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7 13:05
由于该类药物中均具有喹诺酮的基本结构,故由此而命名。本类药物按其发明先后、结构及抗菌谱的不同,分为一、二、三代、四代。
自1962年合成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Nalidixic Acid)为第一代,只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克雷白杆菌等少数G-杆菌有效,口服吸收差,副作用多,仅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
1974年合成第二代喹诺酮类代表药吡哌酸(pipemidic Acid),对G-杆菌的作用也包括了部分绿脓杆菌,抗菌活性较前者提高,口服少量吸收,但可达到有效尿药浓度,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因此用于尿路和肠道感染。
1979年合成第三代喹诺酮药: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它是4-Quinolone结构改造衍生物,在6位上加上一个氟(F)后,增加了脂溶性,增强了对组织细胞的穿透力,因而吸收好,组织浓度高,半衰期长,更大大增加了抗菌谱和杀菌效果。构效关系的研究进一步展开,新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如雨后春笋,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氟喹诺酮类对G-杆菌,包括绿脓杆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对G+球菌也具一定抗菌活性,尤其对耐药G-杆菌,仍可呈现敏感。
临床上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培氟沙星(Pefloxacin甲氟哌酸)、依诺沙星(Enoxacin氟啶酸)、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和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环丙氟哌酸)。近几年,又不断研制并上市多氟化喹诺酮类新品种。如洛美沙星(Lome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xacin多氟哌酸)和二氟沙星(Difloxacin双氟哌酸)等。其主要特点是长效,如以上三个药物其消除半衰期分别达8 h,10~12 h和20~25 h,抗菌谱进一步扩大,增强了对G+球菌和厌氧菌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的抗菌作用,以及吸收更好,组织浓度更高,不良反应更少等优点。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desoxyribonucleic acid gyrase),从而影响DNA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阻碍DNA的正常复制、转录、转运与重组,从而产生快速杀菌作用。
① 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尤其对G-杆菌的抗菌活性高,包括对许多耐药菌株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② 耐药发生率低,目前已有质粒介导的耐药性发生;
③ 体内分布广,组织浓度高,可达有效抑菌或杀菌浓度;
④ 大多数系口服制剂,亦有注射剂,半衰期较长,用药次数少,使用方便;
⑤ 为全化学合成药,价格比疗效相当的抗生素低廉,性能稳定。因而本类药成为化学合成抗感染药物中发展最为迅速,已成为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化疗药物。
6喹诺酮类和其他抗菌药的作用点不同,它们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靶。细菌的双股DNA扭曲成为袢状或螺旋状(称为超螺旋),防止DNA形成超螺旋的酶称为DNA回旋酶,喹诺酮类妨碍此种酶,进一步造成染色体的不可逆损害,而使细菌细胞不再分裂。它们对细菌显示选择性毒性。当前,一些细菌对许多抗生素的耐药性可因质粒传导而广泛传布。本类药物则不受质粒传导耐药性的影响,因此,本类药物与许多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
在氟喹诺酮类较广泛使用的品种中,对绿脓杆菌作用较强的为环丙氟哌酸,MIC90为1 mg.L-1,其次为氟嗪酸MIC90为2 mg.L-1。氟哌酸抗绿脓杆菌MIC90虽为2 mg.L-1,但其吸收差,血药浓度低,不能有效控制感染,故环丙氟派酸为应用较好品种。氟嗪酸对一般阴性杆菌的作用与环丙氟哌酸相仿或稍弱,90年代后开发的新品种多氟哌酸类某些品种,不仅抗G-杆菌活性与环丙氟哌酸相似,而且抗G+球菌作用加强,对MRSA有效,对衣原体、支原体、厌氧菌亦有一定作用,明显优于环丙沙星。另据国外报导,此类药已突破抗菌概念,在抗病毒、抗肿瘤方面亦有新进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预计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本类药物会有更多有希望的新品种问世。
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和不良反应也相继发生。新上市氟喹诺酮类如替马沙星(Temafloxacin)1992年在英国上市仅15周后,因发现有过敏、溢血、肾衰等不良反应而停用。故亦不是脂溶性越高,半衰期越长就越好,还应从药动学及临床利弊综合考虑。本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为:
1 中枢神经系统 因能较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而引起,发生率1%~5%,轻者失眠、头晕、头痛,重者可诱发惊厥。故精神病及癫痫患者禁用。
2 关节病变 动物实验中,所有喹诺酮类都可以引起未成年动物关节组织中软骨损伤,狗最为敏感,在人类尚未发现,但为确保用药安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十八岁以下青少年慎用为宜。
3 皮肤及光毒性 我国皮疹报道较多,发生率0%~2%,均属可逆性。光毒性国外报道多,发生率可达28%,与药物剂量有关,可通过穿衣防晒预防。
4 消化道反应 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泻、腹痛等,发生率3%~5%。
5 肝肾毒性 有0.8%~4.3%患者可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故肝肾功能不良患者慎用。
6 血液系统毒性 可有血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也有再障报道。
除以上不良反应外,还应注意配伍用药,如与抗酸药合用可减少喹诺酮类药的吸收;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可增加神经系统毒性;与咖啡及茶碱合用可减少后者代谢及消除而出现茶碱毒性反应等。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二医院 武汉430014
1 戴自英主编.实用抗菌药物学.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68~276
2 陈新谦,金有豫主编.新编药物学.第十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01~103
3 张致平.中国抗生素杂志,1992,17(2):87
4 陈华庭,张 玉,陈 伟等.武汉地区1995年度喹诺酮类药物评估.中国药房,1997,8(3):116
5 范 勇,杨国勤.南京地区1996年度喹诺酮类药物用药分析.中国药房,1997,8(6):268
6 李家泰主编.临床药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11~518
7 孙曼琴.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安全性评价.全国抗感染药物临床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医学会临床药物评价专家委员会.北京,199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