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24 09:59
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提出。生物只能通过生物的繁殖产生。他指出,通过排除空气中看不见的微生物,能够使肉体物质和植物性物质不腐败。这一点后来成为大规模罐头食品制造工业的基础。
生源论是指将心理疾病的来源归结于个体的生理因素。
生源论的思想最早源自古代社会,由希波克拉底提出,他认为心理障碍首先是由人的内在过程导致的。但关于心理障碍的第一个生源学系统描述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威尔海姆·格里森格在19世纪中期提出的;而第一个将以生源论为基础的医学模式应用于欧洲精神病学理论前沿的人则是实验变态心理学的创建者克雷佩林。
克雷佩林在其《精神病学教程》中提出大脑病理学在心理障碍中具有中心作用,像身体疾病一样,可划分为不同独立种类的精神疾病都有不同的器质性原因,都可以通过性质不同的一组症状被识别,这正是生源论思想的应用。
同时有许多心理学家对生源论思想予以重视,如克拉夫特·艾宾的《精神病学教程》、《性心理变态》等都体现了生源论的思想。也正是这些早期理论的影响,才有了心理障碍现代医学模式的进展。
19世纪60年代,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进行了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鹅颈瓶实验是假设细菌、微生物的移动需要依靠菌毛、鞭毛,并且需要在有液体介质的情况下才能正常移动。他把肉汤灌进两个烧瓶里,第一个烧瓶就是普通的烧瓶,瓶口竖直朝上;而第二个烧瓶,瓶颈弯曲成天鹅颈一样的曲颈瓶。然后把肉汤煮沸、冷却。两个瓶子都没有用塞子塞住瓶口,而是敞开着,外界的空气可以畅通无阻地与肉汤表面接触。他将两个烧瓶放置一边。过了三天,第一个烧瓶里就出现了微生物,第二个烧瓶里却没有。他把第二个瓶子继续放下去: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直至四年后,曲颈颈瓶里的肉汤仍然清澈透明,没有变质和产生微生物。
这是为什么呢? 巴斯德解释说,因为第一个烧瓶是顶端开口,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可以落入瓶颈直达液体,微生物在肉汤里得到充足的营养而生长繁殖,于是引起了肉汤的变质。第二个瓶颈虽然也与空气相通,但瓶颈拉长弯曲,空气中的微生物仅仅落在弯曲的瓶颈上,而不会落入肉汤中生长繁殖引起腐败变质。
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的结果使人们坚信:生物只能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这一观点称为“生生论”,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
无生源论为生源论反对观点。又称自生论或自然发生说,认为生物可以随时由非生物发生,或由另一类截然不同的生物产生。
例如,我国古代人所说的“腐草化萤”、“鱼枯生蠹”(见《荀子·劝学》);埃及人认为,太阳照在尼罗河的淤泥上就会产出黄鳝和青蛙;亚里士多德认为,生物除了由自己的亲代产生外,还可由非生物自然发生,“大多数鱼是由卵发育而成的,可是有些鱼(由于灌注了雨水)而从干涸的泥土和砂砾中产生出来”(见《动物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