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4 13:14
灰仓鼠(学名:Cricetulus migratorius),别称仓鼠、搬仓。灰仓鼠身体中等大小,体较粗壮,尾较长,吻钝,耳圆,夏毛体背部黑灰色,幼体灰色较重,老年个体带有沙黄色。
灰仓鼠身体中等大小,体长最大可达120mm以上。体较粗壮。尾较长,尾长大于后足长,约为体长的30%。吻钝,耳圆。
灰仓鼠夏毛体背部黑灰色,幼体灰色较重,老年个体带有沙黄色。个体越老,沙黄色越浓。背部毛的毛基深灰,灰色毛基约占毛全长4/5。幼年个体毛尖灰褐色,老年个体毛尖带有黄褐色。背毛中混有稀而细长的全黑灰色毛。背中央黑灰色较浓,体侧黑灰而沾褐色,头背面与体背色相同,但毛较短,灰色毛基占毛长的1/2。腹面浅灰白色,颏、喉、前胸部和鼠鼷部内侧的毛为纯白色。腹面其他部分的毛基浅灰色,约占毛长的2/3。体侧面的白色毛毛基灰色较深而长,约占毛长的1/2。背腹两色在体侧的界限分明。背面颜色在前肢、后肢外侧部向下延伸,使前后肢外侧与背同色。前肢向下延伸部色浅淡,至前臂处,接近腹面颜色。腹侧中部腹面灰白色向背方突入。四足的背面均被白色短毛,掌裸露。耳的背面基部具棕色细毛,幼体显灰色。耳廓内部皮肤黑灰色而具稀疏细的白毛,一般不超过耳缘。耳缘具狭窄的灰白色短毛边。尾毛上下两色。背面为灰褐色,腹面淡灰白色,而使尾上下色不同,少数个体上下均为灰白色。
灰仓鼠头骨整体轮廓窄而长。鼻骨较长,后端显宽,不呈尖形,与额骨接缝齐而平。两块额骨在眶部隆起,上颌骨的背方也隆起,使头骨眶部中央呈一纵向凹陷。眶上嵴不明显,眶间较平坦,眶间宽较小。脑颅显前后稍长的圆形,后头部则显狭窄,顶骨部稍隆起。顶骨前方外侧角较钝,向前伸不达眶后缘。顶间骨较大,近三角形,突人顶骨的尖角为钝角。枕骨向后突。枕髁基本与枕骨后缘平齐。颧弓前后较直,与头骨平行,颧弓较细。门齿孔狭长,其后缘不达第1臼齿前缘连线。翼窝几达臼齿后缘连线。听泡较大而隆起,前端尖,伸达翼窝,后端钝圆。
灰仓鼠门齿细长。上臼齿具2纵列齿突。M1呈前后向的长方形,具3对齿突。M2方形,具2对齿突。M3虽也具2对齿突,但第1对非常明显,而最后一对齿突内侧者发达,外侧齿突却低而小,使M3呈近三角形。经磨损后,M3后端形成一三角形凹陷。下颌3枚臼齿,M1近长方形,具3对齿突,其第1对较向中央靠近。M2方形,具2对齿突。M32对齿突,最后一对外侧者发达,内侧者小。两纵列齿突,内侧齿突稍靠前。
灰仓鼠栖息范围甚广,从荒漠平原,半荒漠平原,低山丘陵草原,山地草原,山地森林草原,一直上升到亚高山草甸,甚至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草甸。山地多选择灌木草地、林缘、苗园、河谷及山坡砾石堆,以及临时性土木建筑物和牲畜棚圈内或住宅作为栖息位点;平原区则选择农田、渠岸、林带、休耕地、坟堆、田埂等地作为栖息位点。
灰仓鼠打洞穴居,洞道比较简单。在大块砾石、倒木和其他天然掩蔽物下筑巢,农区则喜于地埂、土丘、谷垛草堆等处打洞筑巢。城镇居民区还可营巢于建筑物和家舍之中。洞口常开在阴暗之处,一般有2~3个出口,1或2个巢室和数个仓库。洞径2~4cm,洞道垂直深入地下,至一定深度后,改为平行洞道,最深处约1m。洞系占地约2m2(赵肯堂,1981)。鼠洞分散,不似沙鼠类洞穴成群。
灰仓鼠活动能力强,黑白天均可活动,但以夜间活动为主,特别是黄昏和黎明最为活跃。活动范围较小,一般不超过其栖息生境。单独活动,不冬眠,冬季多在雪下活动。
灰仓鼠食性复杂,食物包括各种农作物种子和茎叶以及野生的各种植物和昆虫与软体动物(鳞翅目的幼虫)等。喜欢储粮,其窝内储存数百克的食物。夹囊一次就可搬运种籽,如向日葵籽40多粒。
分布于阿富汗、阿塞拜疆、保加利亚、中国、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约旦、哈萨克斯坦、黎巴嫩、摩尔多瓦、蒙古、巴基斯坦、罗马尼亚、俄罗斯、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土耳其、乌克兰。在希腊可能灭绝。
中国分布在西北地区。
灰仓鼠繁殖能力强,一年可繁殖多达3次。繁殖期3~9月,繁殖高峰为6~7月。通常每胎产仔5~8只,最多可达13只。幼仔3周左右离洞开始单独活动,并于当年秋天即可加入繁殖种群。
(资料来源:)
种群分布不零散。灰仓鼠在高加索山脉和中亚的合适的栖息地很常见,在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甚至比小家鼠数量更多,然而,在其他地区(如巴尔干半岛)种群则很稀少。其种群数量趋势未知。
在中国灰仓鼠种群基数比较稳定。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