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9 14:26
海法港(THE STATE OF ISRAEL)是以色列最大港口,位于以色列重要的港口城市——海法市,是以色列北部的交通和工业中心、地中海沿岸的铁路枢纽,在国际航运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节点港口。
中文名称:海法
英文名称:Haifa
州:亚洲
国家:以色列
港口缩写:HFA
经纬度:32°49’0”N,35°0’0”E
时区:-2:00
锚地:主防波堤外
FUEL:HEAVY FUEL OIL, LIGHT FUEL OIL, MARINE DIESEL OIL AVAILABLE DRY DOCKS:LARGEST FLOATING DOCK CAPACITY OF 7,500 TONS 以色列商港。
海法港位于巴勒斯坦地区北部地中海海法湾南岸,港市之东北。北距贝鲁特港74海里,西北距累梅索斯港147海里,南至阿什杜德港67海里,至塞得港163海里。港口由新老港区组成。老港区在东部海湾东南角,即基肖河港区,凹入内陆,外有短防波堤保护,内有一条小河由此出海。有内港(即基肖港池)之分。外港池东岸即自由港区,西岸是滚装船码头,沿边水深8.5米,总计有货物和化工等码头线总长985米。新港区向西北岸推进,位于海湾西南岸,由西部陆岸向东伸展的防波堤保护,港内基本上是顺岸码头,仅中部有2条突堤北伸,其东还有一短防波堤向北伸展,与西防波堤合抱形成西港区。西港区有顺岸码头总长1520米,其中1240米为沿边水深8.6-11.00米,用于集装箱(有两个泊位)、杂货、谷物、旅客等。西港区东部的石油突堤码头线350米,水深10米(港湾内还有三个海上油泊,水深15.8-17.7米);货物突堤2个泊位,分别长205和107米,水深6.8米。西港区与东部老港之间时80年代中新建的中港区,有三个集装箱、滚装船泊位,码头线总长600米,其中集装箱码头420米,水深12-13米。码头上配有2台35吨装卸桥,准备再增加2台,码头面积30公顷,为以色列第一吞吐港。
该港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盛行西-西北风。年平均气温10~31摄氏度,最高曾达44摄氏度,最低为3摄氏度。全年平均降雨量约600mm,集中在12~2月雨量最多。平均潮高:高潮为0.6m,低潮为0.1m。
海法市是加利里省首府、以色列最大的港口城市和最重要的工业城市。面积854平方公里,人口25万。
以色列最大的几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和最大的科技工业中心-现代工业园区均设在海法市。主要工业有炼油、化学药剂、橡胶制品、铸造、军火、电缆、造船、电气设备、无线电、建筑材料、纺织与食品等。
海法还是以色列科技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有以色列工业技术研究学院(以色列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海法大学。海法的电影艺术闻名于世界,每年秋季举办海法国际电影节。
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正在与中央政府合作建造以色列最长、最高的大桥“第22营大桥”。巴勒斯坦北部工业、交通中心和重要海港 ,工商业中心。
海法港位于地中海海法湾(又称阿库湾)南岸,背靠卡尔梅勒山。为优良海港,气候宜人,为地中海东岸的旅游胜地。人口约23万。市区分为阿拉伯人主要居住的几个区和犹太人集中居住的赫茨尔大街。港区位于海法湾南岸工业有炼油、化学药剂、化肥、铸造、军火、造船、汽车装配、电气设备、纺织等。内地有许多工人每日来海法做工。最早见述于塔木德经 。1100年为十字军征服 。1799年为拿破仑攻陷。1918年英军占领 。1922年划入巴勒斯坦委任统治地。巴勒斯坦战争中为争夺焦点。工业有石油炼制、钢铁、造船、食品、纺织等部门。是巴勒斯坦农矿产品的主要集散地和重要港口。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有管道输油至此出海,为巴勒斯坦最大海港。有铁路和公路与内地相通。建有大学、海运博物馆和众多公园。
海法港有两个防波堤围护,港区水域面积达255万平方米。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15个,岸线长3735m,最大水深达14m。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可移式吊、抓斗吊、浮吊、集装箱吊、卸粮机及拖船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达100吨,拖船最大功率为1118kW,还有直径为304.8~812.8mm的输油管供装卸使用。集装箱码头最大可靠3.5万载重吨的船舶,装卸效率每小时达22箱。海上泊位水深17.6m,装卸速率每小时为2000吨。港区的输油管道可直通亚喀巴(AQABA)湾的挨拉特(ELAT)港。大船锚地水深达20m。1992年集装箱吞吐量达38.6万TEU。主要进口货物有谷物、油籽、食品、矿砂、木材、化学品、煤炭、生橡胶、石油及纸浆等,出口货物主要有水泥、汽车、胶合板、轮胎、玻璃、磷化物、柑橘、钾盐及杂货等。
北京时间9月1日11时25分,以色列当地时间下午6时26分,上港集团以色列海法新港正式开港。
2005年吞吐量为1122789TEU,比上年增长7.6%,世界排名第七十五位。海法港是以色列第一大港。以色列对港口行业的改革,为海法港
带来了巨大成功。由于以色列经济的繁荣,海法港的国际中转业务也随之上升。2005年,该港中转货物的吞吐量占总吞吐量的20%,但是,该数字仍低于海法港执委会预计的30%。海法港致力于开发Carmel集装箱码头,计划在海湾吹填27公顷的面积和增加600米的岸线,配置7台超巴拿马型桥吊和15台集装箱场地龙门吊。Carmel集装箱码头将于2008年下半年完工,届时将可接卸干线船舶货物。
海法港的其它码头也纷纷扩建,以增加该港的吞吐量。例如,将于2007年完工的KishonEast集装箱码头,扩建后其岸线将达到700米。
由于海法港吞吐量的激增,该港计划扩建堆场面积,以缓解压港现象。
以第一大港口海法港2004年收入首次突破10亿大关,达10.02亿谢克尔;利润为2.76谢克尔,较2003年上升125%;同时费用下降了3%,至7.26亿谢克尔。2004年共有104.3万个集装箱进出该港,创历史最高水平;货物吞吐量达2050万吨,较2003年上升9%;旅客运输量上升33%,达174421人次。
以港口管理当局上周称,2004年以三个国有港口(海法港、阿什杜德港、埃拉特港)利润总计为5.18亿谢克尔,较2003年上升430%。
以工贸部长Eli Yishai指示海法港口公司,在港口起重机的供应及安装项目投标时,必须有以色列本国企业参加,且以企业承揽部分应超过招标金额的20%。 据工贸部工业合作部门副主任Gabi Golomb称,在此前的六个月里海法港曾进行了两台起重机的招标活动,且有40%业务为以色列公司完成,阿什多德港购买的两台起重机中也有本地企业30%的分包合同。而海法港进行的价值1亿欧元的招标中似乎只让一家中国企业参与竞标,且这家中国企业负责所有建设、内部装修和起重机的供应,这种做法似不符合法律要求。
海法港口公司表示,他们一贯严格遵守各项法规和要求,承认促进本国工业的重要性,出现上述问题是主管部门拒绝进行专业谈判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