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0 22:31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东师范大学,于1989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5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
作为中国最早从事河口海岸研究的单位,其前身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河口研究室,成立于1957年,由华东师范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联建,研究室主任为陈吉余教授。1959年以河口研究室为基础建立中国科学院上海地质地理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双重领导。1962年,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改为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室,系高教部直属18个重点研究所(室)之一。
1979年,根据学科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经国家教委批准扩建为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由陈吉余教授担任所长。
80年代初期,该所在原有以地学为主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来自海洋、水利、港工、化学、生物、数学、计算机、遥感及电子技术等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形成了一支学科门类齐全、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梯队。
1985年1月,为适应沿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成立上海市海岸带开发研究中心,隶属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983年,经国家批准在该所设立博士点,1985年设博士后流动站,1987年被批准为重点学科点。1988年,经国家批准以该所为依托,建立河口海岸动力沉积与动力地貌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要从事河口海岸的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方向为:
(1) 河口演变规律与河口沉积动力学;
着重于潮汐河口的水动力、泥沙动力、河槽演变、沉积过程、物质通量、界面过程及全球变化响应的研究,揭示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各种河口过程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为河口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服务。
(2) 海岸动力地貌与动力沉积过程;
着重于淤泥质海岸在波、流作用下的泥沙运动特征、沉积过程及潮滩剖面塑造等研究,揭示细颗粒泥沙的运移规律、岸滩冲淤演变机制,为海岸工程和海岸资源的开发利用服务。
(3) 河口海岸生态与环境;
着重于河口海岸动力过程相应的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揭示在陆海交互作用下生态动力学特点及化学物质的迁移规律;阐明河口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替与生物多样性,为河口海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实验室拟通过多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分析,深入研究各种时空尺度的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过程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与过程的影响,揭示河口海岸各地区自然要素和界面的相互作用与变化规律,发展河口海岸学科理论体系,同时为港口航道等工程建设、沿海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管理等服务。
国内研究区域: 我国河口海岸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高浊度水体、宽浅陆架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淤泥质海岸漫长,独具特色。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河口属世界级的典型河口,而且流域人口密度世界第一,近30年人类活动对河口海岸的影响巨大。因此,我国河口海岸研究科学意义重大,能产生原创性的世界级成果,从而丰富国际上河口海岸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将为我国沿海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际研究区域:国际合作拓宽了我们的研究区域,从中国河口走向了世界河口海岸。
实验室围绕研究方向共承担各类课题210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7项,包括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主持“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973项目;省部委课题55项,包括省部委重大(点)项目8项;横向协作课题85项,包括参加如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等国家和地方重大(点)工程建设项目有关的课题48项;国际合作课题13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30多篇,其中国外刊物71篇,国外文集与丛书26篇,国内重要刊物338篇;SCI检索论文115篇,包括在国际著名刊物(SCI的I区与II区)上发表论文15篇,出版著作18册,获省部级奖1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鉴定成果10项。在流域入海物质通量变异及其对河口环境的影响、河口盐水入侵规律与淡水资源利用、河口动力沉积过程及其在深水航道工程中的应用、三角洲海岸冲淤演变及其工程应用、河口海岸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领域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和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河口海岸学科理论体系,而且有效地解决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长江口淡水资源开发利用、杭州湾北岸冲刷防护等重大(点)工程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历年主要科研成果有: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温州试点区调查(国家重大项目),遥感技术在海岸资源环境调查中的应用(“六五”攻关项目),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七五”攻关项目),上海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七五”攻关项目),高浓度悬浮泥沙遥感模式研究(“七五”攻关项目),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七五”攻关项目),上海市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八五”攻关项目),成像光谱仪及其在海岸带的应用(“八五”攻关项目),长江口拦门沙航道演变规律研究(“八五”攻关项目),中国河口主要沉积动力过程及其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岸工程条件下淤泥质海岸水下地形演变和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和对策研究(国家教委重点研究项目)神木煤田下海港点-黄骅港深水泊位可行性研究(国家计委重点项目),连云港深水港扩建可行性研究(交通部重大项目)上海市污水外排长江口的研究(上海市重大项目),上海石化总厂陈山码头选址(上海市重大项目),上海石化总厂二期工程化工物料码头、煤码头选址(上海市重大项目),宝山钢铁总厂前沿河槽稳定性研究(上海市重大项目),21世纪上海港发展规划研究(上海市重大项目)。
实验室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学者,以“张经教授为首的创新研究团队通过教育部评审,实验室拥有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和一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有13人在国内相关学术组织和本领域主要刊物任职。实验室在读研究生有113名,毕业博士36名,硕士57名;新建了3600m2的实验大楼,新增了近2000万元的仪器设备,实验室的公用平台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河口海岸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国内同领域中起带头作用。
实验室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宗旨,十分重视对外开放、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并把它看作是提高研究水平、学术水平、管理水平和走向世界的重要环节。实验室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也在不断提升,系列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提出的动力、沉积、地貌综合分析与生物、化学过程相结合和宏观把握、微观量化的学术思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国际同行的赞赏。现实验室与美国、英国、荷兰、德国、日本、加拿大、韩国等相关研究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参与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联合国科教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IOC)西太平洋分会通过大气间海洋输运项目、联合国环境署/国际水资源评估(UNEP/GIWA)、国际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系统整合研究项目(IMBER)、中荷战略科学联盟计划、亚太全球变化研究网(APN)等多项研究计划,实质性的国际合作项目有7项,每年平均有5-6人次赴国外从事合作研究,每年有30多人次来实验室访问讲学、开展合作研究。从总体上来讲,实验室已从过去主要参与国际合作的角色转换到共同主持,部分合作项目则以我方为主的态势。近5年,实验室主(承)办5次国际及双边学术会议和8次国内学术会议,有107人次应邀参加国际会议并进行学术交流,7人次应邀作大会特邀或主题报告。实验室人员11个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在4个国外刊物任编委。实验室在国际上已具有一定的影响。
实验室拥有宽敞的实验办公大楼和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利用世行贷款120万美元、”211重点学科”建设经费160万人民币、上海市“重中之重”自然地理学科建设经费以及国家科技部下拨的仪器设备更新改造费等购置多套现代化仪器设备,其中包括测量流、浪、潮的ADCP声学流速剖面仪、恩特柯174SSM自计式海流计、SBE26浪潮仪、测量温、盐、深的SBE25CDT、测量水深及悬浮沉积物等的449DF热敏式双频测深仪、测量泥沙浓度的OBS-3浊度计和声学悬沙仪、测量水下地形的3050-Ⅱ旁侧声纳、探测浅海海底结构的GEOChirp浅地层剖面系统、用以精确定位的1008/586全球定位系统(GPS)、GBX-PRO差分定位仪、YSI16920多参数水质检测仪、浅水海流计(2D-ACM)、LISST-25激光测沙仪、ADV三维流速仪、光学后向散射OBS-5浊度计、激光测沙仪等野外勘测仪器;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流式细胞仪(FCM)、光子检测系统、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Varian气相色谱仪、LS100Q激光粒度分析仪、交变退磁仪、营养盐自动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碳氢氮硫氧元素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TOC分析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高分辨率等离子质谱仪等室内测试分析仪器;还有波-流-变坡泥沙水槽、工作站网络系统和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图象处理系统与地图出版系统于一体的地理信息和图象处理系统。
实验室在2000年和2005年重点实验室评估中成绩均为良好。以河口海岸研究为特色的自然地理学已列为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赋予实验室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实验室将以“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求实创优”的精神和“求是、求实、求新、求成”的学术风范,迈步新征程,攀登新高峰,为促进世界河口海岸学科的发展和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