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26 19:02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一批俄国人经西伯利亚到中国,居住青岛,被称为“白俄”,他们没有护照,官方称为“无国籍人氏”。他们有的经商,有的教学,有些青年妇女沦为妓女。中国妓女集中在黄岛路、后海一带;日本、朝鲜妓女集中在临清路一带;白俄妓女集中在沧口路,她们没有班名,分别叫“红灯一号”、……“红灯五号”。这条路上还有明星、月宫等舞厅,这里的舞女中也有一些是白俄人。
沧口路上曾有一家影剧院,是天津一个资本家开办的,与其在天津的影剧院同名,也叫“上平安”。这是一句吉祥语:“您上哪?”“上平安”,即顺口又好听。
上平安的特点是放映国产影片。过去外国影片全是原版,说外语,虽在银幕旁有一块小的布幕打出中文对白,观众顾此失彼,往往看不懂剧情,自然观者寥寥,而国产影片能吸引很多观众。以后改叫国泰电影院,也演过京剧,表演艺术家董芷苓曾在这里演出过。
沧口路是地方戏有“胶东之花”美誉的茂腔戏的发祥地。茂腔戏的起源,众说纷纭,至今难以统一认识,初期流传于高密、胶县等地。叫法上有很多不同的名称,如肘鼓子、周姑子、冒轴棍、本肘鼓……,都是民间口语的记录。作家莫言在长篇小说《檀香刑》中协作“猫腔”。这本是民间小戏,三、五演员,一、二伴奏,逐渐发展为二、三十人的戏班。长时间在农村集市、庙会上露天演出,观众很多,俗称“栓老婆橛子”,一有演出,妇女们只顾看戏,什么都不干了。清末民初,有一位秀才写了一副对联:“乍来一听,酥一阵,麻一阵,难受一阵,速速拔腿就走”;“听上三天,生也好,旦也好,唱得也好,问问哪里接台”。
青岛建市后茂肘鼓进入青岛演出,据说最早在戏院演出是在沧口路上的宝兴里。
国泰电影院在解放后叫大众影剧院,大众游艺社成立后,在这里演出曲艺,有许多新编创曲目,拥有众多观众。
1948,茂肘鼓演员曾金凤、宿艳琴、李玉香、李兰香等均在青岛“盘凳子”,即露天演出,宿艳琴、曾金凤的天星班,开始时在聊城路郑国戏院附近。
1950年青岛市文联安排专人将茂腔艺人组织成了以宿艳琴、曾金凤为主的金光茂腔剧团和李玉香、李兰香为主的光明茂腔剧团,这时这种剧种正式叫做了“茂腔”。光明茂腔剧团在上海路原民言报礼堂演出,金光茂腔剧团在沧口路上原上平安影剧院演出,改叫金光剧场。以后茂腔曾晋京演出,中央领导人观看了茂腔,接见了演职人员。从宝兴里到金光剧场,茂腔完成了由农村小戏成为“茂腔”剧种的大发展。茂腔最盛时流行于山东、辽宁、苏北等地,有十几个专业剧团。
1958年,金光茂腔剧团下放到胶县,改名为胶县茂腔剧团(现名青岛市茂腔剧团),原址作为青岛市京剧团排演场,后拆除建为住宅楼。
20世纪40年代,《学生周刊》杂志社、《文艺月刊》杂志社、《青岛晚报》社都曾在沧口路上。在近中山路一段,有一家书店叫“青年文艺杂志社”。当时,青岛有几十家书店,有的经营古籍,有的经营通俗作品,有的是国民党官方书店如正中书局,独立出版社,惟独这家书店专营新文学图书、杂志。当时,上海是出版中心,上海的进步文艺书刊很快就可以在这里买到,吸引了一大批青年读者。
20世纪中后期以后的沧口路上,基本都是民居。
2010年,为配合快速路三期工程的建设,沧口路被列入拆迁计划。现在,沧口路的民房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横空跨过的高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