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8 12:04
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 (Merr.) Hand.-Mazz.)是龙脑香科坡垒属乔木植物,具白色芳香树脂,树皮灰黑色,平滑;枝条红褐色;叶互生,全缘,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疏毛或无毛;叶柄黑褐色,无毛或被疏毛;圆锥花序腋生、纤细,少花,被疏毛;花萼覆瓦状排列,无毛,淡红色,扭曲,被黄色长绒毛;雄蕊花药卵圆形,近相等;果实卵形,黑褐色,具尖头。花期6-7月,果期10-12月。
龙脑香科坡垒属乔木植物,高15-20米,具白色芳香树脂,树皮灰黑色,平滑。枝条红褐色,具白色皮孔,被灰色星状毛或短绒毛。叶互生,全缘,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7-13厘米,宽2-4厘米,侧脉7-12对,在下面明显突起,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两侧略不等,上面无毛,下面被疏毛或无毛;叶柄长约1厘米,黑褐色,具环状裂纹,无毛或被疏毛。圆锥花序腋生、纤细,少花,长4-18厘米,被疏毛。花萼裂片5枚,覆瓦状排列,无毛;花瓣5枚,淡红色,扭曲,椭圆、形,长约3-4毫米,被黄色长绒毛;雄蕊15枚,花药卵圆形,近相等,药隔附属体丝状,长约2毫米;子房3室,每室具胚珠2枚。果实卵形,黑褐色,具尖头;增大的2枚花萼裂片为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8-9厘米,宽1.5厘米,先端圆形,具纵脉12条,无毛。花期6-7月,果期10-12月。
生于山谷、坡地、丘陵地区,海拔600米左右。狭叶坡垒生长区的气候特点是夏热冬暖,高温多雨。年平均温约22℃,最冷月平均温14-15℃,最热月平均温约28℃,月平均温高于22℃的有7个月,夏季很长,年积温8000℃左右;年降水量约2700毫米,但此时山地多雾露;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80%。生长于季节性雨林中,常与梭子果、棋子豆.、大花五桠果、壳菜果等组成季节性雨林。
狭叶坡垒分布于中国广西、广东南部。模式标本采自广西十万大山。
狭叶坡垒喜光耐阴,抗病虫害、抗风等抗逆性强,并具耐高热和耐贫瘠等优良的自然属性;喜湿润肥沃的酸性土上。为耐阴偏阳的树种,幼苗、幼树期能耐蔽荫,随后逐渐喜光。
狭叶坡垒繁殖方式为播种繁殖。
种子繁殖,狭叶坡垒种子含水量高,没有休眠期,成熟后在湿热的条件下很快发芽,如果没有合适的条件,种子很快就丧失发芽能力,是典型的顽拗型种子。在十万大山地区,种子成熟期是11月左右,此时正值最干旱的季节,只有沟谷两侧茂密的森林下才具有种子萌发所需的湿润条件。再加上人类毁林开荒,造成了大片荒地,狭叶坡垒自然繁衍所需的湿润生境受到严重破坏,使其更新难以进行。此外,狭叶坡垒的果虽然有翅,但果较大,由风和水传播的距离不远。
种子寿命短,当萼翅呈赭红色时即可采收。除去果翅和杂物,种子稍晾干后即可播种或在椰棕碎屑中贮藏。散播或宽条播种,5-6天后开始发芽,7-9天发芽完毕,发芽率97.5%。需适度遮荫,待苗高40-100厘米时,选择山谷和山腰下部温暖湿润肥沃地造林。
造林地宜选在坡度较缓的山谷和山坡下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地方。整地可带垦或全垦。采用挖穴定植,穴规格为60厘米X60厘米X40厘米。初植密度2米X2米或2米X3米。定植时间以2-3月雨后林地土壤湿润时,栽植选用60-80厘米高的壮苗。适当深栽、不弯根,侧根舒展,踩实,栽植后回土,浇定根水。
混交造林可选择其他速生树种,混交树种可为华南坡垒提供侧方庇荫,有利于幼林生长。造林后前3年每年抚育2次,结合中耕、除草,每株施复合肥200-300克。狭叶坡垒未见严重病虫害报道,主要是苗期立枯病,可用波尔多液喷洒防治。
狭叶坡垒是热带地区园林绿化和植树造林的理想选材;其副产品芳香油类,可作为油漆工业的原料,也可作生产高档化妆品和名贵中药的材料;其树干高大通直,木材纹理结构致密、材质坚硬,有“万年木”之称,是天然的防腐木,可作军工、车船、桥梁、木屋、机械和高级家具等用材。树脂可作喷漆制造等;
狭叶坡垒是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CR),列入《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
狭叶坡垒是中国热带季节性雨林的代表性树种之一,仅零散分布于广西十万大山,但由于人类生产活动及乱砍滥伐而遭到严重破坏。对十万大山狭叶坡垒的生存环境、分布状况、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调查,并对迁地保存的狭叶坡垒定期观测其物候及生长特征,采集种子进行了繁育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狭叶坡垒的致濒原因:
狭叶坡垒种群结构整体上为增长型,有些样地为稳定型;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集群分布,随着径级增大,其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
个体间以种内竞争为主,幼苗幼树之间竞争高于成年树之间的竞争,种内竞争高于种间竞争;
狭叶坡垒生长缓慢,且主要集中在夏季,不同栽培地区的植株开始开花结果时间也不同;
种子无休眠期且寿命短,保湿及低温条件可以延迟种子的萌发时间。人类活动导致的种群数量下降和生境丧失是致濒的主要原因之一,种子寿命短及生长缓慢是其遭破坏后难以恢复的主要原因。
广西林科院从2011年起,重点对这该树种开展研究工作,充分了解其生物学特性、群落动态等,并构建起保育技术体系。
2023年3月31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狭叶坡垒”,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岳保护站实现全国首次原生境野外回归,共200株“狭叶坡垒”完成野外回归种植。
建议严格保护现存林木,并大力采种育苗,扩大种植。
进一步加强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宣传,强化人们的保护意识。
在核心保护区周边地区,针对群众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的现实,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普及读物、画册、免费赠送宣传品等手段,使大家能认识和了解保护濒危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意义,提高广大民众保护珍稀濒危树种的意识,使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
采取多方面措施,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林业是当地经济的主要来源,建立保护区、禁止砍伐无疑给当地群众的生活带来更多困难,因此,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增加投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或受益者补偿机制,提高群众收入,有效解决保护区与周边群众的矛盾。
采集种子,在当地育苗造林。
狭叶坡垒材质坚硬、耐腐,木材十分珍贵,因此,作为水源林或用材林,营造狭叶坡垒林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在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或附近的国有林场,建立苗圃,采集种子育苗,营造狭叶坡垒人工林,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开展迁地保护,扩大狭叶坡垒分布范围和资源量。
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必要补充,除在当地营造狭叶坡垒林外,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可以引种栽培。迁地保护研究表明,狭叶坡垒的生命力旺盛,适应性较强,与龙脑香科其他树种相比,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在中国南方沿海省市可以引种栽培或者试引种,从而确保这一珍贵树种得到有效保护,为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