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5 21:00
芦山河,长江支流岷江的支流大渡河的支流青衣江上游宝兴河的支流。古称青衣水、蒙水,近代名称很多,中游邛崃市段常称玉溪河。汉代以前,误以芦山河为青衣江主源,并以西川河为干流,有清源河之称。芦山河是青衣江水系中最长的一级支流。
芦山河,不同河段名称多异,上游两源汇合后称大川河,进入邛崃市流境,改称玉溪河。玉溪河原名鱼喜河或鱼戏河,因河水清澈见底,常见鱼群嬉游,后讹作玉溪河。还有沫河、青衣水之称,当因古为青衣江上游正源,沫水、青衣水正是青衣江的旧称。芦山河之称,当因地得名。因芦山县名得自芦山山名。
芦山河古名青衣水,发源于县北断头岩,全长128.5公里,源头与出水口落差3078米。宝兴河由县西北入境穿越思延镇于三江口汇入芦山河,向南流经飞仙关镇,在飞仙关镇南端与天全河汇流后称青衣江。
芦山河,干流上游有黑水河与黄水河二源,黑水河比黄水河长2公里应列为正源。源头正流黑水河,发源于芦山县与汶川县交界的断头岩南麓(原属芦山县快乐乡,海拔3699米),南流纳白英沟、大雪塘沟、三岔沟、麦秧林沟等支流,至海拔1720米的上中咀,长31公里,流量7.71立方米/秒。在上中咀纳流量较大的支流黄水河,南流称大川河,在下中咀纳铜厂河等小溪沟,在洞峡子沟口转向东流,南岸纳快乐乡的草米溪,北岸纳大川乡的小河子,再东流至幸福坪纳与邛崃县交界的白石河。改向南流称玉溪河(原名鱼喜河),在白石河处进入邛崃县南宝乡境,绕邛崃边境约10公里(《雅安地区地方志》《邛崃县志》称9.3公里,邛崃县流域面积36.1平方公里)后,至宝珠山麓出境,转回芦山县境内,纳驴岩溪等大小支流,于宝盛乡海拔840米处的峡后头纳流量最大的支流太平河,穿长约5公里的金鸡峡。南流称龙门河,经隆兴乡、升隆乡至县城芦阳镇,在海拔660米处的两河口纳流量较次的支流清源河。南下称芦山河,经沬东乡,于凤禾乡海拔645米的三江口与天全的落蔼河和发源于夹金山的宝兴河相汇,至飞仙关称青衣江芦山河段(原名水东河,宝兴县称宝兴河,也称灵关河),东岸注入由罗纯山流下的一系列溪沟,西岸纳天全的罗代河,于海拔621米的飞仙关纳汇合荥经河后的天全河,向东流入雅安称青衣江。
称为芦山河的河道全长128.5公里,流域面积1426.02平方公里,其中芦山县县境内流域面积1340.16平方公里。属青衣江支流的一段(即源头至原沫东镇三江口)长115.5公里(《雅安地区地方志》称全长113公里,流域面积1397平方公里。),芦山县境内流域面积约1288.16平方公里;属青衣江干流的河段(即三江口至飞仙关)长13公里,芦山县境内流域面积约52平方公里。
芦山河玉溪河段,有著名的金鸡峡,是芦山县四峡之一,峡长约6公里,峡中峰天相接,水回峰映,四季翠黛,清幽胜似巫峡。玉溪河引水工程大坝横亘峡中,穿正西山引水隧洞东去,截去玉溪河年均流量78.8%。峡口雄踞古青龙关隘,关门依山傍水,城堞犹存。
芦山河蜿蜒于高山狭谷中,水流湍急,水资源丰富,据《芦山县志(第一轮)》,芦山河河口三江口的河口径流量51.56立方米/秒,落差3054米,平均比降26.60‰,水能理论蕴藏量27.72万千瓦。
2019年,受“8.22”连续暴雨到大暴雨引发的大洪水影响,8月20~22日芦山河流域各中小河流洪水暴涨,芦山水文站20~22日连续3天超警戒水位,22日超警戒水位达4.2米,超保证水位1.5米,经水文部门证实,本次洪水为百年不遇大洪水。灾害性天气过程引发芦山河流域各中小河流、山洪沟洪水,诱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灾害,我县道路、交通、电力、通讯、水利、农林业、旅游设施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连续暴雨灾害造成全县60099人受灾、9548人紧急转移、1人死亡,初步估算损失33.125亿元。
芦山河水系的一、二级支流,在芦山县境内流域面积达30平方公里以上的9条,其中30~50平方公里的4条,50~100平方公里的2条,100~500平方公里的3条。
黑水河,玉溪河(芦山河)上源,又名长石坝河,发源于大邑县双河乡境内的大雪峰东,南流纳白英沟、三岔沟、麦秧林、冷浸沟等支流,在中嘴汇黄水河后名大川河(玉溪河),出县境,入芦山县。河道上宽下窄,深切谷,个别河段成一线天的高山峡谷。此河在大邑县县境内主河道长26公里,流域面积187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7.09立方米/秒至10.0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7万千瓦,可开发容量5万千瓦。
麦秧林沟,因流经麦秧竹荟蔚成林的山区而得名。发源于快乐乡东北角的火烧银南麓,在鸡心山东麓注入黑水河。长9.8公里,流域面积46.95平方公里,河口流量1.68立方米/秒,落差1900米,平均比降193.8‰,水能理论蕴藏量0.88万千瓦。
黄水河,因流经高山黄壤区,汛期河水呈黄色而得名,是芦山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芦山县与汶川县交界(原属芦山县快乐乡)的大雪峰(一名大雪塘)西侧5028峰南麓,源头为一小湖泊,发源段称小沟,由冰雪融水形成。向东南纳牛井沟、沙湾沟、鹿厂沟、金鸡峡小沟、干河等溪流后,南流经芦山县北部,在上中嘴注入黑水河上游大川河。长29公里,流域面积201平方公里。河口高程1720米,流量7立方米/秒,落差2740米。
铜厂河,因清代曾在此办铜厂而得名。正源为棕子溪,发源于中林乡西北角的锅盖子顶顶东麓,向东北流纳举人沟、盛铜沟、横河头后,与来自北面的铜厂河汇合,转向东南流,于下中咀注入大川河。长14.5公里,流域面积86.8平方公里,河口流量3.15立方米/秒,落差1260米,平均比降86.9‰,水能理论蕴藏量0.98万千瓦。
小河子,原名小川河,因与大川河并行如姊妹河,又相对较小而得名,后俗称小河子。发源于大川乡北部横山岗海拔2442米峰南麓的鹅儿林,由北向南夹持于牛头岗与锯子山之间,西岸有甘池沟、高飞水(此水为大川断层谷形成的河谷,在高飞水河口因断层形成瀑布,河水飞泻而下故得名)、清水溪等注入。南流至大川场的麻柳湾注入大川河。长11.5公里,流域面积48.94平方公里,河口流量2.02立方米/秒,落差800米,平均比降69.5‰,水能理论蕴藏量0.51万千瓦。
白石河,因河中白色卵石较多而得名。发源于大川乡东部横山岗南端海拔2260米峰南麓,由北向南流,为芦山县与大邑、邛崃县的界河,与大川河、小河子并列成3条姊妹河,于断口山南麓的幸福坪注入大川河。长11.2公里,流域面积46.46平方公里,河口流量1.92立方米/秒,落差1010米,平均比降90.1‰,水能理论蕴藏量0.56万千瓦。
太平河,是芦山河的第三大支流,以流经太平乡而得名。发源于芦山县中林乡西北部的锅盖子顶顶南麓,始段称正河;向东南纳瓦滓溪后转向南流,在中林乡政府驻地纳磨刀溪后改称中林河;在太平镇政府驻地纳大河后改称太平河;转向东南在宝盛乡政府驻地注入芦山河玉溪河段。长28公里(26.15公里),流域面积212平方公里(215.64平方公里)。河口高程840米,流量8.47立方米/秒,落差156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3.32万千瓦。
大河,为太平河的最大支流、芦山河的二级支流。发源于太平乡西北部的城墙岩,向东南流经大河、平溪村,于花田岗注入太平河。长14.7公里,流域面积67.42平方公里,河口流量2.23立方米/秒,落差1440米,平均比降97.9‰,水能理论蕴藏量0.84万千瓦。
清源河,原名青源河,古时误为青衣江正源而得名,是芦山河第一大支流。上游在宝兴县境,发源于宝兴县城东南穆坪镇南2580米峰东南麓,始段称清水溪,进入芦山县境后改称西川河。西川河原名需川河,后讹称为西川河,向东南流至双石镇政府驻地纳北来石宝河后进入长约5公里的灵关峡。灵关峡是西川河下截石灰质砾岩形成的箱状峡谷,为芦山四峡之一。东侧为黄茅坡,西侧为关防山,为古灵关关隘遗址,峡壁上栈道遗迹犹存。峡中怪石嶙峋,顶覆峻崖;仰望苍穹,天仅一线,有“十里峡谷一线天”之称;岩壁间苍藤古葛蔓生,飞瀑直漱;全峡清幽险峻,与瞿塘媲美。西川河出峡谷后,改称清源河,以古时误为青衣江主源而命名。河水流经仁加、清源两乡在芦山县境南端芦阳镇南两河口注入芦山河。长34公里(32.15公里),流域面积201.9平方公里(201.9平方公里)。河口高程660米,流量7.48立方米/秒(6.93立方米/秒),落差1050米(1418米),水能理论蕴藏量2.41万千瓦。
石宝河,为清源河的最大支流,芦山河的二级支流。发源于双石乡北部的金台山东麓,上游称官林沟,南流至石宝岩纳铁匠沟后称石宝河,于双河场注入西川河。长11.85公里,流域面积42.9平方公里,河口流量1.42立方米/秒,落差650米,平均比降56.7‰,水能理论蕴藏量0.24万千瓦。
芦山河流域的引水灌溉工程历史长、工程多,1970年代,四川省建设省级玉溪河引水灌溉工程后,一些渠堰并入该灌区。
四川省玉溪河引水灌溉工程,修建于“文革”时期,属于“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工程,主干渠处于海拔800m以上山区,沿邛崃山脉环绕盘行,所经地段山势陡峻,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渠床多为坡堆积层,雅安砾石层,结构疏松,透水性强,自然灾害威胁严重。沿渠有隧洞16处(长12775米),渡槽18处(长1157米),暗渠57处(长3606米),输水建筑物约占渠道总长的33%。此外,还有分水、泄水、节制闸、桥涵、溢流堰等建筑物500多处。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衬砌技术差,运行中,渠道垮塌、渗漏、淤积等问题十分严重,工程安全隐患多,管理难度极大。全灌区实际建成干、支、斗渠98条(全长1148公里),其中:主干渠(全长51.5公里),干渠、分干渠16条(全长380公里),灌区内中、小型水库45座,库容约8000万立方米,电力提灌站260座,基本形成了引、蓄、提结合,大、中、小配套的水利灌溉体系。
玉溪河灌区,是四川省大型灌区之一,玉溪河灌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岷江、青衣江之间的浅丘台。地跨成都、雅安两市,幅员面积1748平方公里,地势较高,多为丘陵、台地。灌区人口76万,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靠玉溪河引水工程进行灌溉。该工程设计灌面86.64万亩,设计引水流量34立方米/秒,灌溉成都市的邛崃、蒲江及雅安市的名山、芦山四(县)市,现有效灌面62万亩。玉溪河灌区管理处坚持“为灌区服务”的思想,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加强内部管理,加大投入进行工程改造,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1978年引水工程投入运行来,正常情况下,年通水在350天,引水总量在6.2亿立方米以上,彻底结束了灌区历史上“靠天吃饭”的局面,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同时有力地促进了灌区水产养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快的提高,社会效益明显。玉溪河引水工程已成为灌区人民生活的依靠,为四县(市)农业生产、城乡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天生堰,民国《芦山县志·食货略·水利》记:天生堰“在治西北十五里。清康熙间,邑令罗之熊建,故一名候成堰。乾隆十年乙丑,邑令鲁符升、典史凌士鏳重修,中开闸口,间以木板,随时开闭,遂绝水患”。进水口位于仁加乡石子坡,堰尾至清源乡猪牙口,长7.3公里。1954年,引一小堰,延伸0.3公里至小板桥。1969年,因建盐井坡水电站,扩建全堰,同时拓宽、加长小堰,堰尾延至盐井坡,全长增至8.3公里,设计流量1.5立方米/秒,灌面2224亩。1979年,并入清思堰灌溉系统。
青龙堰,民国《芦山县志·食货略·水利》载:青龙堰“在治北三十里,傅家营上,青龙关下,水源自青龙关下牯牛沱,经龙门河入堰。其东有大岩下大山,西北有关坡顶大山,水势湍急。其堰口处有二巨石耸峙河中,该地农民恒用枧筒搁巨石间,引水入堰,灌溉田亩”。堰尾至白伙,长2.5公里。1955年续建至老鸦鱼,全长3公里。流量为0.3立方米/秒,灌面1217亩。1979年,并入玉溪堰右支渠系。
沬西堰,1952年9月,县人民政府组织升恒、芦阳等受益乡、村修建,1953年元月竣工通水。进水口位于仁加乡大坪坝,堰道经红岩、程家坝、白岩、程伙、双石桥、佛子岩至骆家营。全长8公里,设计流量0.3立方米/秒。水工建筑物21座,分支渠7条。
沬东堰,1955年冬,县人民政府组织隆兴、升恒、沬东等受益乡、村修建,1956年春竣工。进水口位于隆兴乡龙骨山下,引龙门河水经隆兴场、高家坝、石山寺、大堰沟、大庙、吕村坝、金花庙至纪家店。全长16.6公里,设计流量0.8立方米/秒,1959年冬,扩建进水口至石山寺段,增大流量为3.01立方米/秒,设计灌面4500亩,保证灌面3950亩。1979年,并入玉溪堰左支渠系。
芦西堰,1956年初,县人民政府组织仁加、清源、芦阳等受益乡、村修建,同年5月竣工。进水口位于仁加乡泊鱼沱,引西川河水经河西、四家坝、罗家坝、胡家沟、杨家坝、岩盐山、安营坝、向阳坝至西江村。全长11.5公里,设计流量0.6立方米/秒。设计灌面1570亩,保证灌面1475亩。1979年,并入清思堰灌溉系统。
升隆堰,1957年12月,县人民政府组织隆兴、升隆等受益乡、村修建,1958年4月竣工。进水口位于龙门乡梯子岩下,引龙门河水经团溪、高家、月光山、山溪沟、满堰口至石山寺,长11.3公里,设计流量0.4立方米/秒。1963年,按原设计续建2公里至大石林,全长13.3公里。设计灌面1450亩,保证灌面1398亩。1979年,并入玉溪堰左支渠系。
清思堰,1970年由县革委组织清源、仁加、芦阳、思延等受益社、队修建,1979年竣工通水。进水口位于仁加乡大岩腔石梯子,引清源河水经石子坡、河西、鲁班沟、胡家沟、代家山、苗溪、万家山、钟鼓山、佛图山至大垭头,全长22公里。设计流量3.0立方米/秒。1972年距进水口2公里处建仁加电站,分流1.5立方米/秒,尾水左、右分支注入天生堰、芦西堰。1982年建大岩腔电站,尾水通过大岩腔渡槽注入堰内,原进水口段仍保留。清思堰竣工通水后,合并芦西堰、天生堰,统称清思堰,设计灌面11936亩,保证灌面5395亩。
芦山河流域,水力资源丰富,但解放前无水力发电。解放后于1958年在县城南大河坝,始建小水电站。60年代后期,农村社队利用河、溪落差,兴办以水轮泵带动发电机的微型电站45座,装机57台,容量330千瓦。70年代,苗溪茶场、县水电部门和部份社队兴办小水量、高水头电站13座,装机14台,容量569千瓦。同时淘汰微型电站34座,装机46台。1979年后,水电发展较快,地、县、社联办的大岩腔电站,玉溪堰、清思堰管理所兴办的山溪沟一、二级电站、红岩电站、盐井坡电站相继建成投产。
大川河梯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芦山县大川镇境内,下辖5个水电站:中咀电站(2x14兆瓦)、长石坝电站(2x10兆瓦)、佛山电站(2x11兆瓦)、马桑坪电站(2x7兆瓦)、小牛颈电站(2x8.5兆瓦)。
芦山河,其流域大部分在芦山县境内,位于四川盆地周山区西缘,雅安市西北部,地跨东经102.52′至103.11′,北纬30.01′至30.49′。2019年底,辖1个街道办事处(芦阳街道办事处)6个镇(飞仙关镇、思延镇、龙门镇、太平镇、大川镇、双石镇)1个乡(宝盛乡)。
流域为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山峦地貌。中部的围塔山为界,山北和东部为中高山区,谷深坡陡,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占全县幅员面积的90%以上。山南地形开阔,平均海拔1000米以下,为低山河谷区,面积约80平方公里。北端大雪峰海拔5364米,南端熊河坝海拔621米,相对高差4743米。全县有大小河流溪沟556条,其中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1条,按地形走向汇成干流芦山河。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所置青衣县是芦山县最早的县名,因县境为青衣羌国地而得名。芦山建置历史已逾2300多年,是雅安市最早建置县之一。
东汉阳嘉二年(133年),改为汉嘉县,取汉王朝嘉奖之意。三国蜀汉时,改为阳嘉县。隋仁寿三年(603年),始名卢山县。县名缘由之一是“卢山,在县西北九里”,“因山而名”。唐至宋为大渡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为泸山县。明洪武六年(1373年),始更名为芦山县。此名沿用至今,县名由来有二:一为县城东3公里之山—芦山而得名(民国版《芦山县志·山川》:“芦山,在东十里为始阳山分支,如芦根倒地”);二或“卢”与“芦”古为通假字。1950年2月,建立中共芦山县委,成立县人民政府。
芦山的汉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尤以汉代文化著称于世。古之芦山虽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大体以青衣羌人为主,却又是自秦汉以来,在西南少数民族中接受汉文化较早的民族之一。战国中期,秦惠文王大徒秦地之族实蜀,秦始皇又徒楚庄王之族及其秦中豪门以实严道诸地,因而中原文化、楚文化得以在蜀地交融,形成芦山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汉文化。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蜀中文士不服,多避到青衣、严道诸地,使汉文化与古羌文化进一步交融。
芦山河,谷深水急,无航运记载。沿河主要是摆渡渡口为主。
解放前后,境内民间渡口有:望哀渡口:位于飞仙关芦山河口段,通天全县,除洪水期均开渡。三江渡口:位于芦山河、宝兴河、落霭河汇合处。每年10月开渡,翌年三月封渡。禾茂渡口:位于凤禾乡禾茂村口芦山河上,常年开渡。罗带渡口:位于笆桥沟口芦山河上,通天全县,常年开渡。青龙场渡口:位于龙门乡青龙场口芦山河上,除洪水期外均开渡。除以上渡口外,境内还有一些季节性渡口。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境内绝大多数渡口均被桥梁取代,至1985年,仅有思延青江和风禾杨家河两处临时性渡口。
公路渡口曾有两处。飞仙关渡口:民国28年(1939年),川康公路雅安至天全段通车后,在原飞仙关望哀渡设汽车渡口,有木船1只,渡工10余人。1950年设渡口所,隶属雅甘工程处川康大队名山工务段,渡船增为2只,渡工增至70余人。1951年6月,飞仙关钢索吊桥通车,渡口撤销。
芦山渡口:1959年飞宝公路通车,在县城东南大河坝设芦山渡口,初为人工撑渡。后架缆绳,装滑轮,用人力脚踏代撑渡,有渡工10余人。1964年7月8日发60年未遇的特大洪水,9名渡工为保护渡船,黑夜坚守船上与洪水搏斗,因系船钢绳崩断,人、船冲走5公里余,激浪打翻,许德轩、张登贵、刘世顺、黄义芳、周炳云五位渡工殉职。1966年10月,胜利大桥建成通车,渡口遂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