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9 15:40

游(拼音:yóu)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在甲骨文和商周金文中写作“”,模拟一子立于旌旗之下,后加上“氵(水)”旁成为“游”字。“游”的本义一般认为是旗帜的垂饰,读liú。后转指水流,引申为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游”也指河流的一段。人或动物在水中活动也称为“游”。

文字源流

“游”,初文作“斿”,是会意字。商代金文(图1)和甲骨文(图2)字形,左上方是一杆飘动的旗帜(),旗杆上方的叉是旗杆的装饰品,右下方是一个“子”字,代指人,表示一个人竖起一杆旗子。西周金文(图3)字形与甲骨文一样,下面的人用手握住旗帜的样子更形象。发展到图4的周代晚期的石鼓文时,旗杆变弯了,还多了个向上的弯钩:“斿”的飘带变成屋顶形了。因为举旗总和走路连在一起,所以有的字形又加个“彳(chì)”(如图6)或“辵(chuò)”(如图9),表示举着旗帜走在路上,就是“遊”。另一种字形在下面增加三撇,大概是突出旗帜的飘动(图8)。从“水”的“游”大概也是从这一类字形演化而来的。汉隶字形与秦篆相同,只是方块化而已。

许慎《说文解字》说:“游,旌旗之流也。”(“流”应该是“旒”,指旗帜上的飘带。)意思是指旗帜上飘动着的飘带。商承祚认为甲文中的“斿”是“子执旗,全系象形,从水者后来所加,于是变象形为形声矣”,“子执旗”即人举旗的象形字,旗在人手中高举,“旗之末垂者”才能随风飘扬如水流,就是“旌旗之流也”。这个“斿”字是“旌旗之流也”义的本字。

由于在秦篆字形中加上水字旁,后起之义与水有关。“游”引申为指在水中浮行,或表示水中潜行。由人在河水中游泳引申为指河流。如《诗经·秦风·蒹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由河水流动引申为指流动、不固定。如称从事畜牧业,放牧牲畜而无定居为“游牧”;把没有正当职业的人叫“游民”;称对敌人进行分散的、出没无常的袭击为“游击”。

古人认为“游”与“遊”的字义有不同,也有相同。在陆地上活动,如遊戏、遊览等,游、遊可以通用;在水中活动,如游泳、浮游等只能用“游”。现代汉字整理时已废除“遊”字,只能用“游”字了。

“游”在“古代旌旗上的飘带”这一意义上,《汉语大字典》标注的读音采用《集韵》的“力求切”,类推拼音为liú。“斿”同样如此,释义也一样。《汉语大字典》举《说文》的“游,旌旗之流也。”可是《说文》并未说“游”读“力求切”。徐铉校本《说文》的“游”注为“以周切”,读yóu,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游,以周切”读yóu,都不读“力求切”(liú)。可见读liú是“游”字读音的讹化。《说文》以后的主要字书,如:《玉篇》,“游”也是“以周切”(yóu)。直到宋代的《广韵》“游”字,也只有“以周切”无“力求切”。《集韵》是宋代丁度等修改《广韵》时收集各种不同的字形、字音,不加辨析,兼存并蓄,把汉字的形、音、义弄得十分芜杂。在唐代以前,“游,旌旗之流也”的“游”字没有“力求切”的读音,只有“以周切”的读音。在唐代才出现读“游”为“力求切”《史记·秦本纪》:“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唐代司马贞《索隐》:“游音旒”。《左传·桓公二年》:“鞶、厉、游、缨”。唐陆德明《释文》:“游音留”。“音旒”或“音流”都是“力求切”即liú,这是《集韵》“游”字读力求切的依据。之所以产生这种音变,可能是古人误认为“旒”和“游”是音义相同的异体字造成的。《说文》有“旌旗之流也”和“旌旗之旒也”不同版本。“旒”是“流”的后起专义俗字,有人据此误认为“旒”是“游”的专义俗字。“游”“旒”同音。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七】【㫃部】以周切(yóu)

(游)旌旗之流也。从㫃汓声。

𨒰,古文游。

〖注釋〗①游:徐鍇《说文解字繫傳》:“旌旗邊所綴也。”②汓(qiú):古文泅。③𨒰:徐鍇《说文解字繫傳》:“㜽,古文子字,蓋從古文汓省。此正敖游字。”

说文解字注

“(游)旌旗之流也”注:流,宋刊本皆同。《集韵》《类篇》乃作“旒”,俗字耳。旗之游如水之流,故得偁流也。大常十有二游,旂九游,旟七游,旗六游,旐四游。《周礼》:王建大常十有二游,上公建旂,九游,侯伯七游,子男五游。孤卿建旜,大夫士建物,其游各视其命之数。《礼纬含文嘉》云:“天子之旗九仞,十二旒曳地;诸侯七仞,九旒齐轸,卿大夫五仞,七旒齐较,士三仞,五旒齐首。”皆不言其命数,未可信。旗之正幅为縿,游则属焉。《节服氏》“六人,维王之大常。”注:“王旌十二旒,㒳㒳以缕缀连,旁三人持之。”然则旗之制,游属於㒳旁。十二游者,一旁六游,九游,则两旁一四一五,已下可知也。曳地、齐轸,皆谓游。其正幅之长,《尔雅》曰旐长寻馀,未闻。游亦曰旓,杨雄赋有此字,《大人赋》作“髾游”,《周礼》省作“斿”。引伸为凡垂流之偁。如《弁师》说冕弁之斿是。又引伸为出游、嬉游,俗作“遊”。

“从㫃,汓声”注:以周切,三部。此字省作“斿”。俗作“旒”。《集韵》云:“斿亦作㫍。”按,此说必有据,上文㫍篆与此同义,而居非其次,当移此下,正之曰“游或作㫍”。

“𨒰,古文游”注:从辵者,流行之义也。从㜽者,汓省声也。俗作“遊”者,合二篆为一字。

广韵

以周切,平尤以 ‖ 斿聲幽1部(yóu)

游,浮也。放也。又姓,出馮翊,廣平。前燕慕容廆以廣平游䆳爲股肱。

遊,上同。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 游;康熙笔画:13;部外笔画:9

古文:汓

《唐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并音猷。水名。《水经注》:淮水於淮浦县枝分,北为游水。

又浮行也。《尔雅·释水》:顺流而下曰遡游。《诗·秦风》:遡游从之。

又《周礼·天官》:阍人,王宫每门四人,囿游亦如之。注:游,离宫也。

又《管子·首宪篇》:分理以为十游,游为之宗。

又《尚书考灵曜》:地有四游,常动而人不知。

又玩物适情之意。《礼·少仪》:士依於德,游於艺。又闲旷也。《礼·王制》:无游民。又自适貌。《诗·小雅》:慎尔优游。

又枝叶扶疏貌。《诗·郑风》:隰有游龙。传:龙红草也。笺:游,犹放纵也。言红草放纵枝叶于隰中。又《集韵》徐由切,音囚。义同。

又《集韵》《正韵》并力求切,音留。旌旗之旒也。本作斿。亦作旒。《左传·桓二年》:鞶厉游缨。

又九游,星也。《史记·天官书》: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

又《韵补》叶延知切,音移。司马相如《上林赋》:拖蜺旌,靡云旗。前皮轩,后道游。

又叶衣虚切,音於。万震《南州异物志赞》:合浦之人,习水善游。上视层潭,如猿仰株。

【酉集下】【辵部】 遊;康熙笔画:16;部外笔画:9

古文:汓

《唐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正韵》于求切,音猷。《玉篇》:遨遊也。《书·大禹谟》:罔遊于逸。《诗·邶风》:以遨以遊。《礼·学记》:息焉遊焉。注:遊,谓无事闲暇总在于学也。

又友也,交遊也。《礼·曲礼》:交遊称其信也。《战国策》:士未有为君尽遊者。注:遊,犹友也。言不尽于交遊之道。

又叶延知切,音移。班彪《闲居赋》:望常山之峩峩,登北岳以高遊。嘉孝武之乾乾,亲释躬于伯姫。

又叶羊诸切,音余。《黄庭经》:五灵夜烛焕入区,子存内皇与我遊。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氵”窄,“方”次之,“〔⿱𠂉子〕”较宽;顶部“氵”“方”持平,“钅”略高;底部“氵”“方”持平,“〔⿱𠂉子〕”低。“氵”第二点偏左,收笔于横中线。“方”在竖中线左侧,首笔点收笔于竖中线。“子”的㇇(横撇)在横中线部位,亅(竖钩)和横写在右下格。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