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1 02:48
记载见于《隋书·经籍志》。
相传中国古代齐国大夫宁戚系相牛老祖,据说是因为此人撰写了《齐侯大夫宁戚相牛经》,后成为相牛圣典。据《相牛经》记载,相牛有如下要领:眼圆且大,眼白与瞳仁相通,脖长脚大股阔毛短者为佳。《相牛经》又说,母牛毛白乳红则多子,乳疏而黑则无子。母牛一夜粪三堆,一年生一子;一夜只有一堆粪,三年生一子。“上看一张皮,下看四只蹄;前看龙关广,后看屁股齐”。
甯戚(生卒年月不详),春秋时齐国大夫。甯戚早年怀才不遇。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管仲为相,招才纳贤,励精图治。甯戚赁车为商贾,前往齐都临淄。天晚,露宿城门之外。齐桓公夜间到郊外迎客,开城门,举火把,从者甚众。甯戚在车下喂牛,望见齐桓公,便敲着牛角放声高歌:“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曼曼何时旦?”齐桓公听后,当即对从者说:“异哉,此歌者非常人也!”于是便把甯戚载回城中,并当夜接见。甯戚对桓公纵论天下大势,并陈述了对治理齐国的见解,桓公极为赞赏。次日,桓公再次接见甯戚,并力排众议,主张君主用人只取其长,即拜甯戚为大夫。后来,甯戚长期任齐国大司田,成为齐桓公的主要辅佐者之一。他管理农事,奖励垦种,薄取租赋,使齐国很快富裕起来,对齐桓公完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起了重大作用。甯戚仕齐40余年,卒后葬于胶水之东,其墓称为“甯冢”,在今山东省平度市马戈庄镇境内,历2500余年至今仍高如山丘。近旁的冢前、冢东诸村皆因冢而得名。“甯冢双松”是旧时平度八景之一,文人学者题咏甚多。清代平度州曾设十乡,其西部一乡即因甯戚而名,称“甯公乡”。