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9 09:12
洵口乡是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下辖的一个乡镇,为黎川县东北部重乡镇,距县城21公里,素有黎川“东大门”之称。辖茶亭居委会,洵口、下寨、白沙、石莲、皮边、渠源等6个村委会。乡镇政府驻茶亭。全乡镇人口1.1万。
洵口乡镇位于县城东北,东邻厚村乡,南靠湖坊乡,西连荷源乡,北接资溪乌石乡,面积102平方公里。建国初期,乡境域属二区管辖,1956年设茶亭乡,1958年成立茶亭人民公社,1966年改称洵口公社,1968年与荷源、厚村两公社合并,仍称洵口公社,1974年荷源、厚村公社先后划出。乡人民政府驻地茶亭,距县城20公里,辖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
洵口乡镇地处武夷山下,与资溪县、福建省紧密相连,交通便利,各村均有公路相通,素为县内邻近乡村及闽赣边贸主要集散地。全镇国土面积118.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11665亩,山林面积146980亩,盛产毛竹、竹笋、藤粟、榛粟、杨梅。辖6个行政村,76个村小组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2700人,其中城镇居民6000人,乡镇区范围内有中学二所,小学5所,设有一个中心卫生院,派出所、地税分局、工商分局、信用社、电信所、邮政所、供电所等20多个单位。
黎川是红色故土。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赣根据地的中心,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黎川从事革命活动。1933年5月,闽赣省苏维埃政权在黎川县湖坊乡建立。红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誓师大会在黎川举行;揭开第五次反围剿序幕的“洵口战役”、“团村战役”发生在黎川境内。1933年10月上旬,由彭德怀指挥的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在洵口与国民党发生遭遇战,即著名的洵口战斗,歼灭国民党军3个团。
洵口乡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具有丰富的农副产品,木、竹、水资源丰富,农业产值颇具特色,涌现了食用菌、大蒜、明笋、三元杂交生猪等一批名优农产品。2005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0488万元,比2004年增加1485万元;财政总收入203万元,比2004年增加5.3万元;农民人平收入达2227元,比2004年增加102元。 洵口镇有丰富的农副产品,木、竹、水资源丰富,竹笋是当地的特色产品;洵口镇各种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据国家有关部门勘探,花岗岩储量在500万立方米以上,优质的矿泉水和钨、锡等矿物质蕴藏量大,极具开发价值。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洵口镇借助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已形成化工、电力、竹木加工、罐头、食品、养殖业等支柱产业,引进外资创建了木制品厂、黎江水电开发公司、中源电站和圣农鸣亚养鸡场、县工业园区羊毛衫厂及劳保手套厂等,以爆发菇、茶树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壮大,美蛙养殖达400亩,瘦肉型生猪二级扩繁点达6个,且规模大,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不断地促进了洵口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外商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006年全乡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7446万元, 比2002年增长11112万元,财政收入完成240万元,比2002年增长23.2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2677元,比2002年增长1647元。
(一)围绕农民增收,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镇政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工作重点,认真审视镇情民意,确定了切合实际的重点发展下寨大型三元杂交生猪养殖基地和龙头企业圣农鸣亚养鸡场的规模及引导农民发展食用菌;大力发展烤烟生产,由无变为有;以林改为契机,立足长远,大力发展毛竹林低产林改造和退耕还林工作,并引进邵武中纸公司栽种丛生竹800余亩,做好绿色、生态文章,提高了农民造林积极性,五年来,我镇严格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业税减免,除烟叶以外的农林特产税取消等各项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惠农政策,真正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
(二)大力招商、主攻工业
以主要领导带头,成立招商引资分队,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责任考核机制,推行派出去、走进来的形式,实行机关干部全员招商。2006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4193万元、招商引资进资3750万元。五年来,成功引进黎江、中源、皮边等五家小水电站;引资创办了兴业木制品厂、竹业加工厂、罐头加工厂、圣农鸣亚养鸡场等落户于洵口;引进仁华物流公司;引进正利针织服装有限公司、雄光实业有限公司落户于工业园区;引进总部经济2个;工业园区日上化工厂经过资产重组,加大技改力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产品升级换代,为镇政府增加了税收。全镇工业已形成化工、小水电、出口型农林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外商的引进,极大地解决了本镇农村富余劳力的就业问题,大大地促进了洵口的经济快速增长。
(三)加强财政税收工作,确保收支平衡
财政工作从积极开辟财源入手,努力增收节支。坚持依法治税,堵塞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资金上项目,为我镇财政培植新的财源。切实加强了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坚持财政审批“一支笔”制度,严格支出预算约束,确保运转,强化财政审计监督,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和上级有关单位的在力支持下,我镇财政工作取得可喜成绩。2006年,完成财政收入240万元,其中国税收入25万元,地税收入101万元,财政收入111万元,并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财政总任务,做到收支平衡。
(四)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
按照镇党委、镇政府2002年制定的为群众办实事的五年规划,我镇主要领导千方百计四处求援、跑项目、争资金,五年来,共为民办实事130余件,总投资2200万元,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变。利用市信用联社、省纺织集团、市委统战部等挂点单位的扶持,较好地完成了第一批省级重点扶贫村(下寨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和石莲荷上、洵口蛇口、含口亭三个示范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并争取到洵口和白沙两个村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扶贫村。其主要兴建工程有: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寨水泥路、石莲环村水泥中、欧阳源水泥路、下寨郭付砂石路、下寨村“三清三改”、胡家排大桥、无田水泥路、荷上水泥路、香炉山环村水泥路、皮边大桥、洵湖公路、镇区街面水泥路及下水道等工程已全面竣工;渠源水泥路、皮边
水泥路、白沙村黄际路已完成路基工程,于2007年上半年完成水泥路面。至2007年我镇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村小组通水泥路,彻底改善了交通条件。2、水利设施方面:98年遗留下来的水毁工程,修复已基本完成,共建陂坝、渠道100余处;修复灌溉面积500余亩的野鸡段水利工程;为农民抗旱救灾购潜水泵260只。3、生产生活方面:建成日产量5000吨的自来水厂,解决了镇区饮水难问题;为下寨村开通程控电话和购碾米机2台;兴建老年活动中心;为贫困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1000余万元发展食用菌产业,并扶助群众发展烤烟生产。4、希望工程方面:洵口中学、白沙徐泾希望小学、皮边希望小学、邝美云希望小学等教学楼都已落成;洵口中学教师宿舍楼、石源小学教学楼也正在施工中,于今年上半年竣工。全镇学校已焕然一新,给老师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办公学习环境。5、爱心工程方面:全镇建立了机关干部、镇直单位“一帮一”帮扶长效机制,为贫困群体伸出援助之手。帮扶困难群众生产生活150户,通过挂点单位及联系上海老板,共扶助了50名贫困学生就读。这些实事的办成,树立了政府的形象,融洽了干群关系。[2]
2009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0146万元,同期增长 20% ;财政收入完成 574万元(其中地税420万元,国税56万元,财政98万元),提前一个月全面完成财政任务,同期增长43.5%;农民人均收入达3573元,同期增长10%。
结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招商引资竞赛活动及“项目建设百日大决战”的精神,我镇以“大招商、主攻工业”为主战略,全力实施“工业兴镇、项目强镇”战略,严格目标管理,落实奖励措施。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5名干部为成员的招商引资小组,分别在福建厦门、晋江及江苏昆山设立三个驻点招商小分队进行招商引资并召开推介会,介绍外商到黎川考察达50余次。目前已有香港英皇西红柿加工、澳大利亚海藻有机肥等项目初步达成投资意向;二是做好已签约落户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已落户县工业园区的鸿基电机制造有限公司一年来已经进资2000余万人民币,完成建筑面积5余万平方米。新落户开工项目的江西黎川华星陶瓷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60亩,第一期土地款已拨入工业园区,现正在规划建设中;一鸣吉祥工艺雕刻厂,总投资1000万元,在县粮食储备库租用厂房,主要生产仿古家具。三是招商引资与全民创业、返乡创业并举。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乡土人才在家兴办企业。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狠抓新农村建设、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乡村环境整治,镇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镇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一是烤烟生产发展势头强劲。我镇高度重视烤烟生产工作,把烤烟生产作为一项主导产业来抓,烤烟生产实现历史新突破。全年完成烤烟面积584亩,烟叶收购量20.5万斤,亩产量达351斤,实现产值149.5万元,产值绩效排名全县第三名,已落实2010年烤烟种植面积900亩。二是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快速推进。围绕粮食、烤烟、食用菌、毛竹、畜牧业等五大产业,大力推进13500亩优质粮、584亩烤烟、800万筒食用菌种植、3万亩毛竹地产林改造、1万头三元杂交生猪养殖等五大基地建设,特别是鑫农生猪有限公司和市级龙头企业圣农鸣亚养鸡场公司+农户的模式,有效带动了全镇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三是农业生产服务力度明显提高。我镇组织农口工作人员,坚持每月不定期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及时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同时,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加大了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四是加强农业产业化协作得到加强。江家门、桥头分别成立洵口镇食用菌产业协会和洵口镇烤烟协会,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打造了一个新的平台。
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全面实施。按照省、市、县委关于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要求,经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我镇共完成造林3000亩。在新村点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种植樟树、杨树、桂花树等树林600多颗,在做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的同时,加强了春冬两季森林火灾高发期的防火工作,健全了镇村两级森林防火指挥体系,完善了森林防火工作机制,组建了一支防火突击队,划分森林防火责任区,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镇、村、组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在重点防火期全面禁止一切野外用火,有效地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加强了垃圾无公害处理,为06年至08年新村点完善硬件建设,在每个试点村建垃圾池1个,配备板车1部,保洁服1套等保洁用具,并在洵口含口亭建设一个300平米的垃圾填埋场和焚烧点,全面实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到人员落实到位、经费保障到位、监督检查到位。二是落实“三清三改”。投入资金40万元,对94户农户实行污水处理,改厕户数90户,增设垃圾堆放点3个、垃圾箱(池)48只,美化、绿化面积1500平方米已全部用上了水冲厕,喝上了自来水。
洵口乡镇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充裕。矿产资源以瓷土、花岗岩最为丰富,且品质优良,萤石、钾长石、稀土、钨、金等矿产都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农产品繁多。 洵口镇地处江西东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是优质烟叶产区。年均气温17-18℃,无霜期300天以上,平均日照时数1771小时,烟叶成熟期日照率50%以上,适宜烟叶生长;广阔的山地,丰厚的植被,充沛的降雨量和充足的水资源,增强了土壤的有机肥力和湿润度,为烟叶生产提供了天然的环境依托。洵口境内多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1.68万亩耕地,主要种植水稻东北部梯田层迭,山高水冷,日照不足,多种单季稻西南部则以双季稻为主。经济作物则以大蒜著称。山区资源较丰富,林地12.4万庄园,主要植被为松、杉、毛竹,珍稀树种有樟、楠、野生果木有榛栗、猕猴桃等。乡办工业有农机修造、纺织器材等厂。
寿昌禅寺位于黎川县的东北角,座落于洵口乡镇香炉山村附近,交通便利,距县城21公里。这里,远近青山环立,阡陌纵横,风景十分优美。 寿昌禅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省文物保护单位。千百年来,寿昌禅寺高僧辈出,成佛作祖者甚多。始建于唐建中年间(780-783)的福州鼓山涌泉寺到明代曾一度衰落,寿昌寺僧无明经祖之徒元贤禅师便至此重新开山,使之中兴。至今涌泉寺还存有“寿昌堂”,并存有《寿昌语录记经板》一百多块、二百余页。据说,现今所存佛门曹洞宗派系,大都由寿昌禅寺诞生。寿昌禅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毋庸置疑。
洵口乡的西面,有一座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祠堂-张槚祠堂,它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至今已有415年了。它石雕之美,艺术之高,延续之久,保存之好,在黎川县是独一无二的,在全省也是屈指可数的。张槚(1533-1602)字养之,号心吾,别号淇园居士,江西省新城县洵溪(今黎川县洵口镇)人。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嘉靖四十三年,擢升御史,因上奏《救论严嵩言官疏》触怒明世宗,削职为民。嘉靖四十五年,张槚官复原职。隆庆六年穆宗驾崩,神宗继位。当时神宗皇帝长期不理朝政,张槚上奏《敬保治安疏》。张槚第三次“建言”遭黜,至万历三十年(1602年)七月逝世,享年七十岁。
茶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公害,是优良的食药兼用绿色食品,国外将其视为蔬菜常年食用,被视为菇中之王,属天然绿色营养佳品,其风味独特,香馥可口,并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成份。有滋阴、补肾、润肺 、活血、健脑、 养颜等功能,经常食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茶树菇产业是洵口镇农业优势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食用菌生产遍布全县所有乡镇,参与生产的农户达1万余户,已形成多个食用菌专业村,成立了黎川县食用菌协会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江西利康绿色农业有限公司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建立了“公司+农户”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2007年生产2.0亿袋,实现产值2.4亿元,农民人均来自食用菌产业的纯收入达730元。茶树菇单个品种产量居中国之首。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已形成。由于食用菌生产规模大、效益好,对农民增收贡献大,黎川县因发展食用菌产业被评为2006年度全省高效经济作物发展先进县,2007年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先进县。
洵口乡地处江西东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是优质烟叶产区。年均气温17-18℃,无霜期300天以上,平均日照时数1771小时,烟叶成熟期日照率50%以上,适宜烟叶生长;广阔的山地,丰厚的植被,充沛的降雨量和充足的水资源,增强了土壤的有机肥力和湿润度,为烟叶生产提供了天然的环境依托。
黎川以江西“第二瓷都”名声远扬。到过黎川县的外乡人都不忘带些当地的杯杯碟碟回去。这里的日用瓷不仅洁白光亮,器形优美,且品种花色特多,中档茶杯的数量更是占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杯碟大批出口欧美和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