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南渡

更新时间:2024-09-19 17:18

永嘉南渡是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1),北方汉人大批南迁。八王之乱后,北方少数民族混战中原,大体上自永嘉元年司马睿移镇建康(今南京)开始,北方士民为躲避战乱,纷纷渡江南下。有的大姓带领宗人部曲数百,数千家相携南下。永嘉五年,匈奴人刘曜,氐族人石勒破洛阳,“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北方汉人大量南渡的历史现象称为“永嘉南渡”。十六国先后割据北方,南北分裂时期,仍不断有汉民南徙。东晋南朝定都建康(今南京),为安置北方士民,在南方设立了侨州郡县。大量北方士民南渡对南方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概述

中原民户迁至长江流域者超过百万,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士大夫阶层和贵族阶层,南迁时间持续了两个世纪之久。中国古代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潮。

事件背景

永嘉(307—311年)是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在永嘉之前,中原地区曾发生过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这次变乱直接招致了永嘉时期的民族斗争。匈奴和羯族的首领刘曜石勒等率领部众,残酷地屠杀汉人。永嘉四年(310年),刘曜在今河南东部攻下汉人坞堡一百余处。同年,石勒在今湖北襄樊一带攻下坞堡三十余处。后又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鹿邑)击败晋军主力,晋军死者十余万人。同年,刘曜攻陷洛阳,纵兵大肆屠杀焚掠,洛阳化为灰烬。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晋朝的官民实在无法忍受,就大量南逃,史称“永嘉南渡”。

过程

公元265年,曹魏大臣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篡夺皇位,改国号为“晋”, 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之中的中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局面,但安定和平的局面仅维持了三十余年,至晋怀帝永嘉年间发生重大转折。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西晋王朝开始走向分崩瓦解,匈奴、鲜卑、羯、羌、氐五族趁虚而入,周边胡族的大肆入侵出现了“五胡乱华”分裂格局,北方社会的动荡不安,迫使士族和百姓大量南迁,为逃避战乱,门阀士族带领家眷、民户流徙到江左一带,这是有史以来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结果

当时,琅琊王司马睿(ruì)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江湘交广五州诸军事,驻建康(今南京)。江南比较稳定,当权的官僚们极力设法把自己的子弟、亲属安插到江南任地方官吏,以为将来自保之地。

如宰相王衍就任命其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扬州刺史。在永嘉南渡时,北方的许多士族、大地主携眷南逃,随同南逃的还有他们的宗族、部曲、宾客等等,同乡同里的人也往往随着大户南逃。

随从一户大地主南逃的往往有千余家,人口达到数万之多。比如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逃入会稽(今绍兴)。《晋书·王导传》曰:“洛阳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历史意义

永嘉南渡在很大程度上客观的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发展,为之后江南一带以及整个南方的大开发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