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1 15:46
江淮生态大走廊涉及扬州的高邮市、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宝应县5个县(市、区)42个乡镇,计划总投资250亿元,覆盖面积1800平方公里。明确,把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列为扬州呼应国家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保障南水北调清水北送的头号战略工程。2016年江淮生态大走廊纳入国家规划。
2017年1月21日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来高邮专题调研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工作。扬州市委常委、秘书长陈锴竑;高邮市委书记勾凤诚,高邮市人民政府市长潘学元,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建年,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文喜陪同调研。谢正义一行先后察看了万家塘、杨家坞、高邮湖滩郊野公园、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等处。
2017年1月18日扬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扬带领扬州市环保等部门负责人,来高邮调研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工作。市委书记勾凤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建年陪同调研。陈扬一行先后察看了新民滩切滩工程、郊野公园、高邮湖、万家塘北弃土区、清水潭生态示范中心。
2017年1月4日,高邮市委书记勾凤诚视察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他要求,要以景观大道的标准,建设好运河西堤、环湖大堤,以及运河东堤风光带,让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成果惠及普通百姓。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文喜参加活动。
江淮生态大走廊涉及扬州高邮、邗江、广陵、江都、宝应5个县(市、区)42个乡镇,东至京沪高速、南至长江、西接安徽滁州、北接淮安,覆盖面积1800平方公里。
扬州位于江淮交汇处,承担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70%淮水入江的重任。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省委最新要求的核心工程,是扬州绿色发展、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服从服务于全国发展大局的战略。
高邮作为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核心板块。高邮规划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即:十大生态工程,百里湖堤运动风光带建设工程、千条河道沟渠整治工程、万亩土壤、湖面生态种养殖工程,总投入288.68亿元。
高邮在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面积中占了三分之一多,有650平方公里。包括高邮湖、清水潭、神居山、龙虬庄、八桥、高邮城市中央公园、界首芦苇荡湿地、三阳河生态清水走廊、盐河生态风光带、绿洋湖生态湿地十大生态中心和五大生态湿地以及清水河道,并结合各自特点,将文化、旅游、休闲等功能融入其中,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生态“绿岛”,维护南水北调输水廊道生态环境,辐射带动高邮全域的生态建设。百里湖堤运动风光带建设工程。结合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的环湖堤顶防汛道路建设,将百里湖堤(包括我市境内的44.1公里运河西堤和62.87公里湖西环湖大堤)打造成“市民运动休闲、游客观光体验、城湖河林相映”的生态景观。千条河道沟渠整治工程。对城乡1000余条各级河道和水利设施全面改造提升,推进水治理,维护水环境,将河道打造成流动的风景。
高邮市委书记勾凤诚介绍,高邮围绕争创国家良好湖泊,开展河流整治土壤治理,加快百里湖堤运动风光带建设,未来五年将把高邮湖打造成维护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生态环境的“江淮明珠”。
江淮生态大走廊高邮板块建设的初步设想。据悉,高邮将围绕打造“清水大走廊、安全大走廊、绿色大走廊”的要求,结合高邮实际及资源特色,推进生态中心工程、湖堤运动风光带建设工程、河道沟渠整治工程、土壤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等,进一步厚植生态优势,使绿色发展成为高邮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识。
从规划上看,高邮大部分乡镇都在生态大走廊建设范围内。已在2016年8月进场的高邮湖堤加固工程正在马不停蹄施工,2017年春节前这里将有一条全程亲水的林间环高邮湖国际自行车赛赛道和高邮大运河半程马拉松赛赛道全面建成开放,加上点缀其间的运河13处明清古文化遗产点和特色渔村,一处特色鲜明的集运动休闲观光、城湖河林相映的生态特色景观呼之欲出,目前工程量已完成1/3。
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涉及高邮市项目共有37项,其中近期项目24项、中期项目13项。
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是扬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项战略性规划,已纳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目标,也是扬州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的未来五年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十件大事之一,也是高邮未来五年要重点抓好的10件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之一。高邮市作为江淮生态大走廊核心板块,合力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实施“十百千万”行动计划,开展退圩还湖行动,建成高邮湖、清水潭、龙虬庄、神居山、八桥生态中心,保护涵养界首芦苇荡湿地、渌洋湖湿地、三阳河清水廊道,建设盐河生态风光带、状元湖生态休闲湿地公园,形成区域性生态绿岛,打造守护全域的清水走廊、安全走廊、绿色走廊。正加快推进、率先作为,最大限度地呼应大走廊建设、融入大走廊建设,为高邮经济社会发展打造“绿色脊梁”。
2016年11月18日江淮生态大走廊写入省委书记李强在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作工作报告中。报告中提到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以此为主轴构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态安全屏障。
2016年7月29日江淮生态大走廊写入市委书记勾凤诚在中国共产党高邮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作工作报告中。报告中提到抢抓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机遇,厚植生态优势。抓好三阳河、京杭大运河、高邮湖等重要河湖生态保护,启动实施高邮湖良好湖泊保护工程,打造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围绕打造清水走廊,投入20亿元,实施灌区改造、中小河流治理和水系连通工程。
2016年9月27日江淮生态大走廊写入市委书记谢正义在中国共产党扬州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作工作报告中。报告中提到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并争取进入省级和国家规划。
2016年1月11日江淮生态大走廊写入代市长潘学元代表高邮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2016年高邮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中提到围绕打造江淮生态大走廊,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开发强度、生态保护“三条红线”。深入开展高邮湖生态环境保护,启动实施退圩还湖规划,削减围网养殖面积5%,建设环湖健康生态风光带。实施清水潭生态中心增绿扩容工程、“五个一”生态家园美化工程,新增造林面积1.2万亩,创成神居山省级森林公园,创省绿色示范村8个。按“水清、岸绿、景美”标准,疏浚整治27条县乡骨干河道,启动状元湖水库建设,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年度项目,建成水美乡镇1个、水美村庄4个。继续开展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完成12个行政村治理任务。
主要功能区为:五大板块、七大亮点。
“五大板块”即高邮湖国家重要湿地、宝应湖自然保护区、邵伯湖重要湿地、“七河八岛”区域、长江大江风光带。
“七大亮点”有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清水潭生态中心、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七河八岛”生态中心、江都“三河六岸”景观带、广陵夹江生态中心及夹江漫步生态廊道、三湾湿地生态中心。
2016年3月江淮生态大走廊纳入国家规划,以及纳入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16年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扬州市长朱民阳作会议发言,着重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了两点建议:进一步鼓励地方对生态保护的实践与探索,并切实完善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将江淮生态大走廊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2016年10月10日扬州新一届市委常委班子第一次集体来高邮调研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主题就是十件大事里建设生态扬州的头等大事——江淮生态大走廊。常委们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集坐船视察高邮湖。明确,把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列为扬州呼应国家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保障南水北调清水北送的头号工程。市领导谢正义、张爱军、朱民阳、丁纯、陈扬、张宝娟、李航、姜龙、姚苏华、倪士俊等参加调研活动。高邮市委书记勾凤诚参加调研活动,高邮市人民政府市长潘学元参加有关活动。
2016年10月17日省委、省政府在扬州召开全省推动江苏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座谈会,对我省参与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进行专题部署。会上,市委书记谢正义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题为《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 挺起扬州绿色发展脊梁》的交流发言。会议强调,贯彻落实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座谈会精神,要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定不移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制定实施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将相关工作工程化、项目化,不等不靠,抓紧推进;充分借助外部力量、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最大限度寻求与国家、省有关政策特别是长江经济带战略、南水北调清水工程的结合点,争取尽可能多的项目能够列入国省规划和上级的政策“笼子”。
2016年10月17日江苏卫视《江苏新时空》栏目和扬州电视台《扬州新闻》栏目来我局联合采访,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金春林详细介绍了我市江淮生态大走廊和打造美丽中国的扬州样板相关内容。
2016年10月18日市委书记谢正义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传达贯彻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座谈会精神。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座谈会精神,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基调,坚定不移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力争在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特别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走在全省前列。
2016年10月26日为贯彻省委书记李强关于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批示精神,省发改委在扬州召开“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思路座谈会,扬州、淮安、泰州、徐州、宿迁等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廊道沿线5市发改委及扬州市环保、水利、农委等相关部门参加会议。会上各市围绕 “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构想进行了交流,省发改委介绍了省级层面推动“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初步设想。
2016年11月2日扬州代市长张爱军主持召开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座谈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扬,副市长姚苏华,市政府秘书长李忠盛出席会议。在听取高邮、宝应、市环保局、市发改委等部门和县市区负责人的汇报后,张爱军强调,要深刻认识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完善规划,细化项目安排,扎实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
2016年11月3日扬州市政协主席洪锦华、市政协党组书记朱民阳、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张跃进率扬州市环保、交通、水利等部门负责人来高邮视察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建设工作。副市长姚苏华,高邮市人民政府领导潘学元、徐永宝、张拥军等参加。洪锦华一行视察了沿湖大道高邮段、高邮湖、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等处,听取了扬州市及高邮市相关部门有关情况汇报,要求高邮市全力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努力为子孙后代和城市发展积累财富、做出贡献。
2016年11月11日国务院原参事、农业部原部长刘坚及国务院参事室参事葛志荣、刘志仁、黄当时等来高邮,专题调研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和生态农业发展情况。高邮市领导勾凤诚、潘学元、张新钢、孙建年、杨文喜等陪同。刘坚以及国务院参事室各位参事一行实地察看了清水潭生态中心、扬州(高邮)国家农业科技园、中国鸭文化博物馆、高邮湖、高邮鸭良种繁育中心富硒鸭养殖基地等处。
2017年2月14日,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郑在洲率调研组,来高邮市专题调研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工作。市委副书记张新钢介绍了我市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有关情况。
2017年3月9日,市委书记谢正义专程拜访国家发改委李朴民秘书长,就推动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上升国家战略进行了汇报交流和探讨。
2016年10月26日徐州市市委书记张国华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徐州市参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课题研究情况。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夏文达,市委常委、秘书长吴新福,常务副市长王昊,市政协副主席李靖华等参加会议。市有关部门主动参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初步提出徐州参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以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徐州段为契机,着力构建生态保护屏障体系、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新型城镇体系和生态旅游景观体系,推动生态走廊沿线生态、交通、产业、城镇协调发展。
总体布局:
一是建设“一带一廊、五大板块、八大工程”,把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成为清水走廊、绿色走廊和安全走廊。建成后,水面和湿地、绿地和林地面积将达75%左右。
二是启动先导区建设。把淮河入江口和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地区约80平方公里作为先导区进行建设,已完成21家船厂砂石场搬迁、100万平米的拆迁和环境整治,并以人大决议的方式对淮河入江水道上的“七河八岛”区域实施“四控一禁”。
三是建设生态中心。在沿线基本建成了9个10平方公里以上的生态中心。
四是实施湖泊治理工程。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切除高邮湖、邵伯湖行洪区域阻水浅滩总面积3万亩、土方3250万方,从根本上消除了淮河行洪瓶颈;实施了300个重点减排工程、59个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关停小化工小电镀企业102家,退渔还湖30万亩。2016年,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部分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
五年行动计划
2016年9月制定实施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将相关工作工程化、项目化,不等不靠,抓紧推进。
一是制定实施良好湖泊保护“五个三”工程,对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三个湖泊沿岸3公里范围内实施“三退三还”(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今后五年每年还湖不少于3万亩。
二是规划实施三大湖环湖、连湖大道建设工程,打通建设路径,拉开建设框架。
三是规划实施沿江、沿湖、沿路的植树造林,全市每年植树500万株,重点打造百里沿江风光带和百米宽环邵伯湖景观生态林。
四是新建和改造提升23座污水处理厂,对保护区沿湖、沿河的砂石场、小船厂和家禽养殖场进行清理整治。
五是规划发展旅游、养老和太阳能、风能等绿色新能源产业。将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有关部门的汇报和对接,邀请国内外专家和专业机构为我们咨询建议,与金融机构深度对接,同时加大宣传的力度,最大限度寻求与国家、省有关政策特别是长江经济带战略、南水北调清水工程的结合点,争取尽可能多的项目能够列入国省规划和上级的政策“笼子”。
根据规划江淮生态大走廊总体规划布局为“一带一廊”,“一带”为沿京杭大运河、高水河、芒稻河、廖家沟、夹江及周边湖泊水系、湿地形成的生态带;“一廊”为沿潼河、三阳河、新通扬运河、夹江形成的清水走廊,总面积为1800平方公里。
一是扬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工程。扬州位于江淮交汇处,境内长江岸线80多公里、大运河140多公里,连同沿运河的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形成了一纵一横两条生态廊道,也构成了扬州发展的主轴线。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有利于保护好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生态家底,有利于用生态文明倒逼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发展,也有利于为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积累更多生态财富,提供更好生态福利。
二是服从服务于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的战略工程。江淮生态大走廊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70%的淮河水是由淮河入江水道在扬州通江入海;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源头和输水廊道,承担着为华北数亿居民输送放心水的重任;是我省江水北调的主干线,覆盖全省60%的国土面积、涉及4000多万人的饮水和生态安全。淮河入江口地区还是“长江三鲜”的主产区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的传统栖息地。这条生态走廊向北与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白马湖等淡水湖连成一条纵贯江苏南北的湖泊链,湖泊面积占全国淡水湖15%左右,是水韵江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已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全面通水,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接近完成,加上203省道的建成和S611省道的开工建设,为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2016年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扬州调研后强调,要研究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可行性,可以南水北调清水工程为切入点,以此集聚资源资本和项目,进一步促进苏中、苏北发展。省发改、环保、水利等部门也正在帮助我们研究具体建设方案。为此,召开的扬州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把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列为扬州呼应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保障南水北调清水北送的头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