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忠厚

更新时间:2024-07-22 22:36

沈忠厚(1928年2月13日-2021年2月5日),男,汉族,在四川省大竹县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钻井和水射流技术专家,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水射流研究中心主任。

人物生平

1928年2月13日,沈忠厚出生在四川省大竹县一个山寨里。

1947年9月—1951年9月,在重庆大学采矿系(石油工程)学习。

1951年9月—1955年9月,在重庆大学采矿系工作。

1955年9月—1962年9月,在北京石油学院钻井教研室工作。

1962年9月—1983年9月,担任北京(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教研副主任。

1981年3月—1981年7月,到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做访问学者。

1983年9月—1990年9月,担任石油大学石油工程系系主任、研究所所长。

1987年11月—1988年2月,到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做高级访问学者。

1990年9月—2001年9月,担任石油大学石油工程系射流研究中心主任。

1991年2月—1991年9月,到日本东北大学做访问学者。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2021年2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沈忠厚,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沈忠厚将水射流技术与钻井工程相结合,对钻井工程做出创造性成果和贡献,其主要成果有:

(1)结合研制高效钻头,对淹没非自由射流动力学规律、自振空化射流理论和机械及水力联合破岩理论有重要突破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新型加长喷嘴牙轮钻头、自振空化射流钻头和机械及水力联合破岩钻头等三种崭新高效钻头,三种钻头在油田应用大幅度提高机械钻速,在10余个油田和地区应用3500余只,获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

(2)在中国国内外首次建立了钻井工程以井底岩石面获最大水功率为目标函数水力设计新方法,解决了钻井工程长期没有解决的水力设计理论问题。

(3)与研究中心有关同志一道首创自振空化旋转射流处理油井近井地层及解堵新技术,在11个油田和地区400余口井上应用,创经济效益过亿元。

(4)提出超临界CO2钻完井提高油气采收率新思路,并指导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沈忠厚在中外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获中外专利15项,出版英文专著1部、中文专著3部。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沈忠厚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国家发明二、三等奖各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次和二等奖3次。

人才培养

沈忠厚经常教导学生“要上山不要下海”,“上山”就是要迎难而上,勇攀科研高峰,“下海”就是利用科研成果谋取个人利益,用研究去赚钱。

沈忠厚常对学生们说,做科研要有恒心,要坐得住冷板凳,绝对不能追求短平快,要踏踏实实地打好每一步基础。

在工作上,沈忠厚是要求严格的领头人,要求团队成员要以为国家能源工业做贡献为出发点,发挥各自特长协作攻关,不能只计较个人利益和得失。

2005年6月20下午,沈忠厚应邀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科技报告厅为毕业生代表做了题为“石油工业形势展望”的报告会。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沈忠厚担任《国际水射流》杂志咨询委员会(U.S.A)委员,中国劳保学会水射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业清洗协会高级顾问与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顾问及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海油提高采收率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石化提高采收率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石油钻探技术》杂志名誉主编、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石油钻采工艺》杂志编委,《水动力学研究和进展》杂志编委等职务。

个人生活

在生活中,沈忠厚是平易近人、为他人着想的长者,学生们都愿意听他讲课、与他谈心,沈忠厚也竭尽所能为学生和后辈们提供思想上的指引和生活上的帮助:关心学生及其家人的身体健康;经常邀请学生到家里吃饭、谈心。

人物评价

水击石穿寻地火,披肝沥胆为人民。(中国石油大学原校长杨光华评)

沈忠厚是中国杰出的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水射流专家、教育家,油气井工程学科的奠基人。(科学网评)

沈忠厚院士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是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数十年如一日,长期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中,从一位年轻的教师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忠厚院士的水滴石穿的治学精神与忠天义地的高尚师德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师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中国石油大学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