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2 13:25
建村至明万历元年(1573 年),属东莞县;明万历元年至清朝,属新安县。1914年,属宝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宝安县第二区沙头乡;1958年,属南天门公社;1959年,属附城公社;1979年,属深圳市罗湖区福田公社;1983年,属上步区沙头街道沙尾行政村;1990年,属福田区沙头街道沙尾行政村;1992年,属沙头街道沙尾社区。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红薯、花生、荔枝、黄皮、龙眼;以渔业、养殖业为辅,主要养殖生猪、鸡、鸭及塘鱼。改革开放之后,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1984年10月3日,沙尾村第一个村办集体企业深圳市沙尾企业联合贸易公司注册成立,翌年变更为深圳市沙尾企业公司。村里采用由集体出资和村民集资的形式,分三期建设工业厂房11栋,学习借鉴香港经验,尝试合作办起沙尾印刷厂,并积极引进万达手袋厂、文华手表厂、安达电线厂、富兴皮具厂等近30家“三来一补”企业。1992年10月28日,在深圳市沙尾企业公司的基础上,注入资金2210万元,成立深圳市沙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集体经济以房屋租赁、物业管理为主。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性收入、物业出租、集体经济分红、商业经营等。
2015年末,户籍人口1130人,其中男性672人,女性458人;80岁以上13人,最年长者96岁(女)。非户籍外来人口3.15万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台同胞626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210人,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泰国等国。归侨10人。
沙尾村属多姓村,各姓和睦相处,现村内有温、莫、梁、欧等12姓。据清道光年间莫姓二十一世孙莫之御所修《沥源莫氏族谱》记载,先祖莫宣卿居广东端州府(现封开一带),为唐大中五年(851年)状元;北宋时期,其八世孙莫一钜迁居东莞,被东莞莫姓尊为一世祖;后九世祖莫碧州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出东莞成乡到沙尾定居,成为沙尾莫姓的开基祖。后梁姓先祖梁应全携族人从东莞县公明李松蓢迁居此地。欧姓族人也陆续在此定居。
现存碧州莫公祠、温氏宗祠、同福祖梁公祠。
碧州莫公祠,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1986年重修,2001年再次重修;坐西向东,砖木石结构,占地面积184平方米,三开间两进一天井布局,带左右廊房,清水砖墙,石柱础,木梁架,绿琉璃瓦面,有雕刻、壁画、灰塑等。宗祠前堂石匾、门柱、梁架、驼墩、雕刻,以及祠内石阶级、天井边石等为清同治年间的建筑构件,大门前的覆莲花纹石柱础、鼓形石柱础及八角形石柱则是清嘉庆年间的原件。神龛两侧有对联“沙环碧翠源远东邑绵世泽;尾绕洲川立基南山振家声”。右侧龛祀唐代广东第一位状元莫宣卿,并挂有莫宣卿的画像。后堂的抬梁式梁架、木雕梁枋、石柱础等也是清同治年间的原物。碧州莫公祠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内还有莫府泉源古井,方形,现已用围墙围起来,列入文物保护。
温氏宗祠,始建于清朝,1987年、2000年两次重修,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同福祖梁公祠,始建于清朝,重修于1989年,占地面积130平方米。3座祠堂都属清代建筑风格,仍作为宗祠使用。每年元宵节前后三天,莫、温、梁三大姓依次分别举行千人盆菜宴,宴请亲朋好友、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场面盛大。
该村莫姓点灯礼,也叫“贺丁”。莫姓家族里所有男丁出生后,须在次年元宵节举行点灯礼,才能成为家族正式成员。莫姓点灯礼已被列入福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村位于福强路南侧,新洲路(新洲河)以西,沙尾路、金地一路经过该村。20世纪60年代通电,70年代通电话,80年代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通自来水,2002年通互联网。村里有沙尾幼儿园和温欣幼儿园。2015年,沙尾幼儿园在园幼儿293人,教职工40人;温新幼儿园在园幼儿158人,教职工25人。有沙尾文化广场、沙尾老人活动中心、沙尾图书室(藏书6470册),以及沙尾仁爱医院、社康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