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0 22:00
衡山县,隶属湖南省衡阳市,地处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游西岸。东临衡东县,南接衡南县,西界衡阳县、双峰县,北抵湘潭县,中部环绕衡阳市南岳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27′~112°57′,北纬26°58′~27°28′之间。南北长54.5千米,东西宽48千米,总面积935.5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衡山县辖7个镇、5个乡,常住人口为33.09万人,县人民政府驻开云镇。
尧时,衡山在荆州南境。舜时,属荒服。夏商未变,先后为三苗蛮族和扬越杂居之地。
周安王十五年(前387年),属楚。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属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属长沙郡。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复属楚。高祖五年(前202年),属长沙国湘南县地。
新始建国元年(9年),废长沙国,湘南县改属荆州填蛮郡。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属荆州长沙郡湘南侯国。建安十三年(208年),为刘备所占。建安二十年(215年),湘江东西一带分别为孙权、刘备割据。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为孙权所占。
三国吴大帝黄龙元年(229年),属吴。太平二年(257年),立衡阳郡兼置衡阳县(非今衡阳县)湘西县,辖今衡山县、南岳区及湘潭县涓水以东和株洲县湘江以西地区。
西晋惠帝永熙元年(290年),衡阳县更名衡山县,属荆州衡阳郡,辖区与原衡阳县同,县名自此启用。永嘉元年(307年)八月,改属湘州。
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复属荆州。
南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重属湘州衡阳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湘乡、湘西两县并入衡山县,属长沙郡。大业三年(607年),改衡州为衡山郡,属荆州,领衡阳、涞阴、湘潭、新宁四县。大业六年(610年),辖今衡山县、南岳区、湘乡县、双峰县全境,湘潭县、湘潭市区、株洲县、株洲市区湘江西部地区和望城县湘江以西的南部地区。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出湘乡县。贞观元年(627年),属江南道长沙郡。神龙二年(706年),改属衡山郡,辖区与晋时同。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江南西道采访使。天宝元年(742年),衡山郡改名衡阳郡,衡山县属之。天宝八年(749年),湘江对岸原湘潭县部分地区划入。时衡山县辖今衡山、衡东、南岳区和安仁县部分山区。光化元年(898年),衡山为马殷所占。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衡山县属南楚衡州。后晋天福五年(940年),改属潭州。后复属衡州。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衡山县复属潭州。淳化三年(992年),再属衡州。次年,重属潭州。至道三年(997年),属湖南路潭州长沙郡。咸平五年(1002年),划东南部分地区给安仁县。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属湖广行省湖南道潭州路。
元天历二年(1329年),潭州路更名天临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衡山县属吴,改天临路为衡州府。
明洪武初,属湖广省衡州府。
清顺治四年(1647年),衡山县始入清版图,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衡州府。
民国三年(1914年),衡山县属衡阳道。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5月,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衡山县属衡阳专区管辖。
1951年12月,划出南岳及其附近山区,建南岳特别区。
1952年7月,南岳特别区撤销,归入衡山县建制;同年11月13日,衡山县改属湘南行政区。
1954年,重属衡阳专区。
1960年4月,南岳管理局升为县级行政单位,原南岳公社划分为南岳公社和南岳镇,归属南岳管理局。
1963年6月,南岳管理局更名南岳县。
1966年2月,撤销南岳县,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衡山县,同时析出湘江以东地区建衡东县。
1983年,地市合并,衡山县属衡阳市管辖。
1984年5月,析县境中部南岳镇、南岳乡及后山10个村建县级南岳区,直属衡阳市管辖。
1949年9月13日,衡山县人民政府在石湾成立,全县划为7个行政区,区下沿用保甲制。
1950年3月,废保甲,建村人民政府,7个区扩为12个,下辖322个村,5条街。8月,设立乡一级行政单位。
1951年2月,设立南岳特别区人民政府,属省辖。3月,将六区太平乡的望峰村、登山村、大峰村,白峰乡双峰村两个行政组,石山乡的八里村,七区的至善村和石坳村,十二区的杉邻乡、双渡乡、新峙乡与秧迹乡6个行政组划入南岳特区。同年,城关镇升县属镇,四区的环山、塘头村和七区的枚木村升为乡。至此,全县共有183个乡(其中以村代乡28个),1个镇。
1952年,按照中南军政委员会《关于划小区、小乡及乡级编制供给的决定》,开展划小区、小乡工作,乡以下设村民小组。8月,南岳特区划归衡山。此时,全县辖17个区、270个乡、4个区属镇、1个县属镇。
1953年,区乡行政区划再次调整,全县设区15个,乡228个,县属镇1个,区属镇2个。
1954年,石湾镇升为县属镇。
1955年12月,南岳镇升为县属镇。
1956年6月,撤区并乡,全县设50个乡,3个县属镇。
1958年春,大浦、吴集、草市升为县属镇;同年冬,为适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形势,撤乡、镇,并大社,以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行使乡镇政权职能;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全县组建南岳、长江、和平、曙光、伟大、红旗、五星、东风、猛进、东方红、火箭、五一、胜利、国庆、上游、并举、英雄、先锋、燎原、湘江、超英等21个人民公社。
1959年春,人民公社调整为17个,其中,和平、曙光公社合并称沙泉人民公社,红旗、五星公社合并称东湖人民公社,火箭、五一公社合并称大浦人民公社,胜利、国庆公社合并称霞流人民公社;11个人民公社更名:伟大改白果,东风改萱洲,猛进改莫井,东方红改夏浦,上游改新塘,并举改杨桥,英雄改吴集,先锋改杨林,燎原改草市.湘江改石湾,超英改白莲;保留南岳、长江公社名称。
1960年4月,南岳管理局升为县级单列。原南岳公社划分为南岳公社和南岳镇,属南岳管理局和衡山县双重领导。11月,归属南岳管理局。
1961年3月,结合整顿、巩固农村人民公社,调整社、镇行政区划。衡山县辖新桥、马迹、东湖、江东、贯塘、白果、松柏、望峰、福田、沙泉、长安、石桥、沙头、萱洲、新塘、潭泊、珍珠、石湾、大桥、三樟、白莲、东烟、杨桥、横路、大堡、石滩、真塘、霞流、岭茶、栗木、沫河、吴集、双园、夏浦、踏庄、青山、杨林、莫井、寒水、高湖、草市、高杨、南湾、城关等44个人民公社;南岳管理局将南岳公社组建成南岳、店门、祝融、师古4个人民公社,南岳镇不变。8月,衡山县恢复区公所8个,下辖56个公社、2个镇。
1963年6月,建南岳县,辖原南岳管理局15个公社(镇),不设区;衡山县辖46个公社。同年秋,大浦公社析出白沙公社,石滩公社析出德圳公社。至此,衡山县共辖7个区,48个公社,2个镇。
1964年,衡山县增设大浦镇。
1966年2月,衡山县析出衡东县,收入原南岳县,辖长安、长江、沙泉、宋桥、福田、岭坡、白沙、萱洲、贺家、新场市、沙头、南岳、师古、祝融、店门、东湖、江东、马迹、贯底、新桥、白果、棠兴、望峰、松柏、贯塘等25个人民公社和城关、南岳2镇,不再设区。
1981年12月,长安公社更名金龙公社,白沙公社更名糖铺公社,松柏公社更名松柏桥公社。
1983年,开始政社分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至1984年3月,全县共建乡、镇27个。
1984年5月,南岳镇、南岳乡,东湖乡的杉湾、岳林、莲塘、石山4个村,马迹乡的拜殿、龙潭、观音3个村,望峰乡的红旗、青水、龙凤3个村析出设立南岳区。6月,白果、棠兴2乡合建白果镇,东湖乡升为东湖镇;金龙乡并入城关镇;贯底乡南溪、石潭2村划入东湖镇。
2005年,开云镇与师古乡合并设立新开云镇。
2015年,根据衡山县下发的《衡山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实施方案》,东湖镇和马迹镇合并,设立新的东湖镇;白果镇和长青乡合并,设立新的白果镇;岭坡乡和望峰乡合并,设立新的岭坡乡;萱洲镇和贺家乡合并,设立新的萱洲镇;开云镇和沙泉乡合并,设立新的开云镇。本次乡镇区划调整,衡山县乡镇由17个调整为12个,减少5个。
截至2023年末,衡山县辖7个镇、5个乡:开云镇、白果镇、东湖镇、萱洲镇、长江镇、新桥镇、店门镇、永和乡、福田铺乡、岭坡乡、贯塘乡、江东乡,25个社区、128个村,654个居民小组、2732个村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开云镇。
衡山县地处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游西岸。东临衡东县,南接衡南县,西界衡阳县、双峰县,北抵湘潭县,中部环绕衡阳市南岳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27′~112°57′,北纬26°58′~27°28′之间。南北长54.5千米,东西宽48千米,总面积935.5平方千米。
衡山县地貌的基本特征是内高外低,以祝融峰为顶点,地势向西北、东南逐渐降低,500米、300米、150米夷平面明显可见,境内最高点为紫金山林场白云工区内的紫盖峰,海拔1028米,最低点在长江镇荆陂河出口处,海拔40.6米,西北部最低点为涓水流入湘潭县处,海拔约50米。地貌类型有平原、岗地、丘陵、山地4种,平原主要分布在湘江西岸和涓水、南河、荆陂河、龙荫河、乌河及涓水支流两岸,总面积约2万公顷,占全县面积的21.5%。岗地主要分布在湘江西岸和涓水两侧及衡山东面山麓地区,面积2.31万公顷,占全县面积的24.8%。丘陵主要分布在衡山山体周围,东南部低山丘陵带及西北新桥一带,面积3.92万公顷,占全县面积的42.2%。山地在境内多为低山,也有少量中山,以花岗岩和浅变质岩为主,按岩性可分变质岩低山、砂砾岩低山、花岗岩低山。面积约1.09万公顷,占全县面积的11.4%。
衡山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秋气候温和,夏季炎热。雨量充沛,水热基本同季,雨量时间分布不均匀;热量充足,光照充裕,无霜期长。主要气象灾害有寒潮、大风、雨凇、暴雨洪涝、干旱、低温冷害、冰雹、冻害和雷电等。
衡山县全年光照时间平均为1626.4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7.6℃,年平均无霜期为286天,年平均降水总量为1394.4毫米。
衡山县境内河流属湘江水系,河网密度为1千米/平方千米,有湘江大小支流185条,共900多千米,其中流域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38条,共长468.7千米,发源于南岳衡山山体的有58条。全境较有名的河流有:湘江、涓水、荆陂河、乌河、龙荫河、桃花港、南河。
衡山县的土壤,按成土母质分,有花岗岩母质、砂页岩母质、第四纪红土红壤母质、紫色砂页岩母质、近代河流冲积母质、石灰岩母质等数种。按土壤类型分,主要有水稻土、潮土、红壤、黄壤和紫色土五大类。
截至2023年末,衡山县耕地228.45平方千米,园地10.8平方千米,林地495.8平方千米,草地5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3.8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19.7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6.3平方千米,其他土地25.1平方千米。按3大类分,全县农用地796.1平方千米,建设用地100.3平方千米,未利用地38.5平方千米。
衡山县水资源丰富。境内年平均降雨总量为11.81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614毫米,径流总量5.01亿立方米,占降雨总量的45.2%。衡山县与衡东县共界的湘江,年平均径流量505.4亿立方米,衡山县汇入湘江的436.3平方千米计2.68亿立方米,湘江客水量251.36亿立方米,其他河港流入本县的客水量1.78亿立方米,全县地表水资源约259.03亿立方米。全县地下水总储量约1.1~1.6亿立方米,全县总蓄、引提水量为1.4亿立方米。
植物资源
衡山县主要植被类型有马尾松林、杉木林、竹林、灌木林(丛)、油茶林。境内植物主要有草本、木本、观赏植物和中草药材4类。其中,草本植物有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浮萍、马齿苋、鹅冠草等;木本植物有杉、马尾松、柏、榆、槐、苦楝、株、梧桐、杨、柳、棕榈、泡桐、皂荚、乌桕、樟、梓、油茶、油桐、茶叶、柑桔、楠竹、小竹等;观赏植物有铁树、罗汉松、雪松、黑松、银松、凤尾松、龙柏、纹竹、白玉兰、金钱桔、木兰、杜鹃花、桂花、茉莉、迎春花、栀子花、无花果、牡丹、玫瑰、腊梅、木芙蓉、花石榴、菊花、君子兰、鸡冠花、牵牛花等;中草药材有半夏、桔梗、陈皮、前胡、柴胡、香附子、菟丝子、黑芝麻、枫球、柿蒂、薄荷、车前草、金银花、艾叶、茯苓、五倍子等。
动物资源
衡山县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其中兽类主要有野猪、獐、野兔、黄鼠狼、穿山甲等;鸟类主要有燕杜鹃、猫头鹰、啄木鸟、雉、竹鸡、翠鸡、斑鸠、喜鹊、乌鸦、布谷、黄鹂、八哥、麻雀、白头翁、画眉等;虫蛇类有蝴蝶、蜻蜓、蟋蟀、蜘蛛、青蛙、蝮蛇、青草蛇、水蛇、银环蛇、五步蛇、眼镜蛇、蝇、蚊、土蜂、金龟子、螳螂等;水产类有鲭鱼、草鱼、鲶鱼、鲤鱼、鳊鱼、鳜鱼、银鱼、鳗鱼、胭脂鱼、乌鱼、鲫鱼、泥鳅、黄鳝、蟹、大小田螺、虾、蚌、贝、鳖、乌龟等。饲养动物中,家禽以鸡为主,养鸭次之,也有养鹅、兔、鸽的;家畜以猪为主,水牛、黄牛、狗、猫、山羊次之;水产以草鱼、鲢鱼、鲤鱼为主,青鱼、鲫鱼、边鱼等次之。
衡山县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多,给成矿地质条件创造良好的基础。因此,矿产资源丰富,被列为湖南省矿产资源发达县。矿种达32种,主要矿产资源有铅、锌、钨、金、铜、铁、锡、锑、锰、铌、钽、锗、银、铀、钠长石、钾长石、高岭土、石膏、重晶石、陶土、云母、石英、无烟煤、花岗石等20多种,主要分布在东湖镇、白果镇。大型矿床、矿点、矿化点3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8处。钠长石储量占全国储量的45%,占全省储量的98%,单个矿床储量居亚洲之最。瓷泥和石膏储量均居全省第二。
截至2023年末,衡山县总户数为129152户,总人口432207人,减少3463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43465人,乡村人口288742人。全年共出生人口2515人,出生率5.8‰;死亡人口3756人,死亡率8.6‰;净减人口124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8‰。年末常住人口33.0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06万人,城镇化率48.5%。
2023年,衡山县实现生产总值212.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3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5.96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6.40亿元,增长5.4%。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为19.0:40.4:40.6。
2023年,衡山县固定资产投资87.49亿元,增长15.9%。城镇投资作出重要贡献,投资80.25亿元,增长18.45%,占全部投资的91.72%;房地产投资7.2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9%。
2023年,衡山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0亿元,增长15.82%。其中,税务部门完成11.58亿元,增长15.53%;财政部门完成5.21亿元,增长21.25%;全口径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62.4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4亿元,增长22.91%。其中,地方税收7.03亿元,增长11.42%;非税收入6.41亿元,增长38.58%;地方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52.31%。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17亿元,增长12.79%。
2023年,衡山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80元,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47元,比上年增长4.9%。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222.68亿元,增长12.9%,人均储蓄67194元。
2023年,衡山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06亿元,增加3.5%,其中:农业产值21.77亿元,林业产值10.02亿元,牧业产值27.22亿元,渔业产值5.70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34亿元。2023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91亿元,较上年增长3.5%。
2023年,衡山县粮食播种面积32.71千公顷,与上年持平。粮食总产量21.85万吨,增长2.1%;油料18990吨,减少5.2%;瓜果27485吨,减少0.49%;茶叶490吨,增长5.5%;水果36299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2023年,衡山县生猪出栏64.05万头,增长2.28%;家禽出笼757.36万羽,增长3.99%;禽蛋产量1.84万吨,下降8%;肉类总产量4.87万吨,增长2.52%;水产品产量23648吨,增长4.0%。年末农业机械9.52万台,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6.16万千瓦,人均拥有农业机械1.60千瓦。
工业
2023年,衡山县1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63.35亿元,增长9.2%。园区工业产值139.01亿元,增长8.6%。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0.2亿元,增长1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9%。全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园区工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85.1%。工业对经济发展贡献较大,全部工业占GDP的比重28.3%,对GDP的贡献率为42.9%,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58.9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7.70%。
建筑业
2023年,衡山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5.73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全县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25家全年完成建筑施工产值72.29亿元,增长15.04%。房屋施工面积223.8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0.15万平方米。
国内贸易
2023年,衡山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36亿元,增长10.1%。分城乡看,实现城镇销售额44.3亿元,增长8.4%,实现乡村销售额11.06亿元,增长17.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销售额44.8亿元,增长10.3%;住宿餐饮业销售额10.56亿元,增长8.9%。
邮电通讯业
2023年,衡山县邮政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总量分别增长29.1%和26.7%。截至2023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总量2.6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总量20.8万户,固定宽带网络用户8.15万户。
金融业
截至2023年末,衡山县各项存款余额222.48亿元,增长9.2%;各类贷款余额14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2023年,衡山县完成保险业务收入4.01亿元,增长8.9%。其中:财产险1.54亿元,增长8.4%;人身险2.47亿元,增长9.3%。
旅游业
2023年,衡山县旅游人次420.23万人次,同比增长46.31%,旅游收入39.72亿元,同比增长43.14%。
2023年,衡山县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2%;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初中生年巩固率为100%;本学年新招普通高中生2595人,毕业2375人;招收初中生4780人,毕业4471人;招收小学生3204人,毕业4811人。截至2023年末,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541人,初中在校学生14762人,小学在校学生23332人。
2023年,衡山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3570人。其中:高级职称879人,中级职称5806人,初级职称6885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09人。
2023年,衡山县创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1场;县图书馆馆藏书籍17.1万册,电子图书40万册,全年接待读者75.8万人次(含活动人次),文献外借14.1万册;送电影下乡2046场;新增省级“非遗”项目2个:裕熹油纸(布)伞制作工艺和衡山师古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项目。
2023年,衡山县医疗卫生机构250个(含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村卫生室、诊所等);卫生工作人员288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00人;卫生机构病床2289张;建制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139人(其中包含注册为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生33人)。
截至2023年末,衡山县行政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32万人,企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3.38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2.6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6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32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02万人。
武广高铁在衡山县内设有衡山西站,G107国道(又名京深公路)、G240国道(河北保定至广东台山)、S61(又名潭衡西高速、岳临高速公路)、S51(又名南岳高速公路)和S78(又名南岳高速公路东延线)均贯穿衡山县境,京广澳高速公路紧挨县城而过。
截至2023年末,衡山县共有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衡山窑遗址
衡山窑遗址是湖南境内首次发现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彩瓷窑口,为唐、北宋和元代时期古窑遗址,该窑出产的高温彩釉绘花瓷器,是一种在素胎上涂上一层白色化妆粉,再在粉底上用彩釉绘花,一次性高温烧成,彩釉绘花后的器物表面不再施釉,专家将这种瓷称之为粉底彩釉绘花或高温彩釉绘花瓷器,这种彩瓷最早在衡山发现,故定名为衡山窑。衡山窑分布在衡山县西南面的永和、萱州镇一带,有彩瓷口和青瓷口。
2019年10月,衡山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衡山县有衡山影子戏、衡山拜龙、衡山花鼓灯、岳北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大类62个,国、省、市、县级非遗保护项目20余项。其中,衡山影子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3年,衡山县的制伞技艺(裕熹油纸(布)伞制作工艺)和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衡山师古民族乐器制作技艺)2个项目入选湖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欧阳彬(894年~951年),五代十国衡州衡山县(今衡阳市衡山县)人。后蜀词人,累官尚书左丞相,出为宁江军节度使、夔州节度使。
曹承辉(958年~1043年),字耀衡,大唐光禄大夫曹启宗三世孙,衡山沙泉乡三田冲人,北宋仁宗时兵部尚书,赠银青光禄大夫,妻一品夫人,子给事,选驸马。
赵葵(1186年~1266年),字南仲,号信庵,一号庯斋,南宋衡山人。历任中大夫、左骁骑将军、华文殿直学士、淮东安抚制置使、湖南安抚使、资政殿学士、福建安抚使、枢密使兼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等。死后追赠太傅,谥忠靖,配享南岳庙。传世作品有《杜甫诗意图》。
唐群英(1871年~1937年),字希陶,号恭懿,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女权运动领袖、女权主义先驱、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投身辛亥革命,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立下奇功。首倡女权,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她被誉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曾授勋“二等嘉禾章”。
符定一(1877年~1958年),字宇澄,号梅庵,衡山县白果留笔塘(今白果镇五一村)人,著名文字学家,曾任湖南省公立高等中学校长,是毛泽东同志的恩师,解放后任中央文史研究馆第一位馆长,以《联绵字典》传名于世。
文立正(1911年~1945年),原名文立徵,字国遒,衡山县东湖镇天柱村人。革命烈士,《铁道游击队》中政委李正的原型。
王治来(1930年~2019年),湖南衡山县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民进湖南省委第一副主委,湖南历史学会副会长,湖南世界史研究会第一届理事长。
曹金华,1974年生于湖南衡山,字子实,号南岳山人,国家民族画院画家、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