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河感旧

更新时间:2024-08-10 21:40

《琴河感旧》是清代吴伟业创作的一首诗作,文学体裁为七言律诗

原文

序:

枫林霜信,放棹琴河。忽闻秦淮卞生赛赛,到自白下。适逢红叶,余因客座,偶话旧游。主人命犊车以迎来,持羽觞而待至。停骖初报,传语更衣,已托病痁,迁延不出。知其憔悴自伤,亦将委身于人矣。予本恨人,伤心往事。江头燕子,旧垒都非;山上蘼芜,故人安在?久绝铅华之梦,况当摇落之辰。相遇则惟看杨柳,我亦何堪;为别已屡见樱桃,君还未嫁。听琵琶而不响,隔团扇以犹怜。能无杜秋之感、江州之泣也!漫赋四章,以志其事。

诗:

其一

白门杨柳好藏鸦,谁道扁舟荡桨斜。

金屋云深吾谷树,玉杯春暖尚湖花。

见来学避低团扇,近处疑嗔响钿车。

却悔石城吹笛夜,青骢容易别卢家。

其二

油壁迎来是旧游,尊前不出背花愁。

缘知薄幸逢应恨,恰便多情唤却羞。

故向闲人偷玉箸,浪传好语到银钩。

五陵年少催归去。隔断红墙十二楼。

其三

休将消息恨层城,犹有罗敷未嫁情。

车过卷帘徒怅望,梦来褍袖费逢迎。

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

记得横塘秋夜好,玉钗恩重是前生。

其四

长向东风问画兰,玉人微叹倚栏杆。

乍抛锦瑟描难就,小叠琼笺墨未干。

弱叶懒舒添午倦,嫩芽娇染怯春寒。

书成粉箑凭谁寄,多恐萧郎不忍看。

注释

琴河:琴河亦称琴川,是常熟城内最古老的运河。琴河为南北流向,承虞山之流,贯穿七溪,七溪称为七弦。现城内仅存六弦河、七弦河两溪。据《吴梅村先生年谱》,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发生在顺治七年八月,地点在常熟县。

卞赛:卞玉京,秦淮名妓,后出家为道姑,号玉京。出自李白诗“天上白玉京”之句。

白下:南京古称。

主人:此处是钱谦益。

委身句:卞玉京此时不日将嫁。

江头燕子:疑用“旧时王谢堂前燕”之典,亦可能为“江天燕子”句,不详。

山上蘼芜:用汉乐府《上山采蘼芜》,言故人被弃而遇故夫。

铅华之梦:春梦,此处指浪游之生活。

惟看杨柳,我亦何堪:两说备考。其一,用《诗·小雅·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其二,用《世说新语》桓温视其手种柳树,已十围,叹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遂泪下沾襟。

屡见樱桃:用宋人蒋捷《一剪梅·舟过乌江》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君还未嫁:用唐人罗隐《赠伎云英》句: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杜秋之感:唐人杜秋娘《金缕曲》: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须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叹年华老去,青春不再。

江州之泣:唐人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司马青衫”或“江州之泣”指代同病相怜之感。

玉杯:谢元晖诗有:“渠椀送佳人,玉杯邀上客”。

尚湖:常熟古称。

石城:南京旧称,即石头城。

层城:李后主有:“层城无复见娇姿”。

车过:用韩翃遇故伎柳氏之事。

梦来:似用霍小玉事。

青山憔悴:王安石有“青衫憔悴北归来”,或认为以青山代指青衫。

鉴赏

“相遇则惟看杨柳,我亦何堪;为别已屡见樱桃,君还未嫁。”(吴伟业《琴河感旧四首序》)

世上最远的距离未过于两个彼此深爱的人,四目相对,却只有折柳作别的话可以说了。吴伟业,江南才子;卞玉京,乱世佳人。他们本该如传说中的神仙眷侣那样幸福的生活着。可这话说的,好像幸福由得人们去选择,幸福往往由不得人们去选择!江南才子也好,乱世佳人也罢,只要命运把他们摆放在错误的位置上,他们也只能远离快乐,泪流成河,把悲剧的爱情谱写成一首首美丽而又凄缓的歌,而这就是人生的无奈和深刻。

“娇眼斜回帐底,酥胸紧贴灯前。匆匆归去五更天,小胆怯谁瞧见?臂枕余香犹腻,口脂微印方鲜。云踪雨迹故依然,掉下一床花片。”(吴伟业《西江月·春思》)

这首艳词写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是年34岁的吴伟业在送同乡好友吴继善赴成都上任的路上途径苏州,再次邂逅卞玉京。此时年芳十八的卞玉京已从当年那个不解风情的歌妓,修炼成了“知书工小楷,能画兰,能琴……双眸泓然,日与佳墨良纸相映彻”这样一个完全符合士大夫生活情趣的秦淮名妓了。让吴伟业这个在党争漩涡中被搅的疲惫不堪的中年男人流连忘返。

“与鹿樵生一见,遂欲以身许。酒酣,拊几而顾曰:亦有意乎?”(吴伟业《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序》)试问,一个女人能有几次十八岁?此时卞玉京眼见柳如是、董小宛、顾眉等歌妓姐妹一个个依附江南名士,有了好的归宿,能不眼热吗?眼下又一个江南名士正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卞玉京能不想赶紧抓过来吗?所以,卞玉京总是有意无意的对吴伟业旁敲侧击,“吴郎,你爱我吗?那就娶我吧。”

只是,秦淮河浮华的布景,伊眼中深深的背影,不过都是爱的幻象,谁当真谁就上了当。吴伟业虽是当朝榜眼又为官多年,但是对出生“衰门贫约”的他而言,歌伎动辄数千两的赎身费,仍旧是一大笔支出,这决定了他很难像钱谦益、龚鼎孳、冒襄这些出自官宦世家,家产丰厚的名士那样,轻松爽快的就为所爱付钱赎身。

其次,当时名士纳娶歌伎,有时还是要受到舆论谴责。陈子龙就是因为没有顶住来自家庭的非议,而将已经进了门的柳如是“退了婚”。钱谦益大礼迎娶柳如是时,家门更是被乡民的板砖砸坏过。换句话说,如果吴伟业要把卞玉京娶进门,就要做好直面来自家庭,或者乡里责难的准备。

也许,在卞玉京眼中吴伟业与其他客人不一样,可吴伟业凭什么就不一样呢?梅村始终只是个普通男人,要说他对卞玉京没有真爱,那不尽然,可这份爱还没有到他可以为之不顾一切的地步。卞玉京“琴棋书画”的才艺,更多的只是吴伟业在惨烈、疯狂的党争生活下的一种精神调剂。

吴伟业在爱的代价前,面对卞玉京的旁敲侧击,“生固为若弗解者”,选择沉默装傻,这不奇怪。此时,如果卞玉京逼的再急一些,手段再狠一些,以吴伟业的性格,玉京最终得偿所愿的希望很大。不巧,卞玉京虽阅历风尘,可毕竟还只是个18岁的丫头,还有那么点小女生的骄傲和稚嫩。“长叹凝睇,后亦竟弗复言”,面对梅村的装傻充愣,玉京只是一声叹息,却没有进一步的行动。一段佳缘,东付流水了。只留下,梅村依依不舍写下的《西江月·咏别》:

“乌鹊桥头夜话,樱桃花下春愁。廉纤细雨绿杨舟,画阁玉人垂手。红袖盈盈粉泪,青山剪剪明眸。今宵好梦倩谁收,一枕别时残酒。”

可以肯定,吴伟业在写下这首《西江月·咏别》时,不会想到他与卞玉京一别就是七年,更不会想到期间会经历明清易代的社会大变故。七年之后,两人再见,已是沧海桑田,虽然钱谦益、柳如是夫妇有意撮合这对命运多舛的有情人。可是,已到了钱家的卞玉京就是不愿下轿见吴伟业,吴伟业也自觉没有面目再见卞玉京。

是啊,在清兵南下,卞玉京一个弱女子最需要人保护的时候,吴伟业在哪儿?吴伟业在自顾逃命。在流离失所,卞玉京一个歌伎失去经济来源的时候,吴伟业在哪儿?吴伟业守在老婆孩子身旁。卞玉京有充足理由不再见吴伟业,吴伟业也没有丝毫脸面再见卞玉京。可是,两人毕竟还是余情未了,卞玉京虽然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吴伟业更是被撩拨了他那根早已麻木的心弦,眼泪成诗,写下了《琴河感旧四首并序》,诗前小序,尤其惆怅莫名,哀婉动人:

“……余本恨人,伤心往事。江头燕子,都非旧垒;山下蘼芜,故人安在?久绝铅华之梦,况当摇落之辰?相遇则惟看杨柳,我亦何堪;为别已屡见樱桃,君还未嫁。听琵琶而不响,隔团扇以犹怜,能无杜秋之感、江州之泣也……”

此后数月,卞玉京忽然来访,与吴伟业一同泛舟江上。故人重逢,共叙往事,卞玉京一个弱女子坚毅不屈的气节完全征服了胆小懦弱的吴伟业,使吴伟业对卞玉京色艺风情的欣赏,转化成了对她人格上的崇敬。吴伟业与卞玉京的爱情在精神上可以完全理解、尊重、互相支持、互相抚慰的坚定恋人。

吴伟业怀着对卞玉京深沉的爱,将玉京此次来访所说的故事,写成了长诗《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 诗中向来胆小懦弱的吴伟业将矛头直指顺治帝,隐晦的抨击当年顺治荒淫渔色,下旨抓拿江南的歌妓乐工一事,并高歌了卞玉京区区一个歌妓,但风骨凌然,不耻沦为屠杀同胞的异族的工具,宁可餐风露宿,流离失所,也要扮成道士化妆潜逃。

相爱的两个人,未必要是绑住的两个人,而是彼此交换一个关心的眼神,看到对方在不安的世界中找到安稳。明亡之后,吴伟业不但经济日趋拮据,政治境遇也日益险恶,随时有杀身之祸,这样与其相濡以沫,再害了卞玉京下半生,不如乐见卞玉京在当时险恶的环境中找到片刻的安稳。

康熙七年九月,即公元1667年9月,已在北京苦牢拘役7年之久的吴伟业终获释放。获释后,年逾花甲的吴伟业(58岁)连家都没回,就急冲冲的来到无锡惠山祗陀庵锦树林,在一个孤零零的坟头前,老泪纵横,掩面痛哭,他来看此生至爱卞玉京来了。此时,距卞玉京去世已有三四年的时间了。

此时的吴伟业修辞手法已入化境,感情更是深入骨髓,不可磨灭,真正达到了“文质彬彬,艳而有骨”的至境。从而“写”下了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全文有种浓的化不开的悲伤,“油壁曾闻此地游,谁知即是西陵墓”,这锦树林之原,本是两人年少时,画画,写诗,琴瑟相合之所,不想今日却成了两人天人永隔之地。

吴伟业,海内知名的江南才子;卞玉京,艳名远播的秦淮歌妓。命运对他们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梅村与玉京始终相爱却不能相伴;幸运的是,风云际变后,两人的爱情升华到了精神的契合。吴伟业、卞玉京,这对相知相识相爱了二十余载的有情人,虽然真正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如烟花般短暂,可他们的爱情却谱出了《醉春风》、《西江月》、《琴河感旧四首并序》、《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这样的传世名篇,它们在中国文化史上都如流星般绚烂,注定被后人传诵千年、万年。梅村、玉京,幸乎,不幸乎?!

作者简介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明末清初著名诗人,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著有《梅村家藏稿》、《梅村诗余》,传奇《秣陵春》,杂剧《通天台》、《临春阁》,史料《绥寇纪略》等。 这组诗四首描写了作者对当时秦淮八艳之一的卞玉京深沉的爱。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