法。
声带不完全闭合,怎样体会呢?如我们说的“沙沙响”的“沙”字去掉后面的“a”字,只取前面的“s”字就能明显的体会出声带不闭合、不积极的感觉。这样在声音上,就形成了“漏气”。但我们不能光漏气,还是需要一种“漏一点气”的声音,这时声带不是完全松弛,而是根据歌曲处理需要,在吐字前出一点气,实际上是先气后声,半气半声,气裹声,气托声,以创作出气的特殊效果。
注意:吐字时,先以气流托住辅音适当延长,然后轻柔地与元音“切”成字音。例如“沙沙响”的“沙”字,先以气流托住“s”有意延长“s”的过程,然后跟“a”切(结合),得出气声的“沙”。
先气后声,以气带声,气息要匀缓而浓重,呼吸可用大口中的气,可使人们听到从话筒中发出的换气的声音以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特别是表现如泣如诉的感情时,应让听众听到大口气息吸气声造成的气诉的情境,使演唱产生真切感人的、动人的艺术效果。学员可用“月亮代表我的心”这首歌作为技巧模仿的例子。在使用这种唱法演唱时,要先好好体会歌词的含义,要进入“角色”,要用真情实感来演唱,否则就不免产生“矫揉造作”的感觉。
演唱时要注意演唱由低音到高音时,声带由主振动、部分振动,到边缘振动的过程是逐步演变的,但要做到声音上下统一,听不出变化的痕迹。如掌握得不好,肌肉收缩便会僵化,声音上下不能统一,甚至会发出破音而影响演唱的效果。唱通俗歌曲同样要做到“真声不炸”、“假声不虚”。注:很多通俗歌唱爱好者就是唱假声而造成“虚”。甚至造成嗓音急性沙哑。还有练习假声技巧者,要先加强歌唱呼吸控制能力。
国内常有所谓的“气声唱法”。其实“气声”并不成其为一种“唱法”,而是一种声音运用技巧。气声本无语格调高下之分,关键是不能滥用。若能抓准时机,运用得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少女时代TTS演唱的《窃窃私语》(whisper),美国歌星莱昂纳尔·里奇演唱的《你好(Hello)》在副歌处先是用激昂的声音反复铺陈,最后用气声轻轻送出一声“I love you”,很有表现力。台湾的邓丽君也是一位十分善于运用气声的歌手。与气声类似的还有“泣声”和“破音”。运用时也必须非常的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