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3 15:24
前身 前身为洛阳拖一高 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始创于1957年,当时名为洛阳市涧西区联合中学, 是为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及其他国营厂矿子女提供基础教育而创办的一所中学。1958年归属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更名为第一拖拉机厂职工子弟中学(简称拖中)。20世纪70年代随着拖二中的成立更名为拖一中。2002年7月,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申报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的要求,与拖二中高中部整合,成立拖一高。2005年5月31日学校与一拖公司剥离,移交洛阳市政府,2006年9月更名为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简称:东方高中)。2014年5月,更名为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简称河科大附中。
目前,学校现有5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00人。现有教职工215人,专任教师178人,聘用教师31人。任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8人,中级职称的91人;研究生毕业及结业49人、在读研究生32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全国劳模1人,特级教师3人,省优秀教师及教育工作者4人、省文明教师 2人、省学科技术带头人3人、市优秀教师14人,市“五一”劳动奖章2人,高级教师58人,毕业于清华、中科大、复旦、南 开、上海外院、华中师大、河南大学等理科、工科、师范大学毕业生构成了洛阳市结构最合理、业务素质最强的教师队伍。 两院高中正式合并后,学校筹资数百万元,用于校貌改造和教学设备更新。一个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现代化程度高的洛阳东方高级中学屹立于中州大地。
多年来,东方高中不仅把大批优秀的毕业生送入全国各重点高校,而且还培养出了一批其他领域的特殊人材。比如学生陈明现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歌星;余晓东、李建华在德国举办的国际航海模型比赛中获得金奖;郭向红在校时就参加了全国时装设计大奖赛并获奖,并被苏州大学时装设计专业破格录取;马千里在全国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后来考入了清华大学;叶春的作品被选送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展出;张璐在全国青少年歌手大赛中获优秀奖,后被上海音乐学院录取,李健在“神州六号”的研制中作出贡献而受到国防科委表彰等等。 东方学子在各项学科竞赛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曾获全国数学竞赛洛阳赛区团体第一名、全国物理竞赛洛阳赛区团体第一名及其它学科竞赛奖项。5人入选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有3名同学进入全国冬令营,获得全国数学竞赛河南赛区团体第二名。陆彬同学在第22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荣获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仅2007年,东方高中周崇彬同学获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文汉清同学获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第一名;在参加全国数学、物理、生物等各类竞赛中获奖人数在洛阳市名列前茅,仅获得河南省洛阳赛区第一名的就有7人。 在高考成绩方面,除了连续20多年保持着在洛阳市上重点线和本科线的人数名列前茅之外,东方高级中学还是河南省首批确定的具有向重点大学输送保送生资格的24所中学之一,至今已向全国各重点院校输送保送生300余人。1977年以来,学校先后有4人夺取河南省高考状元,10人夺取市高考状元。 1992年薛辉同学高中毕业直接考取华东师大数学研究生,至今仍为全国唯一的一例。2007年又荣获洛阳市高中综合目标考核第一名。2010年我校应届毕业生姚宏翔高成为河南省理科状元。
自1987年洛阳市实行高中目标综合考评以来,学校6次获取高中目标综合考核总分第一名,2007年又第7次获此殊荣。 学校还曾获得全国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洛阳市青年志愿者行动优秀组织奖、全国数学竞赛洛阳赛区团体第一名、全国物理竞赛洛阳赛区团体第一名及其它学科竞赛奖项等一系列国家及省市级荣誉称号。 学校获誉: 全国教育科研实验基地 全国中学生实践教育先进单位 全国教育发展“十五”重点课题先进实验校 河南省先进管理学校 河南省文明学校 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河南省中学管理先进单位 河南省绿色学校 河南省招飞工作先进集体 河南省首批确定具有向重点大学输送保送生资格的24所中学之一 洛阳市历年高中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生源基地 湖南大学优秀生源基地 陕西师范大学实习就业基地 中央教研所课题研究基地 河南省豫西数学竞赛培训基地
教育理念:尊重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 教学思想:全面打好基础,发展爱好特长,培养创造精神,提高人才素质; 办学思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质立校,以师兴校,科研强校; 办学特点:突出示范性,将学校办成教育体制的探索学院,教学改革的实验园区,素质教育的示范园区; 办学目标:创建家长信任、社会满意、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省示范性高中。 五十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东方教育中心的领导下,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教师为本”的学校建设思路和“以科学的方法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东方人”最具特色的办学经验。 “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就意味着学校应当对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针对生源情况的参差不齐,他们把“以学生为本”落实到“培养多层次人才”这一实践性目标上,把“培养多层次人才”的想法作为自己的办学方向。他们认为,要“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在教育的全部过程中,有着不同层面的含义与价值。他们的出发点是对全体学生负责,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这种办学理念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开发学生的潜质,激励学生的志向,提高学生的能力,实施真正个性化的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就应当重视“学法”教育。为了落实“学生为本”的理念,他们摸索、研究了如何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路子。在实践中涌现出了李耀山书记提出的“养成十个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方法等其他一大批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些建立在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理念上的成功经验是他们的宝贵财富。 “以教师为本”是要把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积极性放在学校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地位。 为了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他们提出了“大兴学习之风、大兴研究之风、大兴实践之风”(以下简称“兴三风”),把建设一支强大且优秀的教师队伍摆在首要的地位。文革期间,一批清华、复旦、科大、南开大学等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被拖厂分配到了拖一中和拖二中。这批高素质的重点大学毕业生迅速成为这两所学校的核心骨干。这个独特的教师群体,使得拖厂的两所学校具有了全市乃至全省其他学校都难以企盼的强大的师资力量。这批教师不仅专业素质极好,还有很强的奉献精神,他们创造了80~90年代拖一中和拖二中的辉煌业绩,也正是他们对当年的中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为今天的东方高级中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今天的东方人除了重视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还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人格、学养和经验等方面的提升。他们深知高素质的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前提,于是通过“兴三风”的活动,让教师在读书、思考和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素质、提升自己的品位。他们多年以来坚持了关于教育思想的讨论,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和全国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不断地深化他们的认识。他们还努力强化教育科研的质量。对于学校这样的文化性单位,其质量和水平主要是以教育教学的质量来衡量的,而教育教学的质量又是以其科研的质量和水平做保证的。有了高质量的科研水平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对于教师而言,自己的职业素养是由一般学养和专业素质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的。中学教师很难去做专业性的学术研究,这是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学教师可以脱离科研而仅凭着教材、教参和经验去教书。中学教师知识的老化现象则正是由于长期远离学术性的思考所导致的。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自己专业及相关知识的补充。他们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激励教师以极大的热忱去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他们提出:高中教师可以不做学问,但决不能没有学问。 “以科学的方法管理学校”指用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制度来进行学校管理。 在学校管理方面,他们也有独到的做法。他们认为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只有两个,一是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办学方向,二是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前者是方向道路的问题,后者是实施保证的问题,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学校领导在学校的全部工作中,永远都应当把教师放在第一位,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爱护教师。好的学校领导不仅需要懂教育,更要懂教师,他们必须永远都把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放在第一位,永远都把教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放在第一位,永远都把鼓励和发挥教职工的创造性放在第一位。这样的认识就需要一套科学周到的管理、考核及评价制度来落实有关教师成长的方方面面的目标。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观念理念的指导作用,而不是具体任务的布置、督促、落实。所以学校领导坚持“以教师为本”的思想,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的创造性,肯定他们在各个方面的成绩。在此基础上,他们营建了一个“以事业激励人、以情感温暖人、以待遇肯定人”的和谐的氛围。 正是在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扎实的实践基础上,他们50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他们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辉煌的成绩又催发了更加辉煌的梦想。 为了明天的更加辉煌,他们要做许多艰辛的努力,但他们有信心实现它。他们深知,他们必须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他们必须总结他们已有的成功经验, 他们必须继续他们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和探索。他们坚信必定成功。他们的自信建立在这样一个牢固的基础之上:他们有强大的优秀教师队伍,他们有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他们有先进的教学设施,他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他们有科学严谨的教育理念,——最重要的是,他们有着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它们将促使他们不停地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无论怎样复杂困难的挑战都会被他们战胜!
北校区:洛阳市涧西区陕西路中段 到校路线:乘101、102、103电车或6、17、19、27、60、82路公共汽车到天津路站下车即到 南校区:洛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华夏路22号 到校路线:乘2、12、39、53、54、59路即到 2010年,由于学校所处位置为商业繁华地带(上海市场右侧),学校进行搬迁,新校址为洛一高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