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18 13:15
王朗,传说为明末清初山东省即墨县人,亦说为山东省青城县(今属高青县)人。螳螂拳的创始人,因在他稍晚有广东人周亚创建南派螳螂拳,故又称他为北派螳螂拳之始祖。自幼喜爱武术,相传,他看到螳螂和蝉搏斗,灵机顿触,总结出一套手法,取名螳螂拳,关于创建螳螂拳和王朗个人身世也有多个民间传说。
自幼习武技。明代亡后,奔嵩山少林寺习拳棒,以反清复明为志。清康熙年间(1662-1722),官府派兵围焚少林寺,他与同门逃峨嵋,走昆仑,历数省之奔波,终归故乡,避崂山寺院。
关于螳螂拳的创始人王朗,传说一直颇多,主要有南朝梁武帝时期、宋朝、明末清初三种说法。三种说法在时间上相差千年。一般的历史人物,有时也会出现一定的误差,但是相差千年,确实非常令人费解。而出现这样大的差距,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为了扩大某事物的影响和提高知名度其后人故意人为的虚化,神仙话,模糊创始人。甚至编造,无中生有。伪托仙佛道。这种情况的例子数不胜数。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受制于时局,与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有冲突,为了掩饰身份而迫不得已将其更改虚化。
“螳螂拳始创于南北朝梁之王郎,考王郎茅山丹士,字法明,山西太原人氏,武帝时入茅山,师陶隐居宏景,字通明,谥贞白。陶将狸拳传于郎,郎得之,而与少林僧较之,郎数败。僧嚱之曰:移山倒海何时惊,茅山道士久落名,有人学得佛门业,束手敢敌百万兵。郎闻之愧愤交加,气至痴癫,一日忽见螳螂捕蝉,心顿悟。遂朝夕苦思,将螳螂捕蝉之功悟彻拳理,数月,击败少林僧。其师曰:今十余年,能胜少林僧者鲜矣,汝今胜之,可为螳螂之总敌。隐居为志铭云:绂冕岂荣,虽璜非宝,万礼求真,缄兹内抱。武帝大通二年正月十四升仙,出太宵经,并有拳术刀剑录等着。”
上面这是某一版本的<螳螂拳谱>所载。可以说对王朗做了很详细的记载。但是却是有不少疑点。
王朗学武后与少林僧校技,“武帝遣使迎至金陵,达摩大师向梁武帝宣扬禅宗心法,但梁武帝却醉心于广造寺庙,大做佛事,而不重修持德行,领悟佛理,豁达心性,与禅宗主张大相径庭。于是达摩大师便肩负宣扬正信佛教心法的使命,渡江北去。”
而”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西域来了一个僧人跋陀,获得佞佛的孝文帝所敬信,便在嵩山少室山北麓丛林中,兴建一座寺院,施给跋陀。这座寺院,就是后来的少林寺。”
自唐以后,少林武名远播。民间很多拳术都冠以少林。伪以达摩。因而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说。而上面关于王朗的记载似乎也要以战胜少林僧为荣。但是粱武帝时期的少林寺恐怕还在初始发展阶段。因此这里说王朗与当时的少林僧较技,是非常牵强附会,有伪作之嫌。
这段拳谱里对王朗本人的记载非常清楚。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1000多年前的王朗的身世能如此清楚明了,为什么从王朗到清初这中间1000多年里,关于螳螂拳传承却是一片空白呢?而且连一个象样的民间传说都没有,这显然是很荒唐的。
因此,王朗是粱武帝时代的说法应该是不成立的。
王朗是宋代人的说法,显然受”拳祖18家”的影响比较大。但是拳祖18家中虚构的成分很多,其中提到的”燕青””林冲”,是明代小说《水浒传》里明确的人物。而在宋代,其人其事是否真实,还是很难确定的。
而程大力先生的考证中说,“...实际上很多都是明代著名拳家,所谓“太祖长拳”,在郑、戚、何三家著作中,分别记载为“赵太祖神拳三十六势”、“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宋太祖之三十六势长拳”;所谓 “温元的短拳”,很可能就是 “温家七十二行拳”;所谓 “温元的短拳”、“马籍的短打”之短拳、短打,以及书名、书中不断出现的短打,应该来自“眼张短打破法”、“十二短”、“绵张短打”;“孙恒的猴拳”应该来自“猴拳”;“绵盛的面拳”应来自“绵张短打”,只不过将张姓换为了盛姓。绵者,很可能是喻其柔缓,所以干脆又称其为面拳;“刘兴之勾搂采手”,可能来自“温家钩挂拳十二路”;“颜青之占拿跌法”,可能来自“九滚十八跌打挝拿”、“七十二跌法”、“千跌张之跌”….”
还有与上面一样的一个疑惑,就是从宋朝王朗到清初,螳螂拳的传承也是一片空白。就连明朝武术在民间最兴盛广泛的时期,也未见有关于螳螂拳的记载。
而且,号称宋元时期纪校新书》等大量武术典籍的明朝名将戚继光就是山东人,他挖掘整理当时那么多民间名家武术技法,却唯独没有自己家乡的螳螂拳,甚至连只字片语都没有提及,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在明朝戚继光的时代根本就没有螳螂拳,螳螂拳还没有诞生,也就是说拳祖18家之说绝对是明朝戚继光以后产生的。
所以王朗是宋朝人是不成立的。
既然王朗是宋朝人是不成立,那么,螳螂拳产生的年代就应该是明末清初时期,王朗也就是明末清初人。
那么不论是得艺于崂山僧的升霄道人还是得艺于侠盗的李柄霄,在时间的关联上,就逐渐趋于合理。
那么王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把他搞得这么神秘?这与传说中王朗反清复明有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基本上确认王朗及螳螂拳应该是出现在明末清初。而从明代末期一些武术资料完成的时间来看,螳螂拳出现在清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分析到这里对于王朗暂且一放,先来看看现在螳螂拳里确认的最早的两个人物:七星螳螂的升霄道人和梅花螳螂的李柄霄。两位先人从现存于世的一些文字资料和传说来看基本确定是雍正至乾隆年间人氏。
那么从满清第一代皇帝顺治到雍正乾隆中间大概相隔不到100年,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王朗和升逍道人、李柄霄之间如果不是直接传承,也就最多隔了1代人。
螳螂拳是外家拳中象形拳的一种,因其象螳螂捕蝉故名。螳螂拳分为:以劲力刚健著称的七星螳螂拳、以柔为主的六合螳螂拳和刚柔兼顾的梅花螳螂拳。
螳螂拳动作严谨,敏捷有力,长短并用,富于攻击性。发力时身体、手臂晃动,出招迅猛,动作简而不杂,快而不浮,招之即打,打之即招,手足齐动,蹿跳轻凌。蹿者,越身直出,有如蝙蝠脱窟之妙;跳者,跃足上冲,有弹丸离弦之势。忽前忽却,瞻前顾后,使敌难于应付。
螳螂拳长主攻、短主守。勾、楼、挂、刁进、刁打、粘、黏、靠边12字为螳螂拳最重要的法门。有登山、骑马、跨虎等8式为练习的标准,更有8打、8不打、8刚、12柔之分。螳螂除拳外,还有刀、剑、花戟及奇门兵器--螳螂爪等。
螳螂拳强调象形取意,重在取意,刚柔相济,强刚极柔,长短兼备,变幻莫测,上下交替,内外相接。手法、步法、腿法,身法紧密相连而巧妙,稳健而灵活,并且活中求快,快中求稳,动作刚而不僵,柔而不软,脆而不弱,快而不乱,处处保持完整的态势。发力时快速突然,松紧结合,富于弹性。
为出招先叫手,对方接势而应变,抢中门靠身短打,动作弧中求直,手脚并用,快速敏捷,招势组合连发。
螳螂拳于1928年传入佛山。当时上海精武体育会派螳螂名家罗光玉到佛山精武体育会授拳。罗光玉逗留10天左右,传授螳螂拳的崩步,学者甚众。佛山精武会董事们恳请罗光玉回沪后选派一门人到佛山任教。其后,罗光玉得意门徒于乐江来禅。于乐江任教其间,传授螳螂派拳的崩步、插锤、偷桃、偷心等招式及铁沙掌、罗汉功。追随其学艺会员有数十人,较有成就的有梁球石、朱明生、邓竟雄、潘炎流、梁振声等,从此,螳螂拳在佛山流传开来。截止到目前为止懂螳螂拳的还有麦国炽、劳伟晃、何其炽、罗强等人。随着武术的兴盛,佛山学习螳螂拳的人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