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视台

更新时间:2023-12-19 14:34

清华大学电视台创建于1990年,是清华大学宣传部(新闻中心)所属的校内新闻宣传机构。电视台通过学校教工和学生的闭路电视系统,运用新闻报道、栏目专题、实况录像等形式的节目,主要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宣传和报道学校的重大事件、政策举措、基层工作及制作播放各种知识、人物、生活、娱乐类节目等。电视台拥有专业化的场地、设备和人员队伍,具备新闻、专题、报告会、演出等节目的拍摄、编辑、制作和播放能力。 清华电视台开设了新闻栏目《清华见闻》和《新闻快递》,以及图文信息——《清华简讯》;定期栏目《校园》《纵横谈》《大家讲坛》等;系列专题《清园春华》《清华科技》《清华人》《实况录像》等。学生电视节目中还开办了《校园生活》《外文名著欣赏》《焦点访谈回放》《科技节目回放》《经典影视作品欣赏》等栏目。

高校电视台

清华大学校园电视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是依托学校电教中心的技术人员和设备开展有关工作。在那一时期,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出现了运用电视技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在8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邀请清华等部分高校摄制反映大学校园生活的电视剧。宣传部郭杰同志受委派协调组织该项工作,编剧和演员均由在校师生担任,电教中心负责拍摄制作任务。1987年电视剧《期待》获得大专院校电视剧展播一等奖“理想杯”,1990年《生存空间》获得“奋进奖”。同时,党委宣传部、电教中心开始对学校重要活动、重要工作进行新闻拍摄并报送给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播出,部分专题片如《四点半》等在北京电视台播出,《清华简介》《清华巡视》等宣传片曾送给国内外各地校友会使用。上述工作统一由学校下达任务,电教中心具体承担,宣传部进行内容审查和联络协调。

80年代后期,在到华中工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党委决定在校内建设闭路电视网络系统,并于1989年完成线路铺设及调试开通。与此同时,在经过数月的试播后,于1990年3月正式成立清华闭路电视台。电视台在体制上由党委宣传部和电教中心双重领导,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郭杰作为负责人兼责任编辑,负责批准申请单、分配任务、现场指导、编写新闻稿、节目审查等,并参加电教中心核心组会议。电教中心设有专门的场地和设备用于电视台的摄制工作,专职人员从前期配备1人逐渐发展到3人,其中陈鹏翔任闭路电视组组长,陈淑玲长期担任工作人员,另有专业播音员1人(包括后来到中央电视台工作的赵洪涛、马昕等)。电视台节目的播放、设备维修由电教中心播放组、维修组分别负责,在完成重大活动报道和重要节目制作的任务中,也得到电教中心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

清华电视台开播后,充分发挥电视简便、快速和声像并茂的优势,以新闻、 专访、专题报导、专题片等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注意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努力克服设备和人员不足、任务繁重、缺乏交通工具等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新闻报道任务,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也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电视台一般每周播放两次(周三首播,周日重播),每次播放节目近三小时,其中自制节目约30分钟。电视台覆盖面占全校教职工总户数的90%,收视率达70%以上,成为教职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校传递信息、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电视台1992年被评为校先进集体。

发展和提高

从90年代中期开始,清华电视台逐渐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6年起,材料系教师周济、李建保先后在宣传部任副部长(挂职),分管电视台工作。1997年9月,祁金利任新闻中心副主任,分管电视台工作。1999年1月,祁金利改任电视台主编。在此期间,电视台从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到队伍建设、硬件条件建设等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整体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一批高学历、专业化、较为年轻的人员先后加入,同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人员整体素质有较大进步;工作体制上实现了电教中心电视节目组和新闻中心负责电视节目的人员从工作融合到编制融合的过渡,至2002年电教中心有关工作人员正式并入宣传部;从2001年到2002年底,在办公场地搬至振动小楼后,完成了摄录设备等硬件平台的全面升级换代,实现了专业化演播室从无到有的变化;1997年学校在学生宿舍区建设闭路电视网络,1998年初开播清华电视台学生频道的节目;学生记者团开始组建并发挥积极作用。

这一时期,服务于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清华电视台办台水平步步跨越,在奉献中提升、在发展中奉献。从1996年开始,创办、发展了《校园热线》《清华人》等一批专题栏目,节目制作质量和数量得到大幅提升。配合国家的新形势和学校的中心工作,特别是围绕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校庆、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等重大事件,清华电视台克服人员少、时间紧等困难,制作了一批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的专题节目,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每年都选送一批电视节目参加全国和北京市电教协会举办的电视节目评比活动,多次获得包括专题片一等奖在内的多种奖励。同时,电视台还加强了节目选播工作,配合形势需要,经常性地精心安排优秀电视节目的编播,为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主要栏目

清华电视台开设有定期播出的新闻栏目《清华见闻》和《新闻快递》《媒体清华》,以及滚动播出的图文信息;其它主要栏目有《校园》《纵横谈》《清园春华》《大家讲坛》等;还有系列专题如《清华科技》《清华人》《实况录像》等。同时为校内外有关单位、个人及中央电视台、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提供或联合拍摄了大量素材、节目。

新的改革和创新

2003年3月,覃川任电视台主编。2004年,在宣传部统一部署下,电视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节目改版及内部建设。主要工作包括:将《清华见闻》从每周一期增加到每周二期,分别在周二和周五晚上首播,每年播出约70期,含各类新闻报道及简讯愈千条;增设每周一期的《媒体清华》栏目,介绍校外媒体对清华的报道,每年约400条;新增加滚动播出的图文信息,每周三期,每年播发新闻信息、通知公告约1500条;与离退休处共同开办面向离退休教职工的专栏《清园春华》,每2周一期;指导和组织学生记者制作以《TV清华》栏目为代表的各类型校园节目,至少每2周一期。

近年来,电视台分别通过学校教工区和学生区2套闭路电视系统,运用新闻报道、栏目专题、实况录像等形式的节目,主要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宣传和报道学校的重大事件、政策举措、基层工作及制作播放各种知识、人物、生活、文化类节目等。在节目体系上形成了“三位一体”的“飞机”状的结构:新闻综合频道是作为主体的“机头”和“机身”,离退休人员频道与学生频道分别是“两翼”。 其中,新闻综合频道是指在晚上的“黄金时段”,集中播放校园新闻和与学校中心工作相关的节目,所面向的受众主要是在职教工;离退休人员频道是指利用下午这段老同志们比较闲暇的时间,在教工区闭路系统中播放《清园春华》栏目及其它与老同志有关或他们感兴趣的节目;学生频道是指在学生区闭路系统中播放的以学生为主要受众的各类节目。在新闻报道方面,开设有每周定期播出的《清华见闻》《媒体清华》,以及滚动播出的图文信息;其它主要栏目有《新闻快递》《清园春华》《TV清华》及《校园》《视点》《纵横谈》《原声》《大家讲坛》等;还有系列专题如《清华科技》《走进清华人》,以及各种重大活动、报告、讲座、演出的实况录像等。

近年来,清华电视台积极围绕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党建与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学校中心工作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深入的宣传报道。内容涉及抗击“非典”、纪念辅导员制度50周年、纪念蒋南翔同志诞辰90周年、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纪念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先进性教育活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纪念“一二?九”运动70周年、纪念“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50年、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事件;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来校座谈或视察、国际政要及学术大师等知名人士来访、高规格国际会议、雅典奥运圣火传递等重大活动;学校“985”建设、“十五”成就展示、“十一五”规划、科技讨论会、教育讨论会、迎接本科教学评估以及历次党代会、教代会、开学及毕业典礼、校庆等重要工作;还包括以张光斗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物,学校重要的科技和学术成果,各单位的改革思路、发展成绩和成功经验,校长新年贺辞等。电视台先后拍摄制作了多版本的清华大学宣传片和“学习十六号文件”系列专题、“实践教育”系列报道、“就业启航”系列专题、“清华名师”系列专题、“践行荣辱观”系列专题、“建设节约型校园”系列专题、“迎评促建”系列专题、“老一辈教育家”、“清华师生心系灾区特别报道”、“奥运有我”系列报道、“改革开放中的清华大学”系列专题、“青年教师教学”系列专题等主题鲜明、制作精良的优秀节目。与此同时,还在一些重大活动的报道中完成了多机位的现场直播及全程跟拍。

清华电视台开展多方合作,拓展资源、扩大影响:加入中国教育电视协会,被推选为副会长单位;发起成立中国教育电视台高校协作组,被推选为理事长单位,并成为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站;为校内外有关单位、媒体提供大量素材和节目,与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中华医药》等栏目联合摄制节目,还有一批新闻或专题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上播出;与新浪网、视优网、校内网等多家网络媒体合作加强视频节目的传播。在校内,与离退休处联合开办的《清园春华》栏目已逾百期;在教育基金会的立项支持下,先后实施了视频资料数字化采集项目及《清华史歌》人物抢救性采访项目;在电教中心的技术支持下开通清华电视台网站,实现节目网上点播;与饮食中心合作在学生紫荆食堂设置电视;与校工会合作开展以“清华教工”为主题的系列节目的摄制;支持后勤成立“古月新桥”记者站;进行过多次观众座谈和问卷调查。

清华电视台也是育人的重要阵地。近百人的学生记者团,活跃在学校重大活动第一线和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摄制了许多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深受师生欢迎的电视节目和DV作品,在校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从2000年起每年招收播音主持专业艺术特长生,以特长生为主组建播音主持组,不但承担大量电视播音和节目主持工作,还担任学校许多重大活动的现场主持,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繁荣。围绕校园电视的建设和发展,清华电视台先后申请并指导了多项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项目,开设有《电视节目制作与实践》(后改为《DV制作与实践》《媒介素养概论与实践》)课程,还曾在教育职员中开设《电视新闻摄像》课程。

近年来,在与全国数十家专业电视台的竞争中,清华电视台报送的《我和总理面对面》(新闻类一等奖,2009)等近20部新闻或专题在历届全国优秀教育电视节目评比中获奖;《蒋南翔: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被评为教育部“2006-2007优秀教育新闻”电视类三等奖;《为梦想插上翅膀——清华大学校园创新文化巡礼》获教育部思政司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组织的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展示“魅力校园”专题片评比一等奖。另有多部作品在北京市党委组织部、教工委等单位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获奖。一些有关校园媒体和宣传思想工作的研究性文章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获得全国优秀教育电视论文一等奖等。清华电视台还被评为“全国教育电视先进集体”、“清华大学首都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集体”,陈鹏翔、覃川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清园春华》栏目被评为校级先进集体。

从2009年底开始,在学校“985”三期的经费支持下,清华电视台进行“拍、编、播、存”全环节业务平台的数字化升级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实现新闻节目的随时编辑和播放、推出多媒体多窗口大容量的电视资讯杂志、打造24小时同步在线的网络直播电视等,还计划逐步在校园公共场合安装电视终端和户外大屏幕,并启动学校音像档案库的数字化建设。通过这些举措,电视台将更好地服务于百年校庆,服务于学校在新时期的宣传工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