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蛇亚目

更新时间:2023-12-12 21:13

盲蛇亚目是最原始的蛇类,多具有后肢带,分布于世界各温暖地区。盲蛇亚目包括一些体型最小的蛇,很多成员身长不到15厘米,但也有少数种类体型较大。盲蛇亚目从头到尾身体粗细大体一致,头尾均短,外形略似蚯蚓,多营穴居生活,食蚯蚓、白蚁等地下的各种无脊椎动物。盲蛇亚目成员全身均匀覆盖覆瓦状圆鳞,没有腹鳞的分化,眼隐于眼鳞之下。

形态特征

盲蛇科(Typhlopidae)约150种小型、营洞穴生活的蛇类。眼退化,隐藏于头部鳞下。多属盲蛇属(Typhlops),分布大部分热带地区。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蚁和白蚁,有的种类体长达75公分(30吋),但多不到20公分(8英寸)。 头钝;体躯圆柱形,光滑,发亮;尾圆钝,末端呈短刺状;牙细小,通常仅见于上腭。盲蛇科动物有时被称为蠕蛇,但蠕蛇之名用于某些游蛇科种类似为更妥。

细盲蛇科(Leptotyphlopidae)的线形蛇或称细长盲蛇;产于非洲和热带美洲;外貌似盲蛇,共60多种;具发达的骨盆和内股骨;有些种类的肛门两侧具外爪。委内瑞拉的Leptotyphlopsmacrolepis最大,体长达30公分(12吋),多数蠕蛇则体长10∼17公分(4∼7吋)。蠕蛇以昆虫(主要是蚁和白蚁)的幼虫为食。有的种类在白蚁洞内产卵,白蚁洞可保护蛇卵,并为幼蛇提供食物。

生活习性

盲蛇生活在腐木石头下、落叶堆、垃圾堆和岩缝间等阴暗潮湿的地方,晚上及下雨过后会到地面上活动,行动敏捷。以白蚁蚂蚁或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卵生,行孤雌生殖,没有雄性个体。在全省低海拔地区都有分布,数量尚可。

种群分布

盲蛇亚目Scolecophidia:穴居的小型原始蛇类,分布于世界各温暖地区。

盲蛇科Typhlopidae:盲蛇亚目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科,主要分布于非洲、亚洲南部和大洋洲,少数

分布于中美洲。

异盾盲蛇科Anomalepidae:分布于中南美洲的小科,包括一些体型最小的蛇。

细盲蛇科Leptotyphlopidae:分布于美洲、非洲、阿拉伯和印度,体型比盲蛇纤细,包括一些体型最小的蛇。

中国已知有4种:高雄盲蛇,仅见于台湾省;大盲蛇,见于云南金沙江边和海南岛,体内曾发现14个充分发育的胚胎;钩盲蛇,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已知最北纪录为宜昌和重庆,产卵2~7枚,卵径12毫米×4毫米;白头钩盲蛇分布于香港。本科蛇类体型较小,最大的非洲巨盲蛇可达750毫米,一般种类全长在200毫米以下。吻端略扁。眼隐于眼鳞之下,口小,位于头部腹面。上颌骨横置,与头骨连结疏松,其上着生少数牙齿;前颌骨、腭骨和翼骨均无齿,少数种类的下颌齿骨前端尚有一枚牙齿。脊椎骨具椎弓突与椎弓凹。潜伏于砖石、缸□之下,雨后到地表活动。以蚯蚓、多足类、白蚁以及其他昆虫为食。卵生或卵胎生。

我国渤海东岸,生活着一种体型与蚯蚓差不多的盲蛇,身长17—18厘米,为世界上最小的蛇。

在马达加斯加成为岛屿之前,盲蛇就已经在这里生活了。有新的基因数据表明,“印度-马达加斯加”大陆分裂以后,盲蛇就不断在印度和马达加斯加蔓延开来。但令生物学家不解的是,在2800万年前,这种蛇居然出现在澳大利亚——而这段时间里并没有陆地可以连接到大洋洲大陆。 非洲和南美洲的盲蛇则在6300万年前分成不同种,但是那时候,这两块大陆已经分开了4000万年了。已知约3属160余种,广泛分布于中美、南美、西印度群岛、欧洲南部、非洲、亚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暖温带及热带地区。 所以,这种进化分歧并不是由于版块分裂造成的。

基本分类

盲蛇科Typhlopidae有6属150~226种,是盲蛇亚目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科,主要分布于非洲亚洲南部和大洋洲,少数分布于中美洲,此外有一种出现于南欧,两种见于美国佛罗里达。盲蛇亚目的三个科牙齿的位置各不相同,盲蛇科仅上颌有牙齿。盲蛇科最著名的种类当属钩盲蛇Ramphotyphlops braminus,钩盲蛇是所有蛇类中唯一孤雌生殖的成员,只有雌性而无雄性。钩盲蛇也是体型最小的蛇类之一,身长仅15厘米。钩盲蛇原产于亚洲,但是由于潜伏于花盆的土壤中而被人类带到世界其它地方,现在除了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外,非洲、大洋洲和美洲部分地区以及很多大洋的岛屿上都能见到,成为分布最广泛的蛇类之一,钩盲蛇也是我国最常见的盲蛇,最北可见于重庆宜昌。盲蛇科有少数种类的体型较大,如非洲的巨盲蛇Rhinotypholops schlegeli身长将近1米,远远大于其它盲蛇。

盲蛇科Typhlopidae

该科蛇类体型较小 ,最大的非洲巨盲蛇可达750毫米,

一般种类全长在200毫米以下 。吻端略扁。眼隐于眼鳞之下。口小,位于头部腹面。上颌骨横置,与头骨连结疏松,其上着生少数牙齿;少数种类的下颌齿骨前端尚有一枚牙齿。有残余的腰带,或仅为一棒状骨,或完全退化消失。仅有右侧的输卵管。大部分种类营穴居生活,或潜伏于砖石、缸钵之下,雨后到地表活动。以蚯蚓、多足类、白蚁以及其它昆虫为食。卵生卵胎生

盲蛇科有6属150~226种蟒蛇亚目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科。主要分布于非洲亚洲南部和大洋洲,少数分布于中美洲。此外,有一种出现于南欧,两种见于美国佛罗里达盲蛇亚目的3个科牙齿的位置各不相同盲蛇科仅上颌有牙齿。盲蛇科最著名的种类当属钩盲蛇Ramphotyphlops braminus。钩盲蛇是所有蛇类中唯一行孤雌生殖的成员,只有雌性而无雄性。钩盲蛇也是体型最小的蛇类,身长仅15厘米。钩盲蛇原产于亚洲,但是由于潜伏于花盆的土壤中而被人类带到世界其他地方,成为分布广泛的蛇类之一。

异盾盲蛇科Anomalepidae

异盾盲蛇科有4属16~20种,分布于美洲从尼加拉瓜阿根廷北部。异盾盲蛇科和盲蛇科一样上颌有牙齿,但下颌前端尚有一枚牙齿,少数则为多枚牙齿。异盾盲蛇科成员往往比盲蛇科成员更加细小,通常不超过30厘米,是体型最小的蛇类之一。

特氏小盲蛇Liotylops ternetzii

细盲蛇科Leptotyphlopidae

细盲蛇科由2属64~93种,主要分布于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和非洲,少数种类见于美国西南部、阿拉伯和、印度巴基斯坦。与其它盲蛇亚目成员不同,细盲蛇科牙齿长在下颌而非上颌。细盲蛇科体型比盲蛇纤细,多数种类不超过30厘米,也包括一些体型最小的蛇。

古氏细盲蛇Leptotyphlops goudot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