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2 15:59
湖北戏剧,源远流长,剧种丰富,特色鲜明,成就辉煌,拥有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黄梅戏等大量具有浓郁特色的地方戏曲。湖北汉剧 具有原创性,是对中国戏曲有整体性贡献的一个重要地方剧种,它是湖北地区乃至全国皮黄剧种和南北京剧风格形成的特殊见证。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鄂州,黄冈、荆州、咸宁、荆门,宜昌、黄石,随州十地市五十余区县。是湖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2006年,入选国务院颁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荆州花鼓戏起源于湖北沔阳(今仙桃市),充满浓郁的江汉平原地方情调,其唱腔悠扬、甜美、悦耳;表演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湖乡生活和湖乡风貌,又具有浓郁的汉族民间生活气息。黄梅戏起源地为湖北黄梅县多云山区,黄梅人常自豪地说,一去二三里,村村湾湾都唱戏。
公元前十四世纪末战国时代的楚国《九歌》里,可以窥见扮神进行歌舞表演的影子。《九歌》中共有迎送八位神灵的歌词,这八位神灵是天神、太阳神、云神、命运神、生育神、河神、湘水神、山神。从歌词中得知,表演场面宏大,上场人物众多,各自身着艳丽服装,手持香花瑶草,使用众多乐器,表演精彩热烈,表演过程展示了戏剧情节。这是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写到的中国戏剧之起源时所描述的情景。然而,打开湖北地方戏曲艺术的首页,就翻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剧、楚剧、黄梅戏、荆州花鼓戏等具有浓郁湖北特色地方戏曲的辉煌发展史,也触摸到湖北文化艺术推动中国戏剧,以及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座座闪光丰碑。
湖北汉剧
是湖北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黄陂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地方声腔剧种,1926年改称楚剧,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鄂州,黄冈、荆州、咸宁、荆门,宜昌、黄石,随州十地市五十余区县。是湖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2006年,入选国务院颁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楚剧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先后成立了湖北省楚剧团、武汉市楚剧团和一批县级专业剧团。全省尚有湖北省楚剧团、武汉市楚剧团、大悟县楚剧团、广水市楚剧团、云梦县楚剧团、孝南区楚剧团、黄陂区楚剧团等15个楚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葛麻》一剧在1952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还将该剧摄制成黑白影片。此外,《赶会》、《吴天寿观书》、《打豆腐》、《白扇记》、《杨绊讨亲》等一批剧目被拍成资料片。创作、改编了现代题材和历史题材剧目《刘介梅》、《夺佃》、《双教子》、《追报记》、《桃花扇》、《太平天国》、《甲午海战》;移植了一批现代题材的剧目,如《白毛女》、《刘胡兰》、《罗汉钱》、《李双双》、《夺印》、《两兄弟》、《江姐》、《沙家浜》等。其中《刘介梅》于1958年被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黑白影片;《双教子》于1965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追报记》于197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
荆州花鼓戏与汉剧、楚剧齐名,是湖北三大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荆州花鼓戏原称沔阳花鼓戏,1954年命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称“荆州花鼓戏”,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发源于湖北沔阳州一带,是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备受观众喜爱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 它是明末以后在江汉平原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渔鼓、道情等汉族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流行于沔阳(今仙桃市)、洪湖、潜江、天门、监利、汉川、京山等县市,并逐渐推进临近的钟祥、荆门、江陵、应城、云梦、汉阳及湖南的岳阳、华容、南县、澧县、常德和鄂东南的崇阳、通城、赤壁等县市。
荆州花鼓戏经历了尚未成“戏”的“田园时期”,有情节故事且行当分明的“萌芽时期”,“一唱众和,锣鼓伴奏”的“草台时期”,引入弦乐整合声腔的“弦乐时期”,文革十年的“消退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的“鼎盛时期”和进入21世纪面临的兴衰起伏的“濒危期”。
荆州花鼓戏的剧目据统计有197出,包括《抽门闩》、《掐菜苔》、《告老爷》、《站花墙》、《双撇笋》、《打莲湘》、《江汉图》、《贺端阳》、《打补钉》、《戏蟾》、《三官堂》、《辞店》、《阴审》、《告经承》等。荆州花鼓戏早期的脚色行当主要为小生、小丑、小旦。后来随着剧目的变化,形成小生、生脚、正旦、花旦、丑5个行当。其表演自由灵动,轻松活泼,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和民间生活气息,有“摘花”、“带彩”、“咬碗”等特技。
荆州花鼓戏音乐属打锣腔系,其唱腔分主腔和小调两大类,主腔属于板腔体,包括高腔、打锣腔、四平腔、圻水腔等;小调分单篇牌子、专用曲调、插曲三类,乐曲短小,旋律优美,节奏轻快,色彩丰富。荆州花鼓戏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唱腔高亢朴实,曲调音域宽阔,旋律进行中大跳较多,男女唱腔都以本音结合假嗓演唱,“唱、帮、打”三者紧密配合,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主要伴奏乐器包括边鼓、竹梆、钹、大锣、马锣、小锣、唢呐等,打击乐器的曲牌约有二十多种。
史料记载,黄梅戏起源地为湖北黄梅县多云山区,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地区
湖北戏剧对推动中国戏剧有着突出的贡献和极深的发展渊源。湖北素有戏剧大省美称,全省戏剧剧种达20多种。省会武汉以汉剧、楚剧、京剧、话剧为主;江汉平原以荆州花鼓戏为主;孝感以楚剧为主;黄冈以黄梅戏为主;咸宁以采茶戏为主;襄阳、十堰等鄂西北地区以豫剧为主;恩施以南剧和花灯剧为主;宜昌地区以京剧和民族歌舞为主。
湖北皮影主要分“门神谱”(大皮影)和“魏谱”(小皮影)两大类:“门神谱”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的沔阳(今仙桃市)、天门、云梦、应城等地以及黄陂、孝感、汉川的部分地区;“魏谱”皮影分布在鄂北和鄂西北的竹溪、竹山、谷城、保康、远安、南漳、襄阳、随州一带,其形制及风格与陕豫皮影相似,是陕豫鄂三地民间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
江汉平原“门神谱”(大皮影)则代表了鄂地皮影的主流。江汉平原属于荆楚腹地,楚文化底蕴丰厚,古代的青铜、竹木硬雕和皮革、沔阳雕花剪纸
歌剧《洪湖赤卫队》是湖北歌剧舞剧院在1959年10月作为湖北省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进京演出,从此成为中国民族歌剧瑰宝,家喻户晓风靡华夏。《洪湖赤卫队》获得过党的几代领导人高度赞誉。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在访问奥地利期间,曾亲自弹奏一曲优美的钢琴曲《洪湖水,浪打浪》,在世界音乐圣地萨尔茨堡上空奏响了中外友谊的新乐章。《洪湖赤卫队》40多年在全国上演了1000多场创造艺坛奇迹,《洪湖赤卫队》是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最为著名的歌剧之一,《洪湖赤卫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希望。
地灵人杰,荆楚大地燎原着戏剧艺术的希望火种,那些希望的火种在全国蔓延着、燎原着,那些荆楚巨龙谱写着时代的华彰并在全国领唱。祖籍湖北潜江的中国现代最杰出的剧作家、戏剧教育家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他创作的主要剧作《雷雨》、《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家》、《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每部剧作都以巨大艺术力量打动和感染国内外读者和观众,曹禺也因此以其独有的成就受到国内外瞩目。以戏剧大师曹禺命名的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
湖北的戏剧艺术家们也因此在全国受到瞩目和拥戴,余笑予、陈伯华、沈虹光、朱世慧、肖慧芳、李春芳、杨至芳、胡新中、张巧珍、张慧芳
戏剧已越来越受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关注和瞩目,1972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便在巴黎举行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制定建立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使全人类的世界遗产得以留存。2006年国务院批准并于6月公布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的汉剧、楚剧、黄梅戏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