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3 03:51
汪集旸,1935年10月11日出生于江苏吴江,地热、水文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35年10月11日,汪集旸生于江苏吴江(今苏州)。
1952年,毕业于杭州一中。
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
1962年7月,获得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10月,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979年—1981年,历任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访问教授、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高级客座研究员。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6年,当选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
200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汪集旸在大地热流研究中,对中国集近千个数据分析,提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热流分布图式,并成图;对全球两万四千余大地热流数据分析,指出中国所在地北半球为“冷”半球,南半球为“热”半球,与之相对应的大西洋半球(“海”半球)为“热”半球,太平洋半球(“陆”半球)为“冷”半球,地球热场分布极不均匀。在岩石圈热结构研究中,对华北地区提出了岩石圈热结构模式,并恢复了中新生代热演化史;通过对攀西裂谷研究,确定其为中国第一个“热流省”;对东南沿海的研究,用大量事实证明,被誉为理论地热学三大定律之一的“热流(G)—生热率(A)线性相关律”不成立的新观点,并将中国大陆岩石圈热结构划分为五种类型,指出华北为“冷”壳“热”慢型的。在应用地热研究方面,对中国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及资源潜力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福建、广东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概念;对矿山地热深入研究,提出中国矿山地温类型划分方案,以及矿区深部地温预测和灾害防治措施;对油田地热研究,阐释了中国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热背景及其相应的油气资源潜力,并依其温压条件对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进行了预测,指出稳定带的分布及其厚度。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官网显示,汪集旸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100余篇,撰写专著6部,其主要论著有《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Geothermics in China》《神奇的地热》《地热利用技术》《地热学及其应用》等。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官网显示,汪集旸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及其他部委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等奖项。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官网显示,汪集旸已培养博士、博士后40余人,其中两名博士生获得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他的学生中不少已成为中国国内外地热和水文地质学界的中坚骨干,如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实验副研究员李义曼,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员孔彦龙,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天明、蔡春芳等都是他的学生。
汪集旸的母亲是上海浦东人,从苏州女子师范毕业后曾在吴江县严墓镇国民中心小学教书。汪集旸的父亲是江苏吴江人(今苏州),东吴大学毕业后曾任职于杭州两浙盐务管理局。抗日战争爆发后汪集旸全家迁往昆明,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又回到老家吴江。1949年中国解放后,汪集旸的父亲在浙江省卫生厅工作,全家又从吴江迁往杭州。
汪集旸的妻子是熊亮萍。
“汪集旸在水资源领域特别是同位素水文学研究方向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评)
“汪集旸为中国水文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刘光文水文科技教育基金评)
“汪集旸在大地热流、深部地热、地热资源以及油田—矿山地热等方面作出了系统突出贡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评)
2019年4月,汪集旸捐出自己一年的工资,成立铜罗小学汪集旸科技教育奖学金,用于奖励在科技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铜小学子。截至2022年5月,汪集旸夫妇已累计为铜罗小学捐款达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