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米大桥

更新时间:2024-02-07 16:50

生米大桥(Shengmi Bridge)是中国江西省南昌市境内连接西湖区红谷滩区的过江通道,位于赣江水道之上,是南昌市中南部城市主干道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

建设历程

2003年8月,生米大桥规划出台;9月11日,生米大桥桥型方案敲定;11月27日,生米大桥初步设计方案获得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12月28日,生米大桥动工兴建。

2004年9月6日,生米大桥完成首跨桥面箱梁砼浇筑工程;9月28日,生米大桥完成桩基建设工程。

2005年8月31日,生米大桥完成主桥钢管拱首节合龙工程;10月22日,生米大桥完成主桥副孔合龙工程。

2006年2月9日,生米大桥桥面全线贯通;4月30日,生米大桥竣工,并通车运营;7月31日,生米大桥通过工程竣工质量验收。

桥梁位置

生米大桥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距下游南昌大桥约5.3千米,距下游朝阳大桥约3.5千米;该桥东起西湖区沿江南大道与昌南大道立交,上跨赣江水道,西至红谷滩区汇入祥云大道后,止于三清山大道与丰和南大道交汇立交。途经该桥路线为昌南大道、祥云大道。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生米大桥分别由水上主桥、东西两岸引桥、拱圈、拱肋及各立交匝道组成,主桥路段呈东南至西北方向布置。

生米大桥主桥上部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结构采用刚拱柔梁系杆结构。主跨桥面以上为钢管混凝土拱肋,桥面以下为钢筋混凝土拱肋,钢管桁架拱肋与混凝土拱肋交界处采用锚固螺栓与预应力筋结合的连接方式。吊杆采用毒性钢丝镦头锚呈品吊杆,型号为HV,ZM7-109,外包双层PE防护,分别锚与主拱肋的下缀板及横梁下缘。系杆钢丝采用成品索,在边拱肋两端锚固,位于人行道下方,横梁顶面。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横梁。桥面车行道板为钢筋混凝土槽形板。

设计参数

生米大桥主桥全长606米,采用(75+228+228+75)米跨径布置,主跨矢跨比1/4.5,边主跨矢跨比1/8.5。主拱拱肋高4.6米,肋宽2.6米;边拱拱肋高5.0米,拱肋宽3.0米。横梁全宽39米,吊点之间距离35米。系杆共12束,每束张拉力为7660千牛,安全系数取2.2。吊杆间距6米,全桥共设56对吊杆。主桥共设5个桥墩,其中主墩承台尺寸为(55.6x14.2x4.5)米,混凝土总方量为3377.6立方米,钢筋总重187.466吨。

设备设施

2006年8月,生米大桥装设治安监控系统和交通雷达测速系统,对生米大桥以及沿线水域、娱乐场所进行监控。

截至2007年3月,生米大桥启用电视治安监控系统和交通雷达测速系统,对桥面违规车辆进行抓拍记录。

2018年10月22日起,生米大桥启用超载超重监控系统。

截至2006年4月,生米大桥装设12米高双火等臂路灯190盏,35米高杆灯72盏,12米路灯间隔40米对称,每盏路灯在快车道侧采用400瓦高压钠灯光源,在人行道侧采用250瓦高压钠灯。

运营情况

票价票制

2012年3月1日起,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对所属12个普通公路收费站点停止收费,生米大桥包含其中,全桥路段免费通过。

通行事项

2018年10月22日起,生米大桥车辆限重55吨,限重时间为全天候。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生米大桥是当时赣江上最大规模的城市桥梁,在当时建设中遇到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为此许多开展了科研与创新工作,如:

1、河床数模分析及水工模型试验验证研究。

2、桥梁抗风、抗震分析研究。

3、自平衡法试桩试验与桩基施工工艺研究。

4、钢管和混凝土连接处结构三维模型分析与吊杆节点尺模型试验验证研究。

5、吊杆抗疲劳试验与系杆抗老化试验研究。

6、主桥施工过程的工程控制与检验。

7、大跨径移动模架造桥机技术设计与施工工艺研究。

8、大型龙门架设钢管拱安装设计与施工工艺研究。

9、桥面铺装材料和施工工艺研究。

荣誉表彰

价值意义

生米大桥是江西省的重点工程,是南昌市外环快速道上的跨越赣江,连接南昌市区与昌北城的重要通道,是当时赣江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桥,该桥的建设对拉大南昌市的城市框架,促进南昌地区的经济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桥梁》 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