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白芽奇兰

更新时间:2023-04-14 12:03

平和白芽奇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平和白芽奇兰外形圆结重实,色泽青褐油润,内质香气浓郁细长,品种香突出,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柔软明亮,红边明。

内在品质指标:白芽奇兰成品茶多酚类含量介于10%~30%之间,咖啡碱介于2%~4%之间,氨基酸总量介于100~200克/千克之间。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大芹山是平和白芽奇兰的主产茶区,为漳州第一高峰,海拔1544.8米,这里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山峦起伏,林竹茂密,终年云雾缭绕,溪流潺潺,独具生产优质茶叶的自然生态环境。土壤主要为微酸性红壤, 土壤pH4.5~5.5,土壤较肥沃,养分含量高,且土壤中富含硒,经福建省分析测试中心测定,茶叶主产区土壤中硒含量介于0.74~0.80毫克/千克,属于富土壤(硒≥0.4毫克/千克)。

水文情况

平和县地处九龙江、韩江两大水系的上游,素有“五江之源” (九龙江西溪、云霄漳江、漳浦鹿溪、诏安东溪芦溪)的美誉,且境内溪涧纵横,主要河流有芦溪、九峰溪、安厚溪等,且平和境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00-2000毫米,水资源丰富。此外,白芽奇兰种植区域内没有工业污染,水资源保持良好,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农业用水,保证了白芽奇兰生产过程中的无污染的水源,为种植出高品质的白芽奇兰提供保障。

气候情况

平和县白芽奇兰种植区域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北缘地带,年平均气温17.5~21.2℃。雨季长,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00~20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400毫米,日照和太阳辐射时间中等,年平均无霜期300天以上。白芽奇兰种植区域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云雾多、漫射光多、湿度大、昼夜温差大、正好满足了茶树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另外,因温差大,漫射光多,日照时间短,湿度大,芽叶持嫩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有好的滋味和嫩度。因此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说法也为人们所接受。

历史渊源

白芽奇兰属于乌龙茶类,产于福建省平和县。相传清乾隆

平和白芽奇兰是1981年由平和县崎岭乡彭溪村坑岸边的有性群体中经单株选育而成,属无性繁殖系品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白芽奇兰茶已是漳州茶叶栽培面积最多的品种,和铁观音武夷岩茶闽北水仙永春佛手跻身福建五大茶叶行列。

生产情况

2014年,平和白芽奇兰生产面积8333.3公顷,年产量1.2万吨。

2017年,平和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2.5万亩,茶叶总产量1.2万吨,全县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企业、农户1万多家,涉茶人员十余万人,涉茶产值达20亿元。

产品荣誉

2015年7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平和白芽奇兰”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0年7月27日,平和白芽奇兰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平和县所辖崎岭乡九峰镇长乐乡秀峰乡芦溪镇霞寨镇大溪镇国强乡安厚镇共9个乡镇9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3′12″~117°31′15″ ,北纬24°02′31″~24°35′25″。

质量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5-02-1683。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平和白芽奇兰质量安全指标符合国标(GB2762、GB2763)标准。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平和白芽奇兰的重点产茶区位于丘陵、河谷、盆地错落的大芹山,主产区海拔500米~1200米以上,坡度小于25度,生态环境良好,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通气好的微酸性红壤。产地远离工业“三废”等污染源,土壤环境、灌溉水质和空气环境质量符合NY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2、品种选择:平和白芽奇兰是1981年由平和县崎岭乡彭溪村坑岸边的有性群体中经单株选育而成,属无性繁殖系品种,1996年经福建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茶树新良种”。

3、生产过程管理与控制技术:2008年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平和白芽奇兰的福建省地方标准,规范了全县茶叶生产的全过程,包括茶树品种、苗木培育技术、栽培技术、低产茶园改造技术、初制加工技术、毛茶、精制加工技术、成品茶八个部分。其中栽培技术中的农业投入品有肥料与农药,将严格按照NY/T 5018《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执行。制定农业投入品各项管理制度,采取源头控制,全程跟踪,严禁施用国家命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和淘汰的农业投入品,严禁任何单位的卫生与质量安全。施肥方面提倡以施放腐熟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病虫害防治方面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办法,严格规定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施用次数,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提倡施用生物源、矿质源农药;同时,督促企业和茶农做好生产过程记录档案,即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各项农事活动,农业投入品的购买、使用情况,产品的加工与销售情况,如实记录造册,逐步建立平和白芽奇兰茶质量可追溯制度。

4、产后管理

4.1、鲜叶采收:(1)手工采茶提倡双手采、提手采,保持鲜叶芽叶完整、嫩净。(2)机械采茶,保证采茶质量,防止汽油、机油污染茶园土壤和茶树。(3)盛装鲜叶的器具,应采用清洁,通风良好的器具,装叶时不得超过150千克/立方米。(4)在鲜叶盛装与储运过程中应轻放、轻压、薄摊、勤翻等。

4.2、加工:平和白芽奇兰的加工程序包括初制加工和精制加工。初制加工后的产品俗称“毛茶”,毛茶经过精制加工后,其产品成为“精茶”或“商品茶”。茶青经过贮青、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足干等十道工序,加工制成毛茶;精制加工工序主要有拼配、筛分、风选、捡剔、复火、摊凉、包装及装箱。加工时严格按各环节的技术要求精制细造,最后按不同等级包装进仓。

5、生产记录要求:平和白芽奇兰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生产记录档案,对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以及收获日期、质量检测情况、销售情况等进行全面记录,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两年以上,以备查询。

专用标志使用

地域范围内的平和白芽奇兰地理标志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平和白芽奇兰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平和白芽奇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