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石

更新时间:2024-09-04 19:52

潘文石,男,1937年生于泰国曼谷,民盟盟员,中国生物学界泰斗,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大熊猫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主任。

人物简介

1987年他主持的“大熊猫生物学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一等奖,1990年主持的“秦岭大熊猫的生态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二等奖。

潘文石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动物遗传专业。1958年参加中国第一支珠穆朗玛峰探险队,对世界第一高峰进行科学考察,并于1962年与人合作撰写了80万字的《中国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报告》。60年代主要从事哺乳类鸟类的多样性、系统分类区系特征及生态适应的研究。70年代开展小鸭病毒性肝炎和鸡的支原体病研究(包括病源学、病理学流行病学等)。80年代起,开始对大熊猫进行研究,前期作为中国专家参与国际合作研究,1985年起领导一支综合队伍,对秦岭大熊猫生态学进行深入研究。撰写有大量长篇专著,如与人合作的《The Giant Pandar of WoLong》《卧龙的大熊猫》《秦岭一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等。单独完成《大熊猫的故事》,获宋庆龄儿童文学银奖。还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中、英文论文40多篇。

2010年,潘文石获得由凤凰卫视等海内外十余家知名华语媒体机构推选的“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以表彰他在野生动物研究、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作出的积极努力与突出贡献。

家庭成员

妻子:戴灼华

学术精神

潘文石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课的时候,他首先要讲的总是如何做人、做事和做学问。他告诉学生们,一个科学工作者追求的不是物质,而是对人类奉献的精神!

他和他的研究生们因为缺少资金,常常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有的时候从野外回北京三十多个小时的路程,他们也从来不坐卧铺;潘文石出生于华侨家庭,研究资金不够的时候,他常常从自己家里拿来钱维持野外的研究;可这一切,他们都没有抱怨过。在崇左的研究基地潘教授曾经居住过得几个破砖房外还刻着八个大字“君子之居,何陋之有?”

潘文石对待科学一向是不含糊的。他掌握了许多大熊猫的第一手资料,但在没有确定之前从不急于发表。他的两个学生曾经因为做假记录而被他当即轰走。

“写一堆论文是救不了任何生物的,不论是猴子还是人类。”他说,“现在有许多人为了吸引人的眼球,不惜作假,昧着良心做研究。这不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做的事。”

潘教授还经常用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来比喻当代的自然环境:“方舟是在大水之前建成的,这不是我说的,这是上帝说的。”

野生动物的灭绝不给你时间改正错误,在科学面前,我们没有机会去改过。”潘文石这样说道。

出版图书

研究历程

大熊猫研究

1980年起,潘文石在卧龙和秦岭的野地中对野生大熊猫进行了长达17年的研究,深入了解野生大熊猫的生存方式及生存压力,弄清了大熊猫濒临灭绝的真正原因,为国宝大熊猫保存了一片自由安宁的栖息地。关于大熊猫,潘文石创下了许多世界第一:第一次发现了野生大熊猫的社会结构行为方式、婚配方式;第一次发现了大熊猫的DNA多样性还没有下降到近亲繁殖的程度。

潘文石的研究表明,大熊猫的生存并不完全取决于自然力,而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的爱护和管理。此后的事实表明,随着秦岭大熊猫分布区腹地的伐木更为广泛地停止,秦岭大熊猫的生存繁衍开始显出生机。

一时间,潘文石成为国际著名的大熊猫研究专家。只不过,与许多科学家不同的是,潘文石的研究成果并没有过多体现在他发表的论文上。

“如果发表论文能保护野生动物,那么大家光发表论文就行了。”跟随潘文石十多年的小秦对记者转述教授经常说的一句话。此外,潘文石认为,任何一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都必须长时间才能见效,可能是10年、20年甚至30年。

白头叶猴研究

大熊猫的生存状况基本稳定之后,潘文石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灵长类濒危动物白头叶猴民间企业三结合的方式,积极倡议,并身体力行,在研究、保护白头叶猴的同时,着力解决当地百姓的能源、饮水、教育、医疗等问题,努力探索一条兼顾珍稀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广西崇左,潘文石和他的学生建立了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而不是“仅仅从纯科学出发”的研究。在他的努力下,当地的喀斯特地貌和世界上白头叶猴两大资源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环境旅游产业

潘文石更像是一名社会活动家。为了在农村示范推广替代能源——沼气,让农民不上山砍柴而破坏生态环境,潘教授甚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一个村口贴出了收购牛粪的告示。结果,家家户户都抢着送来牛粪

农户们在亲眼看到臭烘烘的牛粪制成沼气竟然可以提供照明,而且仅用三四头牛的粪便就可以制造出沼气供一家人烧菜做饭后,沼气在当地以非常快的速度推广。

这些举措直接减轻了农民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了人及野生动物的生活质量。此外,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正在逐步显现——一天清晨,潘文石一打开门,就发现门外站着一位面色焦急的农民,他是为自己劳动时不小心失手砸死了一条蛇而专程向潘文石道歉的。

“别的科学家注重研究,潘教授则更多地关注人。”助手小秦说,在潘教授的眼里,一切伟大的事业都要先从伦理开始。首先,要把人类长期的破坏自然的角色转变成为自然的保护者,必定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其次,全球要解决的环境核心问题就是,提高最贫穷的一部分人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保护环境,并让他们的后代能持续生存下去。

潘文石教授在研究白头叶猴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栖息地减少及偷猎者的双重打击,广西特有的白头叶猴在野外只剩下约700只,比大熊猫还稀少。因此,开展保护行动是当务之急。

潘文石教授是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呢?一方面,他率领科研小组对白头叶猴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繁殖组群等进行观察研究;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向当地农民和政府部门宣传环保知识,并用自己节省下来的财物帮助当地农民改善做饭条件和教育条件。与在秦岭研究大熊猫时相比,他这次更注重寻找一种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

1996年,潘文石教授和他的同事刚开始研究白头叶猴时,住在简陋废弃的兵营里,从没洗过澡,顿顿方便面,每天只是进山看猴子,这引起当时的县委书记的注意,他请这些学者进城吃饭和洗澡。于是,潘教授认识了许多当地领导,有机会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工作,讲保护白头叶猴和它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讲“生态旅游”对保护白头叶猴和发展当地经济的意义。1997年初,按照潘教授的建议,县里关闭了一座采石场。次年又关闭了另一座采石场。后来那里成为白头叶猴一个7口之家的领地。

潘教授走访与白头叶猴比邻而生的雷寨村村民时发现,当地村民喝的是混浊的池塘水。池塘里还有水牛在洗澡,村里许多人肝肿大,青年人想参军都不合格。他把问题反映给了县领导。县政府拨款在雷寨修建了蓄水池,引山泉水进村。雷寨人喝上了清水,潘教授自然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村民们不再偷猎了,有的还教育外来的偷猎者。有一次,三个当地农民在山里救出一只被铁夹子夹住的白头叶猴,他们把受伤的猴子送到潘教授的研究小组。经过包扎以后,猴子被送回大自然,农民们没要一分钱。这些都使学者们认识到,帮助当地老百姓就是帮助白头叶猴。

1998年5月,潘教授邀请一对美国朋友访问崇左,并参观了附近的巴兰屯村简陋的小学校,为这所学校争取到了2.5万美元的捐款。2000年10月,潘教授在美国接受了5万美元的保罗·盖地野生动物保护奖,不久又获得10万元人民币福特汽车环保奖。他决定把钱用于在雷寨和巴兰屯两村推广使用沼气。他说:“沼气能代替木材为农民提供燃料,这样,农民能放弃砍伐白头叶猴赖以生存的山林。”

他的善意和慷慨得到了回报。如今,当地农民的环保意识有了根本的改变,偷猎动物的行为已基本得到扼制,烧山垦荒毁林的传统生产方式被政府明令禁止了。保护生态环境,爱护野生动物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而且,崇左县政府已于2001年3月投入200多万元把兵营改建成了白头叶猴的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医学部也在崇左建起了医疗站。医疗站对所有人开放──所有这些努力的回报都将是白头叶猴的福音。

经过几年的努力,潘文石科研小组欣喜地发现到2001年6月为止,广西崇左县境内的20多平方公里的研究基地内,白头叶猴已由1996年的不足百只增加到212只。潘文石的梦想──“把当地美丽的喀斯特地貌风光与世界的白头叶猴两大资源合理利用,开发成为一种全新的环保旅游产业,以求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成为现实。世界上惟一的白头叶猴生态公园将于2002年在广西崇左县建立。这个生态公园,总面积约24 km2,总投资3 000万元左右,在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白头叶猴种群,总共有18群约240只。直至今日(2015年四月13日),广西崇左的白头叶猴总数量已从当初的96只,变成了900只。

“一个是伦理问题,一个是现实问题。两个问题都解决才能使社会向前发展。”潘文石说。

中华白海豚研究

中华白海豚也同样面临着生存危机,于是,他的研究计划上又增加了一项--现代化工业化浪潮下中华白海豚的生存之路。潘文石花了6年的时间对白海豚的生存地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他在政府和百姓中不断奔走,解说白海豚保护理念,提出合理工业规划,为北部湾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双赢的实现而不懈努力着。

2013年3月11日下午,记者一行采访潘文石教授。“为什么白海豚选择在这里生存?”潘教授以这样自我问答的形式引入谈话。“那是因为这里有生活着众多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有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在这一片自由的海洋水域内,有着可以跟世界上任何生物多样性相媲美的大风江生态系统及浅海生态系统。这里是一片人间的净土,是钦州人最宝贵的财富,而白海豚则是其中最独特的!”他饱含感情的述说,流露着一位生物学家对白海豚,对海洋保护深切关心和执着的追求。

潘文石说,让白海豚有一片安全栖息地,这是钦州人共同的事业,是任何人都应该关注关心的问题。他提出,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和管理,海洋执法部门要加强执法管理,负起责任,对非法养殖花甲螺非法捕捞进行管制。“钦州市政府发布的开展打击非法养殖花甲螺、非法捕捞转向行动的通告,我觉得很好,既要教育又要管理,这才是正确的方式。”提到市政府3月8日出台的政策,潘文石为之振奋,连声称赞。“钦州经济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踏上现代化的道路,走上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要建立工业化的城市,更要保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首要的象征性就是白海豚,她们不仅能激发人的智慧和灵感,更提醒我们为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财富”。

古人类研究

除了在生物学领域上取得的丰硕成果,2009年10月,潘文石还有一个意外重大发现:在广西江州木榄山附近山洞中偶然找到了距今约11万年的早期现代人下巴颏。这个发现足以证明左江流域过去是早期现代人类的伊甸园,同时也为现代人多起源学说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

获得荣誉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潘文石是一个具有更多传奇色彩的科学家。他有着几十年在野外研究熊猫白头叶猴的生活经历;他的活动领域经常在海拔2000-3000米的高度;他是唯一能够登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中国人;他也是带领着一帮热血沸腾的学生研究野生动物、为环境保护摇旗呐喊的北大教授。

1987年他主持的“大熊猫生物学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一等奖。

1990年主持的“秦岭大熊猫的生态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二等奖。

1996年获得了由荷兰王子颁发的保护野生生物——诺亚方舟金奖,并被邀请携妻女到荷兰领奖,潘文石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得知获奖消息时,潘文石正在广西一个没有人烟的山洞里对白头叶猴进行研究,于是他回复道:“我非常感谢国王授予我奖章,但是我正在开展一项新的科学研究,无法离开,能不能给我寄来?”荷兰王室回信说,我们很理解一个科学家时间的宝贵和重要,这个奖章一定是你的,但是不能随便寄出。1997年,潘文石回到北京,荷兰王室派大使专程去给潘文石颁奖。

1999年,因在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工作中的突出成就而获世界野生生命基金会(WWF)颁发的最高奖:鲍尔·盖提(Paul Getty)奖;

2000年,获“福特汽车环保奖”之“长江奖”(自然环境保护类);

2004年,被全国教科文卫总工会评选为全国十位“师德标兵”之一;

2006年,被北京民盟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盟员”称号;

2008年,获“福特汽车环保奖”之“生态文明贡献奖”;

2010年3月,获得由凤凰卫视等海内外十余家知名华语媒体机构推选的“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以表彰他在野生动物研究、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作出的积极努力与突出贡献。

2011年1月,当选北京大学首届年度“感动北大”人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