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文昌鱼

更新时间:2024-10-17 10:48

白氏文昌鱼隶属头索纲、文昌鱼目、文昌鱼科,俗称蛞蝓鱼、海虫、松担物、无头鱼、鳄鱼虫。暖温性海洋鱼类,主要分布于福建厦门市的刘五店,山东的青岛、河北的秦皇岛、广东的汕头和阳江、茂名、湛江等地沿海也时有出现。2003年8月中旬,在广东茂名市的莲头岭至放鸡岛一带海域(面积约150多千米2)采捕到物种,最大密度达573尾/米2;2004年7月下旬,在广东湛江市的东海岛和雷州湾东、中部海域采捕到该鱼,最大密度达760尾/米2。

形态特征

体侧扁,两端尖细,脊索从身体的最前端贯穿至最后端;心脏仅为能跳动的腹血管,血液无色;脑不发达,仅有脑神经2对;排泄器官为按节排列的许多肾管,各自单独向外开口于围鳃腔;肌节平均为65节,出水孔前38节,出水孔后至肛门17节,肛门后10节;体背中央有1条低的背鳍褶,尾鳍矛状;腹部有1对腹褶,其会合处有腹孔;肛门接近尾鳍;全体半透明。雄鱼的生殖腺白色,雌鱼的柠檬黄色。1龄鱼体长18~22毫米,2龄平均体长29毫米,3龄平均体长45毫米;高龄鱼体长可达63毫米(见于厦门)。寿命3~4年。体延长,两端尖突,呈矛状,脊索延续,伸达体的前端。背部侧扁,腹面宽平,具二腹褶。吻端尖直,稍突出于口笠前方,与背鳍相连处有一凹缺。体的前端腹面上有一口笠,边缘具触手37—45,随年龄而增加,触手上有感觉突起。口几正中位,具口须。眼不发达,仅为一黑色小斑。出水孔约位于体前三分之二处。肛门左侧位,位于尾鳍下叶中央稍前方,几与尾鳍上叶起点相对。

体侧具“V”字形肌节63—66对,左右交迭,在出水孔前方具肌节36—39对;肛门至出水孔之间16—18对;肛门后方至尾鳍9—11对。

背鳍薄膜状,低而延长,向前延伸,与吻突相连,基部具长方形角质鳍条263—293,伸达尾端。尾鳍显明,上下叶较其它各鳍稍高,上叶较下叶稍短,下叶起点距出水孔与距下叶末端几相等。腹鳍低平,位于尾鳍下叶至出水孔之间,由2行鳍条支持,每行约72个。

生活习性

生活在水深8~15米、水质澄清、潮流缓慢、底质为沙的海区,营潜居生活;潜沙时,倒卧潜入疏松的沙质滩里,然后再把前端露出滩面。刘五店的该种密集区,其底质为:碎贝壳占3.0%~4.0%,直径1.0~1.5毫米的沙子占36.5%,直径0.5~1.0毫米的沙子占42.5%,直径0.5毫米以下的沙子占18.0%。游泳能力弱,钻沙本领强,移动范围不大。盐度低于15时不能正常生活,适宜生长的盐度为21.0~31.6。

营养方式

植物食性,摄食硅藻,主要种类有圆筛藻、小环藻、舟形藻等。以过滤方式取食。

繁殖规律

1龄时部分个体达性成熟,3龄时全部个体达性成熟;雄雌异体,体外受精。2龄的成熟雌体,1年内产卵2次,第一次在6~7月,第二次在12月上旬;3龄的成熟雌体,年初有部分个体开始产卵,5月进入产卵高峰期,到了11月下旬仍有部分个体在产卵。4龄个体性腺完全消失,并于每年的4月以后全部死亡。

开发利用

中国二级野生保护动物。世界上惟有我国福建厦门市的刘五店形成该物种渔场,历史上以20世纪30年代的产量最高,年产曾达250吨,但自70年代以后形不成渔场,该物种已处于濒危状态。属于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间的过渡物种,虽不是脊椎动物的直接祖先,但可能接近脊椎动物的祖先谱系,为研究动物进化重要的活化石。为保护物种自然资源,中国于2000年在厦门市设立了国家级海洋珍稀物种自然保护区,又于2004年在山东青岛市设立了地市级文昌鱼自然保护区(面积62千米2)。该物种的人工繁殖,已分别在青岛市和厦门市获得成功,但尚未进入生产阶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