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2 08:34
新港水仙宫,庙身的规模为三进四殿,四殿各为三川殿、拜殿、正殿及后殿,正身的纵向动线是沿各殿次间及过水廊前后连贯,因其各部份构件涵盖有乾隆、嘉庆、道光及光复初期等不同年代的材料,为研究台湾传统庙宇的珍贵个案,且为深具代表性的水仙宫庙。
两旁各有一座两层楼高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充作香客大楼用,但是虎边一侧的香客大楼已整栋移至一百公尺外的空地,所以可以完整看到庙侧边整个的轮廓线,而此空地原本有一木材工厂,已经由庙方买下拆除并建厕所及浴室,龙边的香客大楼,一楼有幼儿园及南港村办公室,二楼还是供住宿用。由于香客大楼只见建到拜亭前缘,所以在三川殿旁的两侧各有一亭,龙边为治水亭,虎边为忠义亭。治水亭前有一金炉,金炉至龙边的香客大楼至围墙,搭有面积甚大的棚架,作为节庆祭典时摆设筵席用。
据《台湾府志》19卷寺庙篇记载:“水仙宫乾隆四年(1739年),建于诸罗县笨港”, 笨港为清代乾隆以前,台湾中南部的重要贸易港口,史载“商贾辏集,载五谷货物,台属近海市镇此为最大”。迄今已二百四十余年之历史。主祀“水仙尊王”禹帝,为笨港地区郊商、船户捐资共同兴建祀奉,至乾隆四十五年(1773年)笨港贡生“林开周”倡起募集距金扩建。嘉庆八年(1803年)笨港遭洪水泛滥之灾,庙宇被水冲毁。嘉庆十九年(1813年)重建于笨南港街,也就是现址。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笨南、笨北商郊晋顺、金正顺、金合顺发起诸信协建后殿,已祀奉原协天宫“关圣帝君”。 1997年4月以后公告的法定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