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之乡

更新时间:2021-11-24 14:45

版画之乡兴宁在我国新兴版画运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版画家。1931年8月,鲁迅先生在上海举办中国美术史上第一次木刻讲习会,参加学习的13位我国早期木刻家中,就有5位是兴宁人,即钟步卿邓启凡黄山定陈铁耕陈卓坤。此外,新兴版画运动中著名的早期木刻家属兴宁籍的还有罗清桢张慧罗映球、荒烟、王立等人。

历史渊源

中国的版画,从材料上分,有木板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石膏版画、砖刻版画、丝网版画等。版画讲究“三味”,即“木味”“刀味”和“印味”,因而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版画艺术在兴宁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早在20世纪30年代,由鲁迅先生亲自倡导和扶植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中,活跃的第一代版画家陈铁耕、陈卓坤、钟步卿、罗清桢、张慧、黄山定、邓启凡、罗映球、荒烟、王立等都是兴宁人。艺术家们将版画创作带回了兴宁,并在兴宁形成了创作热潮,使版画在兴宁家喻户晓,兴宁从此拥有了“中国南方版画之乡”的美誉。为纪念新兴版画运动先驱罗清桢,振兴版画创作,促进群众性版画创作进一步开展,1980年,罗映球先生在兴宁倡导成立了 “清桢版画会”。

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个革命美术团体“一八艺社”的13个成员中,有5个是兴宁人:钟步卿、邓启凡、黄山定、陈铁耕、陈卓坤。其中陈卓坤是主要组织者,钟步卿是“MK木刻会”的负责人。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形成坚实的群众基础,通过版画的形式为宣传抗日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奠定了兴宁作为“中国南方版画”之乡的历史地位。

1980年,老版画家罗映球先生倡导成立了兴宁市第一个版画组织“清桢版画会”。

1986年,在日本横滨市举办的《第十一回日中交流美术展》中,中方参展作品52幅中就有20幅出自兴宁清桢版画会员。

1991年,清桢版画会会长罗映球先生和清桢版画会顾问王立先生荣获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

2013年,罗映球百年诞辰之际,为表彰其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国美术馆为其举办了“铁笔如椽——罗映球版画艺术展”并举行了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他的专著,将其展览列入20世纪中国美术收藏奖励专项计划,同时列入2013年中国美术馆的重点展览项目,还为其在中国美术馆网页上建立了永久性在线展览。

2017年的广东省版画展上,兴宁一个县级市就独占了十分之一的名额。

21世纪以来,兴宁版画界依然保持活跃的态势。截止2018年,在世的兴宁籍版画作者中,中国美协会员和省美协会员共有65位,市级美协会员中长期从事版画创作的有一百多位,活跃在美术界的版画爱好者有一千多位。

传承保护

为传承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形式,让兴宁版画后继有人,兴宁市采取了许多扶持措施。除了组织多种形式的版画培训班、举办展览比赛外,还通过版画会、画院、美协组织发动重点作者参加省级以上美展和版画展。此外,兴宁市部分学校还在第二课堂中增加了版画课程供学生们选择,培养版画的后继人才。近年来,清桢版画会组织会员在勤于创作的同时,积极筹集经费出版版画作品集(先后有7人出版了个人版画作品集),还倾力向青年画家传授版画创作技艺。在会员们的带动下,兴宁市中小学校教师中也兴起了创作版画的热潮,不少从事文化用品经营、装饰行业的老板也加入了版画学习创作队伍。

在世的兴宁籍版画作者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共有65人,长期从事版画创作的有100多人,活跃在美术界的版画爱好者有一千多人。在2013年举行的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清末以来画家作品660幅)中,兴宁籍版画家的作品占了13幅;截止到2013年,中国美术馆馆藏的兴宁籍画家版画作品超过250幅。在“第七届广东省版画展”上,兴宁作者初评入围15件,复评入选10件,入选数量居县级前列。

在兴宁,古老的版画艺术正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兴宁市正将“版画”作为该市的一张名片进行打造,请广州美院的专家教授到兴宁讲学,选派作者到美术院校版画系进修,不断提升版画作者的艺术水平。艺术家们用他们手中的刀笔,让版画这一文化瑰宝,在兴宁一代代传承。

近年来,在兴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兴宁一小等学校开展版画兴趣班的试点工作,参训人员超过数百人。广州美术学院已正式立项兴建版画博物馆。兴宁美术馆的建设工程也在推进之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