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3 14:51
学名:Hemigaleus microstoma
命名者:Bleeker, 1852
中文名:小口沙条鲛
科中文名: 半锯尾鲛科
科号科名: 019 Hemigaleidae
模式种产地: Batavia, Java
大陆名:犁鳍半沙条鲨
栖息环境:砂泥底、近海沿岸
俗名:沙条
栖息深度:12 - 12 米
食用鱼类:是
有毒鱼类:否
观赏鱼类:否
最大体长:110 cm
经济性:是
分布:台湾西部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参考文献 台湾鱼类志(沉等, 1993)、中国动物志-圆口纲及软骨鱼纲(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英文俗名 Sicklefin weasel shark, Weasel shark
体细而延长。头平扁,尾鳍前具凹洼。吻中长,吻端背视如圆弧形。眼椭圆形,具瞬膜。前鼻瓣如短叶片状。鳃裂短,长度为眼径之1.1-1.3倍。口裂呈弧状,很短;唇沟一般长;上颌齿侧扁之角形,齿头外斜,外缘具4-7小齿尖,正中具一尖直小齿;下颌前部齿细尖,矛状,边缘光滑,不具小齿尖,后部齿外斜,外缘凹缺下具一小齿尖,口闭时下颌齿不明显突出。喷水孔微小。背鳍2个,形状相同,第二背鳍较小;前缘圆凸,后缘深凹,上角钝尖,下角延长尖突;第一背鳍起点在胸鳍内角之上方或稍后;第二背鳍起点在臀鳍之前;腹、臀鳍皆较第二背鳍小;胸鳍等大或略大于第一背鳍,略呈镰刀状;尾鳍狭长,稍大于头长,上叶近尾端,下叶前部尖三角形突出,中部较低平,与后部间有一深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钝尖。体侧灰褐色,腹面淡白;第一、第二背鳍后缘及尾鳍后端暗褐色。
栖息于热带近海和外海区之大陆棚或岛坡至少达170公尺深处。是相当常见的小型鲨类。主要以头足类、甲壳类及棘皮动物为食。胎生,一胎可产下4-14只幼鱼。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及大陆至澳洲、阿拉夫拉海等。本省分布于西南海域。
主要以流刺网、底拖网或延绳钓捕获。肉质尚可,一般以烟熏食之或制成鱼桨,处理过后之残骸制成鱼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