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6 09:46
疠,汉语二级字,读作疠(lì),指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戾气或杂气。
疠,恶疾也。——《说文》
疫病[pestilence]
四时皆有疠疾。——《周礼·疾医》
天有菑疠。——《左传·哀公六年》
又如:疠疾(疠瘥。疫病);疠气(能致疫病的恶气);疠疫(瘟疫);疠役(流行性传染病。即瘟疫)
1、恶疮;麻风 [leprosy]
疠,恶疾也。——《说文》
伯牛有疾,先儒以为疠也。——《论语》
疠人(患染恶疾的人);
疠痎(恶性疟疾)
2、疫病 [pestilence]
四时皆有疠疾。——《周礼·疾医》
天有菑疠。——《左传·哀公六年》
如:疠疾(疠瘥。疫病);
疠气(能致疫病的恶气);
疠疫(瘟疫);
疠役(流行性传染病。即瘟疫)
疠
⑴即疠气。又称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戾气或杂气。为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厉大至,民善暴死。”
⑵指某些烈性传染病。
⑶专指麻风病。与癞同。《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素问·脉要精微论》:“脉风成为疠。”王冰注:“然此则癞也。”
⑴即疠气。又称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戾气或杂气。为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厉大至,民善暴死。”
⑵指某些烈性传染病。
⑶专指麻风病。与癞同。
①《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疠,音赖。《长刺节论篇》云:‘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发眉生而止针。’此与此节相同,故录之。”
日本·丹波元简《素问识》:“滑云:‘……胕、腐同。此段当为: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疠者,有荣卫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简按:此未知果是否,录以存一说。《长刺节论》云:‘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发眉生而止针。’又《四时气》篇云:‘疠气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并与此节相同。曰大风,曰疠气,即疠之谓耳。”
《说文·疒部》:“疠,恶疾也。”
②《素问·脉要精微论》:“脉风成为疠。”王冰注:“此则癞也。”
③《素问·长刺节论》:“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发眉生而止针。”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病大风者,即《风论》及《灵枢·四时气篇》皆谓之疠也。……疠,音癞。”
⑷《灵枢·四时气篇》:“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
隋·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卷二·恶风须眉堕落候》:“大风病,须眉堕落者,皆从风湿冷得之……即成风疾……故面色败,皮肤伤,鼻柱坏,须眉落。”
宋·陈无择《三因方·大风叙论》:“《经》所谓疠风者,即方论中所谓大风、恶疾、癞也。”
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大麻风》:“《经》云:脉风成为疠。……今人呼为大麻风。”
《广韵》《集韵》《韵会》𠀤力制切,音例。恶疮疾也。《礼·月令》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疠。《史记·曹相国世家》时病疠归国。
又《玉篇》疫气也。与㾐同。《左传·昭四年》疠疾不降。《注》疠,恶气也。《後汉·顺帝纪》上干和气,疫疠为灾。
又《韵会》通作厉。《史记·豫让传》桼身为厉。《注》人体著桼,多生疮。
又《严安传》民不夭厉。《注》病也。
又《字汇补》借作励。《汉衡方𥓓》砥仁疠义。《帝尧𥓓》疠我以仁。
又《管子·五行篇》不疠雏毂。《注》疠,杀也。
又《管子·问篇》戈戟之紧,其疠何若。《注》其淬疠可用如何。
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落盖切,音赖。义同。今作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