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02 23:32
三棒鼓是传统曲艺曲种之一。
三棒鼓是源于唐代的三杖鼓,是广泛流传于湖南湘西龙山县永顺县以及张家界一带,和鄂西南恩施州一带的一种曲艺走唱形式。它的产生与长期流存,虽然民间有“周天官一本堵九河”的传说,实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不修堤防,致使当地十年九水,连年遭灾。人民为了活口,纷纷以打三棒鼓、敲碟子、唱小曲等形式沿门乞讨,奔走四方。经过长期的演唱实践,使之逐渐形成这一形式独特并具有浓厚地方风格的走唱形式。
民间体育活动之一--三棒鼓
三棒鼓,唐代就出现了,当时称为三仗鼓。曾经广为流行。三棒鼓,是以抛三根棒和敲锣打鼓得名,是土家山寨到处可见的一项以打击乐器、口头文学、表演技艺合为一体的文体活动形式。
三棒鼓流行于湖北天门、沔阳等地,源于唐代的“三杖鼓”,曾经广为流行。以抛耍三根特制的鼓棒击鼓伴唱而得名。明沈德符《顾曲杂言》载:“吴下向来有妇人打三棒鼓乞钱者,余幼时尚见之。”说明明代已有此曲种,后流入湖北,并在竟陵(今天门市)一带盛行。清代末叶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渐广,及于湖北沔阳、天门、洪湖、潜江、京山、麻城、沙市、宜昌、恩施等地;并流传到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三棒鼓还随着艺人流传到过英、法、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印尼、越南、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
三棒鼓的棒法来自于生活,“闹春耕”、“收割打场”、“庆丰收”、“拜年节”四套棒法具有浑厚的生活气息。打三棒鼓技巧性强,表演时需高度集中精力,用力适当,贯通一气,并与演唱者默契配合。
每年春节,艺人们都结伴走村串寨拜年,不论贫富,户户必到。遇见特别贫寒的渔家,表演者还会将别家赠送的礼品转送,意图希望人人过节都欢喜。在沔阳洪湖一带,三棒鼓颇有市场,因此,艺人颇多。1818年前后,沔阳洪湖有户人家的3个女儿都是优秀的三棒鼓艺人,她们结成戏班,所到之处,聚集观看的人群常常“翘首伸颈,围于堵墙”。
可是,洪湖一带水荒不断,导致民不聊生。为谋求生路,人们背起三棒鼓,浪迹四方。三棒鼓成为洪湖人民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是洪湖人民手中的一个武器。
自1949年之后,除水害,兴水利,洪湖人逃荒流浪已成了永远的过去。三棒鼓敲出的便是洪湖人民的“三棒鼓新唱”,听一曲鱼跃蟹肥、荷绿藕白的新曲,便能体会洪湖人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三棒鼓如何使用
三棒鼓,唐代称三仗鼓,约于明代传入本境,并逐渐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每年春节,艺人们结伴走村串寨拜年,表现对象不分贫富,户户必到。如遇贫寒之家,表演者将别家赠送的礼品相送,意在人人过节欢喜。充分体现出土家人热情好客,心地善良的民族性格。对加强民族间团结有一定的作用。
三棒鼓 通常由三至五人组成,一人击鼓唱词,一人锣鼓配乐,一人耍花棒。花棒三根,长一尺,舞者左右各执一根,将另一根抛在空中,左右开弓,击打空中花棒使之不落地。也有以刀代棒,以五刀代三棒的技艺。钢刀在空中欢跳,银光闪闪,左右穿梭。技艺高强者,突然把刀抛得及高,来一个腾空飞脚,转身外摆,继续接刀上抛,令人眼花缭乱,不禁称绝。打三棒鼓,通常有“闹春耕”、“收割打场”、“庆丰收”、“拜年节”四套,分“鲤鱼跳龙门”、“玉女穿梭”、“板岩漂滩”等项目。打三棒鼓技巧性强,表演时需高度集中,用力适当,贯通一气,并与演唱者默契配合。
三棒鼓的道具少不了鼓和棒,也有短刀、钢叉。表演形式类似杂技。通常情况下,艺人多是女子。一般是3—5个女子组成艺术班子,表演时一人击鼓唱词,一人锣鼓配乐,一人耍花棒。耍花棒者左右手各拿一根花棒,左右开弓,击打另一根抛在空中的花棒,使之不落地,但他的节奏必须和鼓点一致。也有以5把钢刀代棒的技艺,钢刀在空中左右穿梭,银光闪闪,令人眼花缭乱。
三棒鼓是一种技艺独特的走唱形式。演唱不插道白,表演分单人和双人两种。单人表演者自己抛耍三根嵌有铜钱的鼓棒击鼓伴唱,并敲挂在鼓侧的马锣。双人表演则一人丢棒击鼓,另一人奏马锣,二人对唱。三棒鼓的鼓面直径七寸五分、高四寸。三根鼓棒,每根长七寸,凿三个不同侧面的小方孔于棒上,嵌入铜眼钱。三根鼓棒共是九眼十八铜钱。三棒鼓丢打起来,眼钱相互碰击,鼓棒上下翻飞,落鼓合拍成音。丢打三棒鼓的技艺约二、三十种,有“金线吊葫芦”、“姑娘纺棉纱”、“白蛇吐飞箭”、“麻雀钻竹林”、“乌龙搅水”、“跛簸箕”、“砍四门”、“单跨花”、“双跨花”、“单背花”、“双背花”、“织布”、“绞花”等。三棒鼓唱词通俗,词句简短,每段押韵。唱词结构各地不同,较常见的句式有“五、五、七、五”句,四句一组。还有“五、五、七”句,三句一组。三棒鼓的声腔风格朴实,委婉低沉。由于抛棒击鼓有严格规律,歌唱时节奏平稳,变化不大。
打三棒鼓的锣鼓曲牌不变,但唱词多种多样,除了固定的《十二月花》等唱词外,均为即兴编词随口而唱,唱三棒鼓歌的人,都是脑筋灵活、口才伶俐者。
打三棒鼓的技巧性很强,思想要高度集中,抛刀抛棒用力要适度,动作要敏捷准确,稍有疏忽大意,不但表演失败,还会被刀划破手脚或误伤他人。因此,凡是学打三棒鼓者,均需经常练习飞抛接技术,做到闭目均能抛接刀棒。因此,青少年经常用三个卵石练习抛接技术,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不但会抛棒,而且能抛刀。
主要形式
三棒鼓又名花鼓子,在湖北来凤、湖南龙山、重庆酉阳普及程度极高,尤其是在来凤县旧司、大河一带,三岁娃娃随时随地都会即兴演唱几则。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儿时曾经唱过的两则: 讲起打花鼓,硬是学得苦,三岁学到一十五,才会打花鼓。
刀刀三块铁,敢抛不敢接,落到脚上要出血,找药要一歇。
据查,三棒鼓,唐代称三仗鼓,明沈行符《顾曲杂言》曰:“吴下何来有打三棒鼓乞钱者,余幼时有见之也,起于唐咸通中(公元865年)”,约于明代传入本境,并逐渐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每年春节,艺人们结伴走村串寨拜年,表演对象不分贫富,户户必到。如遇贫寒之家,表演者将别家赠送礼品相送,意在人人过节欢喜。
三棒鼓一般由3~5人组成,1人打鼓唱词,1人锣钹配乐,1人耍花棒。花棒有3根,长约33厘米,人左右手各拿一根,将另一根抛到空中,左右开弓,击打空中花棒使之不落地。
印度、伊朗、中欧、西欧等地。也有些人经广东到菲律宾及其它东南亚国家,人们称他们为“中国的吉卜赛人”。
三棒鼓的传统曲目,大多反映旧社会人民的痛苦及对统治者的不满,如《逃水荒》、《宣统皇帝坐金銮》、《开门曲》、《十恨》等。也有以描叙古人和四时景色为题材的曲目,如《十绣》、《唱八景》等。还有一部分曲目是采自民间的民歌小调,如《月望郎》、《孟姜女》、《叹五更》等。现代的都是歌颂人们新生活,新风貌,如《我们湖乡新事多》、《敲锣打鼓上北京》等。
“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身背三棒鼓,流浪到四方,鼓儿咚咚,锣儿哐哐,含着眼泪去卖唱,好不叫人痛断肠。”听来令人肝肠寸断,伤感万分!可以想象,历史上的沔阳,天门一带的地势是何等的低洼,水灾是何等的频繁,百姓们的生活又是何等的贫穷。据《沔阳州志——地埋》记载,天沔一带因“土瘠民穷”、“十年九水”被称为“泽国”。自乾隆三十年间到同治九年的一百零四年间,天沔共发生水灾五十四次,“水势横溢数百里,人畜淹死无数,老弱转移,十室九空”。因此,穷苦的人们只好身背三棒鼓,或夫妻,或兄妹,或父女,流落他乡,穿林过市,沿门乞讨唱花鼓。由此可见,特殊的环境创造了三棒鼓艺术。清代末叶三棒鼓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更广。为谋生计,沔阳、天门一带的人们背井离乡,浪迹天涯,到中欧,到东南亚,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他们被称之谓“中国的吉卜赛人”。
沔阳三棒鼓传说唐时已有,当时叫三杖鼓,由一人颈挂扁鼓,手轮三根小木仗,三杖轮次击鼓,并以一杖轮流抛掷空中。边舞边击边唱。发展到宋以后,从演唱小曲到中长篇,并从话本、鼓词中移植事故,如三国、水浒、封神、西游、薛家将等。声腔发展到后来, 除[平腔]、[悲腔]、[凤尾腔]、[杂花腔]、[鱼尾腔]外,还有[十枝梅]、[摘花调]。唱词多为三五一七句,即各句字数为五、五、七、五。“三棒鼓”传到湖北沔阳、天门,融入当地花灯锣鼓、田歌等,富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受水灾之害的百姓,流落四方逃荒时,操渔鼓,打三棒鼓或敲碟子、打莲湘,边舞边唱,有的甚至融武术、杂耍、魔术于其间,花样很多,因而流布很广,有的还传到国外。
据《沔阳实录》中载:“氏(陈友谅之妻)女形美而善歌舞,脚常曲行,口吐依呀……氏善刀法,三刀齐发,来回如飞……谅(陈友谅)编歌子队,演唱军兵间。” 民间羡慕其技艺精美,欲仿难学,通过不断探索改进,便用三把农村收割麦子的镰刀,将其锯成只留下一手能捏的小把,用双手轮换抛丢,很快成了民间的一种演艺形式,由于水灾连绵,百姓为了讨米谋生,只有将镰刀除掉剩下三根木棍,即成为“三棒鼓”。
《沔阳实录》又云:“清中业,三棒流行,城内不得演,文人多唱花鼓于茶楼”,可见“三棒鼓”在清中业期间,就遍及沔阳城乡。然而“三棒鼓”的演变公式基本是:武功--娱乐--杂耍--谋生,这就是“三棒鼓”的来由。
又据《天门县志》记载:同治年间,天门艺人陈登洲携儿带女靠唱渔鼓,打三棒鼓到了乌克兰一带。欧洲其它一些国家也有天门华侨当时靠打花鼓到国外谋生的。如今,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波兰、比利时、瑞士等欧洲国家,还有“华人花鼓剧团”及对这一艺术进行研究的组织。
渔鼓、三棒鼓在清末时就由逃荒糊口的演唱变为二人化妆三人化妆表演故事,进而组成草台班子参加农村迎神赛会、民俗节日、家族礼仪等聚会活动。在演出时用几张桌子搭成戏台,故农村称之为“平台花鼓戏”。大约1930年前后才进入洪湖的峰口,沔阳的杨林尾, 天门城关的茶园、剧场演出。在城镇演唱中与汉剧、楚剧有了更多交流,从而吸取了汉剧 、楚剧的表演程式。在音乐方面也增加了丝弦伴奏,形成了独立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花鼓剧剧种之一。 三棒鼓是指①流行于湖北的一种曲艺形式。②侯宝林先生的相声段子。
流行于鄂渝湘边区的来凤县、龙山县和酉阳县等地的一种曲艺表演形式,因表演时领队用三根棒击鼓而得名,又名花鼓子。表演队一般由三到五人组成,领队是主唱,用三根棒击鼓,也可以一边唱一边抛棒一边击鼓。其他人或敲锣、或抛刀或舞连铰棒,是副唱。唱词以四句为一节,要求前后押韵,每句的字数有定数,一般分别为“五言、五言、七言、五言”,最后一句要重复半句,如“老婆本姓沙,不会发粑粑,一蒸一个硬疙瘩,口口啊口口都不扎”。唱词有传统的曲目,但主要是即兴编词随口而唱。每句唱词后用乐器配乐,节奏分别为“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抛刀者所用刀一般为专门打制的铁刀,也有高手抛杀猪刀、菜刀或砍柴刀,一般为三把。连铰棒为一根两头粗中间细的圆棒,表演者双手各执一根细棍,前后上下拨弄,使连铰棒往复旋转。
曲艺中的三棒鼓又称为花招鼓。艺人所敲击的鼓不大,三寸多高,尺二来宽。是用三足支架架起,与京韵大鼓、奉调大鼓所用的支架平鼓相同。
“三棒鼓”传说唐时已有,当时叫三杖鼓,由一人颈挂扁鼓,手轮三根小木仗,三杖轮次击鼓,并以一杖轮流抛掷空中。边舞边击边唱。发展到宋代以后,从演唱小曲到中长篇,并从话本、鼓词中移植事故,如《三国》、 《水浒》、 《封神榜》、《西游记》、 《薛家将》等。声腔发展到后来,除[平腔]、[悲腔]、[凤尾腔]、[杂花腔]、[鱼尾腔]外,还有[十枝梅]、[摘花调]。唱词多为三五一七句,即各句字数为五、五、七、五。
来凤县旧司乡岩朝门村的花鼓表演队,在整理挖掘传统段子的基础上配合当地经济发展,自编花鼓词400多段,每年在城乡演出达100余场。他们多次参加湖北来凤、湖南龙山、重庆酉阳三县组织的表演、竞赛和宣传活动,因其声音洪亮,抛舞技绝,唱词精彩而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比如他们演唱的这几段就极具地道来凤风情。
来凤三棒鼓,历史很悠久,民间相传代代有,绝技前人留。
手抛刀与棒,耍出新花样,边打边抛又边唱,出口能成章。
客往来凤过,进了花鼓窝,队伍庞大人也多,演遍川湘鄂。整理加工过的相声传统曲目。对口。短段。原名《学评戏》。学唱内容往往因人而异,1956年经侯宝林加工整理并演出,改名《三棒鼓》。
曲目开头先讲述了评剧的发展简况,并且学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著名评剧演员花莲舫的《刘公案》选段和老白玉霜的《玉堂春》选段,仿学了“大口落子”的演唱特色。接着回顾、仿学了评剧刚刚兴起时,在庙会上围个布圈演唱《老妈开嗙》时的凄凉景象:由于班主只顾赚钱而不顾演员和观众,演唱中间常常敲鼓暂停向观众零打钱,结果,比买票听戏还贵,坑害了观众。侯宝林表演时既模拟了一心赚钱的戏班班主,也模拟了两个看戏的老太太,通过两方面不同的音容笑貌,讽刺了旧社会的这种畸形现象。
1956年下半年中央广播说唱团侯宝林、郭启儒首演并录音广播,且为保留节目,脚本收入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侯宝林相声选》。
2017年3月,一首主打“摇滚+三棒鼓”的创意歌曲《乡下人上北京》在互联网广泛传播,这支作品首次在摇滚的节奏中大段融入三棒鼓,并配以中国大鼓与唢呐,主创团队对三棒鼓词的字法、句法、韵律以及锣鼓点的节奏进行了大胆的革新,词作者黄摩崖再次将现代诗的写法熔铸成俚俗诙谐的表达。而主唱罗卿领衔肖泽贵、杨妙勤、袁明灿、杨志义、肖昌永老中青三代五位三棒鼓艺人倾情演唱,抒发了异乡人在北京打拼漂泊的复杂情感,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热议。
2019年11月,三棒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三棒鼓”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宣恩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