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步之战

更新时间:2023-08-31 03:54

450年,刘宋第二次展开了元嘉北伐,主要目标是收入宋的河南失土,战事耗费了不少兵力及物资,但遭到了失败。而刘宋军队“北伐败辱,数州沦破”,“诸将奔退,莫不惧罪”,“百守千城,莫不奔骇”,使得刘宋核心统治区域的江北六州遭到了北魏远征军的极大破坏,国力大损。反观,大举反攻的北魏远征军实现了饮马长江的志向,拓跋焘亲临瓜步山而返。因此,这场战役也可叫做“瓜步之战”。

历史背景

最佳机遇

在分裂最初的100多年中,有过两次统一的最佳机遇。一次是苻坚伐晋,一次是刘裕北伐。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两次统一的努力都功败垂成。南方的刘宋代晋后,北方的北魏也强大崛起,南北达成了暂时的均衡局势。

公元423年11月,未满16岁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即位,并且亲自抗击柔然的入侵。

425年,18岁的南朝宋文帝刘义隆(407-453)继位。时北魏南有刘宋为敌,北有北燕柔然等,西有大夏、西秦、北凉等窥伺,战略形势并不好。

429年,拓跋焘出击大漠,柔然受到了史无前例的重创。而此时刘宋占有长江以北的许昌,以及山东济南、东阳等地,直接威胁北魏的战略腹心。因此,北魏将统一战略的首位定在了南取中原。(参见百科:北魏破柔然之战

北魏与大夏、柔然发生了连年的激烈战争。宋文帝刘义隆认为有机可乘,便遣使要求拓跋焘归还占去的河南、山东各地。拓跋焘一笑置之,并不理睬,对南朝使者一顿责骂。宋文帝大怒,即命到彦之为将,于公元430年率军北伐。到彦之率军5万由水路进军山东。

其时魏军主力正在北方作战,河南各地兵少,见宋军到来,便纷纷撤兵而去。宋军收复了很多失地,一直推进到黄河南岸,前锋窥伺潼关。到彦之认为魏军无力两面作战,宋军正可巩固战果,便把全军摆成一字长蛇阵,守卫在黄河南岸2000余里的长的防线上。然而到了隆冬黄河冰封之后,魏军突然大举渡河南下。宋军因防线过长,各处都很薄弱,一下就被击溃,连失洛阳、虎牢数城。到彦之初时轻敌,畏敌如虎,率军往水路南逃,狼狈不堪。

为挽救败局,宋文帝急命檀道济北援。檀道济一路硬闯,与魏军打了30几仗,胜多败少,攻到济南但是己军也损失惨重,粮草军资被北魏军袭击,一时略尽。又听说此时滑台已失陷,宋军已无力再北进,檀道济便引军南归。北魏军抓住这一战机,切断了檀道济军的运输线,又发起追击。危急时刻,檀道济唱筹量沙,在夜间将仅剩的粮米铺在沙子上,装出军粮很多的样子。魏军得知后,一时犹疑,不敢急追。檀道济又故作镇静,命全军放慢速度,大摇大摆南撤,使魏军将领安颉更加相信宋军有诈,终于放弃了追击,檀道济方得全军而归。

统一北方

这次北伐以刘宋的完全失败告终,而其时北魏尚是两面作战,并且国力远不如刘宋,犹得取胜,可见南北方的军队战斗力的差距。其后南北方保持了近20年的平静。北魏四处攻伐,公元439年,拓跋焘灭亡北凉,统一北方。刘宋也休养生息,力量增强了不少。公元450年二月,魏军以10万之众再次南伐。刘宋守将纷纷弃城而走,除悬瓠城外丢失了很多地方。南军对北军的畏惧可见一斑。正如沈庆之所言“马步不敌,为日已久矣。请舍远事,且以檀、到言之。檀道济再行无功,到彦之失利而返。今料王玄谟等未逾两将,六军之盛,不过往时。将恐重辱王师,难以得志。”

在这样的情况下,宋文帝刘义隆却战心大起,想要凭借国力的优势去北取中原。他不听朝中有识之臣的劝谏,专听谄媚之人的吹捧,下了北伐的决心。

北伐

公元450年七月,宋军大举北伐。非常可惜的是,南朝最有名的将领檀道济此时已被冤杀,南军缺乏统军大将。宋文帝便重用王玄谟等人。以其弟江夏王刘义恭出镇彭城,节度诸军。

东路军,王玄谟率领申坦、沈庆之等人乘坐1万艘戈船作为前锋进入黄河,进攻镐礅、滑台等地,由萧斌为统帅,在青、兖地区推兵向前,俱归武陵王刘骏节制。武陵王刘骏率水陆继进,并节制东路军。

中路军,臧质率领王方回、刘康祖、梁坦共有步骑10万,取道许昌攻向洛阳。南平王刘铄率兵继进,并节制中路军;

西路军,柳元景率庞法起、薛安都等人从襄阳出击,从襄阳北上攻击弘农一带。由随王刘诞节制西路军。

江夏王刘义恭进驻彭城,统一调度三路诸军。

东路北伐

东路军走黄河直入山东,连得乐安等数城。萧斌命王玄谟进攻滑台。滑台城小兵少,本不难攻。可王玄谟想进城掳掠财物,不让破坏城池,也不让用火箭攻城。同时王对来投军的中原义军非常不信任,不但任意拆散分配,还向其家人派饷,弄得人心大失。结果滑台攻了几个月也没攻下来。

到了十月,拓跋焘亲自率军来到达枋头,先派遣猛将陆真在夜间穿过刘宋的数万大军而进入滑台城内,安抚滑台守军。然后,拓跋焘亲自率军南下,解救滑台。在两军相接之际,王玄谟被魏军的威势吓得魂飞魄散,不战先逃。结果宋军大败,损兵一万余人,其余将士尽数散亡。布置在滑台城的兵器、粮草堆积如山,刘宋军人弃甲如山。魏军又用铁锁封锁黄河,宋军水军拚死突围,方才脱逃。魏军继续进兵山东,宋军锐气已失,虽分兵把口,但苦战不胜,不得不纷纷弃城。东路军北伐至此失败。

中路北伐

中路军,臧质、王方回、刘康祖、梁坦率领步骑10万作为中路军前锋,经许昌而攻洛阳,刘铄率大军跟进。魏长社守将鲁爽委城而走。刘宋中路军占据长社,继续北进。魏永昌王拓跋仁率8万骑兵从西面前来驰援。刘铄派遣到坦之到虎牢地区部署防线,被拓跋仁突破。到坦之败走后,拓跋仁乘胜进击,梁坦的军队被全军击溃。臧质、刘康祖都被迫南撤,王方回的部队不知去向。拓跋仁于是率兵攻向赵淮,攻破悬瓠之后,俘获了赵淮,继续进攻,又攻破了项城,等到攻到淮西时,与刘康祖的8千步军进行了激烈的血战。刘康祖结车而营,固守待援。起初,防守稳固,但后来天空刮起了北风,在拓跋仑的建议下,拓跋仁施展火攻。刘康祖阵营大乱,最后刘康祖英勇战死,全军尽没。魏军围寿阳,继而连续洗劫周边各地。

西路北伐

西路军进兵河南,沿路中原人纷纷响应,攻城略地,进展很快。柳元景继续进兵关中,连克陕城、潼关等地。而中路的梁坦、刘康祖等军也攻下长社,进逼虎牢,一时形势很好。但此时东路军已败,北魏军长驱进兵江淮。宋文帝震恐,急命西路军班师回救,结果西路军只好放弃所得各地回军,这场大规模的北伐至此以失败而告终。

北伐既败,魏军的南侵攻势却愈发锐利起来。

战争结束

这场战争以刘宋的惨败而结束。刘宋的核心统治区域被北魏远征军大幅度、大纵深的穿插,不但使得刘宋军队损失惨重,还使得刘宋的民众被魏军屠杀掳掠,家园被付之一炬,损失不计其数。刘宋长江以北的六州之地一片荒芜,就连树苗都难以找到了。刘宋王朝几乎倾尽所有的国库财产都难以供应江北六州的稳固统治,所以,刘宋王朝还对其他地区大幅度地征收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于是“深赋厚敛,天下骚动”,从此,“邑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胜利的北魏远征军虽然大伤元气,但是,在北魏远征军中,很多很多的魏军将士死去是因为“疾疫死者甚众”,而并非战死。而由于北魏远征军御敌于国门之外,对刘宋的核心统治区域长驱直入,所以,北魏国土没有被战火摧残。至此,南强北弱的态势被彻底逆转。

从能力上来说,刘义隆缺乏对战争判断的能力,拓跋焘在打仗这方面要远远强过刘义隆。皇帝乃九五之尊,未必要懂打仗,只要能让会打仗的人为他卖命效果也是一样的。不过刘义隆是个很自负而且很自大的人,他坚信自己所做的都是对的。

元嘉北伐

因宋文帝的年号为元嘉,故这场大规模北伐被称为元嘉北伐,或者元嘉之战,又因为此战中,拓跋焘兵临长江北岸的瓜步山,所以也叫瓜步之战。后世大词人辛弃疾曾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内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之句,说得正是这段千古教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