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09 13:51
温度感受器主要被认为是属于皮肤感受器,但确实得到鉴定的还不多。
对于节肢动物,温度感受器是指把突起伸向表皮细孔中的初级感觉细胞。
对于其它动物,通常是指皮肤内的游离神经末梢。
对于人类,游离神经末梢(Free Nerve Endings)被认为是温感受器(warmth receptor)或是温器官(德Wärmeorgan),而克劳斯(Krause)小体(球状小体)则被认为是冷感受器(cold receptor)或冷器官(德Klteorgan)。前者呈网状分布在表皮颗粒层毛囊根鞘周围,后者呈小柱形结构,位于皮肤浅层。
节肢动物,一般副肢对温度刺激十分敏感,由此可推断出这里的温度感受器是特别多的,或存在着特别敏感的感受器,虽然也有的象蝗虫那样,全身的温度感受器都是一样的,但虱、臭虫、竹节虫等的温度觉器官则是触角,蟋蟀的温度觉器官是前肢和口器。这些主要是感受高温。
有人认为草履虫体仅前半部具有温度刺激感受功能,但尚未证实。
两者分别各相当于温点和冷点的位置。在冷觉极敏感的乳房部位,克劳斯小体特别丰富。若在皮肤上涂以可卡因时,温觉的麻痹比冷觉的麻痹出现的较迟。已知鱼类的侧线也能感受温度刺激,但用脂、鲶鱼等所进行的训练实验表明,温、冷两种感受器分布于整个身体的表面,蛙的温点和冷点也分布于整个身体表面,而在头部则更是稠密。最近,对腹蛇亚科的毒蛇(pit viper)的孔器——红线感受器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被认为是高等动物温感的最早表现形式。
皮肤和某些粘膜上的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两种。它们将皮肤及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传递给体温调节中枢。人类在实际生活中,当皮肤温为30℃时产生冷觉,而当皮肤温为35℃左右时则产生温觉。腹腔内脏的温度感受器,可称为深部温度感受器,它能感受内脏温度的变化,然后传到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脊髓都有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在温度上升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加者,称温敏神经元;在温度下降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加者,称冷敏神经元。在下丘脑前部和视前区温敏神经元数目较多,网状脑干结构中则主要是冷敏神经元,但两种神经元往往同时存在。中枢温度感受器直接感受流经脑和脊髓的血液温度变化,并通过一定的神经联系,将冲动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粘膜、内脏器官中。
2021年10月4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雅顿·帕塔普蒂安),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两位获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奖金(约合736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