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长喙壳菌

更新时间:2024-10-19 01:39

甘薯长喙壳菌又称甘薯黑斑病甘薯黑疤病,属于长喙壳科,病薯病苗是传播的主要途径,带菌土壤、肥料、流水、农具及鼠类、昆虫等都可传病。

为害特点

是甘薯的主要病害,从育苗期、大田生长期以及收获贮藏期都能发生,引起死苗、烂床、烂窖,损失严重,严重时可使窖藏种薯的损失高达60%~70%。该病菌危害薯苗、薯块,以薯块受害严重。薯块发病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黑褐色病斑,病部中央稍凹陷,病界分明,轮廓明显。

上生灰色霉层,在湿度适宜时,病部长出黑色的刺毛状物。病菌侵入薯肉的下层,使薯肉变为墨绿色。薯苗发病,一般在幼苗基部白嫩部分产生梭形或长圆形的黑色病斑。严重时种薯和幼茎部变黑腐烂,造成烂床死苗,湿度大时,发病部位长出黑色刺毛状物。病苗插入大田后,叶片往往发黄脱落 生育期或贮藏期均可能发生,主要侵害薯苗、薯块,不为害绿色部位。薯苗染病,茎基白色部位产生黑色近圆形稍凹陷斑,后茎腐烂,植株枯死,病部产生煤层。

薯块染病,初呈黑色小圆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轮廓明显略凹陷的黑绿色病疤,病疤上初生灰色霉状物,后生黑色刺毛状物,病薯具苦味,贮藏期可继续蔓延,造成烂窖。

形态特征

菌丝体初无色透明,老熟后深褐色或黑褐色,寄生于寄主细胞间或偶有分枝伸入细胞内。直径3~5μm。分生孢子梗由菌丝顶端或侧枝上形成,鞘状,内生分生孢子,成熟后孢子由分生孢子鞘内依次推出,又称内生孢子。无性繁殖产生内生分生孢子和内生厚垣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筒形或棍棒形,大小为(9.3~50.6)μm×(2.8~5.6)μm。孢子可随时萌发生出芽管,芽管顶端再串生次生内生孢子,可连续产生2~3次,然后生成菌丝,也可在萌发后形成内生厚垣孢子。厚垣孢子暗褐色,球形或椭圆形,具厚壁,大小为(10.3~18.9)μm×(6.7~10.3)μm;大量产生于病薯皮下,有较强的抵抗逆境的能力,需经一段时间休眠后才可萌发。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壳,子囊壳呈长颈烧瓶状,基部球形,直径105~140μm;颈部极长,称壳喙,长度为350~800μm.子囊梨形或卵圆形,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壁薄,成熟后自溶,子囊孢子散生在子囊壳内,潮湿时,子囊壳吸水产生膨压,将子囊孢子排出孔口,聚集成黄白色蜡状物。子囊孢子无色,单胞,钢盔形,(5.6~7.9)μm×(3.4~5.6)μm。子囊孢子形成不经休眠即可萌发,在病害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生物学特征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3.0℃~28.5℃,最高34.5℃~36℃,最低9℃~10℃。菌丝及三种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1℃~53℃。菌丝在pH值3.7~9.2之间均可以生长,最适pH为6.6。分生孢子抗逆力较差,成活时间短,子囊孢子及厚壁孢子对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自然情况下,土壤表层的病菌经一年后仍可以存活,而埋在土层7~8cm处的病菌却能存活34个月。

主要以卵孢子的形式存活于土壤中的作物残体内,在春季卵孢子萌发,主要是形成孢子囊。漫灌和大雨后孢子囊释放出孢囊孢子。孢囊孢子在土壤的水中移动,被寄主的根围所吸附,萌发且不形成附着胞直接侵入根部。游动孢子游动缓慢,从运动到形成休眠孢子可持续数天,休眠孢子萌发直接产生芽管,当接触固体表面时芽管肿大形成附着孢,不久从附着孢长出菌丝。休眠孢子有时萌发再形成游动孢子,留下休眠孢子膜。有时少数孢囊在顶端形成芽管。在幼苗期毛根被破坏并且整个植株可能致死。较老的植株受害较慢,病菌从根尖扩展到茎到低的枝条。

控制方法

1 、建立无病留种地,培育无病种苗,杜绝染病秧苗向大田转移。严格要求土壤、粪肥、灌水不带菌;精选种薯并消毒;高温育苗、高温剪苗、药剂浸苗。有报道表明,以浸薯入窖为最佳施药方法,且防治甘薯黑斑病以国光牌甘薯保鲜剂的效果最好,托布津次之,也可采用复合杀虫剂,即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选用抗病良种。

2、加强栽培管理。重病区实行水旱轮作和旱地3年以上轮作。合理施肥用水,防止薯块开裂。适时收获,精收细挖。甘薯是喜温作物,因此要在霜冻到来之前收完。一般在立冬前后掌握在12℃~13℃挖薯为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