滍阳

更新时间:2023-11-27 08:26

滍阳,位于滍水之阳,自古为繁华之地。商、周、秦三代均为应国,汉代为父城县应乡,后魏末为雉阳县,隋代为湛水县,唐代改为滍阳县并呼为“应城”,现为平顶山市新华区滍阳镇,已有3000年历史。

千年古镇滍阳

据传说,应国早在黄帝时已是一个强大的部族,叫应龙氏,大概由东夷族的雁氏和炎帝族的句龙氏结合而成,他们助黄帝族打败蚩尤氏,定居于山西。后迁至鲁山县之应乡。滍水即因黄帝打败蚩尤而得名,滍阳因在滍水的北岸而得名。

史料记载:应,商代已建国,周武王灭殷商后,封其子于应国,周代应国为姬姓侯国。据考证,应人是以鹰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太平寰宇记》卷八汝州鲁山县云:“应国在襄城父城县西南。”这里所说的襄城父城县,即指现在宝丰县李庄乡境内的古城。有关资料显示,商周时代应国管辖的大致范围是如今的襄城县、郏县、宝丰县、鲁山县、叶县和平顶山市区。

种种史料和遗迹证明,目前新华区滍阳镇镇政府所在地南2公里许、新城区西南三四公里处,白龟山水库西北的万亩鱼虾养殖区即古应国国都所在地。

事实上,历史上的古应国国都和滍阳镇原政府所在地是一个地方,1964年因白龟山水库建成使用,原滍阳镇政府才搬迁到现在的新华区薛庄村。1964年前,繁华的滍阳镇政府所在地被当地人称滍阳街,由东滍、北滍、西滍三个行政村组成,当时已拥有人口10600人。这里因有水旱码头,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经济十分繁荣。当时该街东西南北各长1.5公里,有粮行、盐行、煤行、油行等等,其繁荣景象在宝丰县是一枝独秀,有“旱洛阳、涝南阳,好不过滍阳”之说。同时街里街外河湖众多,环境优美,是个鱼米之乡。

原滍阳镇1964年淹没前,其西寨门左边的寨墙曾镶有一石碑,上书“古应”二字,后来该镇的东滍村和西滍村还先后在原滍阳街中发现并抢救出两块碑刻,一块上刻“古应国”;另一块刻“藩滍屏香”4字。以上资料充分证明,原滍阳镇旧址即是古应国国都。据我市史学界人士估计,应国大约在春秋时期被楚国所灭。

据市文物考古部门介绍,原滍阳镇旧址西北1公里许的北滍岭上分布着一处以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应国墓和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中期的楚国墓为主体的两周时期的贵族墓地。自1986年至今长达20年的发掘中,已发掘两周两汉时期的墓葬300多座,出土随葬器物上万件,其中应国墓地一号墓出土了一个玉石鹰,根据古文字“应”“鹰”通假,于是我市将鹰城作为别名,以纪念我市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光辉灿烂的古应国文明。

神秘的古国

应,国名,侯爵。应龙,古代生翼的龙。夏商时期,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带有古应国,后来古应国的子民迁至今河南平顶山地区定居。西周初期,武王之子、成王之弟应叔被封为应侯,因封地属应国故地,国名仍为应国【西周初期应叔立国~东周早期灭国;历350余年历史】。周初到春秋之时的应国,在周王朝所辖诸侯国中,地位是非常高的,且具有一定的“监国”职能,因此,应国在周王朝建立之初,充当了开疆拓土,平叛伐逆的重要角色,也得到了周王朝的不断嘉奖,以致有诗经上所记周王“媚兹一人,应侯顺德”的赞誉。但是,随着周王朝的没落和连年征讨,应国终于国力衰竭,又加上北有晋,西有秦,东北有齐,东南有吴,可谓列强四起。更处险境的是,被称为荆蛮楚国在南方逐渐强盛起来,敢于“问鼎”于周王朝,自封为王,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屡屡入侵江淮小国。可以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吞并了江淮诸国,如史籍所说“拓地千里,封畛于汝,江汉诸姬,楚尽有之”。应国也是在这一时期,在强楚狂风暴雨般的进攻下,连史官都来不及记载,就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值得庆幸的是,应国长期隐于史载,但终于随着滍阳岭上的春秋应国贵族墓地发掘,使其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真实的历史全貌逐渐彰显出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滍阳县,后魏末置雉阳县,隋改为湛水,又改为犫城,唐改为滍阳,寻省,今为滍阳镇。”这里说的湛水,即今横穿平顶山市区的湛河。《括地志》故应城,因应山为名,在汝州叶县。武王代商,封其后於应,或谓弟。周公平武庚管叔之乱,封武王子叔韩於应。《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应的分封,当在周公东征之后。应的地望,据引《水经注》,在河南省蚩水之北。在应国贵族墓地考古发现了许多珍贵文物,证实应都位于滍阳,证明应国与邓、申等国以相互联姻的形式结成政治联盟的历史事实。应都滍阳在明清时期,是宛洛间的交通要道,是物资贸易的中转地,是商业发达的中州名镇。史籍最早见于公元前 1324 年,《左传》、《诗经》、《史记》等书皆有记载。

古应国文明

中国历史文化中,在炎黄文明的典籍史册记载中,想看点应国历史真是困难。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没有古应国的半点影子。因为作为炎黄文明的肇始——古应国文明已经早就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但历史掩盖不住真实,寒流挡不住春风。辉煌灿烂的应国文明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

周代应国从应叔立国至东周早期灭国历经350余年。然而古应国的历史自黄帝时期应龙氏朔州市应县立国至东周早期灭国已历数3000年之久。古应国文明隐藏着我国古代方国中最神秘,最深厚,最具魅力的精彩和灿烂。古应国是中华文明从传说到记载的历史见证,是黄河长江文明的交融地,是中华失落文明的中轴线,是中华文明的肇始,是中华文明的真正中心所在。

应国历史面目的全揭开使炎黄文明不被疑惑,不受指摘。使拥有5000年历史文明的华夏文明和人类最古老的古埃及文明并列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骄傲。应国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篇章,是炎黄子孙的共同财富。寻找失落的应国文明是是新世纪的重大工程,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关键所在。应国文明不在是历史的盲区,因为应国文明正在受到国内外无数的历史学家探测研究。

义务教育雏形

平顶山市滍阳镇考古碑文记载着滍阳街绅士们捐款捐地修建义学的经过,整个义学占地一百二十余亩,剩余的一百余亩地供先生们自行支配,但所有收入必须用于教育之上,凡来求学者,除购买必备书籍外,将不在另行出资,且吃住全在学校。这可能就是后来所谓的义务教育的雏形。若按碑文记载的时间即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算来,比世界上记载的实施义务教育最早的德国(公元1619年)还早上977年。滍阳街,就凭这一点,足可以让国人骄傲,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惊叹。全世界实施义务教育最早的国家是中国!是中国的河南!是河南的滍阳街!

芝英应氏的义务教育

浙江省永康市芝英古名大田。东晋时,汝南有应詹者,从晋元帝渡江而南,仕至镇南大将军,封观阳侯,其子应元,招为驸马,以功任御史大夫,后随父迁家于此。“此则南宗应氏之始。”后因族属繁衍,更村名为诸应。“宋有傅岩者,自大田徙仙居,其后裔又自仙居徙缙云。嘉熙间曰九二府君者,乃自缙云还诸应家焉。”其后有灵芝产墓之祥,乃更村名为芝英。永康市芝英是芝英应氏根源地, 芝英应氏已有1670多年辉煌历史。

【应氏大宗祠】从明清至民国,芝英有应氏祠堂72幢。多为二三进建筑。上进安放木主和香案,中下两进一般空着,作聚会之用。子孙住房遇有不幸,也可暂作居住。每个祠堂,都置有田地山房等常产。常田租给子孙永佃耕种,租谷收入作祭祀之用。祠厅管事会负责收租、祭祀。每年清明前后举行祖祭。祭祀异常隆重,祭品非常丰盛。参加祭祀子孙要临场“接筹”。以“红筹”之多寡,把祭祖的“份子”散发给参加祭奠的男姓子孙。各人“红筹”的多寡,和年龄、学历、功名的高低有关。按民国时期分散份子的标准,一个应氏男姓子孙至少可分到1份。如果年满60岁,可加1份;年满70岁再加1份,逢十累加。如果初小毕业,可加1份;高小毕业,再加1份;初中毕业,又加1份,逢级累加。多者可拿到10份以上“份子”。为了安排祭祀,事先要做大量准备工作。其中一项,就是要匡计好“份子数”,搞好筹划。

应氏大宗祠是祭祀芝英应氏始祖的场所。大宗祠管事会由族内功名高、辈份长、年龄大的人组成。从明嘉靖年间开始,至1949年,历年管事成员保持18人。合族订有二十条《家规》,其标题为:建祠宇、守封茔、抚群从、事尊长、端心术、慎言语、养童蒙、行冠礼、议婚姻、严内外、谨称谓、崇节俭、治丧葬、时祭飨、贻世业、黜异端、厚宗?、驭群小、供赋役、殖资产。男女老幼,以此律己。若有违者,合族共讨。诸如清明祭祀、划田资助学宫义学、纂修省志访核人物、议立社仓、筹建义庄、义会、开创义市、建立文会,创办学校、竞选国大代表、选拔校长镇长保长、成立消防水龙会乃至元宵活动、打更防盗等等事宜,一般都通过大宗祠管事会讨论议决或赞允。遇有族人违犯家规公德,大宗祠则采取“开大宗祠”的办法予以严肃惩治。开大宗祠时,总管事端坐于正堂,族人旁听于堂前两侧,违者罚跪于堂前。大宗祠裁决之案,县衙一般不再更改。由于这样,非应姓邻村也间有乘开大宗祠之便,委托应氏大宗祠裁决事端。宋明而后,芝英人文蔚起。明代,有应仕濂独建县学,应尚道家设私塾,应屏山创建善林书院。至清代,又有应修创建西园书院,应孟义建造洞灵书院,应鼎和营建培风书院。由是文教兴隆,芝英应氏中举者39人,登进士者有应典、应廷育、应炜、应振绪、应德完、应济川、应凤仪等7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西园书院为培英高等小学堂以后,培英小学经费全由应氏大宗祠包揽。凡是应姓,学杂费全免。

应氏大宗祠管事会的族权直至1949年5月解放时逐步解体,其儒礼遗风直至实行土地改革后废除。村镇建设和公益事业转由人民政府主持兴办。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