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3 09:54
永乐群岛,位于中国南海,是属于西沙群岛的一组岛群,旧称下八岛或西八岛,位于北纬15°46′~17°07′、东经111°11′~112°06′范围内。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为了纪念明朝郑和船队在南海诸岛的活动,中国政府将此岛群命名为“永乐群岛”。
先秦:距今7000年前的人类“新石器时代”和“渔猎时代”,居住在中国南方沿海的先民就凭借船只向南海索取生存资料。3000年前的殷周时代,南海沿岸的土著越族就与中原地区开始往来。从那时起,中国渔民便常年不断地在南海航行和从事捕捞作业,并最先发现了南海诸岛,详细记载在一种叫《更路簿》(或《水路簿》)的特殊手抄本中,作为航海指南世代相传。至少在先秦时代,海南岛与南海诸岛已内属中原王朝。
秦朝: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把全国分为36郡,其中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这三郡所辖之地,大都濒临今南海的北部和西部海域,也就是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海域。
汉朝: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时曾至“千里长沙”。在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文物资料,南海海域被第一次标注在汉代地形图上。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派康泰、朱应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康、朱二使亲历南海诸岛部分岛屿,并仔细观察“珊瑚洲”,所著《扶南传》是世界上最早科学描述珊瑚岛成因的文献。
南朝:南朝宋国的谢灵运在《武帝诔》中记载,大约在晋义熙六年(公元410年和411年),宋武帝刘裕“虎骑骛隰,舟师涨海”,与卢循进行了一场战斗,其主战场即在其所辖的南海诸岛。
隋朝:《隋书》记载,隋大业三年到六年(公元607年至610年),隋炀帝派常骏、王君政出使赤土国(今马来半岛泰国东南一带),航程经西沙群岛的“焦石山”和南沙群岛西侧。
唐朝:《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振州(今海南省三亚市)的疆域“西南至大海三千里”,显然,已经包括了西沙群岛。《韩昌黎集》卷21记载了唐穆宗时岭南节度使所管辖的四至范围,其曰:“隶府之州远者至三千里,悬隔山海……多洲岛。”表明在唐代南海诸岛不仅已经成为振州行政区划的一部分,而且岭南节度使还对南海诸岛实施行政管理。
宋朝:北宋曾公亮所著军事制度和国防大事的《武经总要》将九乳螺洲(西沙群岛)归属宋代海疆。南宋《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十二月丙子日,南宋端宗皇帝曾驻驿西沙群岛(七洲洋)。
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同知太史院士郭守敬到南海进行测量,元代至大四年至延佑七年(公元1311-1320年),朱思本绘、罗洪先增补的《广舆图》绘有千里长沙(西沙群岛)、万里石塘(南沙群岛)。
明朝: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编绘的《郑和航海图》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标绘在大明版图内。明代唐胄《正德琼台志》“疆域”条中记载:琼州府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海南人王佐(公元1465~1505年)所著的《琼台外纪》中记载,万州辖有“长沙、石塘”。
清朝:如金光祖《广东通志》、蒋廷锡《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胡端书《万州志》、明谊《琼州府志》等将永乐群岛以山川单位置于琼州府万州辖下。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印行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朝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印行的《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朝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印行的《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和《大清万年一统全图》、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印行的《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均把西沙群岛标绘在中国版图的政区之内。清朝官方地图《清绘府州县厅总图》是将永乐群岛列入中国版图并设府管辖的最早的一张地图。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王之春绘制的《清朝预柔远记·寰海全图》是以中华为中心的世界地图,详绘有永乐群岛。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印行的《大清天下中华各省州县厅地理全图》中,永乐群岛用双线方格图例标绘,属广东辖区内的府级政区单位。
民国时期:辛亥革命后,广东省政府宣布将永乐群岛划归海南崖县(今三亚市)管辖。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名称为库勒生特列岛(仅指永乐环礁部分)。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于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11月24日,派海军“永兴”、“中建”两舰接管了永乐群岛,建立收复西沙纪念碑;包括永乐群岛在内的整个南海诸岛暂时隶属于海军司令部。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5月间,中华民国国防部召开了西南沙群岛建设实施会议,将群岛名称定为永乐群岛;(包括14个岛、1沙洲,4礁。中国渔民向称西八岛、下八岛或下峙),会上决定由海南岛特别行政区对永乐群岛进行行政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在行政区划上,永乐群岛仍然属于广东省,行政关系隶属于广东省海南行政区;1959年3月24日,经中央和广东省批准,设置包含永乐群岛在内整个南海诸岛为“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政府驻地为西沙永兴岛;1969年3月4日,改称“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革命委员会”(不是一级政权);1974年,撤销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革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工作委员会实际履行对该地区的行政管辖职权。1979年,恢复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革命委员会(不是一级政权);1981年10月22日,恢复设立“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不是一级政权);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布名称为永乐群岛。1988年海南建省后,包括永乐群岛在内的整个中国南海海域的岛屿于9月19日更名为“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
2012年6月21日,国家民政部发布国务院批准三沙设市的公告,撤销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包括永乐群岛在内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2013年7月,三沙市永乐群岛管理委员会(简称永乐管委会)成立,与中国共产党三沙市永乐群岛工作委员会(简称永乐工委)合署办公。永乐工委、管委会代表中共三沙市委、三沙市政府管辖永乐群岛所有岛礁及其海域。
永乐群岛是三沙市西沙群岛西部岛群,位于永兴岛西南约40海里处,分布在北纬15°46′~17°07′,东经111°11′~112°06′之间,其主体为永乐环礁,海南渔民习惯称为“西八岛”或“下八岛”、“下峙”,共有岛屿14座,沙洲1座,暗礁4座。
永乐群岛(环礁)由七个分隔的礁体组成,环礁中部澙湖水深约40米。各礁坪有着相似的地貌特征,可分出外斜坡、外凸起、外坪地、岛屿(沙、砾或岩石岛)、内坪地、内斜坡等生物、沉积物各异的相带。全富岛外有二道海滩岩,由岩石构成的石屿岛呈背斜构造,为沉积背斜。
各礁体发育到现今,按其礁坪的地形特征可分出斜坡、凸起和坪地三个基本单元(带)。岛屿的向外海一侧和向内海 (澙湖) 一侧都相应地发育了这几个带,分别为内、外斜坡,内、外坪地和在外斜坡与外坪地间的凸起。小环礁除另有内澙湖外,其他也基本相似。这几带的沉积物和生物各有自己的特点。外斜坡向外海方向地形由缓到陡,是各种珊瑚生长茂密的地带,特别是外缘尤甚这里起伏较大,凹坑、突起发育。凹坑内沉积了砂砾,突起呈丘状、蘑菇状,是珊瑚大量生活的场所,以抗浪性强的滨珊瑚、蜂巢珊瑚和粗壮的鹿角珊瑚为主。向外缘深处,枝状的渐多。此带由海浪冲蚀形成许垂直于礁体外缘的沟槽。
沟槽内沉积充填有砂砾。内斜坡向澙湖方向坡度同样由缓到陡。有的礁体此带为砂底,珊瑚稀少,有的礁体此带为礁岩基底,珊瑚发育,但远不及外斜坡带。凸起是除岛屿以外礁坪的较高部位,退潮时露出水面。它只在受强风浪影响的礁坪上发育,被搬运来的砾块逐渐堆积形成凸粉灿理。止一带脚汀能有活珊瑚生活,但珊瑚藻育,形成砾块的包壳层。这里虽然珊瑚藻发育,但还远够不上“藻脊”的程度。被海浪搬运的大量砂级碎屑越过此带在坪地上沉积下来,最后海水搬运能量耗尽,部分砂屑逐渐堆积成砂岛。外坪地一般比较平坦,是生物砂砾屑的沉积地带。坪地中部或靠近岛屿处有时稍低凹一些,低潮时水深1米左右。此带珊瑚不规则地成片生长或呈丛状。珊瑚多枝状的,或呈小个体的,大块的也只能侧向生。
永乐群岛海域辽阔,陆域低、平、小,岛礁均为海洋型岛屿,除高尖石为火山角砾岩组成的基岩岛外,其余全是以珊瑚、贝屑为主组成不同岩土的珊瑚岛礁,珊瑚礁盘大;部分海岸发育有海滩岩,地形平坦,地貌类型较简单。
“门”是珊瑚一类岛的岛区交通门户,是外海来澙湖捕鱼的渔船、和台风期入湖避风的船只的狭窄通路(太宽就不称门)。在海洋中,浅水澙湖还是优良港口和潜艇或舰队的基地。永乐群岛地区共有六个“门”。
老粗门
珊瑚岛和甘泉岛之间的通海水道叫老粗门,因珊瑚岛土名老粗岛而得名。老粗门是一条宽广的水道,宽达2400米,水深有些地方在2米以内,深处可达45米。其底部为珊瑚碎屑,少见活珊瑚生长。
全富门
全富岛和珊瑚岛之间的水道称全富门。全富即是说这里物产丰富,来此可以变富之故。为南海航路主要航道。水道中少珊瑚礁头发育,多为沙底,西南潮流又大,门宽达3000米,深20米以上。
银屿门
在银屿和全富岛间的水道,称为银屿门,这条水道较差,深5至20米,宽度在1200米以上,水浅并有礁墩发育。
石屿门
石屿门指石屿和银屿之间的水道宽度在1500米以上,当东北季风吹拂,风急流紧,水道浅,深5~16米。
晋卿门
在琛航岛和晋卿岛之间的晋卿门,为浅湖外通重要航道,现和宣德群岛交通船只多经由此,而入湖作业渔船也以此为主要航道。该航道宽2000米。深达40~50米,以沙底为主。
甘泉门
在甘泉岛和羚羊礁之间的门,称为甘泉门。门的一侧为岛一侧为礁。故门的形态不明显。本门受西南流影响大,水道深宽,最狭处也宽1000米水深在20米以上。
综述
永乐群岛位于北纬15.6°~17.4°之间,所处纬度和在南海中的位置等因素,决定其水文要素有其明显特征。
水温
永乐群岛附近表层水温29.8~30.2℃,温差0.4℃;其中,琛航岛附近表温28.4℃,比其它海区温度要低得多。各岛周围水域温度彼此差异不太大,但浅水上下层混合强烈,80米水深处水温可降至20.8℃。在水深30米以内的表底层温差不超过1℃。
盐度
永乐群岛盐度分布形成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的趋势,靠近金银岛和羚羊礁南部为33.86‰等盐线控制,向东北渐次升高,在岛礁围成的海域内盐度为33.86~33.87‰;到了银屿-石屿-琛航岛东北面,盐度一下增加到34.0~34.2‰以上。底层变化较复杂,在银岛和石屿北及东北岸边,45米以浅的表、底层盐度基本一致;而金银岛、羚羊礁和甘泉岛附近表层盐度较低,但底层盐度却是该区域较高的,40米水深处盐度为34.10‰,60米水层盐度为34.39‰,60米以下盐度超过34.50‰。其东北岸一带甚至40米以上盐度仍较均匀;至50米以深才发生较大变化,到55米水层盐度比表层才增加0.55‰,70米水层盐度比表层平均增加0.70‰,到80米水层才比表层增加0.78‰。盐度日变化情况,据观测资料,底层日变幅达0.5‰;盐度年变化与该海区降水量成反比,2月份降水最少,盐度最高达34.0‰,9~10月份降水最多,盐度最低,为33.4‰。
透明度
永乐群岛海域除金银岛外,其余7个大礁盘所围成的内海区深度浅于50米,在此水域和岛礁附近因风浪掀起悬沙降低了透明度,一般只在15~20米之间,但岛礁稍远处透明度便超过30米,金银岛周边透明度最大达34米。
永乐群岛远离南海北部大陆架,地处热带区域,该海域珊瑚丛生、生境独特, 鱼类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生态类型也较为复杂。各岛礁中以玉琢礁出现的种类最多,金银岛其次,其余岛礁出现的种类数大致相当。
永乐群岛鱼类群落种类组成主要特征种为白边锯鳞鳂、双带梅鲷、单板盾尾鱼、金目大眼鲷、大眼魣、长体圆鲹、四带笛鲷、五带鹦嘴鱼、叉尾鲷、黄线紫鱼、条腹鹦嘴鱼、黑边石斑鱼、点蓝子鱼、线点鳃棘鲈和金带齿颌鲷等。
参考资料:
太阳能
永乐群岛终年高温,太阳辐射量异常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达到6100兆焦耳/米;全年有7个月的太阳辐射量在5000兆焦耳/米以上,其中5月份最大,月辐射量达630兆焦耳/米。永乐群岛属于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风能
永乐群岛常年多风,风力资源丰富,其年有效风能达1800千瓦时/平方米。永乐群岛全年各月有效风能在58千瓦时/平方米以上,最高达345千瓦时/平方米,全年有8个月有效风能在100千瓦时/平方米以上,其中3个月达到210千瓦时/平方米以上。
全富岛位于永乐环礁的北缘,地理坐标为北纬16°32′,东经111°40′,岛近椭圆形,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20米,是一座以珊瑚沙为主辅以石灰藻、有孔虫等成分组成的沙岛,形态多变,面积不断扩大,东西两端延伸明显。
银屿位于一座长15公里、最宽处1.4公里的新月形礁盘上,地理坐标北纬16°35′,东经112°42′附近,是一座面积6100平方米的沙洲,岛上覆盖珊瑚沙,中部微凹如浅碟状。
银峙仔位于银屿南面约600米处的同一座新月形礁盘上,地理坐标也是北纬16°35′,东经112°42′,面积1800多平方米,也是一座小沙洲,覆盖着珊瑚沙,大潮时常被淹没。
鸭公岛位于全富岛东南1海里,银屿西南500米处,地理坐标为北纬16°34′,东经111°41′,面积9800平方米,海拔高度1~3米,是一座砾滩岛。
咸舍屿位于鸭公岛东南约2海里,地理坐标是北纬16°33′,东经111°43′,呈椭圆形,长约45米,面积3000多平方米,海拔高度3米。上有礁块堆积成的几条砾堤。
石屿位于永乐环礁东部礁缘的新月形长礁盘北端,西距咸舍屿约2海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6°33′,东经111°45′,岛呈圆形,面积1000多平方米,海拔高度2米左右,四周沙堤环绕,中部低凹。
晋卿岛位于与石屿同一新月形长礁盘的南端,与北端的石屿相距7海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6°28′,东经111°44′。略呈椭圆形,长(东北-西南)700多米,宽300多米,面积约0.21平方公里,属生物沙砾淤积于干涸潟湖而成。地形总貌周耸中凹,自海岸至中心依次为:海滩带—海滩岩带—沙砾堤带—中央洼地,海拔最高点(在沙砾堤脊)6米多,最低点(在中部洼地)2.2米。
琛航岛位于晋卿岛西南1海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6°27′,东经111°43′;长约1000米,最宽处约500米,面积0.32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点为3.9米。属沙砾岛,在热带海洋季风和台风所引起的波浪搬运和冲刷下塑造成沙砾微地貌,周高而中低,四周沙堤环绕,中部是干涸潟湖。
广金岛位于琛航岛以西370米左右,并与之同基于一座礁盘之上(两岛间有宽10~30米的沙嘴相连),地理坐标是北纬16°27′,东经111°42′;长约260米,最宽处200米左右,面积0.076平方公里。属沙岛,地势周高中低,由西-南-东沿岸断续发育着海滩岩,向次生潟湖倾斜延伸,岩面发育了溶沟等海岸岩溶地貌。
金银岛位于永乐环礁的西端,在北纬16°27′,东经111°31′的海面上,东西长1275米,南北宽650米,面积0.36平方公里,最高处达8.2米。岛形似琵琶,柄尾部向东南伸出,故海南渔民称做“尾岛”或“尾峙”。四周沙堤以海滩岩为基础,中部浅洼地为干涸潟湖。
筐仔沙洲位于羚羊礁东南角礁盘上,地理坐标为北纬16°27′,东经111°36′,海拔高度1米左右,是一座面积仅0.01平方公里的小沙洲,形如新月,堆满白色珊瑚等生物碎屑。
甘泉岛位于永乐环礁西缘,金银岛东北7海里,羚羊礁北面半海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6°30′,东经111°35′。岛呈卵圆形,南北略长达700多米,东西宽500多米,面积约0.3平方公里。
珊瑚岛位于永乐环礁西端礁缘-礁盘的东南部,甘泉岛东北2海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16°32′,东经111°36′;岛呈椭圆形,东西长约900米,南北最宽处450多米,面积约0.31平方公里。周高中低,海拔在2.5~5米之间。
中建岛位于永乐环礁西南430海里处的一座台礁顶部,西北距海南岛约500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5°47′,东经111°12′,处于西沙群岛之西南大门,位置十分重要。岛呈长方形,东西长1850米,南北宽约800米,面积1.5平方公里。四周礁盘宽500~1000米之间,礁盘边缘微微高起成为礁脊,礁脊以内至岛四周的沿岸沙堤为浅水的内礁坪;沙堤内地势低平,海拔仅2.7~3米。
盘石屿位于华光礁东南6海里处一座东西长约10公里的椭圆形环礁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16°02′~16°05′,东经111°45′~111°50′,与华光礁、玉琢礁形成三礁鼎立之势。盘石屿是布满白色生物沙的小沙洲,面积约0.06平方公里,海拔2.5米。
北礁永乐群岛最北的一座暗礁,位于北纬17°05′,东经111°30′,东南距全富岛30海里上下。发育于一座椭圆形封闭环礁的西部礁盘上,呈长椭圆形,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1.5~3.0公里。
羚羊礁位于永乐环礁的西南角,距金银岛3.5海里,因形似羚羊而得名,海南渔民称为“筐仔”;地理坐标为北纬16°28′,东经111°35′;南北长12公里,东西最宽处约4公里。
玉琢礁位于华光礁的东北面约8海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6°19′~16°22′,东经111°57′~112°06′,为一隐没水下的封闭型环礁,亦呈长椭圆形,东西长约7海里,南北宽约2.6海里。礁环内潟湖位偏于西部,水深7~14米。
从地理位置看,永乐环礁正当南洋航道的东侧, 交通位置良好。历来外敌入侵多来自西南方面,从防卫形势来看,也以永乐环礁为重要。2015年06月26日《南海岛礁扩建改变荒凉面貌》新闻稿的一部分“建成中国版马尔代夫”,文中报道:三沙市海域广阔、岛屿众多,普通老百姓能够前去旅游的,仅有西沙永乐群岛海域。
2015年6月,在晋卿岛,永乐群岛综合执法救助中心、渔民定居点已经开工,各种机械设备均已运抵岛上,数十名工人在烈日烘烤下,紧锣密鼓施工。在羚羊礁,潟湖旁的防洪楼已打好地基,湖内播种着珍珠贝。而在接待游客最多的鸭公岛、全富岛、银屿,2014年底办起了5家渔家乐。为配合旅游产业发展,永乐群岛将在5个岛礁建设5个特色:晋卿岛有住宿休闲、鸭公岛提供餐饮服务、羚羊礁主推珍珠养殖文化、甘泉岛建唐宋文化遗址文博馆、银屿则主打潜水游泳。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前南越当局开始觊觎中国南海诸岛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两大群岛。1956年5月26日起,就提出领土要求。
1956年至1958年先后侵占了永乐群岛的珊瑚、甘泉、琛航和金银4岛,后除了继续占据珊瑚岛外,先后撤离侵占其余三岛的部队。
1959年2月22日,南越海军HQ225号炮艇侵入西沙,使用武力劫走中国渔船5艘,渔民69人。为维护西沙主权,中国政府决定由海军南海舰队组织西沙巡逻编队。
1974年1月19-20日,中国西沙群岛西部的核心区永乐环礁海域,中国海军与越南共和国海军发生的小规模海战(详情请参阅:西沙海战)。
从海南文昌的清澜港有西沙群岛的补给船琼沙2号,还有不定期从三亚榆林军港出发的补给舰,到永兴岛,15小时左右可以到达岛上。
坐琼沙2号需提前一周向西沙工委申请办上岛证,没有上岛证是不能乘坐补给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