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9 14:43
瑞丽市,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县级市,古称“勐卯”,位于云南省西部,是傣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西南边境开放历史最早、开放基础最好、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截至2022年9月,瑞丽市全市国土面积944.75平方千米,下辖1个街道、3个镇、2个乡;另辖2个乡级单位。政府驻地勐卯街道。2023年末,瑞丽市常住人口为23.40万人,城镇化率为77.18%;少数民族以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阿昌族为主。
新石器时代,今瑞丽市境域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今瑞丽江河谷形成了根仑、根兰两个部落,古属勐卯傣族土目领地。
周威烈王元年(前425年),傣族各部组建联盟国家“勐达光”(哀牢国),勐卯傣族土目加盟“勐达光”。周威烈王二年(前424年),勐卯傣族先民进入部落时期。周显王五年(前364年),傣族先民在南卯江(今瑞丽江)河谷建立勐卯果占壁王国,建雷允城;勐卯果占壁王国称雄于世,被尊为“勐卯弄”,即大勐卯。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勐达光”被汉朝征服,地置永昌郡;今瑞丽属永昌郡哀牢县。东汉建初二年(77年),“诏达光”(哀牢王)反抗汉朝统治失败后,被迫迁徙到怒江以西重组联盟国家“勐达光”(汉译“掸国”);今瑞丽属“勐达光”(掸国)。
东晋兴宁二年(364年),南卯江(今瑞丽江)傣族部落首领召武定通过战争,统一了这一地区各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建都城于雷允(今瑞丽弄岛之雷允)。
隋开皇六年(586年),“勐达光”(掸国)被骠人所灭,各傣族“勐”(邦、国)组建联盟国家“勐果占璧国”(前果占璧国)抗击骠人、继承了“勐达光”(掸国)的版图;今瑞丽属“勐果占璧国”(前果占璧国)。
唐宝应元年(762年),“蒙舍”(南诏国)吞并澜沧江以西各部及“勐果占璧国”(前果占璧国)所属各部、仿唐朝制度置永昌节度和镇西节度;今瑞丽属“蒙舍”(南诏国)永昌节度。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勐果占璧”(后果占璧国)复国,尊大理国为“勐货相”(宝石之国)、自称“勐货罕”(金子之国);今瑞丽为“勐果占璧”之“勐卯”。
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大蒙古国招抚澜沧江以西各类土目设金齿等处安抚司,“勐果占璧”(后果占璧国)等于解体;今瑞丽属金齿安抚司。
元至元八年(1271年),金齿安抚司分设东路安抚使(镇康路安抚使)、西路安抚使(建宁路安抚使);今瑞丽属金齿等处安抚司西路安抚使。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金齿安抚司为金齿宣抚司,在勐卯(瑞丽江河谷盆地)建麓川路,今瑞丽属金齿宣抚司麓川路,分置麓川路军民总管府。元皇庆元年(1312年),勐卯的傣族头人思汗法兼并周边地区、建立联盟国家“勐卯弄”(汉译“麓川国”);今瑞丽属“勐卯弄”(麓川国)。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勐卯弄”归附元朝,设平缅宣慰司;今瑞丽属平缅宣慰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入云南、征大理,“勐卯弄”归附明朝,置平缅宣慰使司。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麓川宣慰使司。明建文元年(1399年),傣族各部脱离麓川自治,明朝借机建立各地“土司政权”。明建文四年(1402年),析麓川地,置动养、孟定、木邦三府及威远、镇沅二州。明永乐元年(1403年),析麓川地,设者乐甸、大候、千崖、湾甸、潞江长官司。明宣德三年(1428年),麓川平缅宣慰司脱离明朝、恢复“勐卯弄”(麓川国)向周边扩张,明宣宗派大臣率兵伐之。明正统四年(1439年),“勐卯弄”(麓川国)击败明军,占领澜沧江以西“祖地”。明正统九年(1444年),立陇川宣抚司,今瑞丽属陇川宣抚司。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建平麓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明朝析陇川宣抚司地,设勐卯安抚司(辖今瑞丽及缅甸木姐、南坎等地);今瑞丽属勐卯安抚司。
清顺治四年(1647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出滇入缅避难,经过勐卯,勐卯安抚司供应永历帝粮米。同年,清军出兵勐卯试图抓捕朱由榔,并控制勐卯。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朝沿袭明制,设勐卯安抚司。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清朝与英国签订有关边界条约,英国以“永租”的名义获得勐卯安抚司瑞丽江以南、南宛河以西地区(今已属缅甸);清朝保留勐卯安抚司瑞丽江以北、南宛河以东地区(今瑞丽市)。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政府将勐卯土司区改为勐卯弹压区,设弹压委员一名,没有实权。民国五年(1916年)3月,实施弹压区改行政区政策,将勐卯、腊撒两地合为耐散行政区,直属腾越道,设行政委员一名。民国十一年(1922年),重新整合行政区,将勐卯、遮放合并为遮勐行政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勐卯为瑞丽,设瑞丽设治局,与勐卯土司并存;之所以改名“瑞丽”,是因为勐卯与英属缅甸以瑞丽江为界,瑞丽遂因瑞丽江而得名,而瑞丽江之“瑞丽”则有“祥瑞美丽”之意。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日本侵略者占领瑞丽,国民政府瑞丽设治局人员撤离。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日军撤出瑞丽,国民政府瑞丽设治局恢复。同年,拟将瑞丽、陇川二局合并为一县,起名“瑞川”。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瑞丽。1952年11月21日,废除瑞丽设治局、勐卯土司,成立瑞丽县,属保山专区。1953年7月,改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58年11月30日,瑞丽县、陇川县合并,合称瑞丽县。1959年11月1日,瑞丽县、陇川县分设,恢复原建制。1992年6月,撤销瑞丽县,设立瑞丽市,为县级市。同年12月,成立瑞丽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弄岛经济开发区。1999年2月,撤销县级畹町市,并入瑞丽市;同时撤销畹町市边境经济合作区、设立畹町经济开发区(副县级)。
民国十二年(1923年),勐卯(今瑞丽)下辖9个区,分别为第一区蛮满㽘,第二区蛮令㽘,第三区姐勒㽘,第四区弄坎㽘,第五区等贺㽘,第六区棒蚌㽘,第七区姐相㽘,第八区弄湖㽘,第九区芒艾㽘。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瑞丽设治局下辖弄岛、勐卯城子两镇;姐勒、姐相两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勐卯土司下辖法破、贺弄、姐勒、顿洪、姐东、弄湖、姐相、暧波、芒艾、雷允、共10个㽘;荷马、劲力、嫩坎、勐典、班养、南京里、罗辉、勐秀、南管、弄向、广宋、贺约、曼坏、班领、班比、麻店、麻柯、等嘎共18个山官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设勐卯、弄岛2镇;姐勒、姐相、芒艾3乡(一度改设中山、中正、志舟3乡、勐卯1镇);山区有户岛、广平、户兰、广宋、等嘎、雷弄、弄贤等山官辖区。
1952年,瑞丽县成立,全县划为3个区、18个乡、1个镇。同年8月27日,成立姐东乡。
1986年,撤区建乡,设姐勒、姐相、弄岛、勐秀、户育等5乡和勐卯1镇;合计1镇、5乡、24个行政村,202个自然村。
1989年,将姐勒乡下辖的姐告、金坎划出,设立姐告边境贸易经济区,建立姐告办事处(副市级)。
1992年,将姐勒乡团结村划出,设立瑞丽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副市级)。同年12月,设立弄岛经济开发区(副市级)。
1999年2月,畹町市辖地城关镇、混板乡、芒棒乡并入瑞丽市;同年,瑞丽市辖2镇7乡,分别为勐卯镇、姐勒乡、姐相乡、弄岛乡、勐秀乡、户育乡、城关镇、曼棒乡、混板乡。
2000年5月,改弄岛乡为弄岛镇。
2002年7月,撤销弄岛经济开发区。
2003年,瑞丽市辖姐告边境贸易区、畹町经济开发区、瑞丽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勐卯、弄岛、城关3镇,芒棒、混板、姐勒、姐相、户育、勐秀6乡;城关、姐告、团结、姐岗、勐卯、银河、瑞宏7个办事处,24个行政村;229个合作社,274个自然村。
2005年10月,撤销姐勒乡,辖地并入勐卯镇,镇政府驻原姐勒乡政府;芒棒乡、混板乡、城关镇合并为畹町镇,镇政府驻原城关镇政府。
2011年6月,云南省农垦总局将所属的瑞丽农场、畹町农场移交瑞丽市;瑞丽农场下辖勐卯、贺腮、弄岛、雷允、卡兰、莫里6个办事处55个生产队,畹町农场下辖9个生产队。
2021年8月11日,改姐相乡为姐相镇,改勐卯镇为勐卯街道。
2021年12月,瑞丽市下辖姐告边境贸易区、畹町经济开发区2区,勐卯、畹町、弄岛、姐相4镇,勐秀、户育2乡,有瑞丰、目瑙、勐龙沙、友谊、麓川、兴安、卯相、国门、民主街、和平国防街、建设路11个社区,29个村委会,229个村民小组,283个自然村。国营瑞丽农场实业总公司下辖勐卯、贺腮、弄岛、雷允、卡兰、莫里6个分公司。国营畹町农场下辖9个直属生产队。
截至2022年10月,1个街道、3个镇、2个乡;另辖2个乡级单位;市政府驻勐卯街道。
瑞丽市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南部;东连芒市,北接陇川县,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毗邻,村寨相望。瑞丽市地处东经97.51′~98.02′,北纬23.38′~24.14′之间。陆路距省会昆明752千米,距州府芒市103千米。行政区域面积944.75平方千米。
瑞丽市全境地形平面似袋状,地貌具有宽谷盆地的特征,主要由一山(户永山——盘山——二达山)、一坝(瑞丽坝)、一江(瑞丽江)、一河(南碗河)构成。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向西南倾斜,倾斜角10度左右。瑞丽市境内最高海拔2019.2米,最低海拔743.2米,相对高差1276米,山坝比例为3:1。
瑞丽市境内盆地和山地的形态,除与构造有关外,与其境内河谷形态一致。瑞丽江至北南而东西,贯通全坝,河道迁回,发育于宽盆地内;在老江道上形成有多个牛扼湖,坝子里形成有沼泽,江边形成有河漫滩。瑞丽江江心的沙洲比较发育,流水地貌广布,盆地内阶地宽广,由于多轮回上升的结果,有数级剥蚀而与多级阶地,层状地貌明显,西北而是大片阶梯式山地、丘陵逐级下降,丘陵相对高度在20°至120°之间,高丘陵破碎陡峻,低丘陵完整宽缓,坡度一般在5°至20°之间,但由于利用不当,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侵蚀和滑塌现象,坝子由第四系冲积物形成,平坦宽阔,盆地内积一层厚1400余米的河湖相碎屑物质,沉积中心在弄恩至等罕一带,由于应力运动,北升南降,运动强烈错动呈挤压状,有花岗岩侵入,间存裂隙,在其边缓谷口有冲积扇分布。
瑞丽市地处北回归线北侧,属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具有夏长冬短、干湿分明、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冬季多雾等特点。年平均气温21.0℃,最冷月平均气温14.0℃,最热月平均气温25.0℃,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6.4℃,极端最低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1384.5毫米,其中5-10月降雨量1234.4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89.2%。月最大降雨量567.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6%,最小相对湿度13%。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359.9天。年日照时数2312.7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2%。年平均风速1.0米/秒,最多风向西南风。年平均蒸发量1123.0毫米,年雷暴日数65.7天。地理地貌复杂,受海拔高差悬殊影响,立体气候突出,气候类型多样。
瑞丽市境内江河较多,沟渠纵横,多呈叶脉状展开,河流属伊洛瓦底江流域,龙川江水系,又分为瑞丽江和南碗河两支流,勐秀—户育山梁脊部成了这两大江河天然分水岭,山间林里溪水潺潺,多数长流不息。除两大江河属过境河流外,发源于瑞丽市境内的河流大小计41条,都是三级支流,径流面积大于30平方千米的3条。在41条河流中,流入瑞丽江24条,流入南碗河17条,由于境内山坝的海拔高程悬殊不大,故山间河床一般较为平缓,除少数几条河外,急流不多,且不太长,除常流河外,不少属季节性河流,雨季汹涌奔腾,河宽水急,泛滥成灾,旱季为滑涓小溪,有时干涸断流,成为沙河。
瑞丽市境内河流流向大体上分两支,以勐秀—户育山脊为界,向东南的河流注入瑞丽江,向西北的河流注入南碗河,按《瑞丽地名志》所记的35条大小江河来分,长度在5千米以下8条,5至10千米15条,10至15千米8条,15至20千米1条,30至35千米2条,40千米以上1条。按注入水源来分,注入瑞丽江的有南管河、南典碗河、贺南毛河、南帕朗河、帕色河、剖壤河、劲福河、芒海河、南旭劲河、南放河、南来蚌河、南泻旺河、南约河、姐相河、弄贺乱河、南哈河、弄当冷河、允当河、南木哈享河、允弯河、扎朵河等21条。注入南碗河的有南兰河、南永卡河、南平河、围角卡河、南面卡河、高力卡河、等扎河、弄龙卡河、南姑河、南张河、南惹河、南涝河等12条。除上述所记外,还有广布其间的众多小支流,均南北流向,呈树枝状,这些小支流流头线短,集外面积不大,流量较小,多以区内降水为补给形式。这些河流分属瑞丽江和南碗河两大水系,形成瑞丽市一江一河来一山一坝的地理特点,市境诸河因分两大支流走向,故按注入流向,择长10千米以上的主要江河记述。
瑞丽市土壤根据成土自然条件、土壤形成过程及分布规律划分,共可分为6个土类,11个亚类,19个土层,34个土种。6个土类中,地带性土壤有黄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三类,非地带性土壤有石灰土、草甸土、水稻土三类。
黄壤是瑞丽市所处位置最高的土壤,多在海拔1760至2019米之间的地带,面积7506亩,占总面积0.46%,分布于户永山和营盘山一带的高山区。该土壤分布地带,年均气温14至15℃,雨雾多,日照少,年降雨量1900毫米,植被保存好,土壤裸露少,水土流失不重,土壤发育于粗粒结晶的花岗岩肥量较高。
红壤分布在勐秀,户育两个山区乡,海拔在1400~1760米的中山和半山,面积为123713亩,占总面积10.64%。该土壤分布区年降雨量1600至1800毫米之间,年均气温15.4至17.09℃,成土母质为粗粒结晶岩,发育完整。
砖红壤性红壤面积862140亩,占全市总面积74.15%,分布在全市山区,半山区和盆缘低丘及5乡1镇,一般海拔在750至1400米范围内,发育于泥质岩、变质岩、混合岩及粘土夹褐煤层的母质,盆地边缘的丘陵阶地,多发育于湖积母质,是随地壳上升而脱潜形成。
石灰土分布在勐卯镇芒令和勐力一带瑞丽江边,与畹町和潞西接壤部分,该土种有机质,氮磷含量较高,钾肥偏低,偏碱。面积26447亩。草甸土又名冲积土,面积11531亩,占总面积0.99%,分布在勐卯镇、姐相乡和弄岛镇所辖范围内。该土壤发育于河流冲积物,主要在瑞丽江,南碗河及主要支流的河滩。水稻土分布在海拔745~1640米之间,以900米以下坝区为多,面积131444亩。由于耕作,土壤逐渐改变,以母土遗留属性形成了水稻土特有的理化性状和生产性能,土壤肥力普遍高。
瑞丽市境内南北不同的植物均有存在,植被类型繁多,不同植被均有分布,植被的划分曾先后有几次变更。1959年,中国植物区划委员会将瑞丽市划归滇边山间盆地热带季雨林区之一。1960年,农垦设计院调查组又将境内植披作了进一步区分,盆地850米以下为准热带季节性混交林,在1100~1200米之间为南亚带常绿标类混交林,局部出现“准热带山地雨林”。1975年,云南林勘五大队对瑞丽市植被作了较详细的区分,将800米以下的地带划为亚热带季雨林植披,800~1000米地带划为亚热带雨林,1000~1300米地带划为亚热带次生林,将1200~1800米地带划为次生落叶阔叶林。而1990年后出版的《云南农业地理》,则将800~1500米地带划为南亚热带标类混交林和南亚热带季节性混交林两类。瑞丽市境内植被总的特点包括:植被是南亚热带种,山毛棒科、山茶科、桦木、蔷薇科占优势,热带科属种类不多,反映出地带性植被具有准热带过渡性生物气候特征。
瑞丽市全境水资源丰富,其总量为103.13亿立方米,过境水量为96.4亿立方米,自产水量为6.73亿立方米(地表水为5亿立方米,地下水为1.73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7.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装机容量约2.5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34.79%,水能开发潜能大。
瑞丽市土地总面积1020平方千米,森林面积47603.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5.02%。耕地面积222208亩,其中水田113453亩,旱地108755亩。总面积1162781亩,水域23450亩,非生产用地106769亩。
瑞丽市现存野生动物主要有339种,其中兽类52种,爬行动物20种,两栖类8种,鸟类71种,昆虫类163种。明钱古训《百夷传》载:“境内所产珍物有犀、象、麝、鹦鹉、孔雀、鳞蛇。”《民国地志》记:“鹿、麝、獭、熊、豹等均特产之”。其后,由于人员辐辏,森林减少,犀、象、麝等异兽绝迹,豹、野牛已不多。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蜂猴、绿孔雀、云豹、巨蜥、蟒蛇、马来熊;二级保护动物有:黑猴、原鸡、穿山甲、大壁虎;三级保护动物有:果子狸、啄木鸟、滑鼠蛇、银环蛇。省级保护动物有:眼镜王蛇、眼镜蛇、狼、云猫。瑞丽市动物主要分布在弄岛、户育、勐秀、勐卯等乡镇林区。此外,在瑞丽市瑞丽江流域中缅边境中方一侧,长期栖息着5种鹦鹉,均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此,瑞丽市瑞丽江有‘中国鹦鹉湾’之称。
瑞丽市地形呈山、丘、坝分布,植被覆盖较高,分布呈垂直地带性特点明显。海拔1600米以上的勐力,户永山一带,主要森林群落有水冬瓜林,干形高大通直,最大的高25米。海拔900米—1600米为南亚热带季风阔叶林,以南京里、户育、等嘎、勐秀、勐力等地为主,大部分是次生植被。典型的森林群落有栲类林、石砾、楠木、木荷、桦木。海拔在900米以下的为亚热带山地苔藓林。分布以低山河谷阶地为主,无完整森林群落,常见的乔木有云南石梓、马蹄果、栲类、红木荷等。坝区分布有番龙眼、菠萝蜜、多头花、重阳木、八宝树、柚木、凤凰木、大榕树等典型热带树种。瑞丽市森林分为7个植被系、17个亚植被系、30个群系。主要森林类型有热带山地雨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山地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竹林。珍稀林材物种有滇桐、合欢木、滇楠、西南紫微,瑞丽山龙眼等数十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在云南“植物王国”录中,以瑞丽市地名命名的植物有“瑞丽兰果树”、“瑞丽荷包果”、“瑞丽紫金牛”、“瑞丽山龙眼”、“瑞丽虾脊兰”,“瑞丽蒲桃”等24种,珍稀保护树种有华南苏铁银杏(一级),秃杉、鹅掌秋、锯叶竹节树、翠柏等69种。1977年—2000年10月,德宏州高等植物调查组对瑞丽市高等植物进行调查,查明瑞丽市共有高等植物284科,943属,3733种(含亚种、变种、多变型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45种,省级保护植物24种。
截至2019年末,瑞丽市常住总人口(在瑞丽市居住半年以上中国籍人口)210475人,比上年增长0.13%。人口出生率11.51‰,死亡率4.35‰,人口自然增长率7.16‰。城镇化率67.89%。人口密度222.72人/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比上年末增加0.32人。
截至2020年11月,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瑞丽市总人口(常住人口)为267638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87011人,增长48.17%,年平均增长率为4.01%。全市共有家庭户91912户,集体户8518户,家庭户人口为234729人,集体户人口为3290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3.09人减少了0.54人。全市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46544人,占总人口的54.75%;女性人口为121094人,占总人口的45.2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21.02,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06上升13.96。
截至2020年11月,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瑞丽市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8702人,占总人口的18.20%;15-59岁人口为195693人,占总人口的73.12%;60岁及以上人口为23243人,占总人口的8.6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407人,占总人口的5.3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66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7.2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6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74个百分点。
截至2020年11月,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瑞丽市全市3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1328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554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7511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294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5989人上升为11705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0021人上升为14779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52人上升为36434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4415人下降为23519人。
截至2020年11月,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瑞丽市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08658人,占总人口的77.9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8980人,占总人口的22.0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多115034人,乡村人口少28023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26.13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末,瑞丽市常住人口数226639人。其中,男性122513人,女性104126人。城镇人口174115人,农村人口52524人。出生率8.89%,死亡率7.80%,城镇化率76.82%,自然增长率1.09%。0-15岁47289人,16-59岁158649人,60岁及以上20658人,65岁及以上13613人。0-14岁41316人,15-59岁156000人。出生人数2183人,死亡人数1915人。
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42万人,人口出生率9.03%,人口死亡率9.46%,自然增长率为-43%;年末全市城镇人口18.06万人,乡村人口5.34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77.18%。
截至2021年末,瑞丽市共有少数民族人口76321人,占常住人口数33.7%。其中傣族56882人,景颇族15455人,阿昌族951人,傈僳族1230人,德昂族1803人。
傣族是瑞丽市世居民族,主要分布在畹町镇、勐卯镇、弄岛镇、姐相乡等平地乡镇。
公元1世纪中后期,傣族联盟国家“勐达光”(汉译“哀牢国”)都城由“勐掌”(今保山)西迁,先后在“勐勉”(今腾冲)、“勐腊”(今盈江)、“勐卯”(今瑞丽)、“蒲甘姆”(今缅甸中部)建立都城;“勐达光”在“勐卯”定都期间,“勐卯”的傣族人口开始剧增;“勐达光”都城南迁至“蒲甘姆”后,“勐卯”成为傣族南迁的中转中心。
瑞丽市傣族根据迁入时间长短、迁入方位,分为三个群体,即傣勒、傣卯、傣德三部分。傣勒意为上方之傣,即从北部或东部迁入的傣族。生活习俗及住房与潞西等地的汉族相近,亦称为汉傣,主要聚居地在勐卯镇。傣卯,即世居本地的后裔,仍保存着傣族的古朴习俗,喜居干栏式带晒台的竹楼。傣德,意为下方的傣族,即从缅境内迁入瑞丽市的傣族,亦称“水傣”,习俗与傣卯接近。主要居住在瑞丽江沿岸的姐相乡、弄岛镇和勐卯镇。
景颇族先民约在一千多年前,沿金沙江、怒江和恩梅开江往南迁徙,直到17世纪逐渐定居在德宏一带山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景颇族是瑞丽市的主体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从东到西的一带山区,西起于与缅甸隔河相望的等嘎,东止于潞西遮放,与陇川相连的勐力。从各支系的分布情况看,景颇支主要居住在等嘎、雷弄、户兰;龙峨支主要居于勐秀、南京里;勒期居于勐力、南京里;载佤支的人数较多,分布于户育、班岭、弄贤、等扎、勐典、户瓦等地。
德昂族是瑞丽市的土著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户育乡的芒海、广宋、雷公,勐秀乡的广卡、雷门、南桑,勐卯镇的贺南毛等村寨。居住地多在海拔900~1000米的盆地边沿和亚热带的半山坡林中,居住较为分散,其村寨多夹在傣族、景颇族、汉族的村落之间。
傈僳族是瑞丽市山区仅次于景颇族、德昂族和汉族的又一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瑞丽市勐秀乡的等扎村委会和户育乡的班岭、班养等村寨。居住地多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汉族是瑞丽市境内人口仅次于傣族的主体民族,属汉藏语系。迁入瑞丽始于明代“三征麓川”之后,当时为巩固边防,陈用宾在勐卯建关筑城,并大兴屯田,留下部分亦兵亦农的汉族戊卒。清代到民国,特别是滇缅公路开通,商业兴起后,部分汉族商贾来到勐卯。1949年后,为开发边疆,开办国营农场,大批汉族从湖南、四川、河南、贵州等内地迁移到瑞丽县。最典型的是1958年“大跃进”修水库,从保山白庙水库迁移一批农民到瑞丽县落户。1968年“文革”期间,又从保山、施甸、龙陵等地抽调了一批“贫宣队”落户瑞丽县,至此,瑞丽县汉族人口猛增,遍布全市各地。由于瑞丽汉族的先民祖籍多为内地,渐入边区,故习俗大致与内地相同。
瑞丽市为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经济圈最为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瑞丽县就在中国率先实施沿边开放,创造了“全国边贸看云南、云南边贸看德宏、德宏边贸看瑞丽”的业绩。GDP从1978年的0.22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07.41亿元,经济总量比1978年增长了476.4倍,瑞丽市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27元增加到2018年的51300元,增长155.9倍。1992年6月,国务院批准瑞丽市为沿边开放城市。2000年,瑞丽市姐告边境贸易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实行“境内关外”特殊模式管理的边贸特区。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
2022年,瑞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4亿元,增长5.1%,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同比增长17.2%,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8.3亿元,增长2.4%,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9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3.5%、41.2%、45.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10.8:78.2调整为10.7:12.1:77.2。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增加值100亿元,同比 3.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3%。
2022年,瑞丽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9%,比上年上涨0.9%;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3.2%,增长3.2%。
2022年,瑞丽市财政总收入60440万元,同比下降49.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822万元,同比下降34.3%,其中:增值税5788万元,下降60.0%;营业税0万元,与上年持平;企业所得税393万元,下降57.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6267万元,同比下降23.9%。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42378万元,增长35.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6093万元,下降65.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410万元,增长38.3%;教育支出35215万元,增长9.6%;卫生健康支出97043万元,下降29.6%。
经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7亿元,增长4.4%,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5亿元,同比增长27.4%,拉动生产总值增长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9.5亿元,增长2.7%,拉动生产总值增长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7:12.1:77.2调整为11.1:14.1:74.8。
2022年,瑞丽市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5.7%。其中:农业产值 15.7亿元,比上年增长 6.6%;林业产值 1.0亿元,增长5.0 %;牧业产值 5.5亿元,增长 3.9%;渔业产值 0.7亿元,增长2.5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0.7亿元,增长 4.0%。
2022年,瑞丽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61599亩,比上年下降3.0%;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32124亩,增长0.6%;甘蔗种植面积16466亩,下降20.4%;油料种植面积 1061亩,增长34.0%;蔬菜种植面积95803亩,下降2.1%;烟叶种植面积3600亩,下降4.4%。肉类总产量11233吨,比上年增长0.4%;禽蛋产量1586吨,增长37.2%;牛奶产量0吨,下降0%。水产品产量4766吨,增长 1.0%。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7亿元,增长4.4%,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
瑞丽市工业起步较晚,直至1978年,工业总产值仅为1129万元。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发展缓慢。至2018年,瑞丽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0.1129亿元增至52.17亿元,增长461.1倍。改革开放后,瑞丽市生产有汽车、摩托车、电视机、手机、服装等多种商品,以及实木地板、商品混凝土、塑料制品、成品糖、精致茶等多种主要工业产品。
2022年,瑞丽市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202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33.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6.3亿元,同比增长4.8%;规模以下工业完成产值7.6亿元,同比下降11.6%。
2022年,瑞丽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5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8%,其中:制糖业完成增加值0.25亿元,同比下降25.8%;家具制造业完成增加值0.08亿元,同比增长9.3%;电力供应业完成2.4亿元,同比增长39.7%。
2022年,瑞丽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户,亏损企业15户;营业收入为31.31亿元,同比下降8.5%;营业成本30.73亿元,同比下降0.8%;实现利税总额-0.76亿元,同比下降125%。
2022年,瑞丽市全市具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0个(本地注册),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244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5428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实现利润总额2520.4万元,同比增长2453.3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8.4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11万平方米。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5亿元,同比增长27.4%,拉动生产总值增长3.1个百分点。
瑞丽市在改革开放后,依托口岸优势,边境贸易在开放的大潮中迎来发展机遇。瑞丽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0006亿元增至2018年的716.91亿元,增长119.5万倍。对缅贸易连续多年占滇缅贸易的三分之二左右、占中缅贸易的四分之一左右。截至2021年,瑞丽市为中缅贸易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
瑞丽市设有姐告边境贸易区、畹町边境贸易区。姐告边境贸易区,位于瑞丽市东南,与缅甸木姐口岸毗邻,是国家一类口岸重要通道,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便捷的陆路口岸,毗邻的缅甸木姐是缅甸对华贸易的最大陆路口岸。姐告边境贸易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实行“境内关外”特殊政策的贸易特区,在区内可开展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边民互市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畹町边境贸易区位于瑞丽市南部,与缅北重镇九谷市隔河想望,是中国陆路通往缅甸及东南亚国家的咽喉,国家一级口岸。瑞丽市还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瑞丽市充分利用外资投资,出台金融机构入驻优惠政策。
瑞丽市是中国重要的珠宝交易集散中心,云集了中国、缅甸、以及世界各国众多从事玉石珠宝交易的商人。截至2018年,瑞丽市有珠宝翡翠专业市场20余个,珠宝从业人员达1.7万人,在册登记从事珠宝生产经营企业共有837个,个体工商户7414户。
瑞丽市旅游行业旺盛。截至2018年,瑞丽市全市拥有各类宾馆酒店及餐饮经营户2863户,共有各类旅游企业51家,旅游星级饭店22座;旅行社17家;旅游餐馆5家;旅游车队2家,直接旅游从业人员近万人。2020年至2022年,受新冠疫情反复影响,瑞丽市旅游业持续大幅下滑,同比减少近六成,2020年旅游总收入也下降三分之二,整体处于持续低迷状态。
2022年,瑞丽市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3.1亿元,同比增长33.5%,占全年完成总投资的22.0%。房屋施工面积38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2%;商品房销售面积1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商品房销售额10.0亿元,同比下降9.6%。
2022年,瑞丽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7亿元,同比下降7.0%。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88.8亿元,下降7.2%;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12.9亿元,同比下降5.8%。按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实现零售额10.7亿元,下降6.8%;商品零售实现零售额 91.0亿元,下降7.1%。
2022年,瑞丽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6.9万人次,同比 4.3%。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25.4亿元,同比下降20.2%。
2022年,瑞丽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3.6%,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的100.9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同比增长157.3%;房地产累计完成投资13.1亿元,同比增长33.5%。
2022年末,瑞丽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4254878万元,同比增长5.6%。其中,各项存款2490799万元,同比增长3.5%;各项贷款余额1764078万元,同比增长8.8%。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9.5亿元,增长2.7%,拉动生产总值增长2.1个百分点。。
瑞丽市交通线网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动脉,以县乡等农村道路为支脉,以运输站场等枢纽为节点,形成大通道网、骨架网、支线网和国边防公路“三网一路”。
瑞丽市为杭州—瑞丽高速公路(龙陵—瑞丽高速公路)、320国道(上海至瑞丽二级公路)、556国道(镇安至瑞丽二级公路)、H320(上海至瑞丽二级公路)的终点,还有云南省道S234、S321等主要公路横穿境内,也是昆瑞公路(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的交汇处,设有有瑞丽—木姐、瑞丽—南坎、瑞丽—八莫、畹町—九谷4条跨境公路。与全市“两廊两轴、一主两辅”空间发展格局相适应,建设以瑞丽市区为中心,东联畹町、芒市至昆明,西联弄岛至缅甸(八莫),南联姐告至缅甸木姐、仰光,北联陇川、腾冲至保山的“一心四射”交通大通道,连接州内县市以及南亚、东南亚,已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主线,以市区为中心、市乡公路为支线的东联畹町、芒市至昆明,西联缅甸芒允至八莫,南联缅甸木姐、南坎至腊戌和仰光,北联陇川、腾冲至保山的公路辐射网络。
瑞丽市设有瑞丽综合客运枢纽站,位于瑞丽市卯喊路207号,于2015年10月9日启用。
瑞丽市规划建设有大瑞铁路,东起云南省大理市,西至瑞丽市,全长330千米,在瑞丽市规划设有瑞丽站。截至2022年7月,大瑞铁路瑞丽站尚处建设中,暂未开通。
截至2020年,瑞丽市有公交车60辆,开通公交线路10条。线路总长209.8千米,日发班次318个,日运送乘客4000余人次。形成了以瑞丽市区为中心,东连畹町、西接弄岛、南联姐告的城市公交营运网络。
在1950年5月,瑞丽市解放前夕,瑞丽市仅有1所小学、1名教师、学生30人。1950年后,瑞丽市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小学遍布全境,中学不断增多,适龄儿童多数均能就近入学,入学率逐年上升,文盲逐渐减少,少数民族学生增多,为社会培养出了建设人才。1990年,有普通中学6所,职业中学1所,农场中学1所,小学60所,幼儿园1所,97.7%的适龄儿童入学,78.2%的人脱盲。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瑞丽市学校很少,文盲众多,教师奇缺,人才不足,素质不高的落后状况。
截至2022年末,瑞丽市全市拥有幼儿园51所,入园幼儿7991人,在园幼儿7991人。小学38所,其中:完小25所,校点12所,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小学1所。招生人数2884人,在校生数18025人,毕业生数2815人。中学7所,招生人数3809人,其中:初中2412人,高中1397人;在校学生11107人,其中:初中7209人,高中3898人;毕业生3609人,其中:初中2492人,高中1117人。职业中学2所,招生数107人,在校学生431人,毕业生16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83%;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98.5%。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5.57%。
2021年,在各种赛事中,瑞丽市共有2名队员参加。参加省、州级比赛2次。在省级及以上比赛中共获得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1枚。2021年,全年共争取到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科技经费36万元。全市未获各级科学技术奖项。
1951年前,瑞丽县没有正规的中医,也无药铺。长期以来,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主要靠一些民间草医草药来与疾病作斗争。这些散布在民间的草医,不少身兼巫师,搞神药两解。此外,逢旱季街天,也有少数从保山、腾冲一带来的汉族走方郎中,便用中草药单方验方治病。偶尔也可见到来自印、缅的游医和江湖术士,在集市摆摊设点或走村串寨售药,或给患者点眼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少数的内地汉族医生流入。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建雷允飞机制造厂职工医院后,西医开始传入瑞丽县,年均为边民治病达6000余人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该院首先在瑞丽使用青霉素(盘尼西林)治病。并使用X光机诊断。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瑞丽设治局在弄岛设立卫生院,因地方收复不久,瘟疫流行,财政窘困,全靠救济和上一级医院下拨各种西医药械计146种供用,但所得药品“多有匿,民颇难得其实惠”,药品被设治局长和院长私卖,中饱私囊,能享用西药品治病的边民为数不多。
1951年4月,瑞丽县各族联合政府在卯城东门附近组建瑞丽卫生院,建盖面积为200平方米的草房为院舍,有卫生员4人,病床10张。1956年10月,院址迁往瑞丽县城人民街南端,改名瑞丽县民族医院。2019年8月,瑞丽市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截至2022年末,瑞丽市全市拥有卫生机构93个(含村卫生室25个,门诊部 7个、诊所36个),实有床位2171张。卫生技术人员1834人(含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19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08人(含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84人),注册护士792人(含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 98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434人(含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5人)。全年诊疗914928人次(含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175204人次),其中:门急诊907083人次;入院26212人次,出院 26326人次,病床使用率34.35%。
截至2022年末,瑞丽市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4个。其中:国有文艺院团1个,群众文艺团队119个,社会文艺表演团体4个;电影院5座,文物管理所1个,文化馆2座,公共图书馆2座。纪念馆1座。2022年末广播电视覆盖率99%,广播人口覆盖率99%,电视人口覆盖率99%。
2022年,瑞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592元,同比增长1.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723元,同比增长4.5%。
2022年末,瑞丽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97万人,比上年增长2.06%;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28万人,与上年持平;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52万人,比上年增长0.4%;失业保险参保1.51万人,增长5.58%。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5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1万人,比上年增长-0.54%。
截至2022年12月,瑞丽市共有4523户,6203人领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9793户,45209人领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1579.52万元,其中:城镇居民294.63万元,农村居民1284.89万元。全市有敬老院 3 座。其中:投入使用1座,在建2座。实际床位 108 张,护工 9人,特困供养(五保户)老人入住22人。
截至2022年,瑞丽市境内共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畹町桥,于2019年10月7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德宏州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瑞丽市设有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未定级文物点15处。
截至2022年,瑞丽市文物管理所馆藏文物532件(含德宏州局借展的83件),其中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2件。
截至2022年,瑞丽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3项,其中国家级名录2项,省级名录5项,州级名录23项,市级名录93项;共评审认定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0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4人,州级传承人15名,市级传承人119名。瑞丽市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孔雀舞的故乡。
景颇埋魂
瑞丽市境内景颇族有景颇埋魂的风俗。最初源于景颇族的原始宗教。景颇族把年长者的死视为光荣。“埋魂”仪式由“董萨”(巫师)主持,边跳边唱,歌颂死者生前为人处世、美好事迹以教育后人,追念友情。“埋魂”完毕归家之时,在一块较大的平地上跳“金斋斋”舞,边跳边唱《送魂歌》,舞蹈图外有四个裸身绘满红、绿、黑、白条纹的男子,装扮成雌雄之鬼,作哑剧舞跳,表演内容为远古时期人类怎样谈情说爱,生养子女的故事。舞者时而又手持长矛和木板作驱逐魔鬼动作,直到认定把魔鬼赶进森林为止。
丢包
瑞丽市境内傣族人民有丢包的娱乐习俗,这是傣族未婚青年男女春节期间自发组织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传情方式。活动期间,姑娘们把自己制作的爱情信物——花包抛向天空,在你丢我接中选择自己的心上人,体现了恋爱自由的精神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花包成为爱情的使者。
瑞丽市境内傣族有跳象脚鼓舞的风俗。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象脚鼓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鼓舞分长鼓舞、短鼓舞和大鼓舞三种。长鼓舞鼓长7尺,用牛皮或蟒皮做鼓面,鼓尾呈象脚状,用圆木制成。表演者在鼓锣的伴奏下,用指、掌、拳、脚击拍鼓面,人和鼓一齐旋转摆动,潇洒大方,鼓点急剧。短鼓舞鼓身稍短,长5尺,表演时节奏稍慢,鼓点稳健,声沉短促。大鼓舞在表演时,声宏而沉,震天动地,场面壮观。鼓舞是傣族群众喜闻乐见、人人会跳的舞蹈。
瑞丽市境内傣族有跳孔雀舞的风俗。孔雀舞是傣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傣族最原始,最古老、最典型的民族图腾和标志,寄寓着美好、善良等传统美德,更是傣家人追求吉祥、幸福、美好生活的象征,在瑞丽聚居的坝区,几乎月月有“摆”年年有歌舞。对傣族来说没有歌舞就象“吃饭没有盐巴一样”,歌舞成为傣族生活不可缺的重要成分。在傣族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关门节”等宗教民俗节日和夏熟丰收季节,傣族人民都会聚集在一起,敲起象脚鼓,跳起“孔雀舞”。
嘎秧
瑞丽市境内傣族有跳嘎秧的风俗。嘎秧是傣族的一种民间传统集体舞蹈,舞蹈动作再现了春耕、除草、收获等劳动情景,表现了傣家人民劳动的愉快和丰收的喜悦。一般在泼水节等节庆和“赶摆”的时候跳,“摆”是傣家人对赶集和各种节庆活动的称谓。
阔时节
瑞丽市境内傈僳族有过阔时节的风俗。阔时节又称刀杆节,是傈僳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相当于傈僳族的新年,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除夕夜,长者用酒肉祭祀祖先神灵,元旦把酒欢歌,初二打靶围猎。到初九、初十,傈僳儿女盛装云集,举行“上刀山、下火海、过刀桥”等表演活动。上刀山,是用36把锋利长刀捆绑成20多米高的刀梯,由表演者赤足攀登而上。下火海,在熊熊大火照耀下,表演者赤脚跳进一处烧红的火炭铺成的火海里,表演各种绝技。表现出傈僳人敢上刀山、敢闯火海的大无畏精神。
阿露窝罗节
瑞丽市境内阿昌族有过阿露窝罗节的风俗。是阿昌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举行,历时两天。节日期间,在舞场中央竖起雄伟的阿露窝罗牌枋,纪念阿昌族祖先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米玛”战胜危害人类的妖魔——“腊訇”的壮举。牌枋顶端架着一把弓箭,象征仁慈的天公用它射落了危害人类的假太阳——腊訇。牌枋中间直上青云的龙和白象,象征吉祥如意。人们穿着盛装,在象脚鼓声中耍龙舞象,共度节日。同时举行武术、爬杆、耍狮子、赛马、舞青龙、对歌等比赛活动。
泼水节
瑞丽市境内傣族有过泼水节的风俗。泼水节是傣族和德昂族最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也是傣历新年,每年清明节后第七天举行。节日期间,人们到小乘佛教寺庙颂经,又取来洁净之水,加入花瓣或香水,互相泼洒祝福,以示洗去一年尘垢,祝福亲朋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平安、健康吉祥。这一天,人们都以被泼到最多的水为吉祥和欢乐。节日里,人们还举办丢包、嘎秧、放孔明灯、武术表演、龙舟比赛等活动。
目瑙纵歌节
瑞丽市境内景颇族有过目瑙纵歌节的风俗。每年的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是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数千人乃至数万人踩着同一个鼓点起舞,规模宏大,震撼力强,有“天堂之舞”“万人狂欢舞”的美称。“目瑙”是景颇语,“纵歌”是载瓦语的直译,意思是大家一起来跳舞。
瑞丽市现有文旅经营单位99家,其中A级景区5家,主要因瑞丽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风情而著名。
银井“一寨两国”景区,位于瑞丽市姐相乡银井村中缅边境线上,距离瑞丽市主城区8公里。在这里,中缅国界线主要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从寨中蜿蜒划过,将整个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称为芒秀,中缅边境71号界碑矗立于景区寨子中央,形成了一个寨子分属两个国家的独特景观,一寨两国也因此而得名。“一寨两国”周边居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跨境而居的傣族人民世代和睦,通婚互市,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位置、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为边境旅游开发利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姐告国门,位于瑞丽市姐告边境贸易区国门大道最东端,距中缅边界81号界桩中心以西17.458米处,距离国界线最近处为14.959米。占地面积4734.36平方米,国门建筑物占地629.28平方米,国门广场占地4105.08平方米。建筑项目功能为公务、商务、旅游人员和车辆出入境通道,分设进出口共4个机动车道,两侧分设出口、进口8个进出人员通道。国门主体建筑物为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688.27平方米;国门高度34.48米,其中建筑高度24.68米,避雷针高9.8米。
瑞丽莫里热带雨林景区,位于瑞丽市区东北20公里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达7平方公里。多年来,莫里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观及佛教文化名闻,包括有扎朵河、奇山、怪石、瀑布等自然景观。这里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有大叶榕、七叶莲等数十种珍稀植物,也有棕熊、孔雀等动物。此外,还有佛塔、佛脚印等人文景观。
畹町边关文化园,位于瑞丽市国防街28号,紧邻缅甸,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建设面积达8万余平方米,是一个集文化旅游、观光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创意研究为一体的体现边关特色的综合性文化园区。包含有珠宝翡翠一条街卖场及加工厂和珠宝博物馆、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念馆、原民国中央银行畹町分行及国际钱币馆和民国客栈、原国际邮件互换局及国际邮票馆、古董车馆、民族古兵器馆、珍奇木艺馆、中缅友好纪念馆、中缅勘界纪念馆、中缅民族民俗馆、记忆馆、民族歌舞演艺和娱乐健身厅、民族特色商品和民族特色小吃区。博物馆群各种藏品达4万余件。体现中国远征军抗战文化、宝玉石文化、和平外交文化、民族文化等多元文化。
瑞丽独树成林,位于瑞丽市320国道北侧、独树成林景区对面,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距离瑞丽市区12公里,占地面积21811平方米,于2017年建成投用。
南甸土司衙门,也叫南甸土司司署,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定居现址,历经三代土司的不断扩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完善成现规模。该建筑区按汉式衙门布局,由4个主院落,10个旁院落,47幢、149间房屋组成,占地面积10625平方米,建筑面积7780平方米。可谓“层层院进八方通,幢幢殿阁殿中殿”。房屋规划整齐,主次分明,木制结构,粗梁大柱,青龙屋顶、雕梁画栋,尤以第四殿用料考究,正堂栗木,左厢椿木,右厢楸木,取“正立春秋”之意。土司府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史、地方史、土司制度及建筑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土司府内还保存着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半副銮驾仪仗,清王朝赐给的官服、大印,以及贝叶经,历史照片,日常生活用具等。
姐勒金塔,傣语称“广母贺卯”,意为在坝子马头的塔,距云南瑞丽市东北千米,是瑞丽市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佛事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
旧塔塔身用土坯建造,主塔高10余米,周围以数小塔围之。后经历代土司主持在其基础上进行不断整修装饰,到民国年间,10余米主塔直入云天,其外环列车员7座小塔,外表涂上金粉,主塔顶冠贴以金铂。塔其围有一圈石栏,四周置石雕狮像。塔周古树参天,见者无不为之赞叹。1969年,古塔却毁于一旦。于1981年重新开始修建新塔,历时数年,在原塔其上重现了旧塔原貌。新塔采用砖土结构,主塔较旧塔高10余米,外围小塔,依次渐小,主附塔顶均冠于金铂华盖,微风过处,风铃叮当.姐勒金塔修复后,每年泼水节前,佛教徒都在此举行佛事。境内外佛爷、和尚、尼姑纷纷前往讲经颂佛。姐勒金塔是东南亚著名的佛塔之一。
瑞丽市有芒果、西番莲、酸木瓜、菠萝蜜、蕃荔枝、羊奶果、无眼菠萝、陇川桔子等热带水果以及菠萝脯、随川姐乌茶、王子树清茶、土堆鸡枞、竹笋、蕨菜等土特产品。还有少数民族金银饰品、织锦、陇川户撒刀、盈江藤器等传统民族工艺品以及缅甸产的珠宝玉器。
瑞丽柠檬,瑞丽市特产,于2016年2月1日由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瑞丽市是中国重要的缅甸翡翠交易集散地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勐卯果占壁王国,在今瑞丽市境域内就有珠宝交易。有“玉出云南,玉从瑞丽”的美誉。
牛撒苤是瑞丽市傣族特色小吃,有苦撒和柠檬撒之分。当地人在吃法上也有区别,一般是冬季喜欢食用苦撒,夏季喜欢食用柠檬撒。这道风味小吃的主料为牛肚(千层肚最好)、牛肝、牛脾、牛脊肉。随客之便,要吃柠檬撒,外加柠檬汁,要吃苦撒,外加牛苦肠汁(经加工制成)。另外,根据个人爱好,食用时也可加入适量的米线粉丝。牛撒苤辛辣适中,味美可口,清凉消暑。
“泡鲁达”是瑞丽市的特产,是傣味里的一种饮料。也有的说是从泰国引进的一种冷饮甜食,适宜除冬天以外的每个季节。泡鲁达用西米露、炼乳、特制面包干、新鲜椰丝加上冰块和水做成,香甜扑鼻。
2016年12月7日,瑞丽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20年5月14日,瑞丽市被认定为云南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5月20日,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联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发布了《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瑞丽市位列2019年县域网络零售第74位。
2020年6月,瑞丽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27位。
2021年,瑞丽市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7月15日,瑞丽市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4年1月,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思汉法(1295—1369),傣族,勐卯南闷村人,原名混依翰罕,又称刹远,傣族间尊为“思南王”。
混依翰罕十五、六岁时,曾在地中掘出玉玺,并在山中遇虎而未曾受伤,被勐卯百姓视为奇人。元至元六年(1340),混依翰罕接受“萨玛达”(勐卯国“最伟大的首领”)称号,登基,建都允遮海,并因猛虎曾跃过头顶而自称“思汉法”(傣语意为虎天王)。在思汉法的统治下,勐卯国急剧扩张。元朝末年,思汉法统治下的勐卯国,北至永昌、大理、东至果景、刚戛、西南达罕底戛写,南至那根、勐老(今老挝)、勐润(今泰国)等地。在思汉法的统治下,元朝始终无法使勐卯国归顺。
召尚弄·岩相,清代勐卯著名诗人,创作和整理了大量的民间故事、长篇叙事诗和情歌。双目失明后,他从事口头创作,请人代笔,收集整理了66部傣族文学作品,使傣族文学中的精华得以书面形式保存下来。他辛勤耕耘结出的文学艺术之果,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赢得了群众对他的尊敬,德宏地区广为流传的叙事长诗《娥饼与桑洛》,就是他首次收集整理出来的,他创作和整理的叙事长诗和民间故事有《宾机宾列》《广姆贺卯》《朗京布》《阿蛮浪》《菩提贡玛腊》《广姆宫》《广姐写项》《章阿凉》《阿鸾日劳》《无独松静》《秀散满》《帕雅贡玛反高》《金省动晃》等。
卞章戛,清乾隆年间傣族史学家。他知识渊博,颇具写作才能,精通傣族历史和多种历法,勤于收集各种史料,为写作勐卯傣族历史,伏案耕耘,几度寒暑,于1886年3月25日,完成了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嘿勐沽勐》一书。
截至2022年,瑞丽市与缅甸木姐市,河南省镇平县、重庆市忠县、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等城缔结有友好城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