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30 16:12
湫坡头镇,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位于县境西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湫坡头街距县城23千米。东接职田镇,南隔梁渠沟与太村镇为邻,西连底庙镇和彬州市新民镇,北隔店子河与甘肃省正宁县永和乡为邻。地处黄土高原,属旬邑县中部塬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差不明显。塬体大致呈东北~西南向不规则延伸。总面积87.22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24890人(2017年)。
据考古发现,湫坡头镇坪坊村有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在那个时期便有人在此居住。
相传唐初在一湫池旁的坡头上建村,故名湫坡头。
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复立三水县时,全县设有5镇16里。湫坡头分属椒村里、北宫里。
清代,椒村里辖今湫坡头下部塬区及底庙各村;北宫里辖今湫坡头上部塬区及职田以下部分地区。
民国初,全县划为中、东、南、北、西5区,湫坡头乡隶属北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立革命根据地。湫坡头区隶属新正县,为第四区,区公署驻湫坡头村。下设第一乡(看花宫)、第二乡(坪坊)、第三乡(北崖头)、第四乡(椒村)、第五乡(甘家店)。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推行保甲制。北区划为太峪、底庙、太平3联保。联保下设保,保下设甲。联保设主任,保、甲置保、甲长。看花宫、散集属职田联保3保,保公所设在看花宫。其他各村属太平联保。
1950年,店子区辖看花宫、坪坊、椒村、甘家店等4乡,区公署驻甘家店村。
1956年,撤区并乡,店子区合并为两个乡,上片为湫坡头乡、下片为甘家店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湫坡头乡、甘家店乡合并设立和平人民公社。机关驻地湫坡头村。
1959年,栒邑县并入彬县,和平人民公社并入职田人民公社。后设置湫坡头管理区。
1961年,栒邑县制恢复后,设立湫坡头人民公社。
1984年6月,政社分设时,设立湫坡头乡人民政府。
1998年2月,更名湫坡头镇人民政府。
1998年2月,湫坡头镇辖散集、车门、坪坊、门家、看花宫、芝村、北崖头、湫坡头、西洼、椒村、太堡、旮旯子、罗家、甘家店、埝桥子、苟家、风火台、刘家庄、八王庄等19个行政村。
2005年,八王庄并入北崖头村、刘家庄并入西洼村、苟家村并入罗家村、风火台村并入椒村。
2006年10月,湫坡头镇合村并村后为散集、车门、坪坊、门家、看花宫、芝村、北崖头、湫坡头、西洼、椒村、太堡、旮旯子、罗家、甘家店、埝桥子等15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92个村民小组。
2010年,湫坡头镇辖湫坡头村、散集村、车门村、坪坊村、门家村、看花宫村、支村、北崖头村、西洼村、椒村、太堡村、旮旯子村、罗家村、甘家店村、埝桥子村等15个行政村、9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9年10月,湫坡头镇辖湫坡头村、散集村、坪坊村、门家村、看花宫村、北崖头村、西洼村、椒村、太堡村、甘家店村、埝桥子村共11个行政村。
湫坡头镇地处旬邑县中塬北部,位于北纬35.23°,东经108.29°之间。南与彬州市新民镇相接,北与职田镇相连。镇界呈长方形,东西长14.5千米,平均宽6千米,总面积87.22平方千米。
湫坡头镇地处黄土高原,属旬邑县中部塬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差不明显。塬体大致呈东北~西南向不规则延伸。塬区海拔1010~1350米,平均坡降1.3%。土地类型依地貌分,有山坡地、塬面地、川道地3大类。塬面地为主体,占土地总面积80%。土壤多为土层深厚、物理性状好、肥力较高、蓄水性强的黄绵土和黑垆土。
湫坡头镇少有水系发育,河流较少,水量不大。支党河从八王庄、刘家庄地域流过。此外还有梁渠沟(百子沟上游)、车门沟、门家沟、看花宫沟、西洼沟等无名河沟。
湫坡头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度适中,雨热同期。年最高温度7月份平均为36.3℃,最低温度1月份平均为–4.9℃,全年积温4308.2。年日照2497小时。年降水量606.3毫米,大部分集中在七、八、九3个月,夏多雷阵雨,秋多连阴雨。早霜始于10月下旬,晚霜终于次年4月上旬,全年无霜期179天。由于受地势影响,境内热量有少许差异。上部塬区比下部塬区每年小麦收获晚5—7天左右。
截至2010年,湫坡头镇有土地面积为4802公顷,人均2.82亩。耕地2588公顷,林地2214公顷。
1990年,湫坡头镇总人口23249人。
2000年,湫坡头镇总人口25272人。
2010年,湫坡头镇总人口27289人,人口最多的是甘家店村,为2550人;最少的是车门村,为887人;人口超过2000人的村有坪坊、门家、看花宫、湫坡头街、椒村、甘家店;镇区人口增至4817人。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截至2017年末,湫坡头镇常住总人口24890人。
2008年,湫坡头镇国民经济收入4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86元;新增个体户46个,完成产值5500万元,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2400万元。
2010年,湫坡头镇国民生产总值3.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45元。
2017年,湫坡头镇企业个数共68个,企业从业人数410人。
湫坡头镇夏田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豌豆、扁豆;秋田有玉米、高粱、糜子、谷子、荞麦、黑豆、黄豆、白豆、小豆等。其中以小麦、玉米为主,其余次之。经济作物有苹果和秋葵。
2008年,湫坡头镇小麦亩产在350千克左右;玉米亩产增加到500千克以上;荞麦亩产150千克左右;糜子亩产150千克左右;豆类亩产180千克左右;油料作物油菜、荏、麻籽、葵花种植面积达800公顷,亩产100千克左右;蔬菜产量成倍增长。
2010年,湫坡头镇苹果面积1900公顷。
2008年底,湫坡头镇有养猪大户7户。湫坡头村师军锋养殖120头、车门村养殖场饲养110头,均为生猪养殖大户。
2008年,湫坡头镇羊存栏4000余只。湫坡头村建立的皮肉兼用型獭兔养殖场,饲养獭兔1500余只。
当地村民素有养鸡习惯。品种有土种鸡、来航鸡、罗斯鸡、星杂二八八鸡等。
湫坡头镇乡办企业有1966年建成的下林场、1976年建成的上林场、1980年建成的公社砖厂、1983年建成的公社手套厂和地毯厂、1985年建成的乡罐头厂。
2010年,湫坡头镇有各类商业门店260余家。
湫坡头镇有G211国道和彬湫路穿境而过,各村毗邻主干公路。
2008年,湫坡头镇全部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柏油路、水泥路的目标,计柏油路65条、41.22千米,水泥路32条、15.3千米;自然村砂石路71条、12.8千米。
2010年,湫坡头镇累计建成各类建(构)筑物约十万平方米,铺筑道路15.2千米,水、电、网络等公共设施完备。主要街道东西方向呈“一”字形,长2000米、宽12米,沥青路面,铺设了人行道地砖,安装了路灯及景观灯具。
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公立初等学校。湫坡头镇有甘家店、椒村、湫坡头、看花宫4所小学,学生90余名。教师由本村聘请,校址大都设在古庙中,课程开设国语、算术两门。
2008年,湫坡头镇有1所中学,在校职工76名;教学班21个,学生1200名。完全小学14所,教学班120个,学生1650名。
1982年,湫坡头镇成立了公社文化站。有社火、灯谜、乒乓球、拔河、象棋、书法绘画、文艺汇演等。
2008年,湫坡头镇有文化站1个、电影队1个、图书室11个、文化室11个、老年活动室4处。
2018年,湫坡头镇上在全部行政村建成了图书室、舞蹈室、书画室,新增篮球架、羽毛球场、乒乓球桌等健身器材。
2006年,湫坡头镇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当年参合群众5205户、19865人,参合率80%。2007年参合群众5526户、23989人,参合率90%。2008年参合群众5818户、25064人,参合率达到95%。
2006年至2010年,湫坡头镇农民受益者85702人次。医疗费用总计1429.16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补偿总计567.11万元。
2010年,湫坡头镇已建立镇卫生院及18个村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服务体系。并多方筹资对镇卫生院及村级医疗定点,改造房屋,增添设备,培训医务人员,建立健全了医疗服务机构。
2018年,湫坡头镇投资50万元,新建6个村级规范化卫生室,按照标准配备医疗设备和专业医护人员。
湫坡头镇是个文化古镇。陕北公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在该镇看花宫村创建,民间流传着剪纸、刺绣、旬邑锁呐等传统技艺。看花宫村何氏家谱记载至19世,有540多年历史。看花宫村还有革命工作者何金升和革命烈士何相贤。
旬邑唢呐为一种民间吹打乐,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分为周派唢呐,吕派唢呐和北塬派唢呐三大体系,湫坡头镇处于吕派唢呐分布区。吕派演奏风格粗犷,刚劲有力,呈万马奔腾之势,以其“哨子硬”著称。
何金升,(1914~1937年)汉族,湫坡头镇看花宫村人。民国二十年(1931年)参加革命,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正县马栏区区长、县武工队队长、县大队副大队长、县委统战部部长等职。他是创建和发展旬邑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参加者和领导者。
何相贤,(1913~1947年)汉族,湫坡头镇看花宫村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5月在三嘉塬参加游击队。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底担任湫坡头区自卫队队长。先后任关中分区独立营连长、营长,新正县保安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新正县军事部部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2日奉命带领部队护送一批革命干部去赤水县,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4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湫坡头镇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旬邑苹果的产区,旬邑苹果个大形正,单果重200克左右,果皮较薄,脆甜爽口,果肉细腻,香味浓郁。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旬邑苹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