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辉区

更新时间:2024-10-11 21:00

爱辉区,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黑河市东部,地处大兴安岭东部、小兴安岭西北部的低山丘陵地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1444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爱辉区辖4个街道、4个镇、7个乡,另辖23个乡级单位。截至2023年末,爱辉区总人口184140人。

历史沿革

唐朝时期,为室韦居地。中原王朝为了管辖这里,在黑龙江西部设置了室韦都督府,实行有效统治。

辽朝时期,归西北路招讨司管辖。

金朝时期,在黑龙江地区设置了蒲与路,管辖包括这里至外兴安岭的大片土地。

元朝时期,最早属于乃颜封地;为加强内地与边疆的联系,设立了许多的“站赤”,其中位于今“江东六十四屯”区域的失宝赤万户府,即为通往黑龙江中游的终点站,爱辉区域属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

明朝时期,为了管辖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在亨滚河口的特林设立了奴尔干都指挥使司,在东北地区设立了许多“卫”“所”和“地面”,今富拉尔基、坤河即为当时的“卫”“所”,黑龙江“地面”包括爱辉区全境。

清朝时期,爱辉一带居住着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今小黑河屯附近和爱辉镇驻地,即为当时的达斡尔人屯寨“科科列依”和“托尔家屯”。居住在黑龙江北多科屯的达斡尔族首领巴尔达奇曾多次率众向清朝政府朝贡,表示臣服,并娶了清皇族公主,成为“额驸”。顺治三年(1646年),爱辉区域由盛京总管、盛京昂班章京管辖。顺治十七年(1662年),划归宁古塔将军管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抗击沙俄的武装入侵,清政府在江左岸旧爱辉设置黑龙江将军治所。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黑龙江将军治所迁至江右岸爱辉(今爱辉镇),并先后两次组织了雅克萨反击战,把沙俄侵略者赶出了黑龙江右岸。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裁撤爱辉副都统,改设爱辉兵备道;同年,在爱辉设置爱辉直隶厅,在黑河设置黑河府,爱辉直隶厅与黑河府隶属于爱辉兵备道,爱辉直隶厅为爱辉县前身。

民国元年(1912年)6月,北洋政府撤销爱辉兵备道;同年7月,成立黑河道,迁道署于黑河,又撤销黑河府并入爱辉直隶厅,此时的爱辉直隶厅隶属于黑河道。民国二年(1913年),黑河道改称为黑河观察使;同年3月,爱辉直隶厅改称为爱辉县公署,始建爱辉县,县内旗地被废除。民国三年(1914年),黑河观察使又改称为黑河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黑河道又改为黑河市政筹备处,同时爱辉县公署又改称为爱辉县政府,此时期爱辉县公署、爱辉县政府隶属于黑河观察使、黑河道和黑河市政筹备处。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春,日伪军队进驻爱辉,在爱辉成立了伪爱辉县公署;同年5月,伪满政府撤销原黑河市政筹备处,成立黑龙江省驻黑河办事处;同年9月1日,伪爱辉县公署由爱辉迁往黑河,黑龙江省驻黑河办事处撤销,其所辖事项移归爱辉县公署接管。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黑河设立了满洲采金会社黑河总局,将民国时期县内金矿强行划归其所有;同年10月,伪满民政部在黑河设立了黑河省公署开设办事处;同年11月,又改为黑河省公署筹备委员会;同年12月1日,伪黑河省公署于黑河正式成立,伪爱辉县公署隶属于伪黑河省公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解放了爱辉;同年11月19日,成立了黑河地区第一个人民民主政权——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接管了黑河临时治安维持会,其管辖区域为孙吴、逊克、乌云、佛山、呼玛、欧蒲、漠河、爱辉八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根据苏联红军要求,将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与爱辉县政府合并改为黑河治安维持会;同年4月1日又恢复了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同年7月24日,根据黑龙江省政府的命令,爱辉县政府归并于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施行行政办事处兼爱辉县政府工作;同年9月16日,又根据省政府命令,撤消黑河行政办事处,成立了黑河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仍兼爱辉县政府工作)。

1954年2月,爱辉县政府改称为爱辉县人民委员会。

1967年4月,成立了爱辉县革命委员会。

1980年11月,撤销了县革命委员会,建立了爱辉县人民政府。同年年底,黑河镇、幸福公社、西岗子煤矿、东方红煤矿从爱辉县分出,建立黑河市。

1983年6月,爱辉县并入黑河市。

1992年3月,黑河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首批沿边开放城市。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黑河地区,设立黑河市(地级);撤销黑河市(县级),设立黑河市爱辉区(县级)。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爱辉区辖4个街道、4个镇、7个乡:兴安街道花园街道海兰街道西兴街道西岗子镇瑷珲镇罕达汽镇上马厂镇幸福乡四嘉子满族乡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张地营子乡西峰山乡新生鄂伦春族乡二站乡,另辖23个乡级单位:大平林场七二七林场望峰林场卡伦山林场胜山林场二站林场三站林场大岭林场桦皮窑林场滨南林场江防林场、河南屯林场、西岗子试验林场、大新屯储木场宋集屯煤矿西岗子煤矿东方红煤矿锦河农场红色边疆农场奶牛场种畜场第二良种场第一良种场。区人民政府驻兴安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爱辉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黑河市东部,介于北纬49°24′—50°58′、东经125°29′—127°40′之间,北与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接壤55千米,南与孙吴县接壤90千米,西与嫩江市接壤283千米,东隔黑龙江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相望(边境线长184.3千米)。全区总面积为14446平方千米,南北纵距174千米,东西横距130千米。

地形地貌

爱辉区地处大兴安岭东部、小兴安岭西北部的低山丘陵地带,西部为低山丘陵,东部为丘陵和黑河盆地。

气候

爱辉区地处中高纬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横跨四、五、六三个积温带。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498.1毫米,日照时数为2400.4小时,年≥10℃的活动积温为2378.6,全年优良天气350天以上。

水文

爱辉区境内共有河流137条,年均水流总量可达28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爱辉区境内可耕地面积184.1万亩,农村人均占有耕地29.8亩,适宜机械化耕作,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矿产资源

爱辉区境内已发现矿藏69种,其中以煤炭、黄金储量最为丰富,煤炭普查储量近11亿吨,已探明黄金储量80吨、硅矿100万吨、电石灰岩1200万吨,大理石、石灰石、玄武岩、珍珠岩和石英砂等储量也十分可观。

森林资源

爱辉区境内林地面积92.6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8.50%。其中,木材总蓄积量4300万立方米,主要有红松、樟松、柞树、桦树等30余种木材。

生物资源

爱辉区境内有狐狸、熊、野鸡、飞龙等野生动物80余种;野生植物366种,有升麻、苍术、兴安杜鹃、黄芪、黄芩、刺五加、五味子、狭叶柴胡、桔梗、赤芍、龙胆等重点野生药用植物,蕴藏量分别为:升麻73.5万千克,苍术53.2万千克,兴安杜鹃104.1万千克,黄芪11.7万千克,黄芩1.5万千克,刺五加11.5万千克,五味子19.4万千克,狭叶柴胡0.8万千克,桔梗1.3万千克,赤芍34.8万千克,龙胆19.1万千克;有蕨菜、黄花菜、茼蒿、老山芹等山野菜100多种,年产蕨菜5万吨,老山芹2000吨;有都柿、黑加仑、五味子以及桦树汁等野生浆果100多种,年产都柿600吨;有松子、榛子、山核桃等野生坚果50多种,黑木耳、猴头、蘑菇等野生食用菌60多种,年产鲜品近10万吨。

人口

数量

截至2023年末,爱辉区总人口184140人,男女比例97.8:100。人口出生率4.18‰,人口死亡率10.37‰,人口自然增长率-6.19‰。

民族

截至2022年4月,爱辉区有满、回、达斡尔、俄罗斯、鄂伦春等25个少数民族,3个民族乡,21个民族村,少数民族人口1.8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7%。

经济

综述

2023年,爱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3.51亿元,同比增长3.8%;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6.5:18:6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1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96亿元,同比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04元,同比增长4.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41元,同比增长6.7%。

第一产业

2023年,爱辉区第一产业增加值13.81亿元,同比增长5.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63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19.37亿元,同比增长6.1%;林业产值2.76亿元,同比增长5.8%;牧业产值5.92亿元,同比增长2.4%;渔业产值5465万元,同比增长10.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5亿元,同比增长10.7%。粮食总产9.32亿斤,同比增长10.34%。人工造林面积1747公顷,同比下降21%。年末生猪存栏25808头;牛存栏34945头,其中:肉牛存栏34579头;奶牛存栏366头;羊存栏24406只,其中:山羊1415只;绵羊22991只;禽存栏112442只。全年猪出栏53903头;牛出栏15448头;羊出栏12294只;禽出栏152187只。全年猪肉产量4330吨;牛肉产量2624吨;羊肉产量213吨。禽蛋产量1820吨;牛奶产量23375吨。渔业养殖水面5260公顷。各类水产品产量3300吨,同比增长6.1%,其中养殖产量3170吨,同比增长6.4%。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50941吨,同比增长52.8%。农药使用量639吨,同比增长3.6%。

第二产业

2023年,爱辉区第二产业增加值15.03亿元,同比下降17.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销售收入51.09亿元,同比下降11%。利润总额3.29亿元,比上年减少3.77亿元。税金2.63亿元,同比下降5.9%。全年建筑业总产值4.46亿元,同比下降0.2%。

第三产业

2023年,爱辉区第三产业增加值54.67亿元,同比增长9.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6%。从行业看,批发业同比增长99%;零售业同比增长3.2%;住宿业同比增长13.8%;餐饮业同比增长33.3%。全年接待旅游人数332.9万人次,同比增长50.9%;旅游业总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50.7%。

交通运输

2023年,爱辉区完成农村公路翻建5条公路22.715千米。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爱辉区共有中小学教职工1362人。其中:完全中学教职工196人;初中教职工461人,其中(初级中学247人,九年一贯制学校214人);小学教职工705人。中小学专任教师1260人,其中:完全中学专任教师188人(高中107人,初中81人);普通初中专任教师327人(其中:初级中学240人,九年一贯制初中专任教师87人);小学专任教师745人(其中:普通小学专任教师660人,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分专任教师85人)。职业高中教职工57人,专任教师55人。幼儿园(含民办)教职工525人,专任教师250人。完全中学1所(第五中学),高中班数24个;招生396人,增加0人;在校生1156人,减少20人;毕业生388人,增加33人。职业高中1所,专业7个;招生34人,减少34人;在校生166人,减少54人;毕业生89人,减少10人。初中9所(初级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班数65个,招生670人,减少74人;在校生2174人,减少29人;毕业生697人,减少180人。初中巩固率100%。小学14所(含5个教学点),班数229个,减少2个;招生1292人,增加54人;在校生7965人,减少32人;毕业生1271人,减少100人。小学生辍学率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40所,减少6所,在园幼儿3042人,减少461人。

文化事业

2023年,爱辉区图书(含期刊)增加15313册,总藏量:104228册。(因2023年馆藏图书做剔旧处理,故馆藏图书数量比2022年度数量减少)。开展线上推送优秀书籍、讲座、授课等公共文化活动760余期。村级文化场所89个,村级文化广场89个,“蒲公英”文艺小分队三十多个,为8个乡镇三十多个村屯持续送文艺演出、非遗展示,为各村屯文艺培训1360余课时,线上课堂720余期。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爱辉区共有医疗机构195所,其中:综合医院1所;中心卫生院4所;乡(镇)卫生院7所;妇幼保健站1所;农村疾病控制中心1所;农村卫生所78所;民营个体医疗机构98家;社区服务中心3个;农场医院2家。实有病床361张。卫生机构人员89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87人。

社会保障

2023年,爱辉区企业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4274人,比上年增加444人。其中:企业职工3721人,增加135人;个体10553人,增加309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工人数5127人,比上年增加7人。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875人,比上年增加1375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5078人,同比上年增加69人。城市医疗救助1905人次,救助金103.9121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60人次,救助金18.9380万元。全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444人,发放保障金2488.3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68人,发放保障金279.99万元。城市特困供养182人,发放供养资金259.04万元。农村特困供养314人,发放供养资金479.26万元。全区公办养老院1所,养老院面积10525平方米,供养人数113人。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爱辉”作为地名,有“艾浒”“艾虎”“艾呼”“爱呼”“艾浑”“瑷珲”“爱辉”等多种写法,出现的顺序为艾浑、爱浑、爱珲、瑷珲。现所称“爱辉”,是为简化生僻字,根据国务院文件,1956年由“瑷珲”改成的。关于“爱辉”的含义,历史上的解释大体上有三种,一是蒙语“可畏的武士”的意译;二是满语“母貂”之意;第三种解释为“美玉”。

方言

爱辉区方言属东北官话,是北京官话方言次方言东北官话的地方变体,属于汉藏语系—汉语—东北官话—黑松片—嫩克小片。东北官话里,古入声的清音声母字今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且并无明显规律,这点与北京官话类似。但东北官话里的古清音入声字今转为上声的比北京多得多。东北官话四声调值和北京官话相近,但阴平的调值音比北京低。

非遗文化

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

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传统技艺。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的工艺流程包括皮张采集、鞣皮、拼剪缝合、染色、纹饰、刺绣等,生产的成品按用途可分为服饰、生活用品、宗教用具等类别。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族的狍皮生活用品有被子、大衣、手套、帽、套裤、靴子、荷包、挎包等,这些用品主要用扎刀和其他一些独特的工具制成。狍皮用品的制作是鄂伦春民族充分利用自身创造的兽皮文化抵御寒冷、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积极生存的创举。2008年6月14日,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元宵节(瑷珲上元节)

元宵节(瑷珲上元节),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民俗。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在瑷珲古城则称为“上元节”,是集汉、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文化为一体的重大节庆活动,兼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2021年5月24日,元宵节(瑷珲上元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风景名胜

爱辉区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点3个、AAA级旅游景区景点2个,是黑龙江省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重要承办地,先后荣膺“中国知青文化旅游胜地”“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新时代·中国绿水青山最佳旅游名区”等称号。

瑷珲历史陈列馆

瑷珲历史陈列馆,坐落于黑龙江中游右岸、瑗珲新城遗址内,是中国唯一一处以全面反映中俄东部领土演变历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现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瑗珲历史陈列馆始建于1975年,2000年9月改扩建,2002年6月15日新馆落成并对外开放,新馆园区占地10万平方米,现展厅面积总计7000平方米,自2008年3月28日起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瑗珲历史陈列馆以遗址、建筑、陈列“三位一体”的展陈方式,递进强化展陈强烈、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全面展示了黑龙江由中国内河成为中俄两国界河、瑗珲城由盛至衰的历史过程。

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

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坐落于黑龙江黑河通济当铺旧址,是中国唯一一处以全面反映旅俄华侨和留苏、俄学生历史为陈列内容的专题性纪念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被授予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黑龙江省廰政教育基地、黑龙江省统一战线同心协力基地、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黑龙江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等各级荣誉30余项。纪念馆于2007年9月22日建馆开放,馆区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现有《旅俄华侨和旅苏、俄留学生历史陈列》《王肃烈士生平事迹展》两个基本陈列。

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小兴安岭过渡地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万公顷。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生物资源丰富,共有野生生物2053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3种。驼鹿和红松是胜山保护区的两大重点保护物种,其中驼鹿作为环北极代表物种,是现存鹿科动物中体型最大、世界珍稀濒危动物之一,在爱辉区有集中分布。胜山是中国红松分布最北部界线,因小兴安岭红松断续分布,成为林学上的奇观,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地方特产

瑷珲大豆

瑷珲大豆,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特产,于2020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瑷珲大豆籽粒饱满均匀,光滑圆润、呈圆形或椭圆形、籽粒金黄色、种脐黄色。

瑷珲面粉

瑷珲面粉,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特产,于2020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瑷珲面粉是采用爱辉区强筋小麦为原料加工成,该小麦颗粒饱满均匀,无病粒,红皮,角质率高。用于加工的面粉细腻色白,适合加工饺子、面条和馒头等食品。

荣誉称号

2018年2月,爱辉区入选“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8月,爱辉区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名单”。

2019年11月,爱辉区入选“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2020年1月2日,爱辉区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0年6月30日,爱辉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2月18日,爱辉区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

2021年3月5日,爱辉区入选2020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名单。

2021年7月15日,爱辉区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3年12月21日,爱辉区入选“2023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名单”。

2024年1月16日,爱辉区入选“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