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4 14:35
其中有30—40种是疟原虫属生物的寄主,会传播疟疾给人类。冈比亚疟蚊(Anopheles gambiae)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种,因为它是最危险的疟原虫,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的宿主。而有一部分的疟蚊也是犬心丝虫症的病原体,犬心丝虫(Dirofilaria immitis)的宿主。其他还包括丝虫科的寄生虫,例如:班氏丝状虫(Wuchereria bancrofti)及马来丝虫(Brugia malayi)等。蚊科的其他种类,例如斑蚊,也是多种寄生虫的宿主。
就像所有的蚊一样,疟蚊是完全变态的,必须经过四个阶段:卵、幼虫(孑孓)、蛹及成虫,才能够完成发育。前三个时期居住在水中,为时大约5-14天(随种类而有所不同,温度也有影响)。
雌成虫每次约产下50-200个卵。疟蚊的卵散开,排列成星状,为船形,有浮囊,一个个独立浮在水面上。平面向上,凸面向下。卵完全不能适应干燥环境,故在干燥情况下约2-3日就会提早孵化(通常孵化须2-3周)。
孑孓栖息地的范围甚广,但很多种类还是更喜欢清洁和未受污染的水。疟蚊的孑孓会生活在淡水或咸水的沼泽、红树林、稻田、长满草的沟、小溪、河流及临时的小储水池。很多种类都比较喜欢有植物的栖息地。==传播疟疾与控制== 参见疟疾、疟原虫
呼吸管短,上面开口宽
安静时,体轴与着落面成一角度;翅由白色与黑色鳞片形成斑点(极少数例外);体色大半为灰色,无花斑;腿有无白环,无花斑;多在夜间咬人。
疟蚊的成虫为多种寄生虫的宿主,且会经由摄食(吸血)的过程将寄生虫传播出去。雌成虫最长可以活一个月左右(在实验室饲养可能更长),但在自然情况下大多只活1-2个星期。
了解疟蚊的型态、发育与行为能帮助我们找出疟疾是如何透过它传播的。这能帮助我们找出适合的方式来控制疟蚊的数量。影响疟蚊传播疟疾能力的因素包括它对疟原虫的易感性(容易被感染的特性)、它的寿命以及它的摄食特性。如果要控制疟蚊的繁殖,应该要考虑疟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摄食习惯以及成蚊的栖地。
本属已知约450种及亚种,分为6个亚属,包括疟蚊亚属(Anopheles)及塞蚊亚属(Cellia)等。以下只列出一部分的种类。
黑鲀疟蚊(Anopheles annularis) 嗜人疟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 粗须疟蚊(Anopheles barbumbrosus) 须喙疟蚊(Anophelinae barbirostris) 孟加拉疟蚊(Anopheles bengalensis,或称褐色疟蚊) 溪沟疟蚊(Anopheles fluviatilis) 冈比亚疟蚊(Anopheles gambiae) 巨大疟蚊(Anopheles gigas baileyi) 咸水疟蚊(Anopheles indefinitus) 灰色疟蚊(Anopheles insulaeflorum,或称花岛疟蚊) 月潭疟蚊(Anopheles jeyporiensis candidiensis) 寇氏疟蚊(Anopheles kochi) 朝鲜疟蚊(Anopheles koreicus) 贵阳疟蚊(Anopheles Kweiyangensis) 林氏疟蚊(Anopheles lindesayi) 深山疟蚊(Anopheles lindesayi pleccau) 河床疟蚊(Anopheles ludlowae) 斑脚疟蚊(Anopheles maculata) 密拉斯疟蚊(Anopheles melas) 微小疟蚊(Anopheles minimus,或称矮小疟蚊) 带足按蚊(Anopheles peditaeniatu) 中华疟蚊(Anopheles sinensis) 类中华疟蚊(Anopheles sineroides) 华丽疟蚊(Anopheles splendidus) 史帝芬塞疟蚊(Anopheles stephensi) 黄尾疟蚊(Anopheles takasagoensis) 多斑疟蚊(Anopheles tessellatus) 瓦容疟蚊(Anopheles varuna) 八代疟蚊(Anopheles yatsushiroensis)
大多数分布在热带地区,最主要的分布是在附属于撒哈拉沙漠的非洲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纬34°以南地区,迄今为止嗜人按蚊存在的区域记载的有江苏、 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