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3 10:43
洪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最早得姓于共工。
●洪氏出自上古炎帝神农氏,为共工的后代。
据《元和姓纂》及《尚书》等所载,共工从黄帝时起就担任了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颛顼帝时,共工起兵争天下,后失败,因避仇改洪姓。
●洪氏为共国的后裔。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西周有共国,子孙以国为氏,后加水成洪。
●洪氏为帝鸿(即轩辕氏)之后。
据《路史》所载,相传帝鸿(即轩辕氏)之后有洪姓
●洪氏为扬侯之后。
周时扬侯国,因建都洪洞,又称洪洞国,子孙以国为氏
●为宏(弘)氏因避讳而改。
1、南北朝时,北魏献文帝名拓跋弘,当时北方的宏(弘)氏为避讳改为洪氏。2、据《百家姓:考略》所载,豫章宏姓、常州弘姓为避唐义宗李弘讳改为洪氏。3、据《姓源韵谱》所载,五代刘弘昌、刘弘果为避宋太祖之父讳而改洪姓。
●出自他族改姓。
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洪佳氏、宏义氏等后全部或部分改姓洪;裕固族克孜勒氏,汉姓为洪;清高丽人姓,凡四派,出南大门、得州、易州、开城府等地。今满、朝鲜、蒙古、壮、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洪姓始祖是共工。共工是上古炎帝的后裔,黄帝时任水官。史书云:“共工,人面,蛇身,朱发。”这是共工神话的一种描绘,其活动中心应在黄河中游,近伊、洛流域。相传共工掌管水利,被尊为水神。颛顼帝时,起兵争天下失败,被逐出中原。为了纪念这位共工,遂有共姓。后因避仇,又因共工有水德,成洪姓(还有说法是共工氏为了不让后代忘记自己是水神,在姓旁加上三点水,称洪姓),后人尊共工为洪姓的得姓始祖。
自洪姓形成至汉代,主要在今河北、河南、辽宁一带繁衍。三国时洪姓已徙居今安徽,唐时有洪姓落籍今福建。唐代以前,洪姓称盛于今安徽、江西、甘肃。隋唐后,洪姓称盛于今安徽、江西一带。北宋初年,洪姓入迁福建。明初,洪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河北、陕西、湖北、江苏等地。清代,洪姓人已经遍及全国各地。如今,洪姓尤以江苏、浙江等省为多。
宋朝时期,洪姓大约有19万人,排在第七十五位,江西是洪姓第一大省,约占中国洪姓总人口的43%。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江苏、福建,这四省洪姓大约占全国洪姓总人口的82%,其次分布于四川、河北、河南、广东,全国形成了以赣、浙、苏、闽为中心的洪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洪姓大约有1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8%,排在第九十六位。明朝时期,浙江为洪姓的第一大省,约占中国洪姓总人口的33%。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福建,这三省大约占洪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江西、江苏、湖北,这三省的洪姓又集中了20%。
洪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为中国排名第99位的姓氏。主要集中于广东、台湾、福建、浙江四省,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西、江苏、重庆。广东为洪姓第一大省,约占洪姓总人数的14%。根据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主持完成、袁义达钟蔚伦主编的《当代百家姓》里所发布的百家姓最新顺序,洪姓排名99位。
●郡望
洪姓主要郡望有:平山郡、敦煌郡、宣城郡、豫章郡。
敦煌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
宣城郡:晋时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定城)。
豫章郡:汉朝将秦朝的九江郡改为豫章郡,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九江一带。
●堂号
洪姓主要堂号有:双忠堂、平山堂、敦穆堂、宣城堂、豫章堂、炖成堂、三瑞堂、崇星堂、醉经堂、义居堂。
平山堂:以望立堂。
敦穆堂:以望立堂。
宣城堂:以望立堂。
豫章堂:以望立堂。
炖成堂:敦煌堂的分支堂号。
双忠堂:源自宋朝洪皓,洪皓是鄱阳人(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著名宋朝大臣、词人,宋政和年间进士。洪皓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扣留了洪皓,洪皓坚不屈服。在被扣押的十五年中,洪皓经常暗自派人向宋朝廷汇报金国的情况,人们把洪皓比作苏武。洪皓的儿子洪迈,又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强迫洪迈称“陪臣”(诸侯的大夫朝见天子,自称陪臣),洪迈坚决拒绝,因此也被金人拘留。洪皓洪迈父子都为了祖国恪尽忠诚,人称“父子双忠”。
三瑞堂:源自洪皓,洪皓在公元1115年登进士,状元及第,中进士后任海宁主簿时,蠲免赋税,抚恤贫民,县中的荷、桃、竹都成连理,便命名自己的住房为“三瑞堂”。
崇星堂:台湾省彰化县芬园乡洪氏自立堂号。
醉经堂:马来西亚雪兰莪宿神潭洪氏自立堂号。
●宗祠
●楹联
上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金石学家洪适,字景伯,晚年自称盘洲老人,鄱阳人,工文词,与两个弟弟洪遵、洪迈先后考中词科,并称“三洪”。历官通判、知州、户部郎中,孝宗时升司农少卿、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好收藏金石拓本,并以此为根据证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传的讹误,考核较精,著有《隶释》、《隶续》及《盘洲集》。下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丹阳人洪兴祖,字庆善,绍兴年间受召到翰林院参加考试,高宗将他拔为第一,官秘书省正字。著有《老庄本旨》、《周易通义》、《楚辞补注及考异》。銮坡,指翰林院。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洪师民四子俱有才名。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洪觉范奇于书,为“新昌三奇”之一。
文章高天下;姓字列榜头。
全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左都御史洪英,永乐中会试第一。
此联为南宋朝时期的诗人洪咨夔自撰联。洪咨夔,字舜俞,于潜人。嘉定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名医洪适,字景伯,鄱阳人。幼敏悟,与弟遵、迈,先后中词科,由是“三洪”名满天下。累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卫州知府洪梦炎,字季思,淳安人。宝庆进士。端平间高沙兵变,命梦炎绥之。他开以自新之路,使一军得以平安。官至卫州知府。
此联为福建省沙县夏茂镇洪氏宗祠“敦煌堂”堂联。
此联为台湾省南投县草屯镇洪氏家庙“敦煌(洪氏郡望)堂”联。
上联典指太平天国起义领袖洪秀全自称天帝次子。下联典指洪氏始祖共工有水德,被奉为神明。
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学者兼文学家洪亮吉(公元1746~1809年)书赠联。洪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又号更生居士,江苏阳湖人(今江苏常州)。清乾隆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工篆书,有《洪北江全集》。下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诗人洪咨夔事典。
此联为台湾省南投县草屯镇洪氏家庙“敦煌(洪氏郡望)堂”联。联首(鹤顶格)嵌“敦煌”堂号。
此联为浙江省杭州市西溪洪家塘洪氏宗祠联,祠祀清朝剧作家、诗人洪升。
福建省泉州市草埔尾洪氏大宗祠对联。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名医洪适事典。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政和进士洪皓及其子洪适高中词科的事典。
此联为广东省花县(今广东广州花都区)官禄镇土布村洪氏宗祠联。
福建省泉州市草埔尾洪氏大宗祠楹联。
此联为洪秀全家祠联。
民国十六年(1927年)木刻民国洪潘瑞、洪璿伟主修绩溪(坦川洪氏纂修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计14卷。
《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第275页著录,安徽省绩溪县文化局藏6册本2部
民国十六年(1927)承敬堂木活字印洪恩锡等修、胡祥木纂绩溪《坦川洪氏纂修宗谱》书衣题《坦川洪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计14卷。
《中国家谱总目》第1834页著录,南京图书馆、绩溪县档案局、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家谱资料中心、美国犹他家谱学会藏6册本。该谱尊唐洪经纶(字汝仁)为始祖,宋洪元二为始迁祖。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洪姓历代人90名,占总名人数的0.2%,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九十七位;洪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45%,排在并列第五十五位;洪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24%,排在并列第七十七位;洪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27%,排在并列第七十四位。
洪子舆,睿宗时官侍御史。
洪觉范(1071~1128),字觉,自号寂音,江西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宋代诗人、散文家、僧史家、佛学家。有人认为洪觉范是宋代诗僧中的翘楚。
洪适(1117~1184),字温伯,晚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人。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
洪皓(1088~1155),鄱阳人,字光弼,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宋代词人。曾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始终不屈,时人将其与苏武相比,人称“洪佛子”。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饶州乐平人。南宋外交家、史学家。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副相)。卒谥“文敏”。
洪亮吉(1746~1809),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清代经学家、文学家。
洪熙官,清朝乾隆年间“广东十虎”之首、洪拳创始人。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先仕明,于松山之败后降清,是明末叛臣之一,但也是清朝定鼎中原的重臣。
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人,原籍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近代农民起义领袖,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1843年创立了农民革命组织“拜上帝会”,著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1851年,在广西桂县发起金田起义,后在南京建立太平天国,称天王。病逝不久,天京陷落,起义失败。洪秀全是近代中国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也是最早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中国人之一,他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洪仁玕(1822—1864),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人,洪秀全族弟。旅居香港多年,是太平天国领导层中对西方见识较广的一位将领。1859年到天京(即南京),获封为军师、干王,一度总理朝政。所著《资政新篇》是具有发展资本主义主张的政治纲领,在当时算是相当先进的思想。
洪怡(1908—1976),别名静容,浙江昌化人,北京画院画师,花鸟画家。
洪学智(1913—2006),安徽金寨人,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解放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原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部长兼政治委员。
洪深(1894-1955),中国早期电影的开拓者,导演,剧作家,戏剧批评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话剧和电影的奠基人之一。
洪丝丝,福建金门人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0年回国,是第一、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洪朝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长期从事低温物理与低温技术研究,曾获2000年国际低温工程委员会门德尔松奖。
洪式闾(1894—1955),中国杰出的病理学家、寄生虫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会员,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首任卫生厅厅长。在疟疾、钩虫病、毛圆线虫病等研究中作出了卓著贡献。
洪有丰(1893—1963),字范五,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
洪剑涛,1965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京,回族,1985年高中毕业参军入伍至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话剧团任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副师级文职干部(已退役)。
洪金宝,1949年12月11日生于中国香港,祖籍浙江宁波。中国香港男演员、导演、动作指导、监制、编剧、制作人。
洪奇昌,中国台湾省彰化县人,医生,政治人物。曾任台湾地区“立法委员”、民进党中常委等。2007年7月到2008年5月担任海基会董事长。
洪明奇,中国台湾高雄市人,厦门大学名誉教授,分子生物学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分子基础研究副院长,细胞肿瘤学系主任及教授。
洪成南(1929-2009),生于朝鲜平安北道定州市,自1973年起,先后担任政务院(现为“内阁”)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长、政务院第一副总理。1998年起,洪成南担任内阁总理。2003年起,担任劳动党咸境南道责任书记。曾获得朝鲜最高勋章“金日成勋章”等国家表彰。
《通志·氏族略》所载,西周有共国,子孙以国为氏,后加水成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