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04 11:17
衡水滨湖新区隶属于河北省衡水市,成立于2011年1月,辖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彭杜村乡、魏家屯镇两个乡镇,按管控区和指导区两种类型对环湖区域实施统一领导管理。
滨湖新区前身是衡水湖自然保护区。
据考证,衡水湖为浅碟形洼淀,由太行山东麓倾斜平原前缘的洼地积水而成,属黑龙港流域冲积平原中冲蚀低地带内的天然湖泊。历史上,衡水湖是古代广阿泽的一部分,广阿泽包括任县的大陆泽和宁晋县的宁晋泊。历史文献记载,衡水湖曾称信都洚、博广池、冀州海子等。相传,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以前,在这里有一个大湖泊,黄河流经于此。河北省地理研究所《关于河北平原黑龙港地区古河道图》表明,在衡水、冀州、南宫、新河、巨鹿、任县、隆尧、宁晋、辛集一带确有一个很大的古湖泊遗迹,古湖长约67公里,后来湖泊渐淤,分成现在的宁晋泊(在宁晋县附近)、大陆泽(在任县附近)和衡水湖。
衡水湖在历史资料中多有记载。《汉志》中提到:“信都县有洚水,称信洚”。《洪志》中指出:“海子所谓河也,又称洚水,即冀州海子。”《真定志》记载:“衡水盐河与冀州城东海子,南北连亘五十余里,旧名冀衡大洼。”清代贺涛《冀州开渠记》中说:“滏水自西南来,至州北境,折而东,横亘衡水界中。县城俯其南,并岸而西四五里,左转至冀州城东。地淤下,广五里,狭亦不减三里,北二十余里隶于县者曰衡水洼,南十余里,隶于州者曰海子。”清代《吴汝纶日记》中也提到:“冀州北境直抵衡水,地势洼下,乃昔日葛荣陂也。”据考证,上面几处提到的“信洚”、“海子”、“洚水”、“冀衡大洼”、“衡水洼”、“葛荣陂”等,就是现在的衡水湖。
衡水湖在历史上曾为黄河、漳河、滹沱河故道,水灾频繁。据《冀州开渠记》称:“冀中衡南之地无阡垄疃畛,而为耒?所不加者盖十余万亩也。《冀县志》中提到:“方四十里,斥囟弥望,地不生毛。”故治理开发衡水湖就成了历代州官利民成业的一件大事。隋朝的州官赵曾在此处修赵渠。唐贞观十一年冀州刺史李兴利用赵?渠引湖水灌溉农田。清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敏恪曾将衡水湖水“导使入滏,立闸以为闭纵”,“建石闸三孔,宣泄得利”,使这片荒地变成沃田。知州吴汝纶鉴于“嘉庆以后,闸废河淤”,于光绪十年开渠通滏,挖成一条长六十余里、宽七丈、深丈余的泄水河,“泄积水于滏,变沮洳斥囟之田为膏腴者且十万亩”。人们为了纪念他,称此渠为“吴公渠”。清代州学岁贡生张楚航墓表中谈到吴公渠修成后的情况时说:“自州城西北八里,尉迟潭迤东北六十里至衡水县治增田十余万亩。斥囟泽洒悉变膏沃。”,《冀州开渠记》中也说:“水既有归,田皆沃饶”“夏秋水盛,舟楫往来,商旅称便,州境遂富。”。《信都竹枝词》中也有记载:“漳河水浊滏水清,二水同流静不争。中有鲤鱼长尺半,为郎伴作解酲羹。”
尽管历代州县曾多次治理衡水湖,以趋利避害,造福民众,但真正科学规划、整体治理衡水湖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8年,冀县对衡水湖重新治理,在洼内筑西围堤,搞东洼蓄水灌溉,但因工程不配套,提水能力差,长期高水位蓄水致使周围土质盐渍化,故于1962年放水还耕。
1972年冀县修建东洼水库。
1974年衡水地区又组织冀县、枣强、武邑、衡水四县重修东洼。
1977年扩建西洼,到1978年为止,将衡水湖建成了一个能引、能蓄、能排的成套蓄水工程,习惯上称为“千顷洼水库”。
2011年1月,滨湖新区成立。
截至2014年,滨湖新区辖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彭杜村乡、魏家屯镇两个乡镇,72个村。管委会红旗大街3369号。
滨湖新区地处河北省衡水市境内,位于衡水市桃城区西南,北倚衡水市区,南靠冀州区,京开路(106国道)沿衡水湖边穿过。滨湖新区辖区面积296平方公里。
滨湖新区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0℃,年降雨量518.9mm。
截至2014年,滨湖新区已观测记录到鸟类310多种,其中,黑鹳、东方白鹳、丹顶鹤、白鹤、金雕、白肩雕、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灰鹤等二级保护鸟类46种。
截至2021年,其中管控区166平方公里、现状人口6.9万人。
2014年,滨湖新区全年GDP总量109354万元,增速约为9%;固定资产投资177647万元,增速约为11.3%。财政收入完成1.3亿元。
2015年上半年,滨湖新区完成5.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44.7%,增速5.2%,增速在13个县市区中排名第11位。其中,三产占GDP比重为46.5%,名列前茅。2015年预计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0998元,上半年完成4485元,完成全年目标的40.8%,同比增长7.8%,增速在13个县市区中排名第13位;预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8394元,上半年完成7810元,完成全年目标的42.5%,同比增长8.3%,增速在13个县市区中排名第12位。
2015年,滨湖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77亿元,上半年完成1.3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50.4%,增速6.9%,增速在13个县市区中排名第3位。
2014年,滨湖新区衡水湖景区接待游客140万人次,同比增长15.9%;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8.6%。
2015年,滨湖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任务6.23亿元,上半年完成2.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43.3%,增速9.7%,增速在13个县市区中排名第4位。
截至2015年5月,滨湖新区衡水湖景区接待游客17.8万人次(市外游客约占60%),同比2014年增长37.9%。截至2015年8月,已接待80万人次。预期到2015年年底,游客数量将突破150万人次。同时,景区辐射半径不断扩大,签订了京津冀旅游一卡通、西安行游天下自驾车护照合作协议,加入了京津冀旅游发展合作联盟、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联盟,与18个城市近200家旅行社进行了业务对接,进一步促进了客源地由省内向鲁、豫、晋、蒙、辽等京津周边地区的辅射。
上半年滨湖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9亿元,同比下降29.2%,增速在13个县市区中排名末位。下半年加快项目建设力度,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
2015年,滨湖新区外贸进出口任务35万美元,上半年累计完成7万美元,全部为出口,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9.31%,同比下降57.37%,增速在13个县市区中排名第12位。
2015年,滨湖新区预计财政收入完成1.5亿元,上半年完成5702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38%,增速7.2%,增速在13个县市区中排名第8位。
截至2011年,滨湖新区修路2400米(彭杜1000米、魏屯1400米),打井4眼(彭杜1眼、魏屯3眼),争取变压器3台(彭杜);引进项目1个(彭杜)。
衡水湖湿地公园
位于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6国道西侧,是保护区最主要的旅游聚集区,也是保护区开展湿地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包括游客接待中心、湿地主题广场、科普宣教中心、湿地水生植物园、湿地监测管理中心、水上游乐园、湿地公园码头等。
芦苇荡
是衡水湖独特景观之一,衡水湖内众多水路两旁、渔村周围,生长着大片的芦苇,夏季郁郁葱葱,冬季苍苍茫茫,人如其中,如入迷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景色优美,令人心旷神怡。
荷花淀
现有白芍药、友谊牡丹莲、大洒锦、中南海古莲、唐招提寺莲、粉牡丹、白雪公主、中日友谊莲、春不老、翡翠莲等国内外知名荷花品种和数十种荷花盆景,以及菱角、芡实等可观赏水生植物。是集观光、休闲娱乐、生产科研、文化展示于一体的荷花生态园。
梅花岛
绿地成荫,鲜花盛开,围岛散步,观赏衡水湖秀丽景色。岛内动物有:内蒙骆驼、云南孔雀、猴子、大雁、美国产火鸡、山鸡、中华绿蛋鸡、澳洲鸵鸟、梅花鹿、珍珠鸡、内蒙牧马、小白免、鹦鹉。岛上颇受欢迎的项目还有垂钓、挖野菜、采苜蓿等,并可向游客提供农家小院午休。
三生岛
岛内软硬件设施以纯生态旅游为标准。主要项目有:趣味体育类、平衡竞渡、浑身摸鱼、垂钓廊亭等。农耕文化苑展现昔日纯朴的风土人情及生活场景;林荫文化广场,让游客不仅可以体会民间艺术的悠远韵味,还可以与演员同台竞技,共同娱乐。另可尝到纯粹农家饭、地方小吃、住农家院、观农家景、享农家乐。
竹林寺
衡水湖内有一紫微仙山,夏秋时节常出现海市蜃楼幻景,嘉靖年间一位冀州官吏召集巧匠,依照所见美丽幻景,在州城东北建造了竹林寺,香火极盛。后因洪水冲击等原因而毁废。如今,依传说中的竹林寺又耸立起一座古朴壮美的新竹林寺,使古老的传说增添了新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